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早有征兆,赵薇、戴立忍事件的发展仍超出预期。严密控制下的一场失控,似乎不论通向哪一方,都令人沮丧。
事件的起因是,赵薇导演新片《没有别的爱》使用台湾艺人戴立忍担任男主演。而戴立忍被传涉“台独”,引发大量网友争议,表示要抵制该片。
《没有别的爱》是由其欣然影业、阿里影业、基石资本、安乐影片有限公司、芒果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等公司联合出品。也是继《致青春》后,导演赵薇和编剧李樯的第二次携手。
从今年3月该片开机时,就有网友要求换掉有“台独”之嫌的戴立忍,和涉“右翼”日本模特水原希子。到该片6月27日杀青,这种声音越来越大,而事情也越来越缺少转圜余地。
硬糖君(微信ID:yuleyingtang)在7月4日的文章“赵薇新片遭网友抵制,“政治正确”在娱乐圈正变得前所未有重要”中,已有详细说明,在此不多赘述。
当时硬糖君就提到:
“尽管从微博到贴吧,从豆瓣到天涯,甚至是知乎,都有网友群情激奋的身影,但与此前的“何韵诗港独”事件不同,此事始终未被大陆媒体公开报道,倒是台湾媒体写了几篇文章。”
对于这种奇异的沉默,硬糖君当时并未展开讨论。因为觉得再说也不过是脑洞,实际证据无法获得,反而容易滑向阴谋论的下乘。
万万没想到,事情却真往这个方向疾驰而去。
7月6日,@共青团中央官微发表微博,“一篇文告诉你:赵薇、戴立忍及《没有别的爱》为什么遭网友普遍谴责抵制。”全篇内容主要是转述网友的抵制言论,以及事件相关各方的反应。
最奇妙的情节,也是该事件的转折点就在此处。@共青团中央的这篇微博才发出来,就被微博方面迅速删除了。@共青团中央申诉后,该文章得到了恢复。
根据5天后新浪微博的官方回应,删帖理由是该文章内容含某功等敏感词汇,故发出后被系统自动屏蔽。
@共青团中央的出面和被删,把“赵薇、戴立忍事件”推向了新的质疑浪潮:是否有资本在暗中操控舆论?
在长达数个月的时间里,该事件在底层舆论发酵,天涯、微博、豆瓣、贴吧等各大论坛讨论度都很高,却始终未能出现在大众视野。既没有登陆微博热搜,也没出现在自媒体大v的口水清单里,更遑论正规媒体报道。
事实上,关于此事最早的媒体报道都来自台湾地区,连台湾地区的媒体人都敏感的注意到这一事件,国内同行却粗心大意了。
顺便一提,在此次事件中,老一辈八卦论坛天涯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在这些帖子中,事实和脑洞掺杂。伴以个别精神状态不稳定的发帖人,延续了天涯阴谋论的画风和火车文学的笔法,甚至都扯到共济会了,也是没边儿。
不过事实也再次心酸的证明天涯已老。如此热火朝天的讨论、扒皮了好几个月,并未掀起什么波澜,事态还是要到微博才得以扩大。
这年头儿,上头条还真不算什么,明星的狗有点头疼脑热都没准儿能上热搜,“汪峰老是不上头条”都能上头条。而确保自己不上头条,或许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共青团中央的微博在这个不上头条的魔咒里打开了一道口子,随后,7月11日下午2点,@思想火炬发表了【#思想微评#1689: 应明令禁止反华、辱华的一切反动艺人入境并禁止其参演的作品在中国国内传播】,并附上了赵薇、戴立忍事件的相关内容。@思想火炬的认证为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官方微博。
事态不断蔓延,7月11日晚7点,赵薇终于首次亲自出面回应此事,在微博中表态“我是中国国籍”,否认戴立忍涉台独,并声明水原希子最终未参演该片。
巧合的是,就在赵薇澄清微博发出后4分钟,微博管理员也终于发出了澄清微博,针对的是5天前“共青团中央”被删贴一事。
微博方面表示,删除“共青团中央”的“赵薇、戴立忍及电影《没有别的爱》遭网友普遍谴责抵制”的头条文章,是因为该文章内容含某功等敏感词汇,故发出后被系统自动屏蔽。经“共青团中央”申诉,已经迅速恢复并告知屏蔽原因,不存在被人工故意删除情况。
这样的回复似乎不能令网友感到满意。网友的质疑围绕几个焦点展开:
为什么该条微博被转发十多万次却无法登上微博热搜?
为什么新浪官方与赵薇前后脚发声明?
为什么删除网友相关评论?
@思想火炬也在7月11日晚10点发表措辞严厉的批评,表示不接受解释。【荒唐的逻辑:戴立忍说自己不是“台独”就不是吗?网友的大量证据可以漠视?】
事已至此,这场危机最终将如何化解,是否会和“日本军旗装”事件一样对赵薇造成又一次重大打击。
还是会在新的热点诞生后,迅速拨云见日。
知乎网友评论
该事件的前半场,即戴立忍涉“台独”问题,硬糖君此前曾表明立场:
世界正变得越来越不一样。全球化、地球村,这些曾经绝对“政治正确”的概念,不断被民众用实际行动质疑。而保守主义、甚至是民粹主义思潮,越来越成裹挟之势。
从英国的退欧公投,到美国的特朗普粉墨登场,再到我们身边愈演愈烈的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的对抗情绪,都可以说是全球性保守主义思潮的不同形态。
其背后自然有经济衰退的主因,当世界不再令人着迷,个人变得软弱无力,人们本能的向内收缩、抱团取暖和寻找替罪羊;也饱含文明冲突的痛苦,对民族自豪感的执着和焦虑,对非我族类的排斥,混杂着意识形态冲突和个人生活的不如意,最终形成情绪上的对抗。
硬糖君无意探讨其中的是非曲直,但作为一个既成事实,纯从商业的角度去考量,无论是影视公司还是广告主,大概是时候增加点政治敏感度了。
其实,这还是我作为媒体人的软弱。
我犹豫很久,并不敢直露心迹。在这样的思潮和行动中,复杂的问题被转化为口号式的简单观念,在群情激奋里,个体清楚的自觉人多势众。任何讨论似乎都会削弱信念的强度。
然而,尽管群体的易于情绪泛滥时常令人爱恨交加。但当呼告无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就是可怕了。
试想,在这个个体话语权随着技术进步而高涨的时代,存在一种力量,可以用技术再去制造一种声音的真空。非要有绝对的权力才能将其打破,而说话的权利在其面前轻如草芥。
在百度的竞价排名事件后,“赵薇、戴立忍”事件让我们看到另一种舆论控制的可能性。当我们越来越多通过网络来感知世界,被端到我们面前的,到底是怎样一种真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