正在阅读:

拿什么与摇滚之年2016告别?没有比这8本书更合适的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拿什么与摇滚之年2016告别?没有比这8本书更合适的了

迪伦拿了诺奖,大卫·鲍伊和科恩离我们而去,2016无疑是属于摇滚的一年。

2016年,是注定与摇滚有关的一年。在这一年中,美国摇滚歌手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英国摇滚音乐家大卫·鲍伊和加拿大摇滚诗人莱昂纳德·科恩去世。或许,对于这两位出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成名于六十年代的摇滚乐史上标志性的人物来说,授予奖章或是与世长辞,都像是与一个时代作结的方式。

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美国青少年群体之中的摇滚乐是复杂而充满争议的,是受青少年喜爱的,是“蛊惑人心”的,是与以往的古典乐、流行乐都不相同的,而摇滚乐究竟是什么?又有着怎样的魔力呢?

追溯其起源,正如格雷克尔在《摇滚乐和19世纪浪漫主义》中所说,摇滚乐与和平年代空前增多的青少年人口有关。这些年轻人与父辈不同,没有经历过战争苦难,生活条件优越,内心渴望逆反,不再欣赏当时主流的宁静风格流行歌曲,而节奏强悍、旋律震撼心弦的摇滚乐与他们的内心更加吻合。1955年,电影《一堆混乱的黑板》(Blackboard Jungle)的《昼夜摇滚》(Rock Around the Clock)标志着摇滚乐时代的开始,但究竟哪一首歌是摇滚乐之始祖,这一问题并无定论。

年轻人热爱“猫王”普拉斯利、小理查和刘易斯的摇滚歌声,纷纷模仿摇滚歌手的举止言谈和社交方式,借助摇滚乐“填补生活空白、忘记悲痛和孤寂”,或如有人所说,对于摇滚乐的推崇“表达了对社会政治规范发自内心的不能容忍”。因此,摇滚乐也被称为“美国文化的一股解放动力”,或者正相反,如同“一场前所未有的瘟疫”。美国有些地方政府明令禁止摇滚音乐会,波士顿当局还曾成立委员会,宣布电台摇滚乐唱片播放源是“社会渣滓”。

进入60年代,摇滚乐似乎却失去了锋芒,肯尼迪遇刺以后,美国陷入混乱之中,民权运动兴起、越战带来普遍的心理受挫,年轻人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父母、政府、学校的不信任,信仰佛教禅宗和印度教成为流行文化,他们反对权威,反对秩序,服用药物,打扮得不男不女,稀奇古怪,崇尚性解放。正在这时,“富有孩子般冲动的,富有生命的快乐”的英国披头士进入美国,他们留着长头发、穿着无领的四个纽扣的上衣、烟囱管似的长裤子和矮靴子,以无忧无虑、明快轻松的歌曲引起社会热潮;而以敏感社会问题为音乐创作题材的鲍勃迪伦,也成为了那个年代的青年领袖和时代良心——他以《战争老板》谴责军事工业巨头,以《只是他们游戏中的一个小卒》反对3K党……

从兴起至今,五六十年过去了,摇滚乐仍在发展,关于摇滚与摇滚乐的书籍曾出不穷。2016年,更多关于摇滚文化的图书在中国出版,其中不乏乐评人私人歌单里的真实历史、唱片制作人的乐坛传奇自传,还有图表丰富的摇滚百科全书、各类摇滚名人书信传记等等。

新年将至,不如边听摇滚边读书吧。

《十首歌里的摇滚史》

[美] 格雷尔·马库斯 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6年11月

内容简介:格雷尔·马库斯是美国当代著名乐评人、文化研究者和作家。 在这本书中,他选取了1956-2008年之间的十首摇滚歌曲,由每首歌诞生的过程、歌曲的不同版本甚至不同艺术形态的演变讲起,解读其背后的文化意义、社会文化风向的变迁、音乐产业的变革情况。马库斯想要书写摇滚历史中的另类“真实”版本,他选的歌单是私人的,而音乐意义也是私人的,所以这并不是一部编年史、大事记,而是让个人进入历史,让摇滚成为人生。

推荐理由:

1. 作者格雷尔·马库斯是《聆听大门》的作者,他非常擅长用文学来解读音乐,比如引用托马斯·品钦、雷蒙德·钱德勒、查尔斯·布考斯基、堂·德里罗、费兹杰拉德等等。

2. 格雷尔·马库斯说,“摇滚乐正式、权威的历史是真实的,但它不是全部的真相,它根本不是真相,它是一个杜撰的故事,传播得如此广泛,以至于人们相信它,但它不符合他们的真实感受,它甚至可能扭曲和压抑他们的感受”。

3. 作者描写音乐的文字总是充满感情、个性和温度,既是独特的音乐评论,又可以独立成为可以欣赏的作品。

《美国摇滚往事》

[美] 克莱夫·戴维斯 / [美] 安东尼·德柯蒂斯 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6年11月

内容简介:克莱夫·戴维斯是美国传奇唱片制作人,阿里斯塔唱片公司的创始人,唱片工业史上发掘天才最多的“金耳朵”。从1965年,他开始运营哥伦比亚唱片,从签约詹妮丝·乔普林(Janis Joplin)、发掘惠特妮·休斯顿(Whitney Houston),到帮助桑塔纳(Santana)在1969年成名,这本书是纵横欧美乐坛半世纪的“金耳朵”极其坦诚的一生自传。

推荐理由:

1. 作者是80岁的乐坛亲历者、唱片制作人戴维斯,他的个人史可以串联起一部美国摇滚历史。

2. 这本书中可以读到各种细枝末节、明星出道、发展的故事,信息量极大。

3. 本书比较罕见地揭露唱片业内幕,被人称为音乐产业圣经。

《摇滚编年史》

戴维·罗伯茨 著

中信出版社 2016年4月

内容简介:作者曾担任吉尼斯世界纪录中的20余本音乐图书项目的主编,这本书包含250余支伟大摇滚乐队的发展历程,以AC/DC乐队作为开篇,以ZZ Top结束,截止2016年,跨越整整70年,以图表时间轴记录乐队和成员的重要时刻,包括他们的活跃期、核心人物、传记、时尚走向、巡演足迹,直至死亡的所有内容, 形式新颖,资料丰富,摇滚迷备于手边,可以随查随看。

推荐理由:

1. 书中有特别详尽的摇滚分类:包括另类摇滚/布鲁斯摇滚/经典摇滚/乡村摇滚/实验摇滚/迷惑摇滚/垃圾摇滚/硬摇滚/金属摇滚/民谣摇滚/新浪潮/流行摇滚/前卫摇滚/迷幻摇滚/朋克摇滚/早期摇滚乐/软摇滚,堪称摇滚百科。

2. 这里面筛选出的250余支乐队都是摇滚辉煌年代最好的代表,并不是网络资料可以比拟的。

3. 图表信息非常清晰,时间线也特别清楚,具有文献收藏价值。

《莱昂纳德·科恩:众人皆晓》

[美] 哈维·库布尼克 著

海南出版社 2016年12月

内容简介:科恩被称为摇滚界的拜伦、忧郁教父、悲观主义桂冠诗人、当代的乔伊斯和亨利·米勒……这本书是美国著名作家、记者哈维·库布尼克几十年中,多次采访科恩和他著名的朋友、情人以及工作伙伴,在科恩80岁诞辰之际出版的著作。它不仅披露了大量关于科恩的生活、音乐与文学的丰富资料,还让众多科恩见证者们亲自开口,道出他不为人知的一面,还首次公开了超过100幅科恩的珍贵照片,还原出一个最复杂、精彩、本真的科恩。

推荐理由:

1. 今年科恩离世,众人感伤,这本书是科恩离世前的终极传记。

2. 今年的诺奖得主鲍勃·迪伦曾说:“如果我必须当一分钟其他人,那个人很可能就是科恩。”可见科恩对于迪伦的重要影响。

3. 科恩出过9本诗集、两部小说,每本书的售出都超过100万册,曾于1968年获得加拿大文学界的最高荣誉总督奖,但是都拒绝领奖,他的精神世界值得探寻。

《摇滚狂人:奥兹·奥斯本自传》

奥兹·奥斯本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年6月

内容简介:这是 “重金属教父”的疯狂、有趣自述。他有着最为跌宕起伏的人生:15岁便辍学进工厂,在屠宰场干了一年半屠宰工,随后因入室盗窃被抓坐牢,出狱后开始玩摇滚,没几年便声名大噪,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外,他还具有非常好的幽默感,即使描写到他人生低估和疯狂时刻时,他依然会包袱不断地娓娓道来。

推荐理由:

1. 正如英国摇滚杂志《Uncut》所说,“这本无比有趣、极度坦诚的自传里,几乎每一页都有至少一个段子和一个包袱。”令人忍俊不禁。

2. 奥斯曾盗窃、入狱、进过淋病俱乐部,深陷多种毒品,他所有不合逻辑、疯狂事迹、彪悍人生都在本书中。

3. 译者是陈震,被摇滚迷评为“翻译摇滚的狂人和摇滚音乐品质的保证”,曾因翻译莱昂纳德·科恩的传记《我是你的男人》受到广泛好评。

《制造音乐》

[美]大卫·拜恩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年7月

内容简介: 摇滚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影响力乐队“传声头像”的主唱和灵魂人物——大卫·拜恩的《制造音乐》是一部音乐进化史。这本书从演奏音乐的场所对音乐的呈现方式、技术变革对音乐创作及整个音乐产业的发展的影响,讲到音乐的神经学基础,是对音乐创作、流行、传播的逆向思考。大卫·拜恩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人,更是一位思想家。 

推荐理由:

1.《时代周刊》盛赞大卫·拜恩为“摇滚的文艺复兴人”。

2. 本书披露了摇滚史上最具影响力乐队“传声头像”的组团、成为当红现场表演乐队的过程以及历次表演造型变化的灵感。

3. 1987年,大卫·拜恩与日本音乐人坂本龙一及我国作曲家苏聪合作,为影片《末代皇帝》创作音乐,赢得了奥斯卡、金球和格莱美三大奖项的认可。

《约翰·列侬书信集》

[英]亨特·戴维斯 编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年1月

内容简介:这本书是披头士主创约翰·列侬一生写给朋友、爱人以及陌生人的所有书信的结集,甚至还包括给第一任妻子辛西娅的信,用词文雅温柔又非常羞涩,与之后不修边幅的形象完全不同。除了信件,还收录约翰·列侬不同时期的照片、书信及明信片的手迹近三百件,其中还有列侬的亲笔插画、涂鸦和玩笑之语。此外,每一封“书信”都配有原件和副本(含文字),并且加注,揭示了列侬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境况,能够让人更加理解列侬的内心,具有研究与收藏价值。

推荐理由:

1. 亨特·戴维斯是披头士唯一授权的传记作者,他曾在《星期日泰晤士报》、《潘趣》杂志和《卫报》工作多年。

2. 作者追踪了列侬近三百封信件和明信片,对象几乎囊括了列侬的亲戚、朋友、粉丝、陌生人和爱人。

3. 对于专门研究披头士、约翰·列侬的学者来说,本书具很高的研究价值。《华盛顿邮报》评论说,“就揭示约翰·列侬的心理来说,《约翰·列侬书信集》远远超过之前所有的妻子、情人、兄弟姐妹和前任助手的叙述,甚至超过好的传记作者。”

《经典摇滚音乐指南:鲍勃·迪伦》

 [英]《Uncut》编辑部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年11月

内容简介:这本书作为英国权威摇滚音乐杂志《Uncut》杂志《经典摇滚音乐指南》系列引进中国大陆的第二本特辑,不仅包括从鲍勃·迪伦1962年第一张同名专辑《Bob Dylan》到2015年最新的《Shadows In The Night》全部36张传奇专辑撰写的解析,也有鲍勃·迪伦全部专辑深度乐评和创作生涯全记录,还包含大量一手访谈笔录及独家照片。 

1. 英国《UNCUT》是一个老牌摇滚杂志品牌,杂志内容包含年代久远的经典专辑、电影导演的采访以及电影、音乐领域的各类新闻,同时会刊登各大最新专辑、最新电影的相关消息。

2. 这本书分为经典采访和权威乐评两部分,前者是珍贵客观的历史资料,后者是全面深刻的权威评论,对市面上的传记有很好的补充。

3. 包含迪伦所有专辑深度乐评、一手访谈资料和独家照片,在2016这样一个“迪伦年”里显得格外有意义、有价值。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拿什么与摇滚之年2016告别?没有比这8本书更合适的了

迪伦拿了诺奖,大卫·鲍伊和科恩离我们而去,2016无疑是属于摇滚的一年。

2016年,是注定与摇滚有关的一年。在这一年中,美国摇滚歌手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英国摇滚音乐家大卫·鲍伊和加拿大摇滚诗人莱昂纳德·科恩去世。或许,对于这两位出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成名于六十年代的摇滚乐史上标志性的人物来说,授予奖章或是与世长辞,都像是与一个时代作结的方式。

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美国青少年群体之中的摇滚乐是复杂而充满争议的,是受青少年喜爱的,是“蛊惑人心”的,是与以往的古典乐、流行乐都不相同的,而摇滚乐究竟是什么?又有着怎样的魔力呢?

追溯其起源,正如格雷克尔在《摇滚乐和19世纪浪漫主义》中所说,摇滚乐与和平年代空前增多的青少年人口有关。这些年轻人与父辈不同,没有经历过战争苦难,生活条件优越,内心渴望逆反,不再欣赏当时主流的宁静风格流行歌曲,而节奏强悍、旋律震撼心弦的摇滚乐与他们的内心更加吻合。1955年,电影《一堆混乱的黑板》(Blackboard Jungle)的《昼夜摇滚》(Rock Around the Clock)标志着摇滚乐时代的开始,但究竟哪一首歌是摇滚乐之始祖,这一问题并无定论。

年轻人热爱“猫王”普拉斯利、小理查和刘易斯的摇滚歌声,纷纷模仿摇滚歌手的举止言谈和社交方式,借助摇滚乐“填补生活空白、忘记悲痛和孤寂”,或如有人所说,对于摇滚乐的推崇“表达了对社会政治规范发自内心的不能容忍”。因此,摇滚乐也被称为“美国文化的一股解放动力”,或者正相反,如同“一场前所未有的瘟疫”。美国有些地方政府明令禁止摇滚音乐会,波士顿当局还曾成立委员会,宣布电台摇滚乐唱片播放源是“社会渣滓”。

进入60年代,摇滚乐似乎却失去了锋芒,肯尼迪遇刺以后,美国陷入混乱之中,民权运动兴起、越战带来普遍的心理受挫,年轻人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父母、政府、学校的不信任,信仰佛教禅宗和印度教成为流行文化,他们反对权威,反对秩序,服用药物,打扮得不男不女,稀奇古怪,崇尚性解放。正在这时,“富有孩子般冲动的,富有生命的快乐”的英国披头士进入美国,他们留着长头发、穿着无领的四个纽扣的上衣、烟囱管似的长裤子和矮靴子,以无忧无虑、明快轻松的歌曲引起社会热潮;而以敏感社会问题为音乐创作题材的鲍勃迪伦,也成为了那个年代的青年领袖和时代良心——他以《战争老板》谴责军事工业巨头,以《只是他们游戏中的一个小卒》反对3K党……

从兴起至今,五六十年过去了,摇滚乐仍在发展,关于摇滚与摇滚乐的书籍曾出不穷。2016年,更多关于摇滚文化的图书在中国出版,其中不乏乐评人私人歌单里的真实历史、唱片制作人的乐坛传奇自传,还有图表丰富的摇滚百科全书、各类摇滚名人书信传记等等。

新年将至,不如边听摇滚边读书吧。

《十首歌里的摇滚史》

[美] 格雷尔·马库斯 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6年11月

内容简介:格雷尔·马库斯是美国当代著名乐评人、文化研究者和作家。 在这本书中,他选取了1956-2008年之间的十首摇滚歌曲,由每首歌诞生的过程、歌曲的不同版本甚至不同艺术形态的演变讲起,解读其背后的文化意义、社会文化风向的变迁、音乐产业的变革情况。马库斯想要书写摇滚历史中的另类“真实”版本,他选的歌单是私人的,而音乐意义也是私人的,所以这并不是一部编年史、大事记,而是让个人进入历史,让摇滚成为人生。

推荐理由:

1. 作者格雷尔·马库斯是《聆听大门》的作者,他非常擅长用文学来解读音乐,比如引用托马斯·品钦、雷蒙德·钱德勒、查尔斯·布考斯基、堂·德里罗、费兹杰拉德等等。

2. 格雷尔·马库斯说,“摇滚乐正式、权威的历史是真实的,但它不是全部的真相,它根本不是真相,它是一个杜撰的故事,传播得如此广泛,以至于人们相信它,但它不符合他们的真实感受,它甚至可能扭曲和压抑他们的感受”。

3. 作者描写音乐的文字总是充满感情、个性和温度,既是独特的音乐评论,又可以独立成为可以欣赏的作品。

《美国摇滚往事》

[美] 克莱夫·戴维斯 / [美] 安东尼·德柯蒂斯 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6年11月

内容简介:克莱夫·戴维斯是美国传奇唱片制作人,阿里斯塔唱片公司的创始人,唱片工业史上发掘天才最多的“金耳朵”。从1965年,他开始运营哥伦比亚唱片,从签约詹妮丝·乔普林(Janis Joplin)、发掘惠特妮·休斯顿(Whitney Houston),到帮助桑塔纳(Santana)在1969年成名,这本书是纵横欧美乐坛半世纪的“金耳朵”极其坦诚的一生自传。

推荐理由:

1. 作者是80岁的乐坛亲历者、唱片制作人戴维斯,他的个人史可以串联起一部美国摇滚历史。

2. 这本书中可以读到各种细枝末节、明星出道、发展的故事,信息量极大。

3. 本书比较罕见地揭露唱片业内幕,被人称为音乐产业圣经。

《摇滚编年史》

戴维·罗伯茨 著

中信出版社 2016年4月

内容简介:作者曾担任吉尼斯世界纪录中的20余本音乐图书项目的主编,这本书包含250余支伟大摇滚乐队的发展历程,以AC/DC乐队作为开篇,以ZZ Top结束,截止2016年,跨越整整70年,以图表时间轴记录乐队和成员的重要时刻,包括他们的活跃期、核心人物、传记、时尚走向、巡演足迹,直至死亡的所有内容, 形式新颖,资料丰富,摇滚迷备于手边,可以随查随看。

推荐理由:

1. 书中有特别详尽的摇滚分类:包括另类摇滚/布鲁斯摇滚/经典摇滚/乡村摇滚/实验摇滚/迷惑摇滚/垃圾摇滚/硬摇滚/金属摇滚/民谣摇滚/新浪潮/流行摇滚/前卫摇滚/迷幻摇滚/朋克摇滚/早期摇滚乐/软摇滚,堪称摇滚百科。

2. 这里面筛选出的250余支乐队都是摇滚辉煌年代最好的代表,并不是网络资料可以比拟的。

3. 图表信息非常清晰,时间线也特别清楚,具有文献收藏价值。

《莱昂纳德·科恩:众人皆晓》

[美] 哈维·库布尼克 著

海南出版社 2016年12月

内容简介:科恩被称为摇滚界的拜伦、忧郁教父、悲观主义桂冠诗人、当代的乔伊斯和亨利·米勒……这本书是美国著名作家、记者哈维·库布尼克几十年中,多次采访科恩和他著名的朋友、情人以及工作伙伴,在科恩80岁诞辰之际出版的著作。它不仅披露了大量关于科恩的生活、音乐与文学的丰富资料,还让众多科恩见证者们亲自开口,道出他不为人知的一面,还首次公开了超过100幅科恩的珍贵照片,还原出一个最复杂、精彩、本真的科恩。

推荐理由:

1. 今年科恩离世,众人感伤,这本书是科恩离世前的终极传记。

2. 今年的诺奖得主鲍勃·迪伦曾说:“如果我必须当一分钟其他人,那个人很可能就是科恩。”可见科恩对于迪伦的重要影响。

3. 科恩出过9本诗集、两部小说,每本书的售出都超过100万册,曾于1968年获得加拿大文学界的最高荣誉总督奖,但是都拒绝领奖,他的精神世界值得探寻。

《摇滚狂人:奥兹·奥斯本自传》

奥兹·奥斯本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年6月

内容简介:这是 “重金属教父”的疯狂、有趣自述。他有着最为跌宕起伏的人生:15岁便辍学进工厂,在屠宰场干了一年半屠宰工,随后因入室盗窃被抓坐牢,出狱后开始玩摇滚,没几年便声名大噪,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外,他还具有非常好的幽默感,即使描写到他人生低估和疯狂时刻时,他依然会包袱不断地娓娓道来。

推荐理由:

1. 正如英国摇滚杂志《Uncut》所说,“这本无比有趣、极度坦诚的自传里,几乎每一页都有至少一个段子和一个包袱。”令人忍俊不禁。

2. 奥斯曾盗窃、入狱、进过淋病俱乐部,深陷多种毒品,他所有不合逻辑、疯狂事迹、彪悍人生都在本书中。

3. 译者是陈震,被摇滚迷评为“翻译摇滚的狂人和摇滚音乐品质的保证”,曾因翻译莱昂纳德·科恩的传记《我是你的男人》受到广泛好评。

《制造音乐》

[美]大卫·拜恩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年7月

内容简介: 摇滚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影响力乐队“传声头像”的主唱和灵魂人物——大卫·拜恩的《制造音乐》是一部音乐进化史。这本书从演奏音乐的场所对音乐的呈现方式、技术变革对音乐创作及整个音乐产业的发展的影响,讲到音乐的神经学基础,是对音乐创作、流行、传播的逆向思考。大卫·拜恩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人,更是一位思想家。 

推荐理由:

1.《时代周刊》盛赞大卫·拜恩为“摇滚的文艺复兴人”。

2. 本书披露了摇滚史上最具影响力乐队“传声头像”的组团、成为当红现场表演乐队的过程以及历次表演造型变化的灵感。

3. 1987年,大卫·拜恩与日本音乐人坂本龙一及我国作曲家苏聪合作,为影片《末代皇帝》创作音乐,赢得了奥斯卡、金球和格莱美三大奖项的认可。

《约翰·列侬书信集》

[英]亨特·戴维斯 编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年1月

内容简介:这本书是披头士主创约翰·列侬一生写给朋友、爱人以及陌生人的所有书信的结集,甚至还包括给第一任妻子辛西娅的信,用词文雅温柔又非常羞涩,与之后不修边幅的形象完全不同。除了信件,还收录约翰·列侬不同时期的照片、书信及明信片的手迹近三百件,其中还有列侬的亲笔插画、涂鸦和玩笑之语。此外,每一封“书信”都配有原件和副本(含文字),并且加注,揭示了列侬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境况,能够让人更加理解列侬的内心,具有研究与收藏价值。

推荐理由:

1. 亨特·戴维斯是披头士唯一授权的传记作者,他曾在《星期日泰晤士报》、《潘趣》杂志和《卫报》工作多年。

2. 作者追踪了列侬近三百封信件和明信片,对象几乎囊括了列侬的亲戚、朋友、粉丝、陌生人和爱人。

3. 对于专门研究披头士、约翰·列侬的学者来说,本书具很高的研究价值。《华盛顿邮报》评论说,“就揭示约翰·列侬的心理来说,《约翰·列侬书信集》远远超过之前所有的妻子、情人、兄弟姐妹和前任助手的叙述,甚至超过好的传记作者。”

《经典摇滚音乐指南:鲍勃·迪伦》

 [英]《Uncut》编辑部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年11月

内容简介:这本书作为英国权威摇滚音乐杂志《Uncut》杂志《经典摇滚音乐指南》系列引进中国大陆的第二本特辑,不仅包括从鲍勃·迪伦1962年第一张同名专辑《Bob Dylan》到2015年最新的《Shadows In The Night》全部36张传奇专辑撰写的解析,也有鲍勃·迪伦全部专辑深度乐评和创作生涯全记录,还包含大量一手访谈笔录及独家照片。 

1. 英国《UNCUT》是一个老牌摇滚杂志品牌,杂志内容包含年代久远的经典专辑、电影导演的采访以及电影、音乐领域的各类新闻,同时会刊登各大最新专辑、最新电影的相关消息。

2. 这本书分为经典采访和权威乐评两部分,前者是珍贵客观的历史资料,后者是全面深刻的权威评论,对市面上的传记有很好的补充。

3. 包含迪伦所有专辑深度乐评、一手访谈资料和独家照片,在2016这样一个“迪伦年”里显得格外有意义、有价值。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