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稍微算了一下。如果要想伪装成一个星际迷航死忠粉,等待我的将有十几部电影以及数百集电视剧,还有大量的背景文章要看。
这基本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我最终还是决定放弃这个想法,乖乖的承认自己并非一个星际迷航死忠或是粉丝。我甚至不知道星际的粉丝应该叫星际粉,还是迷航粉还是星航粉。
好吧,并不重要。
电影既然是拿来公开放的,面对的也将是各种各样的观众。星际的粉丝(比如Trekker或Trekkie什么的)自然有他们的乐趣。而像我这种完全非粉的普通观众,同样有属于自己的快乐。
那么,当我这种普通影迷去看最新的这部《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又会有哪些收获呢?
对我来说,这一部星际迷航,与其说是科幻片,不如说是动作冒险更恰当,其实真正属于科幻(或是科学探险、新的技术、宇宙的探险)的东西并不多。反而是动作戏与冒险惊险这样的元素更明显。
或者也是出于大片受众的考虑,只有这样,才会更吸引观众,更具可看性。
当导演换成了“速度与激情”林诣彬,很多人多在猜想,这会不会是一部速激版的星际迷航,全程玩嗨的感觉。实际上,林诣彬还是收着在做的,并且仍然做了很多致敬或呼应传统的细节(具体的你们看其他星际粉的科普文章吧)。
虽然,影片仍然有非常明显的林诣彬嗨点,比如克里斯·潘骑摩托的超级营救,或者是很多人都很喜欢的摇滚救世界的设定。
这应该也是让我非常嗨的地方,娱乐性很强,紧张刺激,而且非常嗨,很能调动观众情绪,之前有一部分略微的沉闷,也能被那高潮时刻完全改变,一下子就燃起热情。
且不论致敬,起码作为动作冒险片,这样的段落我还是非常受用的,也会对观感有所提升。
不知道是不是西蒙·佩吉参与本片剧本的原因,这一部在很多细节部分的笑点非常用心,到处都是很有趣的冷幽默,包括对斯波克性格的调侃,以及针对其他几个角色个性设计的笑点,都非常用心。
就好像上面这酷炫北京瘫的一场,属于那种恨不经意,又很有趣的笑点,我是很受用这种东西。
包括老骨头这个角色,也越发鲜明和出彩
片中很多好玩的台词都来自他,吐槽小能手的设定。感觉自己之前并没有太多关注他,突然就很抢戏了。
索菲亚·波多拉再次非常抢戏,简直了。
之前在《王牌特工》里,她就是最抢戏女配角,一对刀刃美腿,相当勾人
而到了星际迷航,你说都打扮成这个鬼样子了,
还是非常帅!
我甚至觉得,即便是这个鬼样子的她,仍然很漂亮。而且,由于她的体操运动员以及舞蹈基础,使得她总能有很多动作戏的安排,而且,都完成得很有美感,富有观赏性。
如此魅力的动作女星,以后请多演动作戏吧,更多有特点、有个性的动作角色等着你呢。
向逝者致敬,似乎也成为这一部的重要主题。由于当年的斯波克饰演者伦纳德·尼莫伊在去年去世,影片也向这位星际迷航的前辈表示了敬意。
而且,这种敬意并不仅是结尾一句字幕“向XX致敬”这么简单,而是将致敬写入剧情,并成为角色成长的推动力。新的斯波克会因为前辈的去世而悲痛,并对他之后的人生有很多影响。
即是精神的传承,又成为剧情需要,这是很用心的剧情设定,也很值得尊重。
俄罗斯小伙安东·叶利钦的意外去世,也让这一部星际迷航成了他的遗作
很有潜力且招人喜欢的一个演员,这么年轻就离开了,挺遗憾的。因为之前在香港看过一遍星际迷航,所以回来二刷的时候,我多少有点恍惚,看到他饰演的契科夫,总有点走神。会觉得电影真是个神奇的东西,一个已经死去的人,在电影里却仍是活生生的,他的生命,被永远定格在了电影里。像一次重逢,这似乎又对应了巴赞的木乃伊情结。
这也让这部电影有了其他意义,比如与自己喜欢的演员做一次告别。
如果说到趣味性,这一部星际迷航还有个地方就是,这又是一部玩转重力的电影,最后的正邪对决,同样是无视重力的,换个方向接着来,特别动画,包括那朝向各种方向的建筑,一个完全的未来世界。
总之,如果是非星际粉丝,仅作为动作冒险片来看,其实也还不错,我大概是7分左右的评分。实际上,这一部的整体格局略微有点小,并没有新的探险也稍微有点遗憾。中间略闷,但是结尾的高潮戏还是挺不错的。
在近期的大片里,这总归算能看的一部,虽然也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
发布评论
评论
昨天看了首映 感觉非常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