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66万的参观人数,Alexander McQueen“野性之美”回顾展成为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展览。几天前,该展览以“升级版”登陆伦敦。在这位已故英国设计师的故乡,V&A博物馆提前开售的7万张展览预售票一张不剩。
此次“升级版”展览在大都会博物馆的展品基础上加码了66件服装与配饰,总计240余件作品,V&A博物馆中27个屏幕则滚动播放着Alexander McQueen秀场镜头。展示厅里半空的光晕中浮现着Kate Moss身着白色繁复荷叶边长裙的全息影像,在《辛德勒的名单》电影配乐下旋转飘舞,复刻出2006年巴黎秋冬时装发布会上令人屏息叫绝的一幕。
英国版Vogue编辑Alexandra Shulman赞扬这位“荒诞大师”的独特风格,“影响一整代设计师,他卓越的想象力毫无边限。”然而,或许是因为目前时装设计界少有超越他或能够与之并肩的设计师,才令我们时常怀念有他的日子。
2010年2月,鬼才设计师McQueen在伦敦家中自缢身亡,但要忘记他真的很难,因为打着“McQueen”标签的商品与活动此起彼伏。且不论他的同名品牌Alexander McQueen依旧活跃,时尚作家轮番试图用笔杆揭露他幕后的生活、工作状态。因而我们看到了《亚历山大•麦昆:鬼才时尚教父作品珍藏》(2012)、McQueen闺蜜、中央圣马丁学院时装历史学家Judith Watt执笔的《亚历山大•麦昆》(2014),以及时尚商业报道记者Dana Thomas今年二月出版的新书《众神与国王:亚历山大•麦昆和约翰•加利亚诺的兴衰》。
3月5日,时尚杂志AnOther为纪念McQueen去世五周年,在上半年刊限量版中来了次突破性尝试,除了大量与之相关的访谈、总结和报道外,杂志还在440页厚的纸质时尚杂志中安插了“一页”带有高清LED屏幕和超清晰MP3播放器的封面,可以播放McQueen御用秀场音乐作曲家John Gosling为09年秋冬、15年春夏走秀所做的背景音乐。
就在去年年底,伦敦Kerry Taylor拍卖行举办了一场McQueen时装拍卖会,他早期设计的一条“包屁者”低腰长裤以3500镑(约合3.24万元人民币)的落槌价成交。
五年来,这位鬼才设计师时不时都会被拿出来缅怀一下。出生于伦敦工人家庭的McQueen15岁时从学校退学,跑去了西服定制发源地萨维尔街上的裁缝店做学徒。1992年,McQueen进入圣马丁皇家艺术学院修读时装设计。毕业时,他首个独立服装发布会引起当时英国版Vogue杂志著名造型师Isabella Blow的注意,并以5000英镑(约合4.63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把McQueen的毕业发布会作品全部买下,自此成为忘年交。
1995年,时年26岁的McQueen离经叛道地以一场名为“高原强暴”(Highland Rape)的时装发布会向公众展示了一系列低臀的“包屁裤”、故意毁坏的蕾丝裙与撕裂的领口设计,震惊到整个时装界,迅速成为英国年青人追捧的对象,同时也吸引到奢侈品集团LVMH的瞩目。
一年后,这位英国“坏小子”受邀入主LVMH旗下的法国老牌时装屋Givenchy设计成衣系列。而属于他的时代实则要到2000年才开始。当时的GUCCI集团(已于2001年被开云集团收购)向McQueen提出收购其同名品牌51%股份的提议。这位英国设计师因此得以将他的时装发布会开到英吉利海峡的另一边的时尚之都——巴黎,跻身于法国诸多顶级时装屋梯队。
他曾经很是狂傲地讲过:“等我哪天死了之后,人们会知道21世纪的时尚是由一个叫Alexander McQueen的人开启的。”红绿相间的俄罗斯军装夹克、非洲蟒纹连身裙、蝴蝶头饰、25厘米的驴蹄鞋都在告诉世人他并没有自夸自大。
为了扩大消费人群,McQueen在世期间努力拓张品牌产品线,例如,他于2003年发表“Kingdom”香水系列及太阳眼镜系列。2005年,McQueen与Puma合作推出Crossover系列的男女装运动鞋,提高了Alexander McQueen的曝光度,并为打进运动时装市场奠下基础。
另一个让人对他难以忘怀的原因恐怕在于他的骤然离世。虽然McQueen本人并没有给出任何遗言,但他身边好友、同事、评论家都把他的离开视为对目前时尚产业的无声控诉。作为悲剧性代表人物,McQueen自己曾说过:“对于他们(公司)而言,你只是一件商品,其价值取决于你上一次的设计系列。”为了交出好看的财报,集团高管不断强调高效与回报,而设计师则从品牌灵魂守护者变为雇来的帮手,与创造的衣服和鞋子一样可以被任意处置。
2010年,McQueen在他的女装秀开场3周前结束了他的生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