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消费升级不只是买好东西 新中产有不少钱都花在了上课上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消费升级不只是买好东西 新中产有不少钱都花在了上课上

从数理化到音美体,他们都想试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提起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上装潢考究的餐厅、会买小众的香薰蜡烛,还是酷爱运动和旅行?在过去的一年中,因为消费升级和新零售概念的升温和普及,中国新中产们被紧紧地和“消费主义”捆绑在一起。但偏爱买更好的东西、乐于享受更好的服务就是对他们的最合理解读吗?答案是未必。

财经作家吴晓波于去年12月底发布的《2017新中产白皮书》显示,在接受问卷调查的11万新中产阶级中,有52.2%的人在2016至2017年间显著地增加了学习提升类的支出,大大超过了增加旅行、健身、服饰和娱乐等领域支出的人数。这群人除了重视实用技能,也会为自己和下一代关注更为“奇奇怪怪”的课程,例如培育幼儿艺术感知力的“美商养成课”或动辄上千元的“静坐训练营”等。

这意味着新中产最舍得花钱的着眼点其实并不是此刻,而是未来。如果细心留意,不难发现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培训班的确在相应增多:化妆速成班、花艺创业班、STEAM提升班(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课)、大师烘焙班、咖啡制作班等等。中产阶级爱学习,且兴趣一直在不断扩大和加深,显然,过去单纯用收入水平来衡量新中产生活方式的路子如今早已不适用了。

是谁的求知欲在飙升

瑞士信贷银行的《全球财富报告》估计,目前中国已经有了3.85亿中产阶级,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4.8亿。但该数字多是基于收入水平计算的,在吴晓波的报告中,新中产的定义体现在“新消费、新审美、新连接”三个维度。具体来说,“新中产”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主要在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从事专业性或管理性工作;年净收入在10至50万之间。接受调查的人群中有54%的新中产都是80后。

新中产和传统中产之间存在一些差异。《福布斯》在2010年指出,只要满足“生活在城市中、年龄在25至45岁之间、拥有大学学位、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和企业家、年收入在1万到6万美元之间(约为6.4万至38.6万元人民币)”这四个条件的人就是中产。但美国更为强调的是“中产家庭”这个概念,而中国新中产并不强调“家庭”,很多人都是单身青年且并不急着结婚。他们除了集中在北上广深四城外,也多分布于成都和杭州等新一线城市中。

当然,在生活方式上追求格调依然是其主要特点。虽然这样的方式实际上并不能帮助新中产实现身份认同,“我学烹饪的时候花了一万多买了个锅,这算中产阶级的消费水平吗?”生活在北京的主治医生小苏对自己的中产身份显然还不太确定。但拿最日常的朋友圈晒图来举例,“格调”还是渗透进了生活的方方面面。2万块的GUCCI包在新中产眼中不一定比2万块的单反镜头更有品位,因为后者的价格中还展示了晒图者的特长,凸显了其生活乐趣;而星巴克在几年前还是社交媒体上的炫富道具,现在在国外喝一杯Blue Bottle Coffee或是Arabica Coffee这样的精品咖啡才值得打卡拍照。

根据优衣库曾和《第一财经周刊》发起的“中国新中产品质生活大调查”显示,中国新中产更乐于尝试高科技新产品、不盲目追求昂贵商品、更看重品质、不迷恋Logo但崇尚品牌态度等。相较于传统中产的“焦虑”,新中产对未来的态度更为乐观,与日本中产一样,中国新中产也出现了“自我改造”的倾向,包括自我启发、自我激励和学习等。

由于受制于买房、职场、医疗资源、养娃和照顾父母等生活压力,新中产们非常喜欢在正职之外“找钱”。金融投资、兼职创业、开店和自办企业成为了中产阶级最常选择的“副业”,而这一类拥有多重职业和多元身份的人群也被赋予了一个有趣的称号——斜杠青年。这一词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于“一生一职”的生活方式。

斜杠青年从单一雇佣制的劳动模式中跳脱出来,聚焦于生活中的自我投资。在麦瑞克·阿尔伯的分析中,他们理智却又不乏感性。往往在开拓第二领域之前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再利用现有的人脉资源和金钱突破行业壁垒,从而就对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产阶级为什么喜欢get新技能

不过有趣的是,新中产的求知之旅在近20年里经历了从追求单一成功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转变。早在1998年,自称“心灵潜能大师”的福建人陈安之所著的《要你成功》一书在台湾拿到了畅销书第一名,后来又在大陆地区出版了《如何做个赚钱的总裁》、《把自己激励成“超人”》、《儿童成功学》等近20本人生指导书。他一边四处演讲,一边扩大追随者队伍,从四五十名学员处收取了5000多万学费。两年后,随着被债权人指控非法吸金和恶性倒闭,这位成功学大师消失在了人们眼中。

然而十几年后的今天,陈安之的书籍和配套演讲光盘依然在淘宝上健在,售价是11块4毛。中产阶级读者虽然依旧对成功保持期待,但已经不再那么轻易被洗脑,从重视结果转变为关注过程和自我实现。相应的,知识付费、在线教育以及五花八门的课程开始涌现。

吴晓波去年8月和智联招聘发起的一份“新锐中产大调查”中发现,近半数中产阶级人士都购买过在线课程。2016年是知识付费元年,为线上知识服务运营商营造了许多机会。比如知识服务运营商罗辑思维的APP“得到”上,看上去能让人更接近成功的精英日课、金融学、经济学和成功学一道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几个课程。而果壳网在2015年推出的在行、分答和MOOC学院这几个线上知识平台也一直走在知识付费的前列。2017年,印象笔记曾做过一个调查,平均每人每年在付费的知识产品上会花掉513元左右。分答和在行的联合创始人曾进表示,基于此计算,知识付费的市场价值差不多在500亿左右。

线下则为更丰富。对于生活和工作忙碌的中产阶级来说,更多地会对金融、数学、外语等学科在时间灵活的线上平台进行学习,而线下则是兴趣爱好类的天地。舞蹈、花艺、绘画、乐器和户外运动等活动类别对于上班族来说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即使无法做到专业,但这些技能也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培养。

因此,虽然大家都说焦虑是中产阶级的特点,但这个群体的更显著特征其实是在高压之下拥有的强大自我提升意识。《2017年新中产调查报告》中,72.4%的中产把财务自由定为人生目标,而典型模式是“实现财务自由+X”,X可以使任何其他的目标,学习新技能便是其中的一种可能,也是最受欢迎的一种选择。

从成长环境角度看,作为中产阶级中的最大群体,80后的成长经历可以说是伴随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嘱咐长大的。80后的父母辈经历了恢复高考的年代,这一时代转折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珍惜求学机会。而当他们为人父母后,对于孩子的期盼便是“用知识改变命运”。当90后、00后还相信当下是个“看脸的时代”时,60、70、80后在十几岁时并不流行这样的想法,唯有读书才是成功的敲门砖。因此,“学习意识”是80后思维中不可抹去的烙印,随着成家立业变为了人生的习惯。

可到了2018年,第一批80后已经人近中年,却又要在职场中和90后PK。90后在“信息化时代”浸润中长大,是被指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一代。从高考开始,便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又迎来了“满地大学生”的残酷求职。除了学业,还要从小培养各种兴趣爱好,争取360度战胜“别人家的孩子”。另外,90后爆发了留学潮,年均出国留学人数的数量在2016年接近60万人,而据启德教育集团估计,这一数字还会以每年15%至20%的速度增长。面对有国际视野、更快的科技适应力、健壮的体力、更强创造力的90后,80后在职场上感到了亚历山大。

出于预防职场危机,提高自身知识储量的目标,以80后、90初为主力的新中产们开始“补课”。比如,外语人才开始学习金融、商业知识;而其他各行各业的人也都不忘适时打开英语背词软件学习;常与国际公司打交道的职业有时需要学一门二外才能具有优势。而在香港和英国这样的一年制留学地区,常常能见到已有几年工作经验的80后重回校园,他们把积累了许久的资产重新拿出给学习投资,增强自己的学历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学习已经成为新中产助力晋升、跳槽和提高职场竞争力的常规路径。

除了这些功利心,还有许多人学习的原因其实也仅是基于个人爱好。日本作家三浦展曾在《第四消费时代》一书中把1912年以来的世界分为四个阶段:解决温饱、物质的贵重性、心理上的满足感和精神上的富裕。事实上,追求精神富足的情况已经开始显现。经典的兴趣如乐器类和舞蹈类课程;小众的爱好如花艺、烹饪、茶艺和咖啡制作;带有探险精神的如滑雪、攀岩、骑行、潜水等户外运动……中产阶级在焦虑中寻找放松的空间,不仅是调节快生活节奏的方式,也是丰富人生阅历的过程。

中产阶级都在花钱学些什么

最后,我们和五位新中产聊了聊他们在工作之外的学习内容,他们中一些已有了自己的家庭,一些都还处于单身。他们是中国上亿中产阶级中的一小群人,却也是最舍得为成长付出的人,他们是现在以及未来20年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

 

辞职了之后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平时本身就很爱玩,不只是骑行,还有摄影和其他的户外运动。我从20年前就接触骑行这项运动,骑行的装备不算便宜,我现在有四辆车,总价大概30万,2017年光是在车上就花了大概10万块钱,占我年消费的三分之一。这个圈里有很多隐藏的大佬,虽然我的车都很专业但我不是专业车手,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兴趣而已。

如果培养下一个兴趣的话,可能会优先考虑所需的花销。我觉得人的兴趣还是不能多,多了必然要有经济、时间和精力作支撑,三者缺一不可。

之前有2年时间在马尔代夫工作,所以想让自己活成当地人的样子,于是就开始学习他们的生活模式,这样也不会无聊。所以就报名了岛上的潜水学校,还参加了潜水科目证书考试,还好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当时岛上的工作相对比较轻松,基本每天中午有客人会出海潜水,我就跟着一起去。船程往返1小时,潜水1小时,回来洗澡换洗30分钟。这样每天潜水只占用午休时间,不影响正常工作。休息日的时候就会上下午各出海一次。当时员工潜水需要付费,考证的话也要自己付钱买书,大概300美金吧。后来回了上海,每次休假的地方如果有潜水,我就会预留2天时间用来深潜。

其实以前我是不会游泳的,后来由于潜水考级的关系就在印度洋的海水里学会了游泳,现在游泳是我唯一的健身运动。其实潜水这项运动,一旦接触了就很容易爱上。一开始想学潜水是为了让自己在岛上的生活不那么乏味,但时间越久越深深地感觉到了乐趣,心态就从“来都来了就潜水吧”变成“为了潜水而留下”了。家人和朋友都知道我喜欢潜水,但身边玩潜水的朋友不多,还好最好的潜伴就是自己的老公,通过潜水彼此还能建立更多信任。 

如果再学一个技能可能会是滑雪,因为曾经也在滑雪度假村工作过半年时间,有机会的话想学单板滑,因为看起来很帅气。还想学习漫画,可以把自己旅行中的趣事通过插画形式记录下来,身边有些画画特别好的朋友,很羡慕他们能绘制出有意思而且生动的作品出来。其实兴趣是很重要的,否则很难继续。

开始学东方舞是个很偶然的事情,有一天我和朋友晚上在小区散步,看到小区里的瑜伽会所有个老师在跳舞,她跳的舞蹈不同于我们平时经常看的街舞、爵士或者芭蕾,是一种非常柔美带有女性魅力的舞。当时就被吸引了,然后就报名跟这个老师开始学习。开始也只是在不加班的日子跳,一周上一两节课,后来慢慢爱上了这个舞蹈就又找了更专业的老师学习,不断地深入。

学这个舞现在基本上一年要花掉一两万,今年国庆节的时候报名参加了美国大师集训,两周就要一万多。其实对于一个正常上班的白领,除了日常吃住行剩余的钱,女生大部分会用来买衣服、包包和化妆品,但我对这些都没什么兴趣,所以我就会有一些闲钱用来投资自己的爱好。除了跳舞还有健身,基本上这两项要占据我日常开销的一半以上了

Get这个技能后最大的优势就是公司圣诞趴可以有人表演节目了。但对于我个人来说,跳舞以及东方舞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锻炼身体、让身材和气质变得更好,而是一种艺术的追求、抒发自我情感的方式,甚至可以上升到艺术创作的高度,事实上我愿意也将我的目标放在成为一个专业的灵魂舞者上。因为你对某件事某个爱好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它对你的生活和精神都会产生某种影响,包括看待事物的方式。东方舞本身就是和中国太极一脉相承,是属于东方的文化,讲究的是内在的互通、圆融和相映。这个舞蹈的内涵可以影响到做人的内涵。

虽然我本身也是做艺术设计的,但动力还是源自于内心的热爱。朋友家人都知道我的爱好,只是很多中国人还不太理解这个舞蹈。现在还非常想学太极,或者一门乐器,比如中东鼓或者古琴。但是再学一样的花时间会不够用,而且经济上确实也没那么宽裕。但时间是最大问题,我们创业其实很忙你懂得。如果再培养的话还是会优先考虑兴趣,根据心灵的指引选择学习的种类。

我学习日语的原因有几个,一方面是因为日语对我现在从事的工作有所帮助,另一方面是我本身对日本文化业很感兴趣,所以想通过学习语言来更深入地了解。去纽约考律师证是因为它对我的工作有直接帮助,所以我专门花了好几个月时间准备。

其实学习这些花不了多少钱,我在淘宝买的教程,大概一千多,如果报名正版网课大概是几千块。每个月的大部分工资都花在租房上了,然后是衣、食,但是我很愿意在学习上花钱。如果要再培养兴趣的话,我会先考虑这个新技能是否和自身需求匹配,然后再衡量时间成本。

最初接触到金融是大学时候了,那是经济学和公司财务之类的课程我都考得很好,所以培养了兴趣。第一份工作做的是财经公关,在实战中接触到相关内容也觉得游刃有余,所以就投入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加深学习。

工作三年后我报名参加了CFA考试,一方面是希望对系统学习金融知识有帮助,另一方面希望CFA证书可以给简历加分。学习的时间没有很长,每周两天半就可以。

我认为学习一项新技能时,最先要考虑的是时间成本,然后再是兴趣。我很喜欢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在工作中,也很愿意用金融知识来解释一些生活中见到的商业事件。和衣食住行相比,学习不一定是低成本高回报的事情,但是学习新东西会让人精神饱满、充满希望。

 

你在工作之余学习什么呢?欢迎留言告诉我们,搞不好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学伴哦。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消费升级不只是买好东西 新中产有不少钱都花在了上课上

从数理化到音美体,他们都想试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提起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上装潢考究的餐厅、会买小众的香薰蜡烛,还是酷爱运动和旅行?在过去的一年中,因为消费升级和新零售概念的升温和普及,中国新中产们被紧紧地和“消费主义”捆绑在一起。但偏爱买更好的东西、乐于享受更好的服务就是对他们的最合理解读吗?答案是未必。

财经作家吴晓波于去年12月底发布的《2017新中产白皮书》显示,在接受问卷调查的11万新中产阶级中,有52.2%的人在2016至2017年间显著地增加了学习提升类的支出,大大超过了增加旅行、健身、服饰和娱乐等领域支出的人数。这群人除了重视实用技能,也会为自己和下一代关注更为“奇奇怪怪”的课程,例如培育幼儿艺术感知力的“美商养成课”或动辄上千元的“静坐训练营”等。

这意味着新中产最舍得花钱的着眼点其实并不是此刻,而是未来。如果细心留意,不难发现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培训班的确在相应增多:化妆速成班、花艺创业班、STEAM提升班(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课)、大师烘焙班、咖啡制作班等等。中产阶级爱学习,且兴趣一直在不断扩大和加深,显然,过去单纯用收入水平来衡量新中产生活方式的路子如今早已不适用了。

是谁的求知欲在飙升

瑞士信贷银行的《全球财富报告》估计,目前中国已经有了3.85亿中产阶级,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4.8亿。但该数字多是基于收入水平计算的,在吴晓波的报告中,新中产的定义体现在“新消费、新审美、新连接”三个维度。具体来说,“新中产”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主要在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从事专业性或管理性工作;年净收入在10至50万之间。接受调查的人群中有54%的新中产都是80后。

新中产和传统中产之间存在一些差异。《福布斯》在2010年指出,只要满足“生活在城市中、年龄在25至45岁之间、拥有大学学位、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和企业家、年收入在1万到6万美元之间(约为6.4万至38.6万元人民币)”这四个条件的人就是中产。但美国更为强调的是“中产家庭”这个概念,而中国新中产并不强调“家庭”,很多人都是单身青年且并不急着结婚。他们除了集中在北上广深四城外,也多分布于成都和杭州等新一线城市中。

当然,在生活方式上追求格调依然是其主要特点。虽然这样的方式实际上并不能帮助新中产实现身份认同,“我学烹饪的时候花了一万多买了个锅,这算中产阶级的消费水平吗?”生活在北京的主治医生小苏对自己的中产身份显然还不太确定。但拿最日常的朋友圈晒图来举例,“格调”还是渗透进了生活的方方面面。2万块的GUCCI包在新中产眼中不一定比2万块的单反镜头更有品位,因为后者的价格中还展示了晒图者的特长,凸显了其生活乐趣;而星巴克在几年前还是社交媒体上的炫富道具,现在在国外喝一杯Blue Bottle Coffee或是Arabica Coffee这样的精品咖啡才值得打卡拍照。

根据优衣库曾和《第一财经周刊》发起的“中国新中产品质生活大调查”显示,中国新中产更乐于尝试高科技新产品、不盲目追求昂贵商品、更看重品质、不迷恋Logo但崇尚品牌态度等。相较于传统中产的“焦虑”,新中产对未来的态度更为乐观,与日本中产一样,中国新中产也出现了“自我改造”的倾向,包括自我启发、自我激励和学习等。

由于受制于买房、职场、医疗资源、养娃和照顾父母等生活压力,新中产们非常喜欢在正职之外“找钱”。金融投资、兼职创业、开店和自办企业成为了中产阶级最常选择的“副业”,而这一类拥有多重职业和多元身份的人群也被赋予了一个有趣的称号——斜杠青年。这一词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于“一生一职”的生活方式。

斜杠青年从单一雇佣制的劳动模式中跳脱出来,聚焦于生活中的自我投资。在麦瑞克·阿尔伯的分析中,他们理智却又不乏感性。往往在开拓第二领域之前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再利用现有的人脉资源和金钱突破行业壁垒,从而就对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产阶级为什么喜欢get新技能

不过有趣的是,新中产的求知之旅在近20年里经历了从追求单一成功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转变。早在1998年,自称“心灵潜能大师”的福建人陈安之所著的《要你成功》一书在台湾拿到了畅销书第一名,后来又在大陆地区出版了《如何做个赚钱的总裁》、《把自己激励成“超人”》、《儿童成功学》等近20本人生指导书。他一边四处演讲,一边扩大追随者队伍,从四五十名学员处收取了5000多万学费。两年后,随着被债权人指控非法吸金和恶性倒闭,这位成功学大师消失在了人们眼中。

然而十几年后的今天,陈安之的书籍和配套演讲光盘依然在淘宝上健在,售价是11块4毛。中产阶级读者虽然依旧对成功保持期待,但已经不再那么轻易被洗脑,从重视结果转变为关注过程和自我实现。相应的,知识付费、在线教育以及五花八门的课程开始涌现。

吴晓波去年8月和智联招聘发起的一份“新锐中产大调查”中发现,近半数中产阶级人士都购买过在线课程。2016年是知识付费元年,为线上知识服务运营商营造了许多机会。比如知识服务运营商罗辑思维的APP“得到”上,看上去能让人更接近成功的精英日课、金融学、经济学和成功学一道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几个课程。而果壳网在2015年推出的在行、分答和MOOC学院这几个线上知识平台也一直走在知识付费的前列。2017年,印象笔记曾做过一个调查,平均每人每年在付费的知识产品上会花掉513元左右。分答和在行的联合创始人曾进表示,基于此计算,知识付费的市场价值差不多在500亿左右。

线下则为更丰富。对于生活和工作忙碌的中产阶级来说,更多地会对金融、数学、外语等学科在时间灵活的线上平台进行学习,而线下则是兴趣爱好类的天地。舞蹈、花艺、绘画、乐器和户外运动等活动类别对于上班族来说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即使无法做到专业,但这些技能也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培养。

因此,虽然大家都说焦虑是中产阶级的特点,但这个群体的更显著特征其实是在高压之下拥有的强大自我提升意识。《2017年新中产调查报告》中,72.4%的中产把财务自由定为人生目标,而典型模式是“实现财务自由+X”,X可以使任何其他的目标,学习新技能便是其中的一种可能,也是最受欢迎的一种选择。

从成长环境角度看,作为中产阶级中的最大群体,80后的成长经历可以说是伴随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嘱咐长大的。80后的父母辈经历了恢复高考的年代,这一时代转折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珍惜求学机会。而当他们为人父母后,对于孩子的期盼便是“用知识改变命运”。当90后、00后还相信当下是个“看脸的时代”时,60、70、80后在十几岁时并不流行这样的想法,唯有读书才是成功的敲门砖。因此,“学习意识”是80后思维中不可抹去的烙印,随着成家立业变为了人生的习惯。

可到了2018年,第一批80后已经人近中年,却又要在职场中和90后PK。90后在“信息化时代”浸润中长大,是被指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一代。从高考开始,便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又迎来了“满地大学生”的残酷求职。除了学业,还要从小培养各种兴趣爱好,争取360度战胜“别人家的孩子”。另外,90后爆发了留学潮,年均出国留学人数的数量在2016年接近60万人,而据启德教育集团估计,这一数字还会以每年15%至20%的速度增长。面对有国际视野、更快的科技适应力、健壮的体力、更强创造力的90后,80后在职场上感到了亚历山大。

出于预防职场危机,提高自身知识储量的目标,以80后、90初为主力的新中产们开始“补课”。比如,外语人才开始学习金融、商业知识;而其他各行各业的人也都不忘适时打开英语背词软件学习;常与国际公司打交道的职业有时需要学一门二外才能具有优势。而在香港和英国这样的一年制留学地区,常常能见到已有几年工作经验的80后重回校园,他们把积累了许久的资产重新拿出给学习投资,增强自己的学历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学习已经成为新中产助力晋升、跳槽和提高职场竞争力的常规路径。

除了这些功利心,还有许多人学习的原因其实也仅是基于个人爱好。日本作家三浦展曾在《第四消费时代》一书中把1912年以来的世界分为四个阶段:解决温饱、物质的贵重性、心理上的满足感和精神上的富裕。事实上,追求精神富足的情况已经开始显现。经典的兴趣如乐器类和舞蹈类课程;小众的爱好如花艺、烹饪、茶艺和咖啡制作;带有探险精神的如滑雪、攀岩、骑行、潜水等户外运动……中产阶级在焦虑中寻找放松的空间,不仅是调节快生活节奏的方式,也是丰富人生阅历的过程。

中产阶级都在花钱学些什么

最后,我们和五位新中产聊了聊他们在工作之外的学习内容,他们中一些已有了自己的家庭,一些都还处于单身。他们是中国上亿中产阶级中的一小群人,却也是最舍得为成长付出的人,他们是现在以及未来20年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

 

辞职了之后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平时本身就很爱玩,不只是骑行,还有摄影和其他的户外运动。我从20年前就接触骑行这项运动,骑行的装备不算便宜,我现在有四辆车,总价大概30万,2017年光是在车上就花了大概10万块钱,占我年消费的三分之一。这个圈里有很多隐藏的大佬,虽然我的车都很专业但我不是专业车手,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兴趣而已。

如果培养下一个兴趣的话,可能会优先考虑所需的花销。我觉得人的兴趣还是不能多,多了必然要有经济、时间和精力作支撑,三者缺一不可。

之前有2年时间在马尔代夫工作,所以想让自己活成当地人的样子,于是就开始学习他们的生活模式,这样也不会无聊。所以就报名了岛上的潜水学校,还参加了潜水科目证书考试,还好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当时岛上的工作相对比较轻松,基本每天中午有客人会出海潜水,我就跟着一起去。船程往返1小时,潜水1小时,回来洗澡换洗30分钟。这样每天潜水只占用午休时间,不影响正常工作。休息日的时候就会上下午各出海一次。当时员工潜水需要付费,考证的话也要自己付钱买书,大概300美金吧。后来回了上海,每次休假的地方如果有潜水,我就会预留2天时间用来深潜。

其实以前我是不会游泳的,后来由于潜水考级的关系就在印度洋的海水里学会了游泳,现在游泳是我唯一的健身运动。其实潜水这项运动,一旦接触了就很容易爱上。一开始想学潜水是为了让自己在岛上的生活不那么乏味,但时间越久越深深地感觉到了乐趣,心态就从“来都来了就潜水吧”变成“为了潜水而留下”了。家人和朋友都知道我喜欢潜水,但身边玩潜水的朋友不多,还好最好的潜伴就是自己的老公,通过潜水彼此还能建立更多信任。 

如果再学一个技能可能会是滑雪,因为曾经也在滑雪度假村工作过半年时间,有机会的话想学单板滑,因为看起来很帅气。还想学习漫画,可以把自己旅行中的趣事通过插画形式记录下来,身边有些画画特别好的朋友,很羡慕他们能绘制出有意思而且生动的作品出来。其实兴趣是很重要的,否则很难继续。

开始学东方舞是个很偶然的事情,有一天我和朋友晚上在小区散步,看到小区里的瑜伽会所有个老师在跳舞,她跳的舞蹈不同于我们平时经常看的街舞、爵士或者芭蕾,是一种非常柔美带有女性魅力的舞。当时就被吸引了,然后就报名跟这个老师开始学习。开始也只是在不加班的日子跳,一周上一两节课,后来慢慢爱上了这个舞蹈就又找了更专业的老师学习,不断地深入。

学这个舞现在基本上一年要花掉一两万,今年国庆节的时候报名参加了美国大师集训,两周就要一万多。其实对于一个正常上班的白领,除了日常吃住行剩余的钱,女生大部分会用来买衣服、包包和化妆品,但我对这些都没什么兴趣,所以我就会有一些闲钱用来投资自己的爱好。除了跳舞还有健身,基本上这两项要占据我日常开销的一半以上了

Get这个技能后最大的优势就是公司圣诞趴可以有人表演节目了。但对于我个人来说,跳舞以及东方舞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锻炼身体、让身材和气质变得更好,而是一种艺术的追求、抒发自我情感的方式,甚至可以上升到艺术创作的高度,事实上我愿意也将我的目标放在成为一个专业的灵魂舞者上。因为你对某件事某个爱好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它对你的生活和精神都会产生某种影响,包括看待事物的方式。东方舞本身就是和中国太极一脉相承,是属于东方的文化,讲究的是内在的互通、圆融和相映。这个舞蹈的内涵可以影响到做人的内涵。

虽然我本身也是做艺术设计的,但动力还是源自于内心的热爱。朋友家人都知道我的爱好,只是很多中国人还不太理解这个舞蹈。现在还非常想学太极,或者一门乐器,比如中东鼓或者古琴。但是再学一样的花时间会不够用,而且经济上确实也没那么宽裕。但时间是最大问题,我们创业其实很忙你懂得。如果再培养的话还是会优先考虑兴趣,根据心灵的指引选择学习的种类。

我学习日语的原因有几个,一方面是因为日语对我现在从事的工作有所帮助,另一方面是我本身对日本文化业很感兴趣,所以想通过学习语言来更深入地了解。去纽约考律师证是因为它对我的工作有直接帮助,所以我专门花了好几个月时间准备。

其实学习这些花不了多少钱,我在淘宝买的教程,大概一千多,如果报名正版网课大概是几千块。每个月的大部分工资都花在租房上了,然后是衣、食,但是我很愿意在学习上花钱。如果要再培养兴趣的话,我会先考虑这个新技能是否和自身需求匹配,然后再衡量时间成本。

最初接触到金融是大学时候了,那是经济学和公司财务之类的课程我都考得很好,所以培养了兴趣。第一份工作做的是财经公关,在实战中接触到相关内容也觉得游刃有余,所以就投入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加深学习。

工作三年后我报名参加了CFA考试,一方面是希望对系统学习金融知识有帮助,另一方面希望CFA证书可以给简历加分。学习的时间没有很长,每周两天半就可以。

我认为学习一项新技能时,最先要考虑的是时间成本,然后再是兴趣。我很喜欢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在工作中,也很愿意用金融知识来解释一些生活中见到的商业事件。和衣食住行相比,学习不一定是低成本高回报的事情,但是学习新东西会让人精神饱满、充满希望。

 

你在工作之余学习什么呢?欢迎留言告诉我们,搞不好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学伴哦。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