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3月4日)印度央行意外在年内第二度降息,成了最新一个加入全球宽松浪潮的亚洲国家。此前,为应对通缩和增长放缓局面,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等亚洲主要经济体已纷纷开启降息通道。
相关阅读:央行降息暗示货币政策轨迹悄然变化
但有四个亚洲经济体抵制住了这一趋势,它们是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和台湾地区。彭博在4日的一篇文章中分析了这四个经济体逆流而动的原因,从担心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到防范股市泡沫,各国不尽相同。不过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在任何时点政策都可能发生变化。
马来西亚央行去年7月将隔夜政策利率上调至3.25%,并将这一水平维持至今。该国货币林吉特贬值或是令马来西亚央行采取谨慎立场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去六个月,林吉特兑美元贬值幅度达12%。
不过,2015年增长前景不佳或令央行政策复杂化。从去年年中开始的油价下跌冲击了这个原油生产国,促使政府下调了今年的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日表示,随着消费者开支下降、信贷增速放缓,2015年马来西亚经济增长或放缓。
泰国央行自2014年3月开始,将基准利率维持在2%。彭博援引该国央行行长Prasarn Trairatvorakul的话称,该国担心降息带来股市泡沫。
“我们必须小心,” Prasarn Trairatvorakul称,“如果我们降息,从而导致股市泡沫,那么我们面临的将是一个双输的局面。”
油价下跌冲击了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但却成为菲律宾这个原油进口国2015年经济的福音。据菲律宾媒体PhilStar.com上周报道,该国贸易部长表示,若今年油价维持在低位,该国经济增速或超过8%。
油价低迷同时帮助抑制了菲律宾国内通胀水平,增加了央行政策腾挪的余地。不过,尽管如此,彭博援引菲律宾央行行长Amando Tetangco的话表示,2015年该国可能维持关键利率不变。在2月份的政策会议上,菲律宾维持了4%的基准利率,这已经该国连续第三次没有调整利率政策。
相关阅读:菲律宾:亚洲的下一个经济奇迹?
相比之下,另一个不愿意降息的经济体——台湾地区,从2011年6月至今,利率就一直维持在1.875%的水平上。彭博称,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随着该地区增长加速、出口回温,台湾下一步动作更可能是加息。不过,加息伴有损伤出口的风险。
从去年开始,为应对通货紧缩和增长放缓,全球央行纷纷开启宽松大门。央行信息网数据显示,自今年至今,全球有过降息举动的央行高达20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