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优先”的执政倾向促使特朗普上台后在贸易政策上接连出招,作为美国政府历来的贸易保护对象,钢铁业自然得到了特朗普的特别关照。
4月20日特朗普签署备忘录,要求美国商务部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对进口钢铁产品展开调查,以确定从外国进口的钢材是否正在损害美国的国家安全。
不过,232调查并没能按照预先约定的时间——上周五(6月30日)结束。美国媒体Axios上周五援引不愿具名的白宫消息人士话称,虽然绝大多数内阁成员都反对,但特朗普倾向于支持对进口钢材施加至多20%的关税。
这项保护性关税是否针对中国?232调查最终可能做出什么样的裁决?中国和其他国家应该如何应对?对外经贸大学世界贸易组织(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教授对此进行了解读。
界面新闻:特朗普支持对进口钢材施加至多20%的关税,这是针对所有国家,还是只针对中国?
屠新泉:232调查是针对产品的,所以它对于国家和企业没有明确指向。这跟反倾销、反补贴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反倾销是针对企业的,反补贴是针对国家的,这两个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对象。从这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因为美国的钢铁来源地是很多样的,中国只是其中很次要的一个部分。所以,很难说232调查是针对中国。
界面新闻:从以往情况来看,美国很少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发起贸易调查,为什么特朗普会这么做?美国所指的钢铁进口危害其国家安全具体指什么?
屠新泉:以国家安全为理由还是比较罕见的。从历史上来看,232调查也有一些,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最终采取措施的主要就有两次,一次是针对利比亚,一次是针对伊朗,这两次主要是关于石油禁令的问题。钢铁相关的调查也曾经有过,但最终的结论是,没有影响到国家安全。
所以,美国历史上真正以国家安全为理由来开展贸易限制还是很少数的,属于比较极端的情况。至于美国为什么会罕见地以国家安全为由来发起贸易调查,可以这样理解,能用的都用过了,没有什么效果,所以想找一些新的手段。
实际上,危害国家安全这个理由很牵强。美国所指的,一个是与其国家安全直接相关的钢铁进口。比如,美国制造航空母舰一般也是使用进口钢铁,如果美国国内的钢铁行业都被冲垮,只能使用进口钢铁,那这会影响国家安全。另外就是以钢铁为建设材料的关键基础设施,比如大坝、机场,甚至铁路。如果无法自己生产钢铁原材料,美国认为这也会危害国家安全。
界面新闻:为什么钢铁业是美国历来的保护对象?
屠新泉:从历史上来看,钢铁行业一直是美国主要的贸易保护对象。一个原因是,由于工人成本等方面不占优势,美国钢铁行业竞争力在下降,但这个行业又不像很多行业一样完全消失。美国钢铁行业的竞争力在全世界来看都比较弱,跟加拿大、日本、欧洲,甚至巴西都比不了,当然也不如中国。美国制造业整体都在衰落,钢铁业是其中更弱小的部分,基本上处于快要被淘汰的行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的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完成后,其国内的钢铁需求在下降。
而钢铁行业在政治上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像美国钢铁公司、美国钢铁工人协会等等,都还是比较有影响力,能够影响到一部分政客,包括国会议员来支持他们。
实际上,从60年代开始,美国钢铁行业一直寻求各种各样的贸易保护,美国的历届政府一直对钢铁行业的保护比较多。此外,特朗普由于个人的一些原因,跟钢铁行业关系比较密切。所以,这次调查不是一个特别意外的情况,只是特朗普给人一种不惜一切代价保护钢铁行业的感觉,似乎钢铁行业就是美国的命脉,其实,钢铁行业对美国来说微乎其微。这样的态度的确比较罕见,以往只是反倾销、反补贴措施。
界面新闻:目前,特朗普的绝大多数内阁成员都反他对进口钢材施加至多20%的关税,您认为特朗普的提议最终会通过吗?如果通过了,进口关税可能会在什么范围?
屠新泉:目前来看,美国或多或少会采取一些措施 ,因为前期的动作很大,如果最终不落实,特朗普及其政府在国内的颜面会受损。不过,最终制裁措施的范围、程度可以调整。不一定是关税,有可能是数量限制、禁止进口等。比如,对于直接用到军事装备的钢铁可能采取提高关税等限制措施,这样其他国家在反击的时候也会有所收敛。
界面新闻:如果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对钢铁进口实施保护性措施,中国要如何应对?
屠新泉:232调查是基于一个相对比较含糊的理由——国家安全,与反倾销、反补贴有明确的规则不同,它在WTO里面没有明确规则,只是规定,可以根据国家安全的理由来实施贸易限制措施。
因此,假设美国这次的232调查结果显示,钢铁进口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安全,中国等国家可以反击。由于相关规定比较含糊,以前对这一条款的使用都比较慎重,但如果美国按照国家安全的名义来限制进口,那么我们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措施。
一个普遍的猜测是,如果美国232调查最终确定采取限制性措施,那将会有欧盟、日本、加拿大、巴西等一群国家来报复美国,不光是中国。对中国来说,倒是不用太出头,跟随其他国家就可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