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要想打破“胡焕庸线” 关键在于均衡区域经济发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要想打破“胡焕庸线” 关键在于均衡区域经济发展

11月7至8日,“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上,不少学者指出,打破“胡焕庸线”并非指绝对平均的人口分布,而在于均衡区域经济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非常关注中国能否打破“胡焕庸线”。

     近两年来,“胡焕庸线”因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关注而成为业内讨论的热点,其中一个问题是中国如何打破“胡焕庸线”。

11月7至8日,为了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人口学会联合举办了“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上,不少学者指出,打破“胡焕庸线”并非指绝对平均的人口分布,而在于均衡区域经济发展。

  “胡焕庸线”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分界线,由中国人文地理学奠基人胡焕庸提出,其背景是当时对国内人口是否过剩的大讨论。1935年,他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通过搜集当时中国各县的人口统计数据,并标注于地图上。该文称:“今自黑龙江爱辉(今黑河),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部的面积计40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6%;西北部之面积,计70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计四亿四千万,约占总人口的96%;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总人口的4%。其多、卦之悬殊,有如此者。”

这条从黑龙江省爱辉县到云南省腾冲县之间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被后人称之为“胡焕庸线”,简称“胡线”,它揭示了中国东密西疏的人口分布特点,这一发现对地理学界意义重大。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地理所)副研究员陈明星指出,“胡焕庸线”第一次明确了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也指明了背后存在的自然条件以及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充分提现了地理学的综合性、区域差异以及空间布局研究的特色。

“胡线”的神奇之处在于,其倾角与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地貌线相似,也和400㎜等降水量线相似,甚至与公路交通运输网突变线分布类似,还和QQ同时在线人数分布图中的突变线有高度的重合……陈明星认为,“胡线”不仅仅是一条人口地理界线,也是一条综合的生态环境界线。

如今80年过去了,有研究表明,“胡线”整体向西北方向偏移,且东南和西北人口密度均在增加,但其揭示的人口分布格局却没有多大变化。

中科院地理所教授封志在此次会议上指出,2010年中国东南与西北半壁人口比例仍大体保持在解放初期的94%比6%水平。“这说明中国西疏东密的人口分布大势一定受到了某种自然规律制约或资源环境限制;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只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基本地理格局。”

在会议上,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教授王贵新则指出,“胡线”在过去的80年高度稳定,以现在人们的科学技术水准、改造自然的力量以及可预见的未来发展看,“胡线”未来依旧将十分稳定,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2014年11月,李克强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曾提问:“我国9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但中西部一样也需要城镇化。我们是多民族、广疆域的国家,我们要研究如何打破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

陈明星透露,早在2013年8月,李克强在中南海第一会议室召开中科院和工程院城镇化研究成果汇报会上,就曾向在座的专家学者们提出“胡线”破与不破之问。他说:“城镇化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成败,胡焕庸线是个经济地理问题,应不应该打破?能不能打破?请你们帮着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口研究所教授丁金宏认为,“胡线”转热的深层原因是“中国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是否需要、如何实现地域均衡的严峻拷问,同时也是胡焕庸线自身隐含的因果复杂性引致的”。

“经济发展才是打破的关键,”中科院地理所研究院王铮反复强调,“人口均衡分布是指人口、资源、社会、环境的平衡。过份追求人口均匀分布,只会加剧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不平衡。”

“李总理提问,我认为核心出发点还是中国的经济发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副院长童玉芬指出,2008年之后中国对外加工制造行业、沿海加工行业受到很大影响,国家未来发展继续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

童玉芬认为,在此背景下,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扩大内需,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可能的增长点;而且,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成为必然,第三产业或可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另外,“一带一路”等开拓发展海外市场,也让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潜力和可能。

  “因此,改变过去以海外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向沿海地区的集聚,转而向内地和西部转移企业和劳动力以及人口,有了一定的可能。”童玉芬说。

陈明星也注意到,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而“一带一路”也在打造“向西”开放的新格局。

他建议适度加快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扶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引导人口向资源环境承载力好的城市群地区集聚,在城市群内则要促进人口主要向中心城市意外的中小城市分散,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和路径。

与会专家在打破“胡线”一说尚有分歧,但总体看,大多数专家学者认同政府必须顺应经济本身的发展规律,缩小东西差距、实现西部就地城镇化需要顺势而为;改变中国人口东密西疏的分布大势不太可能,但可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口分布进行适当调整和引导。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要想打破“胡焕庸线” 关键在于均衡区域经济发展

11月7至8日,“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上,不少学者指出,打破“胡焕庸线”并非指绝对平均的人口分布,而在于均衡区域经济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非常关注中国能否打破“胡焕庸线”。

     近两年来,“胡焕庸线”因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关注而成为业内讨论的热点,其中一个问题是中国如何打破“胡焕庸线”。

11月7至8日,为了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人口学会联合举办了“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上,不少学者指出,打破“胡焕庸线”并非指绝对平均的人口分布,而在于均衡区域经济发展。

  “胡焕庸线”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分界线,由中国人文地理学奠基人胡焕庸提出,其背景是当时对国内人口是否过剩的大讨论。1935年,他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通过搜集当时中国各县的人口统计数据,并标注于地图上。该文称:“今自黑龙江爱辉(今黑河),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部的面积计40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6%;西北部之面积,计70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计四亿四千万,约占总人口的96%;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总人口的4%。其多、卦之悬殊,有如此者。”

这条从黑龙江省爱辉县到云南省腾冲县之间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被后人称之为“胡焕庸线”,简称“胡线”,它揭示了中国东密西疏的人口分布特点,这一发现对地理学界意义重大。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地理所)副研究员陈明星指出,“胡焕庸线”第一次明确了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也指明了背后存在的自然条件以及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充分提现了地理学的综合性、区域差异以及空间布局研究的特色。

“胡线”的神奇之处在于,其倾角与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地貌线相似,也和400㎜等降水量线相似,甚至与公路交通运输网突变线分布类似,还和QQ同时在线人数分布图中的突变线有高度的重合……陈明星认为,“胡线”不仅仅是一条人口地理界线,也是一条综合的生态环境界线。

如今80年过去了,有研究表明,“胡线”整体向西北方向偏移,且东南和西北人口密度均在增加,但其揭示的人口分布格局却没有多大变化。

中科院地理所教授封志在此次会议上指出,2010年中国东南与西北半壁人口比例仍大体保持在解放初期的94%比6%水平。“这说明中国西疏东密的人口分布大势一定受到了某种自然规律制约或资源环境限制;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只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基本地理格局。”

在会议上,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教授王贵新则指出,“胡线”在过去的80年高度稳定,以现在人们的科学技术水准、改造自然的力量以及可预见的未来发展看,“胡线”未来依旧将十分稳定,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2014年11月,李克强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曾提问:“我国9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但中西部一样也需要城镇化。我们是多民族、广疆域的国家,我们要研究如何打破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

陈明星透露,早在2013年8月,李克强在中南海第一会议室召开中科院和工程院城镇化研究成果汇报会上,就曾向在座的专家学者们提出“胡线”破与不破之问。他说:“城镇化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成败,胡焕庸线是个经济地理问题,应不应该打破?能不能打破?请你们帮着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口研究所教授丁金宏认为,“胡线”转热的深层原因是“中国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是否需要、如何实现地域均衡的严峻拷问,同时也是胡焕庸线自身隐含的因果复杂性引致的”。

“经济发展才是打破的关键,”中科院地理所研究院王铮反复强调,“人口均衡分布是指人口、资源、社会、环境的平衡。过份追求人口均匀分布,只会加剧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不平衡。”

“李总理提问,我认为核心出发点还是中国的经济发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副院长童玉芬指出,2008年之后中国对外加工制造行业、沿海加工行业受到很大影响,国家未来发展继续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

童玉芬认为,在此背景下,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扩大内需,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可能的增长点;而且,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成为必然,第三产业或可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另外,“一带一路”等开拓发展海外市场,也让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潜力和可能。

  “因此,改变过去以海外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向沿海地区的集聚,转而向内地和西部转移企业和劳动力以及人口,有了一定的可能。”童玉芬说。

陈明星也注意到,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而“一带一路”也在打造“向西”开放的新格局。

他建议适度加快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扶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引导人口向资源环境承载力好的城市群地区集聚,在城市群内则要促进人口主要向中心城市意外的中小城市分散,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和路径。

与会专家在打破“胡线”一说尚有分歧,但总体看,大多数专家学者认同政府必须顺应经济本身的发展规律,缩小东西差距、实现西部就地城镇化需要顺势而为;改变中国人口东密西疏的分布大势不太可能,但可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口分布进行适当调整和引导。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