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梅姨”终于知道自己的中文昵称 英国首相们的奇葩外号有哪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梅姨”终于知道自己的中文昵称 英国首相们的奇葩外号有哪些?

在调侃政治人物的同时,这些外号事实上也是当时重要政治事件的记录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正在中国进行访问的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终于知道了自己在中国的外号:“梅姨”。

在CCTV新闻频道2月1日播出的采访中,主持人水均益在开场寒暄时告诉特蕾莎·梅“很多中国人对您的爱称是‘梅姨’,中国人这么说就好像把您当作家人一样”,问特蕾莎·梅喜不喜欢“梅姨”这个称呼。

略感意外的特蕾莎·梅不断地点头微笑,连说了三个“感谢”,对于自己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外号感到“非常荣幸”。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不光是特蕾莎·梅自己,英国媒体得知了“梅姨”这个外号也躁动起来,纷纷以“梅姨”为标题发文,指出中国对英国和特蕾莎·梅格外热情。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BBC新闻称这个称呼通常是只给中国的“关键盟友预留”的;《镜报》则引用了一位专家的话称中国民众给英国首相取了这样一个家庭化的外号,标志着特蕾莎·梅和英国在中国非常受尊敬。

和特蕾莎·梅一同访问中国的英国国际贸易大臣福克斯(Liam Fox)也痛心疾首地表示,真心希望英国人能看到“其他国家眼中看到的英国首相”,“我希望他们能用世界上其他人的视角来看待英国,而不是像英国国内的评论员一样”。

就在英国媒体为“梅姨”的称呼欢呼时,冷静的彭博社指出了中文中“姨”的真谛:“阿姨”是中国人对年龄较大女性的称呼,“所以这个名字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奉承人”。

而中国网友最开始用“梅姨”这个称呼,一方面是为了打字和翻译方便,同时也带有一丝调侃意味。

但与其他国家和英国人自己给特蕾莎·梅取的外号相比,“梅姨”可称得上春风和煦。

从英国的第一任首相罗伯特·沃波尔开始,几乎每一位英国首相都有自己的外号,大部分外号都带有轻蔑意味。在调侃政治人物的同时,这些外号事实上也是当时重要政治事件的记录者。

特蕾莎·梅在英国至少有五个外号,其中大部分都跟脱欧和去年的提前大选有关。

卡梅伦担任首相时一直呼吁让英国留在欧盟之中;但当时担任内阁成员的特蕾莎·梅却始终保持中立,不愿正面支持卡梅伦。导致卡梅伦一派讽刺特蕾莎·梅是党内的“奸细”,给她取了个外号:“梅潜艇”(Submarine May)。

后来因为脱欧公投结果,特蕾莎·梅接替卡梅伦担任首相。为了给脱欧谈判清理路障,她进行了一次政治赌博、宣布提前大选。

但在去年竞选活动中,特蕾莎·梅的表现被批评为“不接地气”、“言之无物”。英国媒体集体吐槽她在竞选时接受过的采访,指责她的回答大部分都是机械式的套话,因此送给她了一个新外号“机器人梅”(Maybot)。

随着投票结果出炉、执政党保守党丢掉原有议席无法单独组阁,各大媒体再度掀起了给特蕾莎·梅取外号的狂潮。从“梅准”(Theresa Maybe)到“梅混乱”(Theresa Mayhem)可谓脑洞大开、针针见血。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作为特蕾莎·梅的前辈、英国第一位女首相撒切尔有近10个外号,其中至少有七个都是在咒骂或者嘲笑。在有“铁娘子”的称呼之前,撒切尔最有名的外号是“牛奶强盗”(Milk Snatcher)。

1970年,撒切尔成为了英国教育与科技大臣,当时的政府开始大力削减开支,教育部门正首当其冲。撒切尔决定将预算集中投入在学术领域,缩减了给学生提供的餐补。其中一条便是取消给7到11岁学生提供的免费牛奶,而这项免费牛奶计划从二战后就开始实施了。

愤怒的家长纷纷提出抗议,媒体也发文讨伐这位教育大臣,在头版上打出“撒切尔,牛奶强盗”的标题。

图片来源:网络

在撒切尔担任首相时期,她的强势作风引发了反对党的不满,自由党议员称她为“阿提拉母鸡”。阿提拉是古代欧亚大陆匈人的领袖和皇帝,曾多次率领大军入侵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在部分国家,他被视为残暴和掠夺的象征。

甚至于“铁娘子”这个最出名的外号,一开始也是苏联用于攻击撒切尔的措辞。1976年,撒切尔在一次演讲中指责苏联想成为世界霸主;作为还击,苏联《红星报》的一名记者试图让大家想到撒切尔时联想到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于是用了“铁娘子”一词。

但撒切尔很喜欢这个看上去高大上的外号,在竞选活动中用上了“铁娘子”标签,这个外号也帮助她赢得了1979年的选举,最后“铁娘子”成为了撒切尔的代名词。

除了撒切尔,英国首相中外号最多的要数卡梅伦、布朗和布莱尔。

其中卡梅伦因为擅长公关、姿态灵活,被人称作“变色龙”(Chameleon)和“油滑先生”(Mr. Slippery);布莱尔却因为支持美国小布什政府的伊拉克战争,得到了更具攻击性的外号:“布骗子”(Bliar)、“美国人的贵妇犬”(America's Poodle)。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梅姨”终于知道自己的中文昵称 英国首相们的奇葩外号有哪些?

在调侃政治人物的同时,这些外号事实上也是当时重要政治事件的记录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正在中国进行访问的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终于知道了自己在中国的外号:“梅姨”。

在CCTV新闻频道2月1日播出的采访中,主持人水均益在开场寒暄时告诉特蕾莎·梅“很多中国人对您的爱称是‘梅姨’,中国人这么说就好像把您当作家人一样”,问特蕾莎·梅喜不喜欢“梅姨”这个称呼。

略感意外的特蕾莎·梅不断地点头微笑,连说了三个“感谢”,对于自己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外号感到“非常荣幸”。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不光是特蕾莎·梅自己,英国媒体得知了“梅姨”这个外号也躁动起来,纷纷以“梅姨”为标题发文,指出中国对英国和特蕾莎·梅格外热情。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BBC新闻称这个称呼通常是只给中国的“关键盟友预留”的;《镜报》则引用了一位专家的话称中国民众给英国首相取了这样一个家庭化的外号,标志着特蕾莎·梅和英国在中国非常受尊敬。

和特蕾莎·梅一同访问中国的英国国际贸易大臣福克斯(Liam Fox)也痛心疾首地表示,真心希望英国人能看到“其他国家眼中看到的英国首相”,“我希望他们能用世界上其他人的视角来看待英国,而不是像英国国内的评论员一样”。

就在英国媒体为“梅姨”的称呼欢呼时,冷静的彭博社指出了中文中“姨”的真谛:“阿姨”是中国人对年龄较大女性的称呼,“所以这个名字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奉承人”。

而中国网友最开始用“梅姨”这个称呼,一方面是为了打字和翻译方便,同时也带有一丝调侃意味。

但与其他国家和英国人自己给特蕾莎·梅取的外号相比,“梅姨”可称得上春风和煦。

从英国的第一任首相罗伯特·沃波尔开始,几乎每一位英国首相都有自己的外号,大部分外号都带有轻蔑意味。在调侃政治人物的同时,这些外号事实上也是当时重要政治事件的记录者。

特蕾莎·梅在英国至少有五个外号,其中大部分都跟脱欧和去年的提前大选有关。

卡梅伦担任首相时一直呼吁让英国留在欧盟之中;但当时担任内阁成员的特蕾莎·梅却始终保持中立,不愿正面支持卡梅伦。导致卡梅伦一派讽刺特蕾莎·梅是党内的“奸细”,给她取了个外号:“梅潜艇”(Submarine May)。

后来因为脱欧公投结果,特蕾莎·梅接替卡梅伦担任首相。为了给脱欧谈判清理路障,她进行了一次政治赌博、宣布提前大选。

但在去年竞选活动中,特蕾莎·梅的表现被批评为“不接地气”、“言之无物”。英国媒体集体吐槽她在竞选时接受过的采访,指责她的回答大部分都是机械式的套话,因此送给她了一个新外号“机器人梅”(Maybot)。

随着投票结果出炉、执政党保守党丢掉原有议席无法单独组阁,各大媒体再度掀起了给特蕾莎·梅取外号的狂潮。从“梅准”(Theresa Maybe)到“梅混乱”(Theresa Mayhem)可谓脑洞大开、针针见血。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作为特蕾莎·梅的前辈、英国第一位女首相撒切尔有近10个外号,其中至少有七个都是在咒骂或者嘲笑。在有“铁娘子”的称呼之前,撒切尔最有名的外号是“牛奶强盗”(Milk Snatcher)。

1970年,撒切尔成为了英国教育与科技大臣,当时的政府开始大力削减开支,教育部门正首当其冲。撒切尔决定将预算集中投入在学术领域,缩减了给学生提供的餐补。其中一条便是取消给7到11岁学生提供的免费牛奶,而这项免费牛奶计划从二战后就开始实施了。

愤怒的家长纷纷提出抗议,媒体也发文讨伐这位教育大臣,在头版上打出“撒切尔,牛奶强盗”的标题。

图片来源:网络

在撒切尔担任首相时期,她的强势作风引发了反对党的不满,自由党议员称她为“阿提拉母鸡”。阿提拉是古代欧亚大陆匈人的领袖和皇帝,曾多次率领大军入侵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在部分国家,他被视为残暴和掠夺的象征。

甚至于“铁娘子”这个最出名的外号,一开始也是苏联用于攻击撒切尔的措辞。1976年,撒切尔在一次演讲中指责苏联想成为世界霸主;作为还击,苏联《红星报》的一名记者试图让大家想到撒切尔时联想到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于是用了“铁娘子”一词。

但撒切尔很喜欢这个看上去高大上的外号,在竞选活动中用上了“铁娘子”标签,这个外号也帮助她赢得了1979年的选举,最后“铁娘子”成为了撒切尔的代名词。

除了撒切尔,英国首相中外号最多的要数卡梅伦、布朗和布莱尔。

其中卡梅伦因为擅长公关、姿态灵活,被人称作“变色龙”(Chameleon)和“油滑先生”(Mr. Slippery);布莱尔却因为支持美国小布什政府的伊拉克战争,得到了更具攻击性的外号:“布骗子”(Bliar)、“美国人的贵妇犬”(America's Poodle)。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