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加坡寨卡病例增至258人 不再对病人进行隔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加坡寨卡病例增至258人 不再对病人进行隔离

寨卡病毒的传播提醒着我们全球医疗卫生资源存在严重不均衡的问题。只有当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后,才有能力在未来抵御其它病毒的传播。

9月3日,新加坡工作人员对公寓进行烟熏消毒,防止寨卡病毒传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路透社 9月5日报道,周一,新加坡卫生部发布公告称自9月6日起,在验血或验尿结果出来之前,卫生部将不再对怀疑感染寨卡病毒的病人进行隔离,而是让他们在家中休息。

目前,新加坡政府的工作重点是采取足够防蚊和灭蚊措施,避免被携带寨卡病毒的伊蚊(Aedes aegypti)叮咬。与此同时,政府将对感染寨卡病毒的筛查从已知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

卫生部在一份声明中称考虑到伊蚊已经在当地出现以及大多数感染寨卡病毒的病人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也意味着隔离对于已经感染病毒的人来说治疗效果非常有限。

自8月27日新加坡境内出现首起本地寨卡病毒的病例后,截至9月5日中午12点,新加坡境内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总数增至258人。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接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有30名中国公民在新加坡感染寨卡病毒(Zika Virus)。患者的病情并不严重,大多已经康复或正在康复中。

彭博社9月4日报道,新加坡卫生部发表一份声明称新加坡爆发的寨卡病毒并不是来源于南美,而可能是从东南亚地区传播而来的。

新加坡公共卫生实验室及生物信息研究所发现最早感染寨卡病毒的两名病人身上的病毒属于“亚洲系”(Asian Lineage)。

至于为什么寨卡病毒在新加坡传播如此之快,新加坡“新发传染病”项目负责人Eng Eong Oio教授告诉CNN,“新加坡寨卡病毒的免疫人群比例可能很低。如果你没有免疫力能够在最开始阻挡寨卡病毒传播的话,那么之后就会传播的很快。”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登革热(Dengue)在新加坡发生也很普遍。登革热是热带地区蚊子叮咬引发身体发热、头痛、呕吐以及皮疹的一种疾病。2016年,新加坡卫生部(MOH)宣布该国预计会出现30000例登革热患者。

由此,Oio认为寨卡病毒在新加坡快速传播还可能与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病毒的基因相似有关。这意味着寨卡病毒可能会在登革热高发地区进行爆发。

再加上新加坡有570万人口拥挤在城市区域,进一步加大了传播的风险。

近日,科学家们在《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发表报告称,未来亚洲和非洲,将有20多亿人有感染寨卡病毒的风险。研究者还表示,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尼日利亚是最易感染寨卡病毒的地区。

诺丁汉大学教授鲍尔(Jonathan Ball)表示:“寨卡病毒已经在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潜伏多年,所以这些地区的很多人口可能已经有了保护性免疫力。”

他补充到,找到未来哪些国家可能会被感染的唯一办法就是“做实地研究”。这需要找出易受感染的人群并且了解哪类蚊子传播该病毒。

而且,鲍尔认为寨卡病毒的传播提醒着我们全球医疗卫生资源存在严重不均衡的问题。只有当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后,才有能力在未来抵御其它病毒的传播。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寨卡病毒已经成为一个危及全球的卫生问题。它主要通过伊蚊传播的一种病毒引起。但是,寨卡病毒的潜伏期并不明确,可能为几天。疾病症状与登革热等其它虫媒病毒感染类似,包括发热、皮疹、肌肉和关节疼痛、浑身虚弱和头痛等。孕妇一旦被感染,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出现小头症等问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加坡寨卡病例增至258人 不再对病人进行隔离

寨卡病毒的传播提醒着我们全球医疗卫生资源存在严重不均衡的问题。只有当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后,才有能力在未来抵御其它病毒的传播。

9月3日,新加坡工作人员对公寓进行烟熏消毒,防止寨卡病毒传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路透社 9月5日报道,周一,新加坡卫生部发布公告称自9月6日起,在验血或验尿结果出来之前,卫生部将不再对怀疑感染寨卡病毒的病人进行隔离,而是让他们在家中休息。

目前,新加坡政府的工作重点是采取足够防蚊和灭蚊措施,避免被携带寨卡病毒的伊蚊(Aedes aegypti)叮咬。与此同时,政府将对感染寨卡病毒的筛查从已知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

卫生部在一份声明中称考虑到伊蚊已经在当地出现以及大多数感染寨卡病毒的病人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也意味着隔离对于已经感染病毒的人来说治疗效果非常有限。

自8月27日新加坡境内出现首起本地寨卡病毒的病例后,截至9月5日中午12点,新加坡境内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总数增至258人。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接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有30名中国公民在新加坡感染寨卡病毒(Zika Virus)。患者的病情并不严重,大多已经康复或正在康复中。

彭博社9月4日报道,新加坡卫生部发表一份声明称新加坡爆发的寨卡病毒并不是来源于南美,而可能是从东南亚地区传播而来的。

新加坡公共卫生实验室及生物信息研究所发现最早感染寨卡病毒的两名病人身上的病毒属于“亚洲系”(Asian Lineage)。

至于为什么寨卡病毒在新加坡传播如此之快,新加坡“新发传染病”项目负责人Eng Eong Oio教授告诉CNN,“新加坡寨卡病毒的免疫人群比例可能很低。如果你没有免疫力能够在最开始阻挡寨卡病毒传播的话,那么之后就会传播的很快。”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登革热(Dengue)在新加坡发生也很普遍。登革热是热带地区蚊子叮咬引发身体发热、头痛、呕吐以及皮疹的一种疾病。2016年,新加坡卫生部(MOH)宣布该国预计会出现30000例登革热患者。

由此,Oio认为寨卡病毒在新加坡快速传播还可能与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病毒的基因相似有关。这意味着寨卡病毒可能会在登革热高发地区进行爆发。

再加上新加坡有570万人口拥挤在城市区域,进一步加大了传播的风险。

近日,科学家们在《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发表报告称,未来亚洲和非洲,将有20多亿人有感染寨卡病毒的风险。研究者还表示,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尼日利亚是最易感染寨卡病毒的地区。

诺丁汉大学教授鲍尔(Jonathan Ball)表示:“寨卡病毒已经在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潜伏多年,所以这些地区的很多人口可能已经有了保护性免疫力。”

他补充到,找到未来哪些国家可能会被感染的唯一办法就是“做实地研究”。这需要找出易受感染的人群并且了解哪类蚊子传播该病毒。

而且,鲍尔认为寨卡病毒的传播提醒着我们全球医疗卫生资源存在严重不均衡的问题。只有当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后,才有能力在未来抵御其它病毒的传播。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寨卡病毒已经成为一个危及全球的卫生问题。它主要通过伊蚊传播的一种病毒引起。但是,寨卡病毒的潜伏期并不明确,可能为几天。疾病症状与登革热等其它虫媒病毒感染类似,包括发热、皮疹、肌肉和关节疼痛、浑身虚弱和头痛等。孕妇一旦被感染,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出现小头症等问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