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扶桑读史】丰田帝国源起:从小木匠到大发明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扶桑读史】丰田帝国源起:从小木匠到大发明家

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木匠,是如何成长为日本民族英雄的?

中村正直翻译的《自助论》在明治维新初期风行一时,甚至在远离东京的静冈县里,一个十几岁的木匠在工作之余,也津津有味地捧读。这本书中欧洲发明家的奇闻趣事吸引了这位少年,也激发了他的发明欲望。

这位木匠名叫丰田佐吉,在他出生的第二年,明治维新运动拉开了大幕。丰田佐吉年少懵懂,对于这场宏大的社会运动知之甚少。他只看到包括母亲在内的乡间妇女在手工织机上忙碌,而不知道当时外国棉纱和纺织品正在源源不断地进来,占到日本全部进口总值的一半。这些产品比日本的同类产品价格更便宜,质量也更好。随着需求的增长,日本迫切需要发展自己的纺织业。

不过,当时日本的纺织技术还相当落后,农妇们使用的木制手工织机笨拙原始,效率很低。丰田佐吉后来回忆说:“在我们那个全是农民的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一架手动织布机。可能是那种环境的影响,我的思路渐渐集中到了这种手工织布机上。有时,甚至整天整天地站在那里看着附近的婆婆们织布。渐渐地,我清楚了织布机运转状况。织出的棉布慢慢地卷起来,觉得越看越有意思。兴趣也就上来了。”

在阿克莱特发明棉纺机故事的激励下,丰田佐吉立志要改造这种原始笨重的织布机,造出轻便先进的织机来。对于一个只受过几年教育的小木匠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此番“不务正业”的举动,也遭到了父亲的质疑和乡邻的嘲讽。丰田佐吉不畏艰难,苦心钻研。除了发明棉纺机的阿克莱特,日本的专利制度也给予了这个年轻人精神上的巨大支持。

丰田佐吉

日本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如何才能赶上西方国家,是明治时期思想家们思考的中心议题。福泽谕吉认为,日本科技落后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不及外国之处,就是学术、贸易和法律”。他首先将欧美的专利制度介绍到日本。在他的倡导下,日本社会各界纷纷介绍、解释西方专利制度,并主张尽快在日本实行这种法律制度。

明治维新的第四年,日本就仿效欧美专利制度,正式颁布了《专卖简则》。但当时的日本还不具备运用这个规则的知识和经验,一年之后便终止实施。在各界的呼吁声中,不久日本政府又重新研究建立专利制度。1885年,日本正式公布《专卖专利条例》,确立了近代专利制度的基础。该条例吸收了美国和法国有关专利法的规定,成为在日本最初得到实行的专利法,日本政府也将该条例的公布之日4月18日定为了日本的“发明纪念日”,延续至今。《专卖专利条例》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在公布施行当年就收到了425件专利申请,其中99件被授予了专利。

1890年11月,23岁的丰田佐吉终于改制成功一台手工木织机,相较传统织机生产能力提高了40~50%。一年之后,他为自己发明的这台织机申请了专利,定名为“丰田式木制人力织机”。

让丰田佐吉感到沮丧的是,“丰田式木制人力织机”的销售并不尽人意。由于这种新型织机不能自动换梭,也就无法整体提高效率。看来,只做这种程序的改良还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织机的工作效率,佐吉开始朝着发明动力织机的方向迈进。

在当时的条件下,丰田佐吉既没有顾问也没有助手,既没有专门的研究室又没有参考资料,只能依靠沉思苦想、反复试验。皇天不负有心人,1894年,他终于发明了“自动回线织布机”,并获得了用户的欢迎。1897年,丰田佐吉又发明了“G型自动织布机”,让纺织不再依赖人工而是依靠柴油驱动。这个自动织布机被称为“丰田织机”,在日本被迅速推广。

作为一个发明家,丰田佐吉一生都保持着饱满的发明热情。他设立“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不断对现有织布机进行改良。从手工织布机到自动织布机,从木制织布机到铁制织布机,从平面织布机到环状织布机,丰田佐吉的一系列发明不仅改变了外国织机垄断日本市场的局面,更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织布业的发展,使其跃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而为日本产业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丰田织机生产的棉布曾一度倾销于中国市场,“东洋布”在中国是高级布料的代名词。

在63年的生涯中,这位发明家共获得了84项日本专利,提出了35项实用方案,在国际上也获得了9个国家的专利。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祥地,织机制造长期领先于世界。然而,英国最大的纺织设备制造商普拉特兄弟在1929年花费100万日元,购买了丰田织布机的世界专利权,这是日本织机制造技术赶超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

1910年,丰田佐吉应邀前往美国,访问纽约等城市的织机产业。当时,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T型车刚面世不久,奔跑在纽约的街道上,十分新奇,但没有多少人认识到了它的价值。丰田佐吉在美国街头看到这种新事物,立刻意识到“这就是今后能给人们带来帮助的商品”,预感这一新兴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于是,他命令儿子丰田喜一郎专注于汽车制造,还亲手将转让专利所获得的100万日元专利费拿出来,作为汽车研究启动经费。

丰田父子

1930年秋天,63岁的丰田佐吉溘然长逝。临终前,他对儿子丰田喜一郎说:“我搞织布机,你搞汽车,你要和我一样,通过发明创造为国效力。”不负父亲的嘱托,丰田喜一郎5年后制造出了第一辆丰田汽车,成为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

80多年过去,纺织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是夕阳产业,但是日本国民仍然怀念丰田佐吉。因为他不但是一个卓越的发明家,也是具有超人眼光的预言家。时至今日,丰田汽车奔跑在世界各国的道路上,也把丰田佐吉的故事传遍了全世界。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丰田

5.1k
  • 丰田将在美国采购LG新能源的车载电池
  • 官宣国产后,丰田在上海成立雷克萨斯新能源公司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扶桑读史】丰田帝国源起:从小木匠到大发明家

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木匠,是如何成长为日本民族英雄的?

中村正直翻译的《自助论》在明治维新初期风行一时,甚至在远离东京的静冈县里,一个十几岁的木匠在工作之余,也津津有味地捧读。这本书中欧洲发明家的奇闻趣事吸引了这位少年,也激发了他的发明欲望。

这位木匠名叫丰田佐吉,在他出生的第二年,明治维新运动拉开了大幕。丰田佐吉年少懵懂,对于这场宏大的社会运动知之甚少。他只看到包括母亲在内的乡间妇女在手工织机上忙碌,而不知道当时外国棉纱和纺织品正在源源不断地进来,占到日本全部进口总值的一半。这些产品比日本的同类产品价格更便宜,质量也更好。随着需求的增长,日本迫切需要发展自己的纺织业。

不过,当时日本的纺织技术还相当落后,农妇们使用的木制手工织机笨拙原始,效率很低。丰田佐吉后来回忆说:“在我们那个全是农民的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一架手动织布机。可能是那种环境的影响,我的思路渐渐集中到了这种手工织布机上。有时,甚至整天整天地站在那里看着附近的婆婆们织布。渐渐地,我清楚了织布机运转状况。织出的棉布慢慢地卷起来,觉得越看越有意思。兴趣也就上来了。”

在阿克莱特发明棉纺机故事的激励下,丰田佐吉立志要改造这种原始笨重的织布机,造出轻便先进的织机来。对于一个只受过几年教育的小木匠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此番“不务正业”的举动,也遭到了父亲的质疑和乡邻的嘲讽。丰田佐吉不畏艰难,苦心钻研。除了发明棉纺机的阿克莱特,日本的专利制度也给予了这个年轻人精神上的巨大支持。

丰田佐吉

日本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如何才能赶上西方国家,是明治时期思想家们思考的中心议题。福泽谕吉认为,日本科技落后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不及外国之处,就是学术、贸易和法律”。他首先将欧美的专利制度介绍到日本。在他的倡导下,日本社会各界纷纷介绍、解释西方专利制度,并主张尽快在日本实行这种法律制度。

明治维新的第四年,日本就仿效欧美专利制度,正式颁布了《专卖简则》。但当时的日本还不具备运用这个规则的知识和经验,一年之后便终止实施。在各界的呼吁声中,不久日本政府又重新研究建立专利制度。1885年,日本正式公布《专卖专利条例》,确立了近代专利制度的基础。该条例吸收了美国和法国有关专利法的规定,成为在日本最初得到实行的专利法,日本政府也将该条例的公布之日4月18日定为了日本的“发明纪念日”,延续至今。《专卖专利条例》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在公布施行当年就收到了425件专利申请,其中99件被授予了专利。

1890年11月,23岁的丰田佐吉终于改制成功一台手工木织机,相较传统织机生产能力提高了40~50%。一年之后,他为自己发明的这台织机申请了专利,定名为“丰田式木制人力织机”。

让丰田佐吉感到沮丧的是,“丰田式木制人力织机”的销售并不尽人意。由于这种新型织机不能自动换梭,也就无法整体提高效率。看来,只做这种程序的改良还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织机的工作效率,佐吉开始朝着发明动力织机的方向迈进。

在当时的条件下,丰田佐吉既没有顾问也没有助手,既没有专门的研究室又没有参考资料,只能依靠沉思苦想、反复试验。皇天不负有心人,1894年,他终于发明了“自动回线织布机”,并获得了用户的欢迎。1897年,丰田佐吉又发明了“G型自动织布机”,让纺织不再依赖人工而是依靠柴油驱动。这个自动织布机被称为“丰田织机”,在日本被迅速推广。

作为一个发明家,丰田佐吉一生都保持着饱满的发明热情。他设立“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不断对现有织布机进行改良。从手工织布机到自动织布机,从木制织布机到铁制织布机,从平面织布机到环状织布机,丰田佐吉的一系列发明不仅改变了外国织机垄断日本市场的局面,更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织布业的发展,使其跃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而为日本产业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丰田织机生产的棉布曾一度倾销于中国市场,“东洋布”在中国是高级布料的代名词。

在63年的生涯中,这位发明家共获得了84项日本专利,提出了35项实用方案,在国际上也获得了9个国家的专利。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祥地,织机制造长期领先于世界。然而,英国最大的纺织设备制造商普拉特兄弟在1929年花费100万日元,购买了丰田织布机的世界专利权,这是日本织机制造技术赶超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

1910年,丰田佐吉应邀前往美国,访问纽约等城市的织机产业。当时,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T型车刚面世不久,奔跑在纽约的街道上,十分新奇,但没有多少人认识到了它的价值。丰田佐吉在美国街头看到这种新事物,立刻意识到“这就是今后能给人们带来帮助的商品”,预感这一新兴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于是,他命令儿子丰田喜一郎专注于汽车制造,还亲手将转让专利所获得的100万日元专利费拿出来,作为汽车研究启动经费。

丰田父子

1930年秋天,63岁的丰田佐吉溘然长逝。临终前,他对儿子丰田喜一郎说:“我搞织布机,你搞汽车,你要和我一样,通过发明创造为国效力。”不负父亲的嘱托,丰田喜一郎5年后制造出了第一辆丰田汽车,成为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

80多年过去,纺织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是夕阳产业,但是日本国民仍然怀念丰田佐吉。因为他不但是一个卓越的发明家,也是具有超人眼光的预言家。时至今日,丰田汽车奔跑在世界各国的道路上,也把丰田佐吉的故事传遍了全世界。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