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地炼企业或被全面取消成品油出口配额。
2016年12月30日,国家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下发了2017年第一批加工贸易成品油出口配额名单。其中出口配额共1240万吨,“两桶油”的出口配额约占85%,达到1050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和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下称中化)各为80万吨和155万吨,较2016年同期大幅缩减了40.76%。
从成品油的产品结构来看,此次出口配额仍以柴油为主,柴油总量为525万吨,汽油和煤油数量分别为365万吨和350万吨。
“大部分地方炼厂并没有完成2016年的成品油出口任务,2016年1月放开成品油出口限制的文件明确提及,这是临时性措施。”金银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王延亭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截至2016年11月,中国的成品油出口配额约完成了总计划的76%。“2016年全年大概完成了出口配额任务的80%-90%。”她说。
2016年,共有12家地方炼厂获得成品油出口配额,共发放配额167.5万吨,但实际完成总量不到100万吨,完成率为60%左右。
“地方炼厂以前都是在内陆进行短途运输,出口要进行长途运输,集港时间又比较长,耗费成本不小。”王延亭表示,虽然大部分地炼企业态度积极,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出口工作推进难度不小。
“与之对比明显的是中化。因其位置在泉州,运输优势突出,出口利润比较大。”她表示。
此前国内首家获得汽油出口配额的地方炼厂——东明石化炼油出口业务周经理曾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成品油出口业务盈利不多,取消配额影响并不大。
据《经济参考报》消息,如果地方炼厂的成品油出口配额被取消,将只能通过与国企合作的形式,地炼的盈利能力有一定程度的萎缩,国企将获得更大的效益。
王延亭还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国内炼油能力在向海外不断扩张,大量的资源往外流容易造成国内资源自身的竞争,预计2017年国内的炼油产能将保持过剩。
12月22日,山东恒源石化公司和壳牌马来西亚炼油公司在吉隆坡进行股权交割,以6630万美元的价格获得后者51%的股份。这也是中国地炼企业完成的第一起海外并购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