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人大报告:近年来中国僵尸企业呈下降趋势 国有和集体企业比例最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人大报告:近年来中国僵尸企业呈下降趋势 国有和集体企业比例最高

人民大学国发院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僵尸企业比例大约为7.51%,近年来呈下降趋势。

图片来源:网络

今日上午,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国内第一份全面研究僵尸企业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僵尸企业比例大约为7.51%,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其中,国有和集体企业中比例最高。

去年1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僵尸企业”作出定性:即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并明确将对“僵尸企业”实施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供给侧改革作为当前经济改革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战略和主要抓手,其关键就是加快淘汰僵尸企业。

通过使用1998年至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1998年至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库,人大国发院测算出中国工业部门的僵尸企业比例:2000年至2013年,中国工业部门的僵尸企业比例最高时为2000年,大约30%,此后呈下降趋势。2005年至2013年的工业部门僵尸企业比例大约为7.51%。

分行业来看,利用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报告发现:僵尸企业比例最高的行业是钢铁行业(51.43%),房地产以44.53%位居其二,接下来是建筑装饰、商业贸易和综合类。僵尸企业比例最低的五个行业是银行、传媒、非银金融、计算机和休闲服务,其中银行行业中僵尸企业占比为0。

以地区观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南部地区僵尸企业比例比较低,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僵尸企业比例较高。按所有制来看,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僵尸企业的比例最高,民营企业和港澳台及外商企业中僵尸企业的比例相近,且远低于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僵尸企业的比例。

随着企业年龄的增长,僵尸企业的比例越来越高。成立1-5年的企业中,只有约3%的企业是僵尸企业;而在成立超过三十年的“老”企业中,约有23%的企业都是僵尸企业。而按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的僵尸企业比例最高,但由于基数比较小,大部分僵尸企业还是小型企业。

“地方政府和企业存在合谋,地方政府给僵尸企业输血,或者给非僵尸企业施加就业压力和产量扩大压力,导致一些不是僵尸企业的变成僵尸企业,一些僵尸企业很难被清理出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聂辉华在发布会上分析导致僵尸企业的原因。

聂辉华指出,地方政府之间和国企之间的恶性竞争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旦国家将某个行业列入重点扶持范围,地方政府就一拥而上支持这个行业的发展,造成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在许多政府部门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兼并,甚至在行业救助时直接规定只救助一定数量的大企业,这直接造成了企业间‘竞相做大’的囚徒困境。”

此外,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济压力,中国政府当年推出的投资总量约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在一些行业引起了过度投资、盲目扩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外部需求冲击,银行信贷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歧视性质的差别化待遇,也被聂辉华视为导致僵尸企业的原因。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人大报告:近年来中国僵尸企业呈下降趋势 国有和集体企业比例最高

人民大学国发院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僵尸企业比例大约为7.51%,近年来呈下降趋势。

图片来源:网络

今日上午,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国内第一份全面研究僵尸企业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僵尸企业比例大约为7.51%,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其中,国有和集体企业中比例最高。

去年1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僵尸企业”作出定性:即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并明确将对“僵尸企业”实施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供给侧改革作为当前经济改革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战略和主要抓手,其关键就是加快淘汰僵尸企业。

通过使用1998年至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1998年至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库,人大国发院测算出中国工业部门的僵尸企业比例:2000年至2013年,中国工业部门的僵尸企业比例最高时为2000年,大约30%,此后呈下降趋势。2005年至2013年的工业部门僵尸企业比例大约为7.51%。

分行业来看,利用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报告发现:僵尸企业比例最高的行业是钢铁行业(51.43%),房地产以44.53%位居其二,接下来是建筑装饰、商业贸易和综合类。僵尸企业比例最低的五个行业是银行、传媒、非银金融、计算机和休闲服务,其中银行行业中僵尸企业占比为0。

以地区观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南部地区僵尸企业比例比较低,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僵尸企业比例较高。按所有制来看,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僵尸企业的比例最高,民营企业和港澳台及外商企业中僵尸企业的比例相近,且远低于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僵尸企业的比例。

随着企业年龄的增长,僵尸企业的比例越来越高。成立1-5年的企业中,只有约3%的企业是僵尸企业;而在成立超过三十年的“老”企业中,约有23%的企业都是僵尸企业。而按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的僵尸企业比例最高,但由于基数比较小,大部分僵尸企业还是小型企业。

“地方政府和企业存在合谋,地方政府给僵尸企业输血,或者给非僵尸企业施加就业压力和产量扩大压力,导致一些不是僵尸企业的变成僵尸企业,一些僵尸企业很难被清理出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聂辉华在发布会上分析导致僵尸企业的原因。

聂辉华指出,地方政府之间和国企之间的恶性竞争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旦国家将某个行业列入重点扶持范围,地方政府就一拥而上支持这个行业的发展,造成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在许多政府部门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兼并,甚至在行业救助时直接规定只救助一定数量的大企业,这直接造成了企业间‘竞相做大’的囚徒困境。”

此外,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经济压力,中国政府当年推出的投资总量约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在一些行业引起了过度投资、盲目扩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外部需求冲击,银行信贷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歧视性质的差别化待遇,也被聂辉华视为导致僵尸企业的原因。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