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为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付出沉重代价:超常的资源消耗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每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总量的10%左右,成为世界上空气和水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超常的资源消耗尤其是能耗是目前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开始努力减少能耗标准。3月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在当天的人大新闻发布会上称,去年一年中,中国的单位GDP的能耗下降了4.8%,碳强度也下降了6.2%,这也是“十二五”节能减排取得最好成绩的一年。
但对于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来说,距离实现一条绿色的工业化道理还有很长的距离。本周三,工业信息化部印发的《2015年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表明中国正进一步下定决心缩短这一距离。
上述《方案》将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京津冀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确定为重点任务,并明确提出,到2015年底,减少煤炭消耗400万吨以上。这是工信部连续第三年度就工业绿色发展制定专项实施方案,也是首次将减少的煤炭消耗量具体量化考核。
当前,工业领域用煤行业多、分布范围广、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高,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领域。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能源消耗数据显示,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66%的比例,中国煤炭消耗总量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50%左右。在煤炭的消耗中,除电力外,工业耗煤的比例占据将近一半,达16亿吨。而能源结构仍以燃煤为主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年用量高达13亿吨。
煤炭是中国大气污染元凶。对疯狂使用煤炭的城市,天空并没有留下好脸色。环保部发布的2014全国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城市排名中,京津冀有8座城市入选全国空气质量最差十名。环保部监测结果显示,京津冀是污染重灾区,PM2.5年均浓度为93微克每立方米,超标1.6倍以上。
今年两会上,民建中央和农工党等民主党派的提案均提到京津冀大气污染的治理。农工党建议,中央应支持京津冀地区化解过剩产能,治理环境污染,加快推进生态建设。
在历年两会上均关注到环保问题的九三学社,在2013年的一份提案里更是提出了关于促进工业绿色发展的建议,呼吁将工业绿色发展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3月4日举行的全国两会政协小组讨论中,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建议,中国经济要调整存量和优化增量,工业要向优质、绿色转型。
然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煤炭作为中国的主体能源仍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根据《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要求,到202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煤炭消费仍然占能源消费比重的60%以上。那么,如何解决煤炭消费所造成的污染问题?除了减少煤炭消耗,另外一个重要的路径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工商联提交了《关于大力推广清洁高效用煤技术,提升我国能源安全的提案》,提案建议尽快明确清洁高效用煤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地位。
上述《方案》也提出,要推进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强对重点区域工业清洁生产工作的指导。其中,重点提出要指导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等重点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