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专家们总是一再宽慰人们,机器人的伤人风险极低且可控,但这并没有阻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这一次是在德国黑森州北部城市卡塞尔。据《金融时报》报道,7月1日,一名21岁的技术工在大众汽车卡塞尔工厂中被一台机器人意外伤害致死。
当时,受害人正和一位同事在安装机器。不料,与他们一起工作的机器人却突然启动,撞击了受害人的胸部。眨眼间,这名技工就被按压在了金属板上。随后他被送往医院,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倡导普及工业机器人的人们经常说,高效精准的机器人是工业发展的福音。可也有人担心自己的饭碗要被机器人抢走。甚至有人疑虑,未来机器人的智力水平超出人类后,是否还能够被人类控制。
毫无疑问,这起意外事故更加重了人们对机器人的负面感知。然而,《金融时报》却援引几位专家的观点称,此次大众汽车机器人杀人事故,与其说是机器人导致的新的事故类型,不如说是一起普通的工业事故,而这是近年来所常有的。
机器人致死的案例,这确实不是头一遭。早在1978年9月6日,日本广岛一家工厂的切割机器人在切割钢板时,突然发生异常,将一名值班工人当作钢板操作,这是世界上第一起机器人杀人事件。
随后,在1979年1月25日,年仅25岁的美国福特工厂装配线工人Robert Williams,在密歇根州的福特铸造厂被工业机器人手臂击中身亡。
1981年7月4日,日本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明石工厂的一名修理工,不小心触动了旁边机器人的启动按钮,随后这台加工齿轮的机器人把这名修理工当成齿轮夹起,酿成惨祸。
其实按道理,重型工业机器人在工作时一般都被关在一个确保安全的笼子里,避免和人直接接触,是基本不会发生意外事故的。
在这次大众汽车机器人事故中,受害人发生意外时正是站在笼子里面。当时在场的另一位工作人员站在笼子外面,所以没有受到伤害。
大众汽车方面表示,这台机器人并不存在技术故障。目前,检察人员已针对事故原因发起调查。
事实上,在欧洲和美国,制造业的事故率低于整个经济行业的平均事故率,而且随着机器人使用率的上升而有所下降。
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制造业中每10万名全职员工,会有2.1个致命事故发生,相比于2006年的2.7个有所下降。在运输设备行业,这一数字则仅有0.9。
甚至乎,在美国的一家酒吧工作,其危险性都要比在制造业高出8倍。在酒吧工作的上述数据高达16.4。
从目前来看,汽车行业是机器人使用最为密集的行业,但这一自动化产品正在诸如电子制造和医疗工业的其他行业,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因为机器人的成本正在逐步降低,而功能性正在大幅提升。
工业机器人的协作性和安全性也正在得到改善。界面新闻此前曾报道,ABB最近正式推出了一款更具亲和力的双臂机器人YuMi,可以从“牢笼”中解放出来,和工作人员亲密无间地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工作。与此同时,日本发那科株式会社也准备推出一款与YuMi同类型的产品CR-35iA。
这种轻型、人机协作型机器人装有传感器,可以感知人们的运动。有些机器人甚至可以在人们靠近时停止工作。然而,大众汽车所采用的并不是这种产品。
大众汽车去年表示,其计划使用更多的机器人来解决未来几年婴儿潮导致的用工紧缺问题。这些机器人将承担那些枯燥无味的工作,而员工们则可以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做那些技术性更高的事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