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动画学术趴],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成文成语],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机器 &魔法
回顾整个日本动画史,不难发现有两类能够长盛不衰,引人注目的角色:“机器人”和“魔法少女”。前者常常是男生们的梦想,后者则带给女孩们的憧憬,然而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背后不仅仅是人群文化趣味的变迁,更是更深层次的价值观念的转变。
当神山健治的《午睡公主》(2017)中出现巨大机器人时,网络上出现了类似“像九十年代前后的宅作”的评论。这个令人尴尬的评论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机器人动画发展到今天,似乎已走入了死胡同。
机器人动画还有未来吗?
超级 VS 真实
时间回溯到60年代,最早期的机器能够凭借自己的判断行动,典型的代表是日本机器人动画鼻祖的阿童木(1963)。
随后,事情变得有些不同了,在《铁人28号》(1963)里,“正太”的鼻祖,同时也是本作主人公的金田正太郎已经开始使用遥控器控制巨大机器人铁人28号;
铁人28号(1963)
标志性的作品来自于《魔神Z》(1972),永井豪则将“操纵者”升级为“驾驶者”,从而开创了超级机器人时代(超级系);2年后,石川贤的《盖塔机器人》(1974)则进一步将“合体”的设想融入其中,将超级系推上了繁荣的顶峰。于是,机器人逐渐从一种“异己”的他者变成了“同己”的工具,其善恶与否不再取决于“良心回路”的程式判断,而取决于使用机器的人自身;巨大化的机器人因而成为了人内心善恶的象征物,人的所作所为通过巨大的机器人被夸张地投射出来。
魔神Z(1972)
尽管“超级系”满足了追求热血的观众群,过于程式化的打斗和缺乏纵深感的人物与重复的剧情很快令观众厌恶。这时,另一类机器人动画代表——“真实系”开始出现。虽然《ZAMBOT3》(1977)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视为“真实系”的鼻祖,但真正将之发扬光大的还是随后的《机动战士高达》(1979),之后又出现了《宇宙战士巴鲁迪奥斯》(1980)、《传说巨神》(1982)和《超时空要塞》(1982)等名作,并在《装甲骑兵》(1983)中达到顶峰。
装甲骑兵(1983)
和超级系动画中充斥着感官快感的战斗场面与缺乏现实感的剧情不同,真实系动画中的概念体系往往与则会现实世界相接近,机体设计更加“现实”,也更加注重剧情内容本身,简而言之,与现实世界的距离成为了区分两者的主要标尺。
为何而战?
经历了60S的起步,70S的发展,80S的辉煌之后,机器人动画出人意料地开始走下坡路。从时代与剧情变化中我们不难发现:核心讨论内容逐渐从“如何战斗”渐渐转变为“为何战斗”的问题。
如果说回答前一个问题尚且直接与机器人相联系,那么对于后一个问题,机器人的存在顶多是一个引子,答案却必须通过人来获得——伴随着“成长”的主题,孩童们必须逐渐从“驾驶机器人与敌人战斗”(追求梦想)过渡到“驾驶机器人与自己战斗”(主动探求)的阶段,直到出现了主角无法承担这样的现实而发疯(机动战士Z高达,1985)和逃避(EVA,1995)的现代性展示。
机动战士Z高达(1985)
经历了《EVA》的爆发后,一系列跟风作品也或拙劣或创新地将“自我探寻”置于机器人动画外壳之下来作为叙述核心(饿沙罗鬼,1997;虫孽,1999;机械女神J,1997;人造人间,2000;翼神传说,2001)。这样的尝试映衬着缺乏希望的时代特征,以至于富野由悠季为了摘掉自己“皆杀”的绰号以及反对诸如《EVA》和《幽灵公主》的灰暗结尾而开启了“白富野”时代,拍出了田园诗一般的《逆A高达》。
Armitage III(1995)
另一个与早期的机器人动画有着重大差异的地方在于逐渐涉及对基本伦理问题的关注,诸如恋机癖情结(机动警察,1987)和性犯罪问题(傀儡机器人,1996),更有甚者则消弭了人机之间的界限,以至于机器人也拥有了繁衍后代的可能(Armitage III,1995)。从这些可能性出发,机器人动画逐渐开始反思人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攻壳机动队,1995),并基于可见的未来世界舞台上细致讨论基本伦理问题(夏娃的时间,2010),而这些在70S动画中更多是一种缺失,只要细细反思就会发觉其中大量存在的问题。
夏娃的时间(2010)
毁灭 &重生
然而,这些被称为“后EVA”作品的动画并没有持续下去,在萌文化、文字冒险游戏和轻小说的包夹下,机器人动画离自己的本初越来越远,也越来越不受欢迎。尽管《高达》系列还在继续,但就像开头有人所评论的那样:居然还有人在拍机器人动画?
回顾整个机器人动画史,尽管象征着年轻人的成长梦想,却在另一个层面带给其梦想的压迫与恐惧(不仅可以毁灭敌人,也能够毁灭自己),可以说这样矛盾的存在赋予了机器人动画某种存在的张力——相比于欧美对于机器人的未来焦虑,日本动画片流露出更多对自身的焦虑;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焦虑与矛盾创造出了辉煌的过去,也可能毁掉整个动画的未来。
何谓“魔法少女”?
何谓“魔法少女”动画?尽管知乎上有人会细致地将魔法少女(日语发音为马猴烧酒,即被魔法使用的人)和魔女(witch/wizard,是自己能使用魔法的人)进行区分,但说到底是为了便于分析一般心理罢了。就直观而言,并不会有多少观众会仔细地考量眼前活灵活现的魔法使用者究竟只是魔法的道具还是魔法的主人。尤其是90年代之后,按东浩纪的说法,大家所看到的已经不再是连带着复杂人物关系与事件羁绊的人物形象,而只是具有各类萌元素的美少女罢了。
東映魔法少女(小魔女)系列
从早期无一不助人为乐、心灵美好的幼女形象到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突出独立个性和战斗能力的少女形象,再到21世纪的邪典少女,魔法少女的形象并非始终如一。事实上,作为日本动画历史的两大支系之一,魔法少女在很大程度上是男性凝视之下的产物,是日本女性意识提高和地位低下之间矛盾的投影——从常见的魔法少女作品的二元设定:魔法战斗-日常生活之间的切换(而这和少年作品的设定正好相反:奋斗和安逸之间,男性往往不得不放弃后者)就能发现这样的无奈——她们一方面渴望着精彩的人生,另一方面则不得不安于社会强加的平庸。
早期:东映公司一家独大
从最早期的魔法少女动画《魔法使莎莉》(1966)、《小魔镜ひみつのアッコちゃん》(1969、1988、1998)、《甜蜜小天使》(1969),以及最早引入恋爱元素的《魔法のマコちゃん》(1970)等东映公司推出的魔法少女系列作品来看,魔法少女们主要通过“变身魔法”来完成各种各样的日常历险,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往往是剧情的推动力,缺乏日后的“世界系”那样拯救世界,对抗恶势力的力量(当然,除了万恶之源永井豪的《甜心战士》)。可以说,子供向是魔法少女的早期印象,她们都是善与爱的化身,是正义与美的追求者。
《甜蜜小天使》
最早引入战斗元素的《甜心战士》
最早引入恋爱元素的《魔法のマコちゃん》
《神奇糖》中首次尝试加入了性教育场面
中期:烦恼的魔法少女
从80年代起,更多的制作公司投入到了魔法少女动画的制作中,在娱乐性、魔法使用范围和题材的广泛性而言都有不小的发展,但就风格与突破而言,有两部作品不得不提。
《小讨厌ヤダモン》(1992)描述了魔女“小讨厌”因为太淘气而被母亲、同时也是魔女之森的女王下令到人间进行修行的故事。
《小讨厌ヤダモン》
与以往的魔法少女系列作品有所不同的是,本作中的主角小讨厌不像之前的主角,担任着和善亲切又助人的角色,相反的她本身就是个麻烦制造者;同时,过去的魔法少女们都相当避讳于要公开自己拥有法力这件事情,在本作中的主角则是公然的发表自己是魔女这件事,只是并没有人要相信她。
另一部作品则大名鼎鼎,同时也是我本人最喜欢的魔法少女作品之一《魔法公主明琪桃子》。相比于近30年之后才出现的描写阴谋与残酷命运的吓小孩作品《魔法少女小圆》,这部作品骨子里是更加深刻(甚至可以说有些刻意)的悲哀。瞧瞧其作品的设定:82年初代作品中的Minky Momo死于交通意外事故,91年二代作品中的Minky Momo是前代转世,但在最后失去了所有的魔法,其诞生之处“梦与魔法之王国Fenarinarsa”则永远从地球上消失了。故事中充满了现代悲剧中常见的设定(比如:儿童与成人无法跨越的隔阂、人与人造人的无望恋爱,救命恩人被坏蛋杀死无法被救活等等),充满了监督们对成人现实世界失望的情感投影。可以说,“现实”第一次真正地完整地触碰到了魔法少女们的世界。
《魔法公主明琪桃子》(1982;1992)
另一个与早期的机器人动画有着重大差异的地方在于逐渐涉及对基本伦理问题的关注,诸如恋机癖情结(机动警察,1987)和性犯罪问题(傀儡机器人,1996),更有甚者则消弭了人机之间的界限,以至于机器人也拥有了繁衍后代的可能(Armitage III,1995)。从这些可能性出发,机器人动画逐渐开始反思人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攻壳机动队,1995),并基于可见的未来世界舞台上细致讨论基本伦理问题(夏娃的时间,2010),而这些在70S动画中更多是一种缺失,只要细细反思就会发觉其中大量存在的问题。
后期:战斗的魔法少女
最著名的魔法少女作品毫无疑问是《美少女战士》(1992),其既是萌元素集大成者,又是战斗系作品的翘楚者。之后的《守护天使莉莉佳》和《怪盗圣少女》(1995)都无出其左右,只不过前者中再一次出现了“魔法少女的死亡”这样冲击性的结局。
将战斗发挥到极致的《美少女战士》
MADHOUSE在1998年推出的《魔法少女樱》则是90年代的另一个著名的魔法少女作品,不过其中最引起争议的并非魔法的部分,而是片中师生之间的爱情、男(女)性之间的同性爱恋情愫等,在当时曾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最后在停播了一阵子后以“这是一种出于景仰的表现”作为最终解释继续播放,在此不提。进入21世纪,魔法少女作品更加多元化,出现了诸如《魔法护士小麦》(2002)中的邪道魔法少女类型、主打格斗技的《光之美少女》系列、以及以科学计量分析魔法的《魔法少女奈叶》等作品,在内容与人物风格上丰富了魔法少女的世界。
将服装发挥到极致的《魔法少女樱》
然而,真正引发广泛社会影响的作品属当仁不让的《魔法少女小圆》(2011)。尽管暗黑童话的作品在4度工作室的《魔法少女队アルス》(2004)中已经有所展现,但正如之前《明琪桃子》中论述的那样,“现实”的残酷面基本上一直被排除在魔法少女的世界之中,因此观众在观看这类作品时很少会认真对待。“魔法的使用需要付出代价”的设定使得魔法少女的故事不再是披着“世界系”外衣的“日常系”故事,紧张感倍增的同时增加了观众对人物命运的反思。之后的《魔法少女育成计划》(2015)不过是将该设定升级了的仿制品罢了。
将危机感发挥到极致的《魔法少女小圆》
命运的螺旋:魔法少女的未来
当我们回过头重新反思“魔法少女”这一设定,“命运”是其中最常见的元素。几乎所有的魔法少女作品都会强调主人公“虽然通过魔法改变了生活,但只用通过自己的力量才能改变命运”。因此,联想到该系列作品之所以长盛不衰,很大程度上可能与社会现实中无力的命运感联系在了一起。吊轨的是,“将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已经越来越多的落在了科学而非魔法身上,人们一方面不断祛魅,另一方面则又不甘心梦境的消失而试图重新赋魅,其中的心理动机毫无疑问地投射于巨大的现实落差之中。因此,当下的动画如果仅仅抓住“魔法”的要素不放,那么迟早有一天,这个系列将走向尽头。
《阿莱蒂公主》(2001)
最后,推荐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魔法少女作品《阿莱蒂公主》(2001)。“这世上并不只有你才是特别的。这样的魔法,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的台词应该被视为所有魔法少女作品的最佳注脚,告诉那些渴望获得独立与自由生活的女性,比男人、家人和朋友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力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动画学术趴],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成文成语],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动画学术趴是国内动画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深度媒体和爱好者社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