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部国产动画电影要倒大霉了,它居然得罪了迪士尼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部国产动画电影要倒大霉了,它居然得罪了迪士尼

为什么之前迪士尼对侵权事件置之不理,而现在却突然较起真来了呢?这大概和迪士尼近来正积极进军中国大陆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很重要的关系。

国产动画片抄袭成风,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然而,最近有一部动画片运气比较差,它抄袭了美国娱乐界巨擘迪士尼!这,你抄谁的不好,迪士尼也是一般人惹得起的?这不,只能法庭上见了!

去年暑假,一部叫做《汽车人总动员》的国产动漫电影以2.3分的成绩,刷新了豆瓣电影评分历史新低。然而,它却以一种另类的方式走红了,那就是涉嫌抄袭迪士尼动画片《赛车总动员》。几乎一样的海报,相似的动画形象,遭到不少网友的吐槽和抵制。

结果可想而知,迪士尼及皮克斯将《汽车人总动员》制片方厦门蓝火焰影视动漫有限公司、发行方北京基点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播放平台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诉至法院。日前(6月2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

双方各执一词:迪士尼索赔400万 被告不服

2006年,迪士尼第一部《赛车总动员》上映,“闪电麦坤”和“法兰斯高”动画形象获得不少人的喜爱。2011年,《赛车总动员2》上映,广受好评,进一步巩固了赛车总动员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直到2015年7月,国产电影《汽车人总动员》的上映,掀起了一场关于侵犯著作权的纷争,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在21日的公开法庭上,原告迪士尼代理人认为,《汽车人总动员》的动画形象K1和K2,抄袭了《赛车总动员》的动画形象“闪电麦坤”和“法兰斯高”。此外,《汽车人总动员》的名称也与《赛车总动员》极其相似,且宣传海报中故意遮盖“人”字,导致观众产生混淆和误认,其行为构成著作权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请求法院判令三公司停止侵权,同时厦门蓝火焰影视动漫有限公司、北京基点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连带赔偿原告经济损失300万元,并连带赔偿原告因制止侵权行为而支出合理费用100万元。

而被告代理人则表示,《汽车人总动员》K1和K2的形象设计借鉴现有车型独立创作完成,不构成实质相似。同时原告电影名称属于题材类的描述性名称,不能认定为知名商品特有名称,且被告宣传《汽车人总动员》是国产电影,消费者不会造成混淆。此外,涉案作品的票房收入扣除相关税金、电影专项基金、院线分成、其他创作成本后,是亏损的,被告不存在获利。最终,法院表示,将择日对该案做出宣判。

事实胜于雄辩:侵没侵权有图为证

那么,《汽车人总动员》到底有没有抄袭呢?比起法庭上的唇枪舌剑,大众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

NO.1海报对比

NO.2剧照对比

NO.3片名对比

电影在台湾地区上映时的名称是《汽车总动员》,且上映时间早于大陆上映时间,当时影迷和媒体都广泛使用过这个电影译名。而《汽车人总动员》最初名字为《小小汽车工程师》,是距上映两个月前才突然更名,这难道不存在攀附《汽车总动员》商誉的嫌疑?

抄袭之风由来已久 抄完日本抄美国

尽管目前无法得知该案的宣判结果,但近年来被观众指出涉嫌抄袭的国产动画并不是个例。

早在几年前,国内电视动画领域便有过一阵山寨狂潮。2007年央视少儿频道动画《大嘴巴嘟嘟》被指剽窃《蜡笔小新》,2008年《金甲战士》和《奥特曼》有诸多相似。如果说这两个尚有争议,2011年,一部名叫《高铁侠》的动画片抄袭日本动画《铁胆火车侠》就达到了赤裸裸的地步,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原作《铁胆火车侠》中出现的“日本地图”,居然也几乎未经修改地被复制到了《高铁侠》中,甚至连日本食品“饭团”也直接复制了进来。

纵观这些作品,最初的时候,国产动画片主要抄袭日本,后来则开始抄袭迪士尼。除《汽车人总动员》外,早在2012年,就有网友曝光“一部国产动画长片《瓦力》立项计划拍摄”。当时公布的故事梗概几乎是照搬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电影的皮克斯动画《机器人瓦力》,随后该作品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网的备案、立项公示中消失,最后不了了之。在今年4月,国产动画电影《疯狂玩具城》登录某视频网站后,同样被指抄袭迪士尼新作《疯狂动物城》,该作品的标题及宣传海报与热映的《疯狂动物城》非常相似。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为什么之前迪士尼对侵权事件置之不理,而现在却突然较起真来了呢?这大概和迪士尼近来正积极进军中国大陆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很重要的关系。造价55亿美元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已于6月16日正式开门迎客,打开了迪士尼进军大陆市场的另一扇门。而随之而来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包括大陆本土的主题公园开发商、大陆自制动画大片,以及各种山寨迪士尼商品和饭店等。所以此次迪士尼不惜提告以捍卫版权,也算是“杀一儆百”树立威严。

国产动画片抄袭为什么蔚然成风?

一面是人们对国产动画发展寄予热切期望,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动漫产业;一面又是国产动漫作品屡屡被指涉嫌抄袭侵权,而与抄袭相伴的,则是显而易见的粗制滥造。悉数下,最近10年大众熟知的动画片,除了《喜洋洋与灰太狼》,大概也就剩下《熊出没》了吧。这究竟是为什么?

原创力不足,这固然是其根本,但除此之外,或许还有更隐蔽的原因。

电脑之家网站总编“春卷”给《汽车人总动员》算了一笔账,“票房虽然只有584万元,但影片搞山寨大大降低了成本,制作水平就像几十年前的flash,成本低廉,制片方说不定已经赚钱了。”相比之下,如果要做原创的优质动画片,意味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风险极大。就拿口碑相当不错、制作精良的两部动画电影《秦时明月》和《龙之谷》来说,票房也仅收获5900万和5700万元,均未能赚到钱。而《大圣归来》虽然票房大卖,但影片投资上亿元,制作时间长达八年,赚钱着实不易。

也有业内人士爆料称,动画公司抄袭多奔着政府补贴而去。眼下政府扶持动画产业,多是从产量、技术、播出平台、获奖这几个标准核定。比如很多省市对本地动画企业补贴标准都是:地市电视台播出2D动画奖励500元/分钟,3D动画奖励1000元/分钟,上限为100万元;在央视播出的翻倍,上限为200万元。厦门市政府对本地动漫电影的补贴标准则是,全国院线和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奖励3000元/分钟,地区院线播出奖励1500元/分钟,获广电总局优秀奖的一次性再奖20万元。

如果以85分钟的《汽车人总动员》为例,影片上院线公映能获得政府25.5万元的补贴,假设能获得动漫奖项,补贴还将更高。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动漫企业为了获得补贴还不亏钱,选择放弃创意走捷径,直接把日本欧美优秀的动画片拿来重做一遍,极大地压缩了成本,就算没能从电视台、电影院获得回报,政府的补贴都能让他们活下来。

这就很好理解,为何现在的动画片动辄上百集,为何电视台会在午夜播出儿童动画片,有些动画片一播之后就销声匿迹。因为按照补贴政策,动画片只要一在电视台露脸,基本就能依靠补贴保本。若剧集足够长,播出平台高一些,不考虑市场因素也能大发其财。这个机制也诱使电视台成为和企业分食补贴“唐僧肉”的同谋。2010 年媒体曝出,央视午夜时段《动漫星空》就是一档企业骗补贴节目。很多动漫公司老板私底下抱怨,片子送到电视台免费播都无人要,反而要付费,甚至要给些私人好处。

2004 年中国动画年产量不足4000分钟,短短几年时间,产量便跃居世界第一,2013年达26万分钟之多。2014年各地政府减少补贴力度,动画片产量急剧下跌至不足20万分钟。统计数据会有出入,因为大量动画片根本没有播出,绝大多数只在地方台或网络“露个脸”就匆匆入库,与观众无缘。留在屏幕的,则是大量剧本简单、故事无趣、画面劣质、大量注水拉时长的粗制滥造品。很多企业为节约成本,直接从国外动画片复制剧情和分镜头,用简单的3D技术转换制作。这就不难猜测,为什么汽车人总动员和赛车总动员看起来如此眼熟了。

总有人问中国动画和优秀的国外动画差距在哪里,有人说创意,有人说技术,有人说资金实力……其实就是小聪明太多,肯花时间踏踏实实真诚付出的太少。然而,没有一个行业长远成功是靠耍小聪明做到的。

而对于动漫产业,适者生存,能强则强,不必勉强。毕竟拄着“政府补贴”这个拐杖,而缺乏内在的驱动力,是很难走远的,到头来只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微信(ID:chuangyiyu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迪士尼

4.3k
  • 迪士尼、福克斯和华纳兄弟取消推出体育流媒体服务Venu
  • 迪士尼:旗下流媒体平台含广告订阅用户1.57亿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部国产动画电影要倒大霉了,它居然得罪了迪士尼

为什么之前迪士尼对侵权事件置之不理,而现在却突然较起真来了呢?这大概和迪士尼近来正积极进军中国大陆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很重要的关系。

国产动画片抄袭成风,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然而,最近有一部动画片运气比较差,它抄袭了美国娱乐界巨擘迪士尼!这,你抄谁的不好,迪士尼也是一般人惹得起的?这不,只能法庭上见了!

去年暑假,一部叫做《汽车人总动员》的国产动漫电影以2.3分的成绩,刷新了豆瓣电影评分历史新低。然而,它却以一种另类的方式走红了,那就是涉嫌抄袭迪士尼动画片《赛车总动员》。几乎一样的海报,相似的动画形象,遭到不少网友的吐槽和抵制。

结果可想而知,迪士尼及皮克斯将《汽车人总动员》制片方厦门蓝火焰影视动漫有限公司、发行方北京基点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播放平台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诉至法院。日前(6月2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

双方各执一词:迪士尼索赔400万 被告不服

2006年,迪士尼第一部《赛车总动员》上映,“闪电麦坤”和“法兰斯高”动画形象获得不少人的喜爱。2011年,《赛车总动员2》上映,广受好评,进一步巩固了赛车总动员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直到2015年7月,国产电影《汽车人总动员》的上映,掀起了一场关于侵犯著作权的纷争,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在21日的公开法庭上,原告迪士尼代理人认为,《汽车人总动员》的动画形象K1和K2,抄袭了《赛车总动员》的动画形象“闪电麦坤”和“法兰斯高”。此外,《汽车人总动员》的名称也与《赛车总动员》极其相似,且宣传海报中故意遮盖“人”字,导致观众产生混淆和误认,其行为构成著作权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请求法院判令三公司停止侵权,同时厦门蓝火焰影视动漫有限公司、北京基点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连带赔偿原告经济损失300万元,并连带赔偿原告因制止侵权行为而支出合理费用100万元。

而被告代理人则表示,《汽车人总动员》K1和K2的形象设计借鉴现有车型独立创作完成,不构成实质相似。同时原告电影名称属于题材类的描述性名称,不能认定为知名商品特有名称,且被告宣传《汽车人总动员》是国产电影,消费者不会造成混淆。此外,涉案作品的票房收入扣除相关税金、电影专项基金、院线分成、其他创作成本后,是亏损的,被告不存在获利。最终,法院表示,将择日对该案做出宣判。

事实胜于雄辩:侵没侵权有图为证

那么,《汽车人总动员》到底有没有抄袭呢?比起法庭上的唇枪舌剑,大众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

NO.1海报对比

NO.2剧照对比

NO.3片名对比

电影在台湾地区上映时的名称是《汽车总动员》,且上映时间早于大陆上映时间,当时影迷和媒体都广泛使用过这个电影译名。而《汽车人总动员》最初名字为《小小汽车工程师》,是距上映两个月前才突然更名,这难道不存在攀附《汽车总动员》商誉的嫌疑?

抄袭之风由来已久 抄完日本抄美国

尽管目前无法得知该案的宣判结果,但近年来被观众指出涉嫌抄袭的国产动画并不是个例。

早在几年前,国内电视动画领域便有过一阵山寨狂潮。2007年央视少儿频道动画《大嘴巴嘟嘟》被指剽窃《蜡笔小新》,2008年《金甲战士》和《奥特曼》有诸多相似。如果说这两个尚有争议,2011年,一部名叫《高铁侠》的动画片抄袭日本动画《铁胆火车侠》就达到了赤裸裸的地步,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原作《铁胆火车侠》中出现的“日本地图”,居然也几乎未经修改地被复制到了《高铁侠》中,甚至连日本食品“饭团”也直接复制了进来。

纵观这些作品,最初的时候,国产动画片主要抄袭日本,后来则开始抄袭迪士尼。除《汽车人总动员》外,早在2012年,就有网友曝光“一部国产动画长片《瓦力》立项计划拍摄”。当时公布的故事梗概几乎是照搬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电影的皮克斯动画《机器人瓦力》,随后该作品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网的备案、立项公示中消失,最后不了了之。在今年4月,国产动画电影《疯狂玩具城》登录某视频网站后,同样被指抄袭迪士尼新作《疯狂动物城》,该作品的标题及宣传海报与热映的《疯狂动物城》非常相似。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为什么之前迪士尼对侵权事件置之不理,而现在却突然较起真来了呢?这大概和迪士尼近来正积极进军中国大陆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很重要的关系。造价55亿美元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已于6月16日正式开门迎客,打开了迪士尼进军大陆市场的另一扇门。而随之而来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包括大陆本土的主题公园开发商、大陆自制动画大片,以及各种山寨迪士尼商品和饭店等。所以此次迪士尼不惜提告以捍卫版权,也算是“杀一儆百”树立威严。

国产动画片抄袭为什么蔚然成风?

一面是人们对国产动画发展寄予热切期望,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动漫产业;一面又是国产动漫作品屡屡被指涉嫌抄袭侵权,而与抄袭相伴的,则是显而易见的粗制滥造。悉数下,最近10年大众熟知的动画片,除了《喜洋洋与灰太狼》,大概也就剩下《熊出没》了吧。这究竟是为什么?

原创力不足,这固然是其根本,但除此之外,或许还有更隐蔽的原因。

电脑之家网站总编“春卷”给《汽车人总动员》算了一笔账,“票房虽然只有584万元,但影片搞山寨大大降低了成本,制作水平就像几十年前的flash,成本低廉,制片方说不定已经赚钱了。”相比之下,如果要做原创的优质动画片,意味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风险极大。就拿口碑相当不错、制作精良的两部动画电影《秦时明月》和《龙之谷》来说,票房也仅收获5900万和5700万元,均未能赚到钱。而《大圣归来》虽然票房大卖,但影片投资上亿元,制作时间长达八年,赚钱着实不易。

也有业内人士爆料称,动画公司抄袭多奔着政府补贴而去。眼下政府扶持动画产业,多是从产量、技术、播出平台、获奖这几个标准核定。比如很多省市对本地动画企业补贴标准都是:地市电视台播出2D动画奖励500元/分钟,3D动画奖励1000元/分钟,上限为100万元;在央视播出的翻倍,上限为200万元。厦门市政府对本地动漫电影的补贴标准则是,全国院线和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奖励3000元/分钟,地区院线播出奖励1500元/分钟,获广电总局优秀奖的一次性再奖20万元。

如果以85分钟的《汽车人总动员》为例,影片上院线公映能获得政府25.5万元的补贴,假设能获得动漫奖项,补贴还将更高。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动漫企业为了获得补贴还不亏钱,选择放弃创意走捷径,直接把日本欧美优秀的动画片拿来重做一遍,极大地压缩了成本,就算没能从电视台、电影院获得回报,政府的补贴都能让他们活下来。

这就很好理解,为何现在的动画片动辄上百集,为何电视台会在午夜播出儿童动画片,有些动画片一播之后就销声匿迹。因为按照补贴政策,动画片只要一在电视台露脸,基本就能依靠补贴保本。若剧集足够长,播出平台高一些,不考虑市场因素也能大发其财。这个机制也诱使电视台成为和企业分食补贴“唐僧肉”的同谋。2010 年媒体曝出,央视午夜时段《动漫星空》就是一档企业骗补贴节目。很多动漫公司老板私底下抱怨,片子送到电视台免费播都无人要,反而要付费,甚至要给些私人好处。

2004 年中国动画年产量不足4000分钟,短短几年时间,产量便跃居世界第一,2013年达26万分钟之多。2014年各地政府减少补贴力度,动画片产量急剧下跌至不足20万分钟。统计数据会有出入,因为大量动画片根本没有播出,绝大多数只在地方台或网络“露个脸”就匆匆入库,与观众无缘。留在屏幕的,则是大量剧本简单、故事无趣、画面劣质、大量注水拉时长的粗制滥造品。很多企业为节约成本,直接从国外动画片复制剧情和分镜头,用简单的3D技术转换制作。这就不难猜测,为什么汽车人总动员和赛车总动员看起来如此眼熟了。

总有人问中国动画和优秀的国外动画差距在哪里,有人说创意,有人说技术,有人说资金实力……其实就是小聪明太多,肯花时间踏踏实实真诚付出的太少。然而,没有一个行业长远成功是靠耍小聪明做到的。

而对于动漫产业,适者生存,能强则强,不必勉强。毕竟拄着“政府补贴”这个拐杖,而缺乏内在的驱动力,是很难走远的,到头来只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微信(ID:chuangyiyu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