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跨国企业魅力消退 中国高管更爱本土企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跨国企业魅力消退 中国高管更爱本土企业

尽管跨国企业针对中国人才的天花板已逐渐被打破,本土企业提供了更具挑战性的学习机会和更快的晋升速度。

图片来源:网络

在过去20年,中国经济和商业格局已发生巨变,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及跨国企业的本土化成为大势,各方对高质量人才的争夺愈演愈烈。跨国企业面临高管人才外流,本土企业雇主后来居上,快速变革中,新一代企业领导者有哪些特征及变化?未来的人才招聘发展趋势如何?

近日,贝恩咨询公司与领英中国智库联合发布《中国商界领导力洞察报告》,对中国企业领导者的特征、任职与流动情况等进行了调研和探讨,分析样本涵盖了中国18个行业、 220 家大型企业的 2.5万名总监级以上员工。

中国有约20%高管在上海,北京甚至落后于深圳广州,仅位于第二梯队,与苏州南京等二线城市高管数相似。

报告显示,随着中国就业机会质量的改变,中国人才也呈现出新的面貌:年轻化、高学历、全球视野成为当今中国企业领导者新标签。

研究中企业领导者的平均年龄为 39 岁,尽管一定程度上这可能是因为领英用户整体偏年轻,但还是能从中看出过去20年间,中国的商业活动和领导力机遇增速加快了。相比跨国企业,本土公司拥有更多 35 岁以下的领导者,这种现象在互联网行业中尤其明显。“在互联网公司,很多年轻人在30多岁就已手握重兵,位居企业重要管理岗位。对于年轻一代领导者来说,他们的冲劲、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优于大龄管理者。同时,这样的时代背景有赋予了他们很好的实践机会。而领导者的成长,最重要的恰恰是实践。”滴滴出行高级副总裁陈玮表示。

研究生学历是中国企业领导者的基本标配,而在总监及以上级别领导者中,具有研究生或更高学位者(包括硕士、MBA 和博士)超过 60%。从企业性质来看,跨国企业领导者具有MBA 学位的人数是普通企业的两倍。

此外,中国企业领导者全球化视野也愈发广阔。将近1/5的中国企业领导者具备海外工作经验,而超过3/5的领导者就职于有大量在华业务的跨国企业。半数企业领导者曾在海外留学,在跨国企业该比例更高。

企业领导者高频流动资源倾向于本土企业

随着中国人才素质提高,贝恩预计,本地人才将很快接任中国甚至全球市场上曾由外国人占据的管理和领导职位

由中国人担任的商业领导者占据约2/3的亚太/亚州区域领导职位。

目前在华经营的跨国公司中,近60%的亚太/亚洲区域领导职务由中国人担任。随着越来越多的本土人才开始在外企中担任总监级职务,跨国公司中针对中国人的“玻璃天花板”似乎正在逐渐被打破。许多跨国公司的全球职位同样也向全球英才开放,这可能会继续吸引中国众多具有全球视野和雄心壮志的领导者;同时,中国本土企业愈加成熟老练,可以预期曾在这些公司得到锻炼的中国领导者将在本土企业和国家企业中承担更多责任。在本土企业中,近90%的亚太/亚洲区域领导职务都由中国人担任。

就业机会广阔,中国企业领导者跳槽频繁,频率明显高于北美,超过 40% 的领导者在过去五年内换过公司,其中超过一半是跨界跳槽。 中国市场上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本土企业间的人才争夺战尤为激烈,而在高级管理型人才的发展、薪酬、福利及其他待遇方面,本土企业也与跨国公司展开了针锋相对的竞争。中国市场上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跨国公司对下一代中国企业领导者的吸引力正在缓慢却明显地消退。

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领导人才倾向于放弃在跨国公司追求可预见的职业晋升路径,而选择就职本土公司。过去五年来,只有10%的跨国企业领导者来自本土企业,而本土企业领导者中却有近三分之一曾就职于跨国企业。

商业领导者的人才流动方向主要是从跨国企业转到本土企业。

这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本土企业能给领导人才提供推动战略变革的职业机会,以及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跨国企业一向以擅长培养高水平技术和管理人才而著称,许多本土企业积极物色具有跨国企业工作经验的领导者。“就在不久前,受雇于跨国公司还被认为是非常优越的职业发展机遇,但现在本土公司也同样甚至更具吸引力,”贝恩全球合伙人、报告联合作者之一陆建熙表示,“本土公司在经验、薪酬及其提供的员工培训和发展路径方面都在不断改进,以博得人才的更多青睐。更重要的是,其快速增长的业务为更多中国本土人才创造了能够施展拳脚的广阔天地。”

从行业来说,互联网公关奢侈品是跳槽最多的三大行业,而航空物流工业设备制造行业人才流动较少。有些跨国企业已认识到这一失衡的人才外流所产生的影响,正在重新思考其组织结构、职位、价值主张和工作方式,以扭转这种势头。

女性领导力崛起,但仍偏重于服务性岗位

女性商业领导者与男性商业领导者之间的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的新一代商业领导人中,女性领导人占据了重要地位。数据显示,有40% 的中国企业领导者为女性,而在 35 岁以下的领导者中,男女数量几乎相等。虽然男性人数在总监、副总裁及CEO三个高管级别都占了上风,但两性总监的比例大致接近(女性占44%)。

京东集团首席人力资源官及法律总顾问隆雨表示,女性高管在领导团队方面有几个特别优势:“她们团队内协同与合作,从而促进整体业绩的提升;而在缺乏硬性事实和数据支持时,她们往往能利用女性特有的直觉做出更好的决策。”

尽管新一代商业领导者中女性的比例已经超过一半,她们更多的是担任服务性岗位。

职位上也能体现这一点,虽然各年龄群中的女性领导者在本土和跨国企业中的各个职能部门均有涉足,但更多是担任服务型职位,如人力资源、法务、行政;担任运营和工程技术职位较少。年轻一代的企业领导者也呈现了这一趋势:行政、人力资源、媒体和传播是年轻女性领导者占比最大的三大职位。

女性高管较男性更年轻,在35 岁以后,女性领导者占比开始下降,45 岁以上的女性领导者占比也大幅下降。到了总监级别以上的岗位中,女性领导者的比例也出现了骤降。“

副总裁和首席高管中女性比例较少。

女性领导者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但是这样的潜力也是需要通过实践机会才能得以展现。”滴滴出行的陈玮表示:“女性领导者的进一步提升更多受制于来自家庭、社会的舆论压力和企业男性管理者对于女性的偏见。这些最终导致女性管理者实践的机会相较男性少,而实践对于管理者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这也间接导致了女性领导者在比例方面会远低于男性这一现状。”

虽然女性职业发展面临诸多压力,本次报告的联合作者之一、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石教立仍然从35岁以下年轻女性领导者较高的占比数据中看到了中国女性领导力的发展希望:“未来10年,将有更多的女性进入更高级别的管理岗位中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跨国企业魅力消退 中国高管更爱本土企业

尽管跨国企业针对中国人才的天花板已逐渐被打破,本土企业提供了更具挑战性的学习机会和更快的晋升速度。

图片来源:网络

在过去20年,中国经济和商业格局已发生巨变,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及跨国企业的本土化成为大势,各方对高质量人才的争夺愈演愈烈。跨国企业面临高管人才外流,本土企业雇主后来居上,快速变革中,新一代企业领导者有哪些特征及变化?未来的人才招聘发展趋势如何?

近日,贝恩咨询公司与领英中国智库联合发布《中国商界领导力洞察报告》,对中国企业领导者的特征、任职与流动情况等进行了调研和探讨,分析样本涵盖了中国18个行业、 220 家大型企业的 2.5万名总监级以上员工。

中国有约20%高管在上海,北京甚至落后于深圳广州,仅位于第二梯队,与苏州南京等二线城市高管数相似。

报告显示,随着中国就业机会质量的改变,中国人才也呈现出新的面貌:年轻化、高学历、全球视野成为当今中国企业领导者新标签。

研究中企业领导者的平均年龄为 39 岁,尽管一定程度上这可能是因为领英用户整体偏年轻,但还是能从中看出过去20年间,中国的商业活动和领导力机遇增速加快了。相比跨国企业,本土公司拥有更多 35 岁以下的领导者,这种现象在互联网行业中尤其明显。“在互联网公司,很多年轻人在30多岁就已手握重兵,位居企业重要管理岗位。对于年轻一代领导者来说,他们的冲劲、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优于大龄管理者。同时,这样的时代背景有赋予了他们很好的实践机会。而领导者的成长,最重要的恰恰是实践。”滴滴出行高级副总裁陈玮表示。

研究生学历是中国企业领导者的基本标配,而在总监及以上级别领导者中,具有研究生或更高学位者(包括硕士、MBA 和博士)超过 60%。从企业性质来看,跨国企业领导者具有MBA 学位的人数是普通企业的两倍。

此外,中国企业领导者全球化视野也愈发广阔。将近1/5的中国企业领导者具备海外工作经验,而超过3/5的领导者就职于有大量在华业务的跨国企业。半数企业领导者曾在海外留学,在跨国企业该比例更高。

企业领导者高频流动资源倾向于本土企业

随着中国人才素质提高,贝恩预计,本地人才将很快接任中国甚至全球市场上曾由外国人占据的管理和领导职位

由中国人担任的商业领导者占据约2/3的亚太/亚州区域领导职位。

目前在华经营的跨国公司中,近60%的亚太/亚洲区域领导职务由中国人担任。随着越来越多的本土人才开始在外企中担任总监级职务,跨国公司中针对中国人的“玻璃天花板”似乎正在逐渐被打破。许多跨国公司的全球职位同样也向全球英才开放,这可能会继续吸引中国众多具有全球视野和雄心壮志的领导者;同时,中国本土企业愈加成熟老练,可以预期曾在这些公司得到锻炼的中国领导者将在本土企业和国家企业中承担更多责任。在本土企业中,近90%的亚太/亚洲区域领导职务都由中国人担任。

就业机会广阔,中国企业领导者跳槽频繁,频率明显高于北美,超过 40% 的领导者在过去五年内换过公司,其中超过一半是跨界跳槽。 中国市场上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本土企业间的人才争夺战尤为激烈,而在高级管理型人才的发展、薪酬、福利及其他待遇方面,本土企业也与跨国公司展开了针锋相对的竞争。中国市场上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跨国公司对下一代中国企业领导者的吸引力正在缓慢却明显地消退。

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领导人才倾向于放弃在跨国公司追求可预见的职业晋升路径,而选择就职本土公司。过去五年来,只有10%的跨国企业领导者来自本土企业,而本土企业领导者中却有近三分之一曾就职于跨国企业。

商业领导者的人才流动方向主要是从跨国企业转到本土企业。

这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本土企业能给领导人才提供推动战略变革的职业机会,以及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跨国企业一向以擅长培养高水平技术和管理人才而著称,许多本土企业积极物色具有跨国企业工作经验的领导者。“就在不久前,受雇于跨国公司还被认为是非常优越的职业发展机遇,但现在本土公司也同样甚至更具吸引力,”贝恩全球合伙人、报告联合作者之一陆建熙表示,“本土公司在经验、薪酬及其提供的员工培训和发展路径方面都在不断改进,以博得人才的更多青睐。更重要的是,其快速增长的业务为更多中国本土人才创造了能够施展拳脚的广阔天地。”

从行业来说,互联网公关奢侈品是跳槽最多的三大行业,而航空物流工业设备制造行业人才流动较少。有些跨国企业已认识到这一失衡的人才外流所产生的影响,正在重新思考其组织结构、职位、价值主张和工作方式,以扭转这种势头。

女性领导力崛起,但仍偏重于服务性岗位

女性商业领导者与男性商业领导者之间的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的新一代商业领导人中,女性领导人占据了重要地位。数据显示,有40% 的中国企业领导者为女性,而在 35 岁以下的领导者中,男女数量几乎相等。虽然男性人数在总监、副总裁及CEO三个高管级别都占了上风,但两性总监的比例大致接近(女性占44%)。

京东集团首席人力资源官及法律总顾问隆雨表示,女性高管在领导团队方面有几个特别优势:“她们团队内协同与合作,从而促进整体业绩的提升;而在缺乏硬性事实和数据支持时,她们往往能利用女性特有的直觉做出更好的决策。”

尽管新一代商业领导者中女性的比例已经超过一半,她们更多的是担任服务性岗位。

职位上也能体现这一点,虽然各年龄群中的女性领导者在本土和跨国企业中的各个职能部门均有涉足,但更多是担任服务型职位,如人力资源、法务、行政;担任运营和工程技术职位较少。年轻一代的企业领导者也呈现了这一趋势:行政、人力资源、媒体和传播是年轻女性领导者占比最大的三大职位。

女性高管较男性更年轻,在35 岁以后,女性领导者占比开始下降,45 岁以上的女性领导者占比也大幅下降。到了总监级别以上的岗位中,女性领导者的比例也出现了骤降。“

副总裁和首席高管中女性比例较少。

女性领导者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但是这样的潜力也是需要通过实践机会才能得以展现。”滴滴出行的陈玮表示:“女性领导者的进一步提升更多受制于来自家庭、社会的舆论压力和企业男性管理者对于女性的偏见。这些最终导致女性管理者实践的机会相较男性少,而实践对于管理者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这也间接导致了女性领导者在比例方面会远低于男性这一现状。”

虽然女性职业发展面临诸多压力,本次报告的联合作者之一、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石教立仍然从35岁以下年轻女性领导者较高的占比数据中看到了中国女性领导力的发展希望:“未来10年,将有更多的女性进入更高级别的管理岗位中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