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伊始,我没想到的事儿就是敬业福依然难集,支付宝集齐五福还要给大家平分两亿;虽然我知道春晚影响日渐式微,但万万没有想到微的如此之厉害,此时的春晚难成曾经的话题感,它跟着猴年的春晚一起消失在了过年回家的茫茫人海中,再也难觅其踪。
没有期待就没有伤害,2016年猴年春晚结束后,春晚总导演吕逸涛曾给自己执导的猴年春晚满分的评价。我跟大多数网友的感觉一样,听到这样的评价,感觉可能我们看了假的春晚。有网友如此吐槽2016年吕导的猴年春晚:
“1985年,央视春晚在工体举办,由于设备条件有限,虽有汪明荃等港星大咖参演,但效果并不理想,观众纷纷写信批评,十几天后央视在新闻联播向全国观众道歉。那时候,条件虽然艰苦,人,还是要脸的。”
吕导演的100分自我评价,我个人是不敢苟同的。过年时候,上学的孩子们最烦亲戚问成绩;已在社会的上工作的年轻人,最怕七大姑八大姨问谈对象了没有。孩子的成绩不是一句“考的还行”敷衍了事,年轻人们也不是租个男友/女友回家过年就能跟家里交差的。
老师在试卷上亲批的100分才算这个小朋友期末成绩真的好,年轻人有了民政局盖章的结婚证,才真的证明你有了老公/老婆。
100分不是你说了算,我说了算,大家说了算,而是事实说了算,你既然100分,那为什么今年的春晚总导演换成了杨东升导演?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和礼义廉耻都不要弄丢太多!
如今的春晚已然这样了。可是以前,春晚并不是这样的。
1983年的央视春晚是一股清流
在网友票选的60年最具影响力事件中,1983年的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榜上有名,同时第一届春晚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全国观众的普天同庆。也就是从1983年起,在中国人过年的习俗里必须要有春晚,有春晚才叫过年。春晚作为习俗出现,也影响了70、80、90后几个时代。
1983年春晚采用了直播的形式,众所周知直播风险挺大,不过就算央视场控能力有限的话,直播风险最大也不过相当于《我是歌手3》中,孙楠退赛的事件,湖南卫视当时有汪涵救场,而当时的央视也毕竟是精英占多数,所以说直播风险是可控的。
83年春晚最大的风险是,部分春晚节目是要承担政治风险的。
1983年的中国,有两件事情影响力巨大,一是严打,有效的打击了各地猖獗的犯罪,二就是有史以来,开天辟地的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
春晚现场李谷一所唱曲目《乡恋》,包含了个人感情。像《乡恋》这样的歌属于靡靡之音,因为当时社会上宣扬是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没有解放,播放含有个人情感的靡靡之音会消弱人们斗志的。
83年第一届春晚黄一鹤导演曾说:“那时候大家之所以想听《乡恋》,那么喜欢春晚,是因为它不光是一个节目,而是一种突破。那个时候大家都提倡想大的方面,国家、民族的幸福,但春晚让人们觉得在大范围里也可以想个人的幸福,个人可以有个人的追求。”
1983年春晚开通了电话点播,当时接线员接到的电话点播条,观众点播曲目几乎清一色全都是《乡恋》。当时电台领导顺势而为,单方面解禁了《乡恋》。
春晚第二天,全中国的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在传唱着《乡恋》:“明天就要来临,却难得和你相逢,只有风儿,送去我的一片深情”。
这样,由一个电视台单方面解禁了一种社会禁锢,这样的勇气和魄力,前无古人,解禁的顺利和希望,盼有来者。
2000年龙年的春晚,官方回应也如此亲民
有人说千禧年的春晚汇集了两岸三地的明星,算得上史上最强的春晚。这场春晚有当时还是小鲜肉的谢霆锋跟当时还不是孩儿妈的董洁表演的曲目《今生共相伴》,还有冯巩、郭冬临经典的“狗不理包子”。
但就算节目精彩成这样,在人民日报有署名京东山人撰文,还写过题为《倾情演绎,政治堂会无人喝采——简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评论文章。其文章言辞恳切、认真求实。这样嫌弃千禧年春晚:“春节晚会,叫政治堂会更贴切。在这里,绝大多数节目都寓教于乐的,想想中国人是挺累的,大过年的还要接受各种教育”。
说了这么多,曾经我们的春晚,都去哪儿了?
春晚可能走了错的路,举2016年猴年春晚的例子,因为它特别典型。
这样的路:
2016年的猴年春晚没有“美猴王”尴不尴尬?
16年猴年春晚开播前,网友们让六小龄童上春晚的呼声还用我解释吗?
网友们这样振臂疾呼:“多想一到零点时,金门大开,六小龄童穿着战甲,戴着雉毛翎,耍着金箍棒大喊一声:俺老孙来也,想想就能泪奔。”可是最后猴年春晚开播的结果然并卵!
这样的春晚风向标
猴年春晚结束后,央视新闻联播连续三天夸春晚,于是我们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看到的是假春晚。顺便再捎上16年猴年春晚网友对春晚的吐槽:
“央视新闻联播连续三天夸春晚,这说明春晚确实好。”
“能坚持看完春晚,人生还有什么过不了的坎呢?”
“刚去冯小刚和哈文导演的微博里看了一眼,好多人都在向他们道歉。”
“一年错过的新闻联播,全在今晚补回来。”
是啊,再度借用署名京东山人的简评,表达一下我们部分人的无奈:“想想中国人是挺累的,大过年的还要接受各种教育”
我们的春晚是怎么了?为什么要走这样的路?
要讲春晚是怎么了,还得从这样一个问题入手:春晚是给谁看的?
小说也好、电影也好都是在故事,在讲人与人之间的故事,讲人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故事。
同样的道理,春晚是给人看的。从人与社会的角度看春晚,就是有些媒体所讲的:为了让国民适应改革开放后的形势和文化,春晚才运用而生。也就是说春晚试图调节和影响大形势跟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从而推进社会进步。
倒推一下,社会为什么会进步?必然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生活水平有了飞速提高,我们国家的生产力确实发展了,且是飞速发展。
前天,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44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7%。2016年全年消费支出占GDP的64.6%,而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11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
基于这样的数据,有外媒评2016年中国经济:表现超预期,受全球瞩目。两个月前的双十一,2016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总交易额1207亿,相对2015天猫双11交易额912.17亿元,再创新高。
从部分数据看,我们国家人与物质之间的矛盾已经不是那么明显,尽管在一段时间内,我们还是需要撸起袖子来干,发展生产,但小康社会的步伐已经推动了一大块。
人与物质之间的矛盾不是特别凸显了,从另一个角度讲,那就是说生产力发展了,特别是新的科技革命,以及目前概念尚还模糊的所谓第四次科技革命,都在促进了全球经济的转型和更新换代。
但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进步,部分拧巴的制度,跟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能不能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春晚如今的尴尬局面。
毕竟,春晚是从物质匮乏年代到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转型期出现的产物。春晚本身就带有解决社会与人关系的使命,它曾经激浊扬清过,但因为使命的局限和束缚,必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能解决,有的则解决不了。
能解决的问题,比如网友的意见
网友,百度百科这样解释:“是一种特殊的朋友。与一般意义上的朋友的不同在于:是通过网络媒介物而相识乃至相知的,即现实中见面较少或根本没有见面仅仅通过互联网认识的虚拟世界的人。”
如今的“网友”不再是信息不对称时代,异类的存在,“网友”可能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比如正在打斗地主的亲戚,抢敬业福的同学、还是刚刚跟网友分手的同事。如果这说明不了问题,那还有组数据: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
要知道第一届春晚上李谷一能唱的《乡恋》,在一定程度上,那可是无数观众的电话点播条促进的啊。那时的电话点播条跟如今的网友有什么区别?区别不是很大,但接受意见的人,区别大了。
有网友曾冒韩寒的名字(不知道是不是韩寒说的,所以用了网友冒名)曾调侃,我们国家现在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智商和部分某官员不断下降的智商之间的矛盾。
在节目内容上,比如:如今的春晚是可以找到北的。
2012年的春晚没有整点报时的冠名商,理由是因为往届春晚因为过多植入广告问题,引起了恶劣影响。为了消除影响,2012年的春晚承诺零广告,什么整点报时、植入广告、各种贺电通通取消。
可是2012年一过,以后的春晚咋又出现了广告?这不是朝令夕改的事儿,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要论打脸,还是自己的脸自己打比较带劲,当了……还想了立……
再说取消贺电的事儿,也不知道哪年正式开始,各国来贺电环节突然就没有了。这两年弹幕特别火,于是部分网友为了怀念贺电时代,在网上直播的弹幕,一般都是这种画风:豆各庄人民发来贺电、蘑菇屯人民发来贺电、将军坨人民发来贺电……
写到这里,我想问一下,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在春节除夕夜,只有听到各国人民发来的贺电,才有一种万朝来贺的天朝上国的感觉吗?当主持人快速播报贺电时,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中国年才是世界年吗?什么叫存在感?你自我感觉自己存在了,别人才会知道你的存在,不念各国贺电怎么叫过年呢。
那取消了贺电等环节,在两年四个多小时的春晚里,春晚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呢?
2016年春晚节目内容空洞有目共睹歌曲《丝绸之路》上居然还在呼吁“和平合作,互利共赢”,于是新闻联播又开始了……
诚如自媒体写客的编辑爱睡觉的邓公子在《给前春晚导演冯小刚和哈文的道歉信》中写的那样:“歌颂一带一路,文艺作品嘛,点到为止就行,非整得赤果果的,广告公司写软文都不会这么生硬地植入。”
诚然,即使广告公司的软文推广,也有二到三成说一下公司产品哪哪不好,以达到证明我写的软文客观、公正,以混淆视听、增强其软文可信度的目的。
最让我崩溃的是,2016年春晚的好评率在央视某新闻节目调查中,调查结果居然是满堂彩。
真的,淘宝、天猫上有刷在刷单的这是事实,就是不知道这好评率是从哪里调查来的,也有可能是我看了假的春晚。在引用一句话,不代表本人观点,但本人特别赞同:“为了好评率去删除差评,这节操真是连淘宝店主都不如啊!”
2014年春晚被定位为国家项目,可有人这样评价这几年的春晚:“从没见过一个集各种精英各种资源各种渠道宣扬价值观与正能量,做的这么失败。”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过了腊八就是年,如今小年已过,第35届春节联欢晚会马上就拉开帷幕了,第35届啊,比我们有些的人的年龄还要大。
春晚最为年度现象级民俗,是起到过积极作用的,春晚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是巨大到空前的。
84年春晚,张明敏一首《我的中国心》让无数中国人热泪盈眶,激发了无数海外华侨的思乡之情。也就是同一年,我们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国家通过长时间外交努力,迫使“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接受中方主张,达成中英《联合声明》,才使得18年后香港能顺利回归祖国。
87年春晚,虽然费翔唱完《冬天里的一把火》第二天大兴安岭就着火了,但春晚之后,央视当年收到了好几大麻袋由年轻姑娘写给费翔的信件。当年费翔的迷妹们,如今恐怕都有人当奶奶了吧。
88年,牛群、李立山合说相声《巧立名目》。除了经典台词“领导冒号”外,它还存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讽刺尖锐的社会现象、针砭时弊。
05年春晚,邰丽华领舞的《千手观音》也引起了全国人民的赞叹和感动啊,直接的表现就是在以后的各个电视台舞蹈编排上、在学生毕业照和社会集体活动照片上,都在模仿着《千手观音》的编排方式,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11年春晚,旭日阳刚一首《春天里》,向全中国宣告草根是可以胜利的。
13年春晚,李健和孙俪合唱的《风吹麦浪》,更是成就了一直处在事业低谷期的健哥,春晚成了健哥口中的晚春。
14年……
15年……
那我们就更别说小品王赵本山的卖拐系类、小崔说事和不差钱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了。当然还有“我想死你们了”的春晚钉子户冯巩,冯老师了。这样的钉子户我数都数不过来……
尽管春晚辉煌和影响力如此,可每年它不断累积失望的叹息声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不但失去了方向,而且周围全是雾障。
春晚虽失去了方向,可有没有失去方向的主儿啊!
也许有人会说,你行你上啊,但要是你不行,不好意思,我上!
于是地方电视台上了。
要是放在十年前,不,五年前吧。我跟大家一样,在除夕夜,从来不看地方卫视的春晚,认为看了,年味就没了,第二天去亲朋好友家拜年,跟他们都没有话题可聊。
可现在不同了,我猴年的春晚,几乎没怎么看。与前几年相反的是,现在出门的聊天方式不是:“那谁谁,春晚赵本山的卖拐你看了没,还有此处省去十万个字”
而是:“哎呀,作为晗饭我好稀罕我们家鹿晗在湖南卫士跳的舞啊,什么孙艺兴啊,谁谁谁,都比不上我们家鹿晗。”
从对话可以看出,地方卫视的春晚办的质量和口碑丝毫不输央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力比央视还大。本着谁给的钱多了,谁的影响力大就去哪里的部分明星的选择,地方卫视也在跟央视争抢着明星资源等。
本来就靠着大咖吸人眼球的央视,被地方卫视流量,收视率自然大跌。虽然在除夕当天你手里的遥控器再怎么换台映入你眼帘的还是央视春晚,但还有句话啊,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对比就没有勉强扶正的三观和丧心病狂的不要脸。
于是马云上了
有人发鸡汤文,说春晚的意义在于陪伴。没错,但春晚的意义还在于欢乐。双十一过后,虽然各路人等纷纷发微博、朋友圈扬言要剁手,以表明自己用身家性命捍卫自己购物的权利和长达几个月吃土的勇气。
但除了因为雾霾导致快递运输缓慢外,大家购物都是快乐的。春晚的意义之二是不是要给大家带来欢乐呢?如果是这样,我强烈建议马云把双十一挪到除夕夜吧,全一场全球的购物狂欢,这样一来,全球大联欢,连各国贺电的环节都取消了。
可是这样不行啊,春晚就是春晚,30多年了,我们都已习惯,且不能没有它。我还曾经天真的想过,为了维护我们记忆中的春晚年味,央视要不要强行禁播其它卫视的春晚,天大地大,唯我一家独大,这样春晚的节目质量和观众口碑会不会高一些?
后来我发现自己这个想法很愚蠢,因为打铁还需自身硬,春晚再不行,央视的影响力和精英凝聚力还是任何一家地方卫视都比拟不了的。那为什么春晚越来越软呢?可能在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处理之外,有这样的想象空间供大家思考:是不是多元化才是趋势。
多元化放在春晚上,能不能很好的把控多元化,归为已用是关键。
在春晚节目安排上,我们可以允许自己不喜欢的节目存在,比如国粹京剧,年轻一代可能有部分人不会喜欢呀呀咿咿的戏文,无论梅派、程派、荀派。
因为我们知道众口难调,更何况56个民族,十多亿人口呢。文化可以取长补短,也能兼收并蓄,关键春晚的问题不在这里。
问题在于,比如现在春晚形式大于内容。在高晓松曾在最后一段《晓松奇谈》中,说过自己从《晓说》到《晓松奇谈》的遗憾之一,就是因为大家都懂得的原因,自己录制的好几期节目没能播出,跟大家见面。
春晚很多节目被毙,有的因为质量确实不行,这不能怪人家春晚,但有些质量确实还可以,观众呼声还强烈的节目被毙那就是审查原则的问题了。这就是多元化问题没有处理好。
前段时间,网红大咖papi酱在自己官微发布视频“papi酱的春晚预测——二零一鸡年春节网络流行语联欢晚会”。
papi提前“剧透”了2017年春晚节目内容。其“剧透”内容,比如“洪荒之力”、“重要的话,说三遍”“感觉身体被掏空”得到了网友的一致认同,直呼papi把春晚导演逼的没有活路了。网友们纷纷想象着春晚主持人因为她“剧透”,重新要改苦练了几个月的台词的画面。我本人也无比的相信,过几天2017年春晚部分语言类节目,肯定按着papi酱的“剧透”路子来。
为什么我们认同这样的“剧透”,是因为这样拾人牙慧的事儿,确实在近几年的春晚现场血淋林地发生着,都把人看怕了。
春晚必须要搞下去,可搞到现在好尴尬,路是一步步自己走的,有的癌症则是熬夜写稿子累积的,都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春晚被人诟病,累积到现在,不是突发情况,不是个别现象。至于为什么走到了这一步,我可能说了一部分原因,没说对一部分原因,但总结起来也就那么回事儿:春晚不好看!和我还要看春晚!
因为春晚的意义确实是陪伴,也是情结,是80后、90后的童年最有年味儿的回忆之一。办得好办不好春晚不是一家电视台说了算,也不是地方台、谁谁谁能说得算的。春晚成了大家的春晚,大家为什么要吐槽、要骂春晚怎么样怎么样?道理我们都懂:爱之深,恨之切。
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春晚除了给了我们欢乐、祥和的春节还给了我们鞭炮和饺子飘香之外的十足年味。
那些曾陪伴我们的家人,和我们陪伴着的身边人,都曾因为春晚而共同欢笑过。可是如今有些人走了,他/她在异乡,有距离思念之情;有的人离开了,他们在天堂,有隔空怀念之伤。但天涯再远,未来的路再难走,记忆和欢笑声是不会消散的,除非春晚继续拧巴着办下去,把你记忆中的美好都消化殆尽。
所以,2017年的春晚,我还是会看,但看多了怕伤感情,看少了又记不起过去的人。
有些话写多了,真的伤感情,我一个写影评的,被春晚逼的都开始写社评了,只因我也是一个有春晚情结的人儿啊。
最后祝大家春节愉快!能不能抢到敬业福、春晚好不好看,都要愉快!多陪家人,长情不过是陪伴。
来源:微信公众号/zhengzailiaoren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