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德语文学,不同读者心中会有不同的“男神”和“女神”。有人迷恋卡夫卡的冷峻,有人偏爱歌德的广博,也有很多人热爱着黑塞的优美与幽默。
1877年7月2日,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诞生于德国小城卡尔夫。在他人生的85年里,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数次精神分裂;曾于20年代入选大师云集的“普鲁士艺术科学院”,也曾于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生前在德语区声名沉寂,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嬉皮士运动”中被捧上潮头。
黑塞一生的创作,无论是小说、书评还是游记,都与中国文化保持着亲缘关系。在人生的后五十年,黑塞坚持关注中国文化,虽然不懂中文,也没有到过中国,他却把中国当成了“精神上的避难所和第二故乡”。今天,当我们重读黑塞,那些得益于中国思想的优美文字,依然是行之有效的止“丧”良方。
爱上中国思想,走出精神危机
黑塞与中国文化的第一次邂逅,发生在1905年前后。此前黑塞作为一名“印度控”,已经对印度文化深有研究。
由于出生在一个传教士家庭,黑塞的外祖父母和父母都曾在印度传教,家中形成了一种开放的“国际范”,这对黑塞兼容并包的思想具有直接的影响。
13岁那年,少年黑塞决心做个诗人,但是父母却一心想让他继承衣钵,做一名神学家。就这样,14岁那年,黑塞被强行送进神学院学习。敏感多思的性格加上反抗权威的脾气,让他那颗文艺的心饱受摧残。在外界的强力压制下,黑塞不久便出现了精神崩溃的前兆。多次治疗无果,黑塞又坚决退学,他得以逃离神学院,先后在钟表厂和书店做起了学徒。他利用机会如饥似渴地阅读,祖父的图书馆和书店是他自学的好去处,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已相当博学。
沉浸在书海中,黑塞的精神有了初步好转,为了彻底治愈,他和父母遍访名医,其中一位就是他终生好友、德国汉学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的岳父克里斯托弗·布鲁姆哈特。布鲁姆哈特向黑塞介绍了《易经》等中国古籍,为年轻的黑塞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自此,黑塞对中国的关注从未中断。正如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罗炜所说:“黑塞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出于自身生存的需要,是一种精神自我疗伤的需要。”儒家的“内圣外王”、道家的“逍遥游”,在黑塞的消化下变成了一种奇异良药,给了他莫大的精神慰藉。
资料显示,黑塞晚年迷恋《易经》,用蓍草算卦,不吉利不出门。1954年,黑塞在写给当时德国总统特奥多尔·豪斯(Theodor Heuss)的一封信里提到,总统写信劝他接受蓝十字战功勋章,黑塞一反往常拒斥名利的态度,破天荒地回信表示同意,而理由是根据《易经》的卦象应该接受。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已经渗入了黑塞思维的最深处。
难得的是,黑塞并不是中国文化的“搬运工”,而是真正把握了中国思想的精髓。北大德语系教授马剑认为,“黑塞是一个智者,他在思维方式上真正理解了中国。他看到了中国文化中‘和’的一面,又综合了西方哲学中追求对立的一面,最后形成了一种对立又和谐的辩证逻辑。”
黑塞作品里无处不在的“中国”
由于深受中国思想的吸引,黑塞的作品中随处跳跃着“中国”的身影。从早期的童话《诗人》、《笛之梦》(1903)到寓言如《欧洲人》(1917)和《周幽王》(1929),从《克林梭尔》中的庄子、李白、杜甫到《玻璃球游戏》中克乃西特研读《易经》,从关于禅的诗和感想到以中国笔名“梦写”所写的《中国寓言》(1959)都包含了中国元素。对此,《黑塞全集》的出版者、著名黑塞研究者孚克·米歇尔斯(Fork Michels)专门选编了《黑赛之中国》一书,系统表现黑塞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在黑塞的众多作品中,运用中国思想最娴熟的当属获得诺奖的《玻璃球游戏》。这本书中经常出现《易经》、中国音乐、竹林七贤等符号,表现了黑塞自由出入于中西文明之间的精神状态。对此德国汉学家于尔根·韦伯在《寻找印度,发现中国》一文中评价道“《玻璃球游戏》是西方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真正领悟中国思想的小说。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小说,如果不说是世界上,也是德国最值得关注,最令人兴奋的小说。”罗炜也认为“东方文化为黑塞增色不少,立足于自身文化传统,娴熟运用东方文化,达到了一种新意和高度。”
除了在自己的作品里融入中国思想和元素,黑塞同时也在向德国人引介中国传统文化作品上做出诸多贡献。除了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黑塞还是一位出版家。
1910年,迪特里希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中国典籍的德译本。译者卫礼贤是一位被派到德国在中国的租界胶州湾的传教士,居住在模范殖民地青岛。他对中国文化深感兴趣,而黑塞为卫礼贤出版的第一本中国古籍《论语》撰写了书评。
随后,《道德经》也在德国出版,黑塞又在《慕尼黑日报》上推荐了其中的两个译本。他说“这位古代中国哲人的思想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根本价值,更加有的放矢地为人类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1912年,卫礼贤的《庄子》翻译出版,黑塞评论说“这当然不是全译本”,淡淡的一句话终结了德国国内进行多时的版本之争,也显露了黑塞对道家思想颇驾轻就熟。从1907年至1961年,黑塞在报刊上发表了大约35篇介绍宣扬中国文化的文章,将中国文化从私人兴趣推广为社会热点,让更多德国普通民众一睹中华文明的魅力。
不仅如此,黑塞还接触过中国人,他曾多次在游记中表示赞叹。1911年,黑塞远渡重洋寻找印度,进行了人生中最远的一次旅行。在短短两个月内,他造访了南亚和东南亚的许多国家,而其中遇到的中国人让他印象颇深。在新加坡时,他遇到了一位上海人,“举止高雅”、“聪慧温和”“能够背诵整部《诗经》,曾通过各种中国的考试,现在也通过了好几种英语考试”;他还在马六甲见到了极爱干净的中国苦力,即使工作沉重,也不忘清洁自己、涂上椰子油。
黑塞认为中国人“沉静、坚忍、勤劳”,具有他们不同寻常的组织天分,使他们不同于马来人泰米尔人和其他民族,对殖民主的影响更具有抵抗能力,“是一个真正有文化的民族”。而这次旅行,让黑塞对中国抱有终其一生的好评和深情。
黑塞作品在中国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谢莹莹认为,黑塞的生平和中国历史一样,总是从危机中脱胎换骨、浴火重生,因此,他的书总能一代一代有新的读者。
要理解黑塞保持魅力的秘诀,就要先了解他作品的核心“配方”,在马剑看来,这个核心就是“对个人的捍卫”。正如黑塞在信中所说“因为你就是如此,所以,你既不应当因为他人与你不同而心怀嫉妒,也不应该轻视人家,你不应当追问你的个性的‘正确性’。”
在确立了个性的“正确性”后,黑塞为迷惘的心灵开除了独特的处方。他在《查拉图斯特拉的回归——一个德国人致德国青年的一封信》中明确提出“人类要想重新获得一个美好的未来,首要的问题就是重新恢复每个人的人格。”他大声疾呼“世界不是为了被改善而存在的,你们也不是为了被改善而生存的。你们生存,是为了成为你们自己……成为你自己,世界就会变得富足和美好!”
而在小说实践中,黑塞也继续书写着自己的“精神处方”。无论是《在轮下》《德米安》还是《荒原狼》,黑塞都不断深化着同一个主题。当年托马斯·曼在《德米安》英文版(1948)前言中写道:这是一部以它极端精确的描写击中时代神经的作品。整整一代青年,深信一位代言人起自他们生命的深处,他们满怀感激而又如痴如醉地被他吸引住。
托马斯·曼的评价如同一句准确的寓言,预示着黑塞作品的流传情况。在经历了德语区相对沉寂的反应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日青年狂热地崇拜黑塞、深爱他的小说。尤其是美国的嬉皮士运动与黑塞的叛逆精神高度吻合,黑塞的“处方”再次治愈了无数迷惘的年轻心灵。
黑塞的作品传入中国,已经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了,但直到今天,黑塞依然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和持久的影响力。对此,罗炜解释道,“当下的中国和1871年之后的普鲁士帝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国家经济发展,追求世界地位。反映到国民身上,就是一种互相赶超、追求物质、但又无比焦虑的状态。”黑塞在当时,是一个不被主流接纳的文艺青年,放弃了神学家的道路和社会晋升的路径,活得独立又辛苦。而现在的很多中国年轻人,也活得很“丧”,焦虑未来的出路。当迷茫的心灵遇上超越的黑塞,就会释放强大的能量。
立足当下,追忆黑塞,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评定他的价值和魅力?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说:“马克思和我之差异除了他涉及的维度大大超过我之外,就在于他想改变世界,我则想改变个人;他直面群众,我直面个人。”
而每个心灵的喜怒悲欢,不正是大时代最真实最动人的注脚吗?由此来看,在中国、在世界,黑塞的艺术生命仍将绵延。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