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欧佩克终将解体?或许它早已名存实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欧佩克终将解体?或许它早已名存实亡

随着美国页岩油等原油新势力的崛起,欧佩克作为“卡特尔”的地位或早已名存实亡,对此欧佩克自己似乎也知道了。

图片来源:CFP

八个多月的油价下跌和欧佩克(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令“欧佩克将死”的言论再次浮出水面。然而,随着美国页岩油等原油新势力的崛起,欧佩克作为“卡特尔”的地位或早已名存实亡,对此欧佩克自己似乎也知道了。

世界银行在最近一份报告中指出,类似欧佩克的其它大宗商品卡特尔在经历了短暂的存活后都以解体而告终。以锡为例,过去多数饮料罐头都以锡包装,但不到半个世纪后,材料更轻更柔软的铝取代了锡的地位,促成了锡卡特尔组织在1985年消亡。

欧佩克的情形略有不同。这不仅仅是因为原油仍在国际市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银行还指出,跟其它卡特尔不同,欧佩克并不受某种法律条文约束来决定是否以及如何干预市场,相反,它拥有更大的自由度。但尽管如此,非传统原油生产商,如美国页岩油的崛起,已经大大挫伤了欧佩克的影响力。

去年年中,欧佩克在维也纳部长级会议上决定维持现有石油生产水平;11月,该组织维持了不减产的决定。许多人指责欧佩克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市场份额,没能履行维持市场均衡的目标,从而导致油价从去年6月份迄今下跌了逾50%。欧佩克在油价上的“无所作为”,开始令许多人联想到欧佩克已经没落。

关于这个问题,乔治城大学教授Brenda Shaffer指出,实际上欧佩克从来都没有全面控制原油的“龙头”,未来也不会。

从1960年9月成立至今,欧佩克曾不止一次干预市场,但效果甚微甚至适得其反。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禁运导致油价飙升,在接下来的10年中核、天然气和其它原油代替品的出现给欧佩克产油国带来了长期的收入和投资损失。到了80年代,为挽救低迷的油价,欧佩克决定减产但同样以失败告终。

20世纪70年代,欧佩克占全球石油产量的比重约为60%。如果彼时欧佩克都无法做到主导市场走向,那么到了现在,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等非欧佩克产油国的迅速崛起令其份额下降到了40%左右,欧佩克的地位能在多大程度上撼动市场更值得商榷了。

2000年后爆发的美国页岩油革命令美国一举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原油生产国CNNMoney在2月份的一篇文章中表示,这不仅仅意味着欧佩克损失了一个最大的客户,而且大大损伤了其对原油价格的影响。报道援引花旗集团的报告称,自2010年至今,欧佩克传统石油原油产量只增加了5%,而加拿大增加了40%,美国增加了75%。

Shaffer认为,欧佩克影响力的下降部分体现在了去年的不减产决定上,“如今的欧佩克,在把非欧佩克产油国‘拉上船’之前,无法采取真正有意义的行动”。

比如,在11月的欧佩克石油大会之前,在考虑是否减产时,沙特阿拉伯咨询了俄罗斯和其它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看法,在明确得知这些国家不会减产后,欧佩克成员国最终做出了不减产的决定。

今年3月,在为去年不减产决定辩护时,欧佩克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的石油部长Ali Al-Naimi 也承认:“20世纪80年代时这个政策已经试验过了,没有成功。我们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如今,通过放弃市场份额来补贴其它高成本的(原油)生产国,不应该是沙特阿拉伯的责任,当然也不应该是其它欧佩克成员国的责任。” 

Ali Al-Naimi提到的其它原油生产国主要指的是美国。在此次演讲中,这位石油部长也数次提到了美国页岩油及其影响,并指责这些国家在共同维护市场稳定上“选择了不合作”。

这种表态也许是为了推脱欧佩克产油国的责任,但也表明欧佩克自己也已经意识到作为一个产量比重在下降的组织,其作用是有限的。

不过,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佩克不减产的决定或许是明智的。据路透2月报道,国际能源署、欧佩克和美国能源署均预计,2015年国际市场对欧佩克原油的需求在增加。美国能源署在昨日(10日)发布的月度短期能源展望报告中,将2015年全球基准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从57.56美元/桶上调至59.50美元/桶。

得益于灵活的策略,欧佩克或许会继续存在下去;但市场最好谨记,如今的欧佩克或许已然躺在了棺材里,虽然还继续呼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欧佩克终将解体?或许它早已名存实亡

随着美国页岩油等原油新势力的崛起,欧佩克作为“卡特尔”的地位或早已名存实亡,对此欧佩克自己似乎也知道了。

图片来源:CFP

八个多月的油价下跌和欧佩克(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令“欧佩克将死”的言论再次浮出水面。然而,随着美国页岩油等原油新势力的崛起,欧佩克作为“卡特尔”的地位或早已名存实亡,对此欧佩克自己似乎也知道了。

世界银行在最近一份报告中指出,类似欧佩克的其它大宗商品卡特尔在经历了短暂的存活后都以解体而告终。以锡为例,过去多数饮料罐头都以锡包装,但不到半个世纪后,材料更轻更柔软的铝取代了锡的地位,促成了锡卡特尔组织在1985年消亡。

欧佩克的情形略有不同。这不仅仅是因为原油仍在国际市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银行还指出,跟其它卡特尔不同,欧佩克并不受某种法律条文约束来决定是否以及如何干预市场,相反,它拥有更大的自由度。但尽管如此,非传统原油生产商,如美国页岩油的崛起,已经大大挫伤了欧佩克的影响力。

去年年中,欧佩克在维也纳部长级会议上决定维持现有石油生产水平;11月,该组织维持了不减产的决定。许多人指责欧佩克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市场份额,没能履行维持市场均衡的目标,从而导致油价从去年6月份迄今下跌了逾50%。欧佩克在油价上的“无所作为”,开始令许多人联想到欧佩克已经没落。

关于这个问题,乔治城大学教授Brenda Shaffer指出,实际上欧佩克从来都没有全面控制原油的“龙头”,未来也不会。

从1960年9月成立至今,欧佩克曾不止一次干预市场,但效果甚微甚至适得其反。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禁运导致油价飙升,在接下来的10年中核、天然气和其它原油代替品的出现给欧佩克产油国带来了长期的收入和投资损失。到了80年代,为挽救低迷的油价,欧佩克决定减产但同样以失败告终。

20世纪70年代,欧佩克占全球石油产量的比重约为60%。如果彼时欧佩克都无法做到主导市场走向,那么到了现在,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等非欧佩克产油国的迅速崛起令其份额下降到了40%左右,欧佩克的地位能在多大程度上撼动市场更值得商榷了。

2000年后爆发的美国页岩油革命令美国一举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原油生产国CNNMoney在2月份的一篇文章中表示,这不仅仅意味着欧佩克损失了一个最大的客户,而且大大损伤了其对原油价格的影响。报道援引花旗集团的报告称,自2010年至今,欧佩克传统石油原油产量只增加了5%,而加拿大增加了40%,美国增加了75%。

Shaffer认为,欧佩克影响力的下降部分体现在了去年的不减产决定上,“如今的欧佩克,在把非欧佩克产油国‘拉上船’之前,无法采取真正有意义的行动”。

比如,在11月的欧佩克石油大会之前,在考虑是否减产时,沙特阿拉伯咨询了俄罗斯和其它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看法,在明确得知这些国家不会减产后,欧佩克成员国最终做出了不减产的决定。

今年3月,在为去年不减产决定辩护时,欧佩克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的石油部长Ali Al-Naimi 也承认:“20世纪80年代时这个政策已经试验过了,没有成功。我们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如今,通过放弃市场份额来补贴其它高成本的(原油)生产国,不应该是沙特阿拉伯的责任,当然也不应该是其它欧佩克成员国的责任。” 

Ali Al-Naimi提到的其它原油生产国主要指的是美国。在此次演讲中,这位石油部长也数次提到了美国页岩油及其影响,并指责这些国家在共同维护市场稳定上“选择了不合作”。

这种表态也许是为了推脱欧佩克产油国的责任,但也表明欧佩克自己也已经意识到作为一个产量比重在下降的组织,其作用是有限的。

不过,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佩克不减产的决定或许是明智的。据路透2月报道,国际能源署、欧佩克和美国能源署均预计,2015年国际市场对欧佩克原油的需求在增加。美国能源署在昨日(10日)发布的月度短期能源展望报告中,将2015年全球基准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从57.56美元/桶上调至59.50美元/桶。

得益于灵活的策略,欧佩克或许会继续存在下去;但市场最好谨记,如今的欧佩克或许已然躺在了棺材里,虽然还继续呼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