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朝阳区兴隆小学再次出现“毒跑道”危机。根据家长提供数据,该小学同一班级参与调查学生中66.67%出现流鼻血、红疹、咳嗽、鼻炎、头晕等综合症状。同时,在家长委员会收集的100份医学检查报告中,全血细胞指标异常者达到80%以上。
但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经过11天的维权斗争,学校已于28日做出拆除跑道的承诺。一位家长在朋友圈发出感慨,“结果是好的,我们是全北京、全国第一个没有经过上访就解决问题的学校!”
兴隆小学并非第一家选择“疑毒从有”拆除跑道做法的学校。探针梳理发现,近日,至少有包括北京白云路小学在内的五家小学选择在舆论压力下拆除跑道,即便这些学校此前都提供了数据合格的检测报告。
数据合格,孩子们的身体却频频出现问题,到底是哪一环节出了差错。家长们将矛头指向塑胶跑道“国家标准”的欠缺。
“疑毒从有”:主要因缺严格标准
2015年秋季学期,北京市芳草地小学丽泽分校的孩子们出现流鼻血、头晕、咳嗽等症状,家长怀疑与塑胶跑道有关。
11月12日,该校通过北京丰台一家公司对于学校室内室外空气进行了检测,并出具了一份全部指标合格的检测报告。
但耐人寻味的是,在这份“全部合格”的空气检测报告开出的27小时之后,学校上演了一出反转剧情——拆除跑道。理由是,“为了把孩子的健康放在首位,无论操场检测结果是否合格,都决定把操场跑道铲除。”
这是媒体报道中,首次出现“疑毒从有”拆除操场的案例。
2016年6月2日,白云路小学再次出现“毒跑道”疑云,引发社会热议。
同期,展览路第一小学、平谷区第六小学、丰台区星空俊才实验艺术幼儿园、山东农业大学从属学校、成都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小、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温州瑞安市玉海中心小学、郑州南阳路二小、苏州吴中区临湖实验小学、北辰福第幼儿园等十余所中小学也曝出“毒跑道”危机。各地家长自发集合起来,提出“拆除跑道”的维权诉求。
据媒体报道显示,以上多所学校都曾出具检验证书,数据并无异常。
但截至6月22日,包括西城区实验二小白云路分校、展览路第一小学、展览路第一小学(分校)、平谷区第六小学在内的四所学校已经全面实施拆除塑胶操场的决定。
此外,成都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小、温州瑞安市玉海中心小学也做出撤离新校区的处理举措。
面对孩子身体异常,学校选择“疑毒从有”,做出拆除跑道、搬离校区的做法,在中国环保协会理事师建华眼中,有些“矫枉过正”。
“但出发点是好的,我们也支持学校这样做。”师建华说。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任俊则在接受探针采访中表示,学校此举更像“出于无奈”。他称,“一个严格的标准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而已经进行跑道拆除工作的学校则就操场下一步的建设方案表示,“将听从市教委的指示安排,预计最快也要在暑期进行,不会影响学生正常上课。”
有家长直言,会不惜代价继续维权,因为“家长、学校、建设公司三方已经互不信任。”
检测“罗生门”
不少人眼中,“毒跑道”出现与标准的缺失,以及地方性标准的混乱、参差不齐息息相关。
据报道,目前我国执行的与塑胶跑道产品有关的国家标准为《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6部分:田径场地》和《合成材料跑道面层》。
有网友表示,这两个标准都过于宽松,容易导致塑胶行业“野蛮生长”、恶性竞争,“生产厂商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甚至毒性溶剂”。
探针梳理发现,在最近毒跑道事件中,不止一次出现家长、学校对检测结果各执一词的局面。
6月12日,北京西城区通报受到社会关注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操场检测结果。结果显示,该校除一间音乐教室甲醛超标外,其余教室空气和塑胶操场检测样本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但6月22日,白云路小学家长委员会又发布了一份来自国内第三方民营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该份检测报告称,跑道材料中多项物质检测的部分结果高于参考限值,16间教室室内空气的甲醛全部高于参考限值。
此时,白云路小学已经完成塑胶操场拆除工作,操场地面被苫盖防尘并搭建围挡。但家长还是积极参与调查,再次呼吁整改毒教室追责相关人员。
6月30日,白云路小学学生搬至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教室上课,家长们这才长吁一口气,“很开心!终于盼到了这一天!”
6月17日,这一幕在温州瑞安市玉海中心小学同样上演。
媒体报道显示,2016年5月,在玉海小学出现疑似“毒操场”事件后,当地教育局迅速介入调查,开启空气、跑道质量检测以及师生体检工作。
此次检测依据严格流程执行。5月21日,由瑞安市旧城改造办公室、市教育局、玉海中心小学、项目施工方、监理方以及13位家长代表全程参与送检样本采集。随后,所取样本由瑞安市纪委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组、市教育局、市旧城办、施工方、监理方、校方和两位家长代表等8人共同送往北京检测。检测单位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
6月7日,此次检测报告启封。结果显示,玉海中心小学塑胶操场送检样本中国家规范要求的苯、甲苯和二甲苯、甲苯二异氰酸酯、铅、镉、铬、汞等7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同时,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员表示该校已陆续对全校师生进行体检,体检结果无明显异常。
然而,该校家长对跑道取样“民间送检”的结果显示,跑道中存在二硫化碳、2-甲基呋喃等有毒物质。
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化学检验认证部部长郭中宝在此前采访中表示,“根据现有的国标,即便检测结果显示合格,由于检测的是特征污染物的总量,而非影响人体健康的释放量,因此‘合格’也无法说明其对人体健康有无侵害。”
任俊的意见与此高度一致,他告诉探针,“国标是产品推荐性标准,以此为参照,很难能达到现实的要求”。
目前,仍有部分家长表示因对校园操场安全检测存在疑虑,短时间内不会让孩子回校读书。
标准本身达标吗?
“我们是达标了,但是这个标准本身达标吗?”知名媒体人白岩松就此提出疑问。
塑胶跑道国家标准《GB/T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主要起草人、中国环保协会理事师建华对此做出解答,他表示,经过反复论证,我们当前国家标准并不存在问题。
“但标准并非十分完善,也可以说是有些滞后。”师建华说。
他表示,国标只是一定时期的科学认知的数据要求,随着社会进步,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此外,作为国家标准,它需要平衡全国各地基础状况,进而做出相应规定。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忽略个体差异,使局部地区出现“仅仅满足环保要求,而达不到具体物理指标”的现象。
师建华认为,当前塑胶跑道行业乱象丛生得主要原因还在于行业监管以及从业人员自律的缺失。他表示,目前仅有各地体育设施协会以及国家田径协会对塑胶跑道质量有一定监管权,“但这些并不是强制的”。
师建华建议,从招投标伊始就应该严格监管,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产生。他直言,当前性能和环保同时达标的国外产品价格为500---1000元/㎡,符合国内环保标准的价格大约在280元/㎡左右。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个基本质量保障价格被一再压缩,导致不少黑心企业趁虚而入,让劣质跑道肆虐横行。
“这是‘毒跑道’问题频发的根本原因,因为国家标准制定仅仅涉及技术层面问题,具体实施办法需要住建部、环保部、教育部通力合作。但我们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只能考量数字规格,并不具备严格约束力。”师建华说。
在他看来,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出台一套关于塑胶跑道的实施管理办法,如招标价格、材料技术要求、材料商的选定、进场是材料的鉴别、施工中添加物的鉴别、产品的检测与验收等。
同时,师建华指出,当前标准主要针对运动员,专业体育运动学校,还有大型比赛场地。但对于中小学而言,只能作为推荐标准,在孩子们体质以及不一样的运动需求方面有所忽视。
师建华表示,如若出台新标准,必须加大对这一实际情况的综合考量。
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化学与材料系聚氨酯专家罗振扬则在此前媒体采访中陈列出国标技术层面的欠缺。
罗振扬称国家标准里面所列的环保指标,并没有涵盖导致出现问题的环保因素。因此,没有办法要求生产厂家对总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限量,这也是造成“毒跑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之一。
亟待出台的新标准
6月21日,中国绿发会针对“毒跑道”事件开展首起环境公益诉讼。“毒跑道”涉事学校北京市朝阳区刘诗昆万象新天幼儿园成为舆论“靶心”。
据中新网报道,此前,绿发会曾两次派人现场联系万象幼儿园、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并递交函件要求立即拆除问题塑胶跑道,但均未获得积极进展。6月20日,万象幼儿园负责人明确表示,不会根据绿发会要求立即拆除塑胶跑道。
随着“毒跑道”事件持续发酵,家长与校方之间的“拉锯战”开始走向诉诸法律维权阶段。
探针盘点发现,大多数学校与刘诗昆万象新天幼儿园一样并未采取跑道拆除措施。如丰台区星空俊才实验艺术幼儿园、山东农业大学从属学校、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郑州南阳路二小、苏州吴中区临湖实验小学,这些学校均采取“无限期停用操场”的过渡做法。
不少校方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动作,要等国家的相关标准的出台。
6月22日,教育部就“塑胶跑道质量”问题答记者问,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会协调国家有关专业部门和标准研制部门完善相应的标准,加快修订过程,实行强制标准,增强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强制性,更加体现学生健康优先的原则。
“出台新的国家标准”成为社会上下一致呼吁,但新标准究竟何时出台仍旧不得而知。
师建华认为,制定国标需要综合全国各地不同的社会、经济、自然状况,进行大量前期调研和试验工作,因此出台难度较大,还需要一定的缓冲时间。
据介绍,目前使用的国家标准,从酝酿到出台实施,经过七年时间的综合考量。
任俊也透露,跑道国家标准制定还处于讨论协商阶段,“未纳入计划”之中。
在他看来,出台相对较为容易的地方标准可能会走在国家标准的前面。深圳在这方面先行一步,有部分经验可以让其他省市“少走弯路”。
资料显示,2016年5月4日,深圳市正式试行《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质量控制标准》。该标准对运动场地面层设计、选材、材料进场、施工、保养等阶段进行全方位的制定,填补了国标中工程建设标准的缺失。
作为标准主编,任俊声称,这部由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深圳市质检院、环境院等参与起草的《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质量控制标准》考虑了许多有害物质含量的影响,检测范围也从国家规定的7种有害物质扩大到14种,并增加了气味评定。
任俊建议,新一轮国标制定过程中,也需要适当增加一些类似“气味评定”的“兜底”标准。通过严格要求,保障达标跑道在现实生活中“不出差错”。
“制定好的技术标准,监管部门才能有力落实责任。”任俊说。
同样参与深圳跑道标准制定工作的师建华告诉探针,目前已经有不少家长提出将深圳标准推广全国。但在他看来,该做法并不现实。
“完全匹配深圳标准的跑道造价成本高,仅仅适应发达城市。其他地区资金并不充裕,势必还会产生不正常的市场竞争。如若不能因地制宜,‘毒跑道’仍旧很难被彻底杜绝。”师建华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