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深度】机票代理行业面临生存危机 98%以上代理商可能被淘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深度】机票代理行业面临生存危机 98%以上代理商可能被淘汰

业内人士称,到今年底可能有98%以上代理商将被淘汰,票代行业在未来两三年还将不断变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6年1月以来,“积分倒卖”、“假票号”等事件频频引爆网络舆论,将机票代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行业再次送到大众的视野中。OTA和航空公司开始加大对票代的监管,同时也在挤压票代的生存空间。

兴起于线下主导时代、旨在为航空公司建设分销渠道,中国机票代理人机制其实由来已久。

一位票代行业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此前,票代公司与航企之间的结算方式为“佣金提成+X”,即基础佣金加奖励机制,每张机票航空公司给代理商机票款3%到10%的佣金提成,当代理商在一定时期的销售量达到某个值时,再给予一定的奖励X,卖票越多,奖励越多。

2006年,纸质机票开始退出市场,旅客通过在线网站给出的电子客票号便可进行登机。随后,OTA凭借其便捷性和透明的价格信息,逐步发展起来,作为中间人的代理商的利润空间被挤压,但由于代理人机制渗透率已经很高,因此“佣金提成+X”的制度仍被带入到网上购票市场。

此后一段时间内,OTA平台与中小票代保持了良性互动。一方面,作为中间层的票代掌握多家航空公司的信息,有专业知识和经验,加上旅游行业地域性明显,一些中小代理商更具优势,因此OTA纷纷与代理商进行合作;另一方面,OTA平台为广大中小票代带来了流量。

据上述票代人士介绍,各OTA平台与代理商之间的合作模式不尽相同。携程主要是通过流水或交易额盈利,携程收取代理商的推广费和交易费用;去哪儿网则是通过收取广告费盈利。

但随着中国2008年取消机票代理费统一收费标准后,几大航空公司为降低成本向直销转型,且纷纷降佣甚至零佣金,比如南方航空2015年6月1日起,把国内机票代理手续费从1%调整为0%,代理商的收入再一次下降。而OTA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生态,竞争、兼并,不断壮大,渐渐成为整个机票行业的金字塔尖。

机票代理商不得不面对航空公司与OTA包夹的局面,开始另辟蹊径,比如通过维护大客户获得稳定后返佣金,转型做差旅公司发展全产业链,或者拓展国际机票业务等。中小票代也试图通过一些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盈利,例如捆绑销售各类保险,收取高于航空公司规定的退票费,以高价出售低价仓位的机票,甚至违规倒卖积分。

对于“李淼”事件中涉及的情况,上述票代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这种做法在票代行业比较常见,也没有被法律禁止。而由于消费者是从OTA平台而非直接从票代手中购票,所以当出现问题的时候,OTA平台被推上了风口。

此前OTA平台对代理商的服务质量检验,只停留在基本资质的审核和服务历史的简单了解上,监管存在漏洞。面对压力,OTA平台只能与代理商“撕破脸皮”。比如携程曾下线16家问题票代,并承诺100%人工排查票代提供的票号,以杜绝平台上票代的违规操作。OTA平台的严格举措大大阻碍了票代在夹缝生存中的利润来源。

同时,航空公司也步步紧逼。国资委于2015年对几家国有航空公司提出了到2016年末直销比例达到50%的要求,航空公司纷纷推进“提直降代”。未来票务代理的价格优势会越来越小。

此前,国航一日之内连出两条措施规范票代市场,一是上线“登机牌打印票价”项目,防止代理人加价或低价销售国航客票;二是国航对联程客票进行了规定,对于联程客票需按照国航相关规定,联程航段开具在同一客票或者连续客票中。

OTA和平台联合航企的治“乱”行动,将更为彻底地洗牌中国票代市场。《重庆商报》曾报道,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全国约1万家有资质的代理商,到今年底可能只有200家活下来,这意味着98%以上代理商将被淘汰。业内人士就此数据对界面新闻表示,虽没有具体统计,但基本符合这一比例。

不过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航空运输服务研究所所长邹建军认为,虽然民航公司极力推动直销,但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代理商。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官方的销售渠道都是有限的,而且其吸引力不足以让所有消费者都去它的网站买票。代理行业肯定还会长期存在,但究竟是以这种简单的机票销售模式存在,还是以整合的模式存在,或是在线服务的模式存在,还有待观察。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行业未来两三年会持续不断地变化。”邹建军说。

某机票代理业内人士曾撰文表示,现如今消费者购买习惯已经从线下转为线上,信息透明时代,中间商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加强服务属性与组合产品的能力。受OTA影响最小的差旅行业,就是因为服务属性强得以幸免,无论是垫资、行程规划、多产品组合的综合服务都是企业方客户的诉求。

民航业资深专家王疆民则在媒体采访中表示,航空公司通过取消机票销售佣金、提高直销比例,直接面对旅客,一方面降低了销售成本,更重要的是可直接掌握消费者信息,了解消费习惯,以便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因此,中小票代可考虑朝高端转型,比如针对一些集团客户、圈层客户等,提供定制全方位服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深度】机票代理行业面临生存危机 98%以上代理商可能被淘汰

业内人士称,到今年底可能有98%以上代理商将被淘汰,票代行业在未来两三年还将不断变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6年1月以来,“积分倒卖”、“假票号”等事件频频引爆网络舆论,将机票代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行业再次送到大众的视野中。OTA和航空公司开始加大对票代的监管,同时也在挤压票代的生存空间。

兴起于线下主导时代、旨在为航空公司建设分销渠道,中国机票代理人机制其实由来已久。

一位票代行业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此前,票代公司与航企之间的结算方式为“佣金提成+X”,即基础佣金加奖励机制,每张机票航空公司给代理商机票款3%到10%的佣金提成,当代理商在一定时期的销售量达到某个值时,再给予一定的奖励X,卖票越多,奖励越多。

2006年,纸质机票开始退出市场,旅客通过在线网站给出的电子客票号便可进行登机。随后,OTA凭借其便捷性和透明的价格信息,逐步发展起来,作为中间人的代理商的利润空间被挤压,但由于代理人机制渗透率已经很高,因此“佣金提成+X”的制度仍被带入到网上购票市场。

此后一段时间内,OTA平台与中小票代保持了良性互动。一方面,作为中间层的票代掌握多家航空公司的信息,有专业知识和经验,加上旅游行业地域性明显,一些中小代理商更具优势,因此OTA纷纷与代理商进行合作;另一方面,OTA平台为广大中小票代带来了流量。

据上述票代人士介绍,各OTA平台与代理商之间的合作模式不尽相同。携程主要是通过流水或交易额盈利,携程收取代理商的推广费和交易费用;去哪儿网则是通过收取广告费盈利。

但随着中国2008年取消机票代理费统一收费标准后,几大航空公司为降低成本向直销转型,且纷纷降佣甚至零佣金,比如南方航空2015年6月1日起,把国内机票代理手续费从1%调整为0%,代理商的收入再一次下降。而OTA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生态,竞争、兼并,不断壮大,渐渐成为整个机票行业的金字塔尖。

机票代理商不得不面对航空公司与OTA包夹的局面,开始另辟蹊径,比如通过维护大客户获得稳定后返佣金,转型做差旅公司发展全产业链,或者拓展国际机票业务等。中小票代也试图通过一些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盈利,例如捆绑销售各类保险,收取高于航空公司规定的退票费,以高价出售低价仓位的机票,甚至违规倒卖积分。

对于“李淼”事件中涉及的情况,上述票代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这种做法在票代行业比较常见,也没有被法律禁止。而由于消费者是从OTA平台而非直接从票代手中购票,所以当出现问题的时候,OTA平台被推上了风口。

此前OTA平台对代理商的服务质量检验,只停留在基本资质的审核和服务历史的简单了解上,监管存在漏洞。面对压力,OTA平台只能与代理商“撕破脸皮”。比如携程曾下线16家问题票代,并承诺100%人工排查票代提供的票号,以杜绝平台上票代的违规操作。OTA平台的严格举措大大阻碍了票代在夹缝生存中的利润来源。

同时,航空公司也步步紧逼。国资委于2015年对几家国有航空公司提出了到2016年末直销比例达到50%的要求,航空公司纷纷推进“提直降代”。未来票务代理的价格优势会越来越小。

此前,国航一日之内连出两条措施规范票代市场,一是上线“登机牌打印票价”项目,防止代理人加价或低价销售国航客票;二是国航对联程客票进行了规定,对于联程客票需按照国航相关规定,联程航段开具在同一客票或者连续客票中。

OTA和平台联合航企的治“乱”行动,将更为彻底地洗牌中国票代市场。《重庆商报》曾报道,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全国约1万家有资质的代理商,到今年底可能只有200家活下来,这意味着98%以上代理商将被淘汰。业内人士就此数据对界面新闻表示,虽没有具体统计,但基本符合这一比例。

不过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航空运输服务研究所所长邹建军认为,虽然民航公司极力推动直销,但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代理商。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官方的销售渠道都是有限的,而且其吸引力不足以让所有消费者都去它的网站买票。代理行业肯定还会长期存在,但究竟是以这种简单的机票销售模式存在,还是以整合的模式存在,或是在线服务的模式存在,还有待观察。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行业未来两三年会持续不断地变化。”邹建军说。

某机票代理业内人士曾撰文表示,现如今消费者购买习惯已经从线下转为线上,信息透明时代,中间商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加强服务属性与组合产品的能力。受OTA影响最小的差旅行业,就是因为服务属性强得以幸免,无论是垫资、行程规划、多产品组合的综合服务都是企业方客户的诉求。

民航业资深专家王疆民则在媒体采访中表示,航空公司通过取消机票销售佣金、提高直销比例,直接面对旅客,一方面降低了销售成本,更重要的是可直接掌握消费者信息,了解消费习惯,以便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因此,中小票代可考虑朝高端转型,比如针对一些集团客户、圈层客户等,提供定制全方位服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