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兰丁科技:智能音箱是人工智能的切口,但还没到需要竞争的时候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兰丁科技:智能音箱是人工智能的切口,但还没到需要竞争的时候

在让人工智能落地的整个产业链上,从语音识别,内容版权,工业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渠道……身在其中的大中小企业,很多还都处在模型研究的阶段。

品途公司志作者:尹磊

凯文凯利曾说过,颠覆往往来自于行业之外而非行业之内的竞争对手。

暗流涌动的智能音箱“靶场”

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发展速度放缓,但科技公司却闲不下来,智能家居和物联网成了下一个时代的窗口。

亚马逊的智能音箱Amazon Echo成为了这个公司历史上除Kindle外最炙手可热的产品,也遥遥领先于其他公司。这款产品的热销,让科技公司找到了互联网的新入口。2016 年谷歌发布了 Google Home;今年 5 月,微软携手哈曼卡顿推出了智能音箱 invoke。

在智能家居的这波浪潮里,谷歌下海,亚马逊引领,苹果似乎正在逐渐变成一个旁观者。 6 月份的 WWDC,苹果要将 Siri 实体化,从而缓解目前的尴尬处境。

作为移动互联网最大的赢家,苹果帝国生态一切都围绕着iPhone展开,苹果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在智能家居领域被做电商的亚马逊将一军,并且Echo所突围的方式是如此令人匪夷所思。

KPCB的明星分析师玛丽 米克尔在其2016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将语音定义为新一代的“计算界面平台”,它是从1832年打孔卡片制表机诞生以来,人机交互行业经历三个触控式阶段之后,重新被发明的一次机会。即此触觉1.0到触觉2.0到触觉3.0,最后到语音交互。

Echo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打破了以前人们使用智能手机App+屏幕+手机的方式,用智能音箱+语音助手+技能指令,全新构建了一个新的人机交互方式,而它的核心不再是手机。

在一个新的生态将要扳倒旧有秩序的时候,国内的科技公司也纷纷嗅到了新的机会。不断涌现的创业公司和升级转型的传统企业,相继来到了以语音交互为入口的人工智能领域。

“现在大家肯定都离不开手机,可能在几年前或者更早的时候,我出门不带钱包,可能心里会没有安全感,现在就觉得出门没有手机,我就没有安全感。但是我不想回到家之后,我还是被手机绑架,我们一直在想,是不是我们的所有行为都要依赖于手机?”兰丁科技总经理陈求先对人们的交互理解,也是构成其团队将人工智能落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笔者觉得,解除手机对人们的绑架背后,是人机交互迭代所直接影响的硬件生态革命。

竞争表象下的结盟必要性

过去以宽带通讯终端生产为主的共进股份,在2015年上市之后,开始寻找下一个增长点,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共进又重新分出了四个业务板块。包括高端智能化产品制造、网络通信产品和系统方案、以AI为核心的无线应用产品提供商、互联网康复设备的服务提供商。而其旗下子公司兰丁科技扮演了集团在AI领域的先锋角色。

技术出身的陈求先,带着团队主打AI领域,而他们目前的核心产品就是瞄准了在海外已形成剑拔弩张之势的智能音箱市场。

毋庸置疑,亚马逊的 Echo 智能音箱是语音识别落地硬件设备最好的案例之一,这里面除了反映出亚马逊公司自身强劲的产品研发和整合能力之外,实际上也代表着业界和市场对于语音交互方式的认可。

然而在国内的语音交互领域,也一直在讨论Echo的问题。

语音技术领域的思必驰也公开表示,截止目前,国内之所以还没有出现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国产版的 Echo,主要原因是受到了四个方面的约束:

基于自然语言的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技术约束;

背后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的限制;

缺少平台化的产品的 API 开放;

欠缺合理的价格和市场定位;

这几点正是语音识别厂商需要为硬件厂商的难题。

“我觉得这个行业本身是待开发的一个市场,竞争和合作之间,本身有一个点的问题,对于兰丁来讲,我不能说我把整个市场全部做下来。”尽管谷歌、亚马、苹果等巨头已经纷纷在智能音箱市场布局,但对于国内企业来讲,陈求先觉得,大多数企业还很难凭一己之力吞掉蛋糕。

依托共进股份这家母公司,兰丁科技在技术、生产,乃至渠道都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优势,但他们依然希望在整个生产链寻找各有所长的互联网公司、创业公司合作。

不论是谷歌、微软,都在持续投入人工智能领域,到国内,包括BAT在内,也都在通过这样的方式从家庭场景切入。但在交互、应用、平台以外的硬件本身,互联网公司自己去搭建生产线、去做硬件设备的具体设计实际很难。他们都是在寻找合作伙伴。

陈求先表示,“要想扩大合作,就要找到与合作伙伴处在同一起跑线的能力。比如对于兰丁,我们拥有集团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室的支持,博士团每天都在研究如何通过知识图谱构建、情绪感知等来提高中文语义分词断句的精准度,如何提升机器与人的交互体验感等等,而落地到产品,我们拥有自己的降噪算法团队、云平台团队、内容服务拓展团队、产品运营团队,甚至在生产线上,在整个硬件设计、制造和供应链上,我们都具备非常明显的优势,不管是从Nuance,还是国内其他的语音公司来讲,双方的合作是互补的,而不是完全单方面的依赖。”

技术壁垒决定的蓝海分工

对于语音助手来说,声音识别的场景化应用依然会是随后需要克服的重要问题。拿智能音箱举例,如果其产品要进行全球化推广,语音助手需要适应全球化的语音识别。比如在地方方言混杂的中国市场,中文的唤醒和识别会是个很大的挑战,需要很长时间的数据积累和优化,这些都是不得不克服的挑战。

从目前世面上已经推出的产品来看,目前商业化的人工智能,用户的体验实际还不够好,陈求先说,“关键技术还需要真正意义上的突破,而且是更大的突破。我们首先要解决降噪的问题,提升远场语音识别率,然后再做好自然语言理解,尤其是中文语义理解,这是语音交互产品真正做好用户体验的根本。在这之后,我们再通过后面的平台和内容,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解决以上所有问题之后出来的产品,肯定会成为这个市场上有突破有需求的产品。

前锤子科技CTO钱晨对目前的麦克风技术有这样的解释,麦克风这个行业,有两个流派。一个是说自己有 6 个、7 个麦克风(Amazon Echo)的那种,叫麦克风阵列;第二个流派就是“两麦”(Google Home)。从这一点出发,不管厂商怎么讲故事,都逃不出这两个。可以把语音设备的技术分成三段:一是噪声抵消,二是语音识别,三是语意识别。对用户来说,一定是三段都做好才能有所体会,但语意识别是个更难的东西,小公司很难做到。

仅从市场对语音技术突破的期待,就反映出市场分工明确、合力推动整个产业的重要性。“我认为这个行业目前还是一个未开发的蓝海,有多少家公司在这里面都能够去玩,关键是要能集中自己的优势,把产品做到有足够的亮点、有足够的特色,并且能够很好的解决消费者的问题,这才是能够立足这个市场的根本,而不是说通过业务上的竞争去争抢,因为这个市场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已经足够大,而且如果能够有大量的企业在一起,可以共同把这个市场做得更大,而我更希望这个市场是一个协作的关系,而不是一个竞争的关系。”

“我们第一款智能音箱产品,其实已经做出来了,但是我们并没有急于把这个产品推向市场。在成品的基础上,我们还在不断的测试、改进,然后再测试,再改进,通过不断优化各个环节的内容,来简化用户的交互步骤,丰富服务内容,提升用户实际体验。现在,我们把第一款智能音箱产品上市的时间定在今年下半年。”

除了智能音箱设备,兰丁科技的下一步是与共进股份的其他资源进一步整合。“从业务延伸性来看,兰丁接下来的产品,肯定不仅仅是一个智能音箱,我们会和共进的传统技术优势结合,将集团的网络通讯技术、图象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家庭环境中所需要的能力整合在一起,为消费者提供以家庭为场景的全方位人工智能服务,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将不断地从技术、服务、内容、体验等多个层面去完善它,让消费者能享受到更多技术带来的舒适和便捷。”在兰丁科技的人工智能版图里,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施展。

在让人工智能落地的整个产业链上,从语音识别,内容版权,工业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渠道……身在其中的大中小企业,很多还都处在模型研究的阶段。但以亚马逊的echo为代表的高度资源整合后的产品及市场反馈,让我们不得不相信,依托智能硬件的AI市场需求,已经渐入"黎明"。在这样的窗口前,寻找一些好的搭档更胜于让资本将自己迅速催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兰丁科技:智能音箱是人工智能的切口,但还没到需要竞争的时候

在让人工智能落地的整个产业链上,从语音识别,内容版权,工业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渠道……身在其中的大中小企业,很多还都处在模型研究的阶段。

品途公司志作者:尹磊

凯文凯利曾说过,颠覆往往来自于行业之外而非行业之内的竞争对手。

暗流涌动的智能音箱“靶场”

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发展速度放缓,但科技公司却闲不下来,智能家居和物联网成了下一个时代的窗口。

亚马逊的智能音箱Amazon Echo成为了这个公司历史上除Kindle外最炙手可热的产品,也遥遥领先于其他公司。这款产品的热销,让科技公司找到了互联网的新入口。2016 年谷歌发布了 Google Home;今年 5 月,微软携手哈曼卡顿推出了智能音箱 invoke。

在智能家居的这波浪潮里,谷歌下海,亚马逊引领,苹果似乎正在逐渐变成一个旁观者。 6 月份的 WWDC,苹果要将 Siri 实体化,从而缓解目前的尴尬处境。

作为移动互联网最大的赢家,苹果帝国生态一切都围绕着iPhone展开,苹果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在智能家居领域被做电商的亚马逊将一军,并且Echo所突围的方式是如此令人匪夷所思。

KPCB的明星分析师玛丽 米克尔在其2016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将语音定义为新一代的“计算界面平台”,它是从1832年打孔卡片制表机诞生以来,人机交互行业经历三个触控式阶段之后,重新被发明的一次机会。即此触觉1.0到触觉2.0到触觉3.0,最后到语音交互。

Echo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打破了以前人们使用智能手机App+屏幕+手机的方式,用智能音箱+语音助手+技能指令,全新构建了一个新的人机交互方式,而它的核心不再是手机。

在一个新的生态将要扳倒旧有秩序的时候,国内的科技公司也纷纷嗅到了新的机会。不断涌现的创业公司和升级转型的传统企业,相继来到了以语音交互为入口的人工智能领域。

“现在大家肯定都离不开手机,可能在几年前或者更早的时候,我出门不带钱包,可能心里会没有安全感,现在就觉得出门没有手机,我就没有安全感。但是我不想回到家之后,我还是被手机绑架,我们一直在想,是不是我们的所有行为都要依赖于手机?”兰丁科技总经理陈求先对人们的交互理解,也是构成其团队将人工智能落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笔者觉得,解除手机对人们的绑架背后,是人机交互迭代所直接影响的硬件生态革命。

竞争表象下的结盟必要性

过去以宽带通讯终端生产为主的共进股份,在2015年上市之后,开始寻找下一个增长点,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共进又重新分出了四个业务板块。包括高端智能化产品制造、网络通信产品和系统方案、以AI为核心的无线应用产品提供商、互联网康复设备的服务提供商。而其旗下子公司兰丁科技扮演了集团在AI领域的先锋角色。

技术出身的陈求先,带着团队主打AI领域,而他们目前的核心产品就是瞄准了在海外已形成剑拔弩张之势的智能音箱市场。

毋庸置疑,亚马逊的 Echo 智能音箱是语音识别落地硬件设备最好的案例之一,这里面除了反映出亚马逊公司自身强劲的产品研发和整合能力之外,实际上也代表着业界和市场对于语音交互方式的认可。

然而在国内的语音交互领域,也一直在讨论Echo的问题。

语音技术领域的思必驰也公开表示,截止目前,国内之所以还没有出现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国产版的 Echo,主要原因是受到了四个方面的约束:

基于自然语言的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技术约束;

背后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的限制;

缺少平台化的产品的 API 开放;

欠缺合理的价格和市场定位;

这几点正是语音识别厂商需要为硬件厂商的难题。

“我觉得这个行业本身是待开发的一个市场,竞争和合作之间,本身有一个点的问题,对于兰丁来讲,我不能说我把整个市场全部做下来。”尽管谷歌、亚马、苹果等巨头已经纷纷在智能音箱市场布局,但对于国内企业来讲,陈求先觉得,大多数企业还很难凭一己之力吞掉蛋糕。

依托共进股份这家母公司,兰丁科技在技术、生产,乃至渠道都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优势,但他们依然希望在整个生产链寻找各有所长的互联网公司、创业公司合作。

不论是谷歌、微软,都在持续投入人工智能领域,到国内,包括BAT在内,也都在通过这样的方式从家庭场景切入。但在交互、应用、平台以外的硬件本身,互联网公司自己去搭建生产线、去做硬件设备的具体设计实际很难。他们都是在寻找合作伙伴。

陈求先表示,“要想扩大合作,就要找到与合作伙伴处在同一起跑线的能力。比如对于兰丁,我们拥有集团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室的支持,博士团每天都在研究如何通过知识图谱构建、情绪感知等来提高中文语义分词断句的精准度,如何提升机器与人的交互体验感等等,而落地到产品,我们拥有自己的降噪算法团队、云平台团队、内容服务拓展团队、产品运营团队,甚至在生产线上,在整个硬件设计、制造和供应链上,我们都具备非常明显的优势,不管是从Nuance,还是国内其他的语音公司来讲,双方的合作是互补的,而不是完全单方面的依赖。”

技术壁垒决定的蓝海分工

对于语音助手来说,声音识别的场景化应用依然会是随后需要克服的重要问题。拿智能音箱举例,如果其产品要进行全球化推广,语音助手需要适应全球化的语音识别。比如在地方方言混杂的中国市场,中文的唤醒和识别会是个很大的挑战,需要很长时间的数据积累和优化,这些都是不得不克服的挑战。

从目前世面上已经推出的产品来看,目前商业化的人工智能,用户的体验实际还不够好,陈求先说,“关键技术还需要真正意义上的突破,而且是更大的突破。我们首先要解决降噪的问题,提升远场语音识别率,然后再做好自然语言理解,尤其是中文语义理解,这是语音交互产品真正做好用户体验的根本。在这之后,我们再通过后面的平台和内容,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解决以上所有问题之后出来的产品,肯定会成为这个市场上有突破有需求的产品。

前锤子科技CTO钱晨对目前的麦克风技术有这样的解释,麦克风这个行业,有两个流派。一个是说自己有 6 个、7 个麦克风(Amazon Echo)的那种,叫麦克风阵列;第二个流派就是“两麦”(Google Home)。从这一点出发,不管厂商怎么讲故事,都逃不出这两个。可以把语音设备的技术分成三段:一是噪声抵消,二是语音识别,三是语意识别。对用户来说,一定是三段都做好才能有所体会,但语意识别是个更难的东西,小公司很难做到。

仅从市场对语音技术突破的期待,就反映出市场分工明确、合力推动整个产业的重要性。“我认为这个行业目前还是一个未开发的蓝海,有多少家公司在这里面都能够去玩,关键是要能集中自己的优势,把产品做到有足够的亮点、有足够的特色,并且能够很好的解决消费者的问题,这才是能够立足这个市场的根本,而不是说通过业务上的竞争去争抢,因为这个市场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已经足够大,而且如果能够有大量的企业在一起,可以共同把这个市场做得更大,而我更希望这个市场是一个协作的关系,而不是一个竞争的关系。”

“我们第一款智能音箱产品,其实已经做出来了,但是我们并没有急于把这个产品推向市场。在成品的基础上,我们还在不断的测试、改进,然后再测试,再改进,通过不断优化各个环节的内容,来简化用户的交互步骤,丰富服务内容,提升用户实际体验。现在,我们把第一款智能音箱产品上市的时间定在今年下半年。”

除了智能音箱设备,兰丁科技的下一步是与共进股份的其他资源进一步整合。“从业务延伸性来看,兰丁接下来的产品,肯定不仅仅是一个智能音箱,我们会和共进的传统技术优势结合,将集团的网络通讯技术、图象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家庭环境中所需要的能力整合在一起,为消费者提供以家庭为场景的全方位人工智能服务,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将不断地从技术、服务、内容、体验等多个层面去完善它,让消费者能享受到更多技术带来的舒适和便捷。”在兰丁科技的人工智能版图里,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施展。

在让人工智能落地的整个产业链上,从语音识别,内容版权,工业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渠道……身在其中的大中小企业,很多还都处在模型研究的阶段。但以亚马逊的echo为代表的高度资源整合后的产品及市场反馈,让我们不得不相信,依托智能硬件的AI市场需求,已经渐入"黎明"。在这样的窗口前,寻找一些好的搭档更胜于让资本将自己迅速催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