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报道:【深度】民营美术馆的忙与茫
谈及民营美术馆成立的目的,众说纷纭。有人可能为名声、有人可能为优惠纳税政策、有人可能为有条件低价的场地。但是若真的坚持几年做下来,再精明的老板心里都会有一笔辛酸账。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与Larry List's携手调研的统计数据,平均来说,经营一个美术馆每年一平米成本431美元。动辄上千万人民币的年运营成本,实在不是个小数字。
所以,我们能看到民营美术馆对企业、企业家的某种依赖。
那么,这么大笔的支出支持,是否给投资人带来相应的回报?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以公益、社会美育为责任的民营美术馆又是否能带给公众更好的艺术享受?是另一个重要问题。
此次采访过程中,笔者走访了多家美术馆和画廊之后发现,很多观众都“呲牙裂嘴”地表示“看不懂当代艺术”,这让笔者想起多年前刚入行做记者时面对过的同样困惑。
这不能完全怪观众“不长进”或“没见识”。本该面向公众的公共艺术空间却让人们觉得有距离感,固然存在艺术家、作品与公众公共艺术素养之间距离的原因,另一方面,与场馆未能充分地进行导览和提供观展配套专业服务亦相关。
“艺术沦为资本的玩物”,这个话题太大。美术馆如何能摆脱“行业内自high”的状态,才是较为务实、适合讨论的话题。
7月17日,国家文物局发表《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在任何行业都讲究用户体验的今天,民营美术馆是否充分调查过观众对于不同主题展览的接受度,并给出符合公共预期的服务?
想在专业性和公共性中找到平衡,针对接受力不同的观众设置有梯度的展览非常重要。
一个拥抱观众的办法是,参考实体书店的转身案例。对很多人来说,实体书店变得更像是一个社交、文化、消费的综合去处。除了常见的配套咖啡馆和设计品商店,24小时书店、可以住的青旅书店、天生适合拍照发朋友圈的良好设计……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去激发书店空间的利用性,引发公众的积极关注。
尽管实体书店在社交案例中变得更“烟火气”。无论如何,引起关注、汇集人流是一种文化想要正向引导的第一步。只有美术馆中聚集了人,场馆才有生命,才能唤醒人们对当代艺术的亲近感,讲故事才有人听,才有下一步升级的价值。
广东时代美术馆的馆长赵趄写过一篇文章《这条路,我们先走为敬》提及,民营美术馆的诞生和发展在中国没有样板。民营美术馆们在不懈的努力之中,自有某些可敬的精神和举动,继续填补着民间公共艺术教育的空白。
在对中国民营美术馆长达十多年的摸索中,有人真的留了下来,有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后成了“先烈”。但无论如何,公共艺术的教育需要民营美术馆。
这条路的前方可能雨多鞋湿,但好在有人虽然算着“辛酸账”,却还一直在路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