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宝钢股份换股“吞并”武钢股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宝钢股份换股“吞并”武钢股份

宝钢股份为合并方暨存续方,武钢股份为被合并方暨非存续方,预计不会导致公司最终控制权发生变更,也不会构成借壳上市。

各方屏气等待的“宝武合并”方案终于浮出水面。

9月20日,武钢股份(600005.SH)先行发布重组进展公告称,“宝武合并”的初步交易方案拟为宝钢股份(600019.SH)向武钢股份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

宝钢股份为合并方暨存续方,武钢股份为被合并方暨非存续方,预计不会导致公司最终控制权发生变更,也不会构成借壳上市。

这一方案与市场预期吻合。曾供职于鞍钢三十余年的钢铁资深人士马忠普对界面新闻记者分析称,“宝钢不仅规模大于武钢,重要的是宝钢市场化经营好于武钢。由宝钢来主导这场合并,符合宝武合并后统一经营的要求。”

截至目前,有关各方仍在就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及方案进行进一步论证和完善,还须取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的前置审批意见,尚未最终确定。

近期,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还发布多个“无偿划转股份”的公告。9月18日,宝钢集团将其持有的4.03亿股(约占总股本的2.45%)宝钢股份A股股票,无偿划转给北京诚通金控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北京诚通)。后者为国资委旗下的国有独资央企中国诚通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9月20日,武钢集团亦分别向北京诚通和国新投资有限公司无偿划转其持有的2.47亿股(约占总股本的2.45%)武钢股份A股股票。国新投资同为国资委直管央企。

在此之前,武钢集团还将5亿股(约占总股本的4.95%)武钢股份的股票无偿划转给另一家央企中远集团。多家央企相互交叉持股,被市场解读为“腾挪央企表决权”。由于宝武合并方案在提请股东大会表决时,大股东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均需要回避,而将这部分“话语权”交由其他央企代为行使,则巧妙地避开了这一难题,有助于重组方案通过。

三个月前,坊间议论已久的“中国神钢”合并传闻终于成真。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同时于6月27日起停牌至今。

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均属于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武钢集团位于武汉的生产基地于1955年开始建设,1958年建成投产,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首家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而宝钢集团在上海的工厂1978年才启动建设,1985年正式投产。

两者合并后,全球钢铁行业的公司座次将因此改写。2015年,宝钢集团的粗钢产量约为3493万吨,而武钢集团的粗钢产量为2577万吨,两者分别位居全球第五和第十一位。在这份全球钢铁公司产量排行榜上,安赛乐米塔尔和河钢集团以9713万吨及4774万吨位居前两位。

“宝武合并”后,去年新公司的粗钢总产量将达到6070万吨,成为仅次于安赛乐米塔尔的世界第二大钢铁厂,并毫无意外地问鼎中国第一大钢铁公司。相较于全国8.04亿吨的粗钢产量,其市场占有率将达到7.5%。

与2007年-2011年间的兼并重组潮类似,中国正希望再次通过这一方式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以从根本上化解国内产能过剩的难题。

去年,工信部发布的《钢铁产业调整政策(2015年修订)(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前十家钢铁企业(集团)粗钢产量(下称CR10)占全国比重不低于60%,形成三五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以及一批区域市场、细分市场的领先企业。”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9月1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经济每月谈”上透露,国务院近期发布了主要针对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46号文件——《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

这份文件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中国钢铁产业60%-70%的产量将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集团内,其中包括8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3家-4家、4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6家-8家,和一些专业化的钢铁集团,例如无缝钢管、不锈钢等专业化钢铁集团。

迟京东还透露,宝武之后,下一步的钢企重组将是鞍钢和本钢重组的实质性推进。这几乎推翻了市场此前猜测首钢与河钢合并为“北方钢铁集团”的可能性。

早在2005年8月16日,东北地区最大的两家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和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便宣布联合重组成立鞍本钢铁集团,并在沈阳举行了揭牌仪式。但并未真正落实。

“一直没有进展,鞍本虽同在辽宁,但鞍钢属于央企,本钢是国企,利益难以均衡,后来鞍钢重组了同是央企的攀钢。”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对界面新闻记者称,目前对于鞍本重组,还没有比较权威的消息。但她认为,“只要地方国资委和中央国资委达成共识,应该还有可能。”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宝钢股份换股“吞并”武钢股份

宝钢股份为合并方暨存续方,武钢股份为被合并方暨非存续方,预计不会导致公司最终控制权发生变更,也不会构成借壳上市。

各方屏气等待的“宝武合并”方案终于浮出水面。

9月20日,武钢股份(600005.SH)先行发布重组进展公告称,“宝武合并”的初步交易方案拟为宝钢股份(600019.SH)向武钢股份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

宝钢股份为合并方暨存续方,武钢股份为被合并方暨非存续方,预计不会导致公司最终控制权发生变更,也不会构成借壳上市。

这一方案与市场预期吻合。曾供职于鞍钢三十余年的钢铁资深人士马忠普对界面新闻记者分析称,“宝钢不仅规模大于武钢,重要的是宝钢市场化经营好于武钢。由宝钢来主导这场合并,符合宝武合并后统一经营的要求。”

截至目前,有关各方仍在就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及方案进行进一步论证和完善,还须取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的前置审批意见,尚未最终确定。

近期,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还发布多个“无偿划转股份”的公告。9月18日,宝钢集团将其持有的4.03亿股(约占总股本的2.45%)宝钢股份A股股票,无偿划转给北京诚通金控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北京诚通)。后者为国资委旗下的国有独资央企中国诚通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9月20日,武钢集团亦分别向北京诚通和国新投资有限公司无偿划转其持有的2.47亿股(约占总股本的2.45%)武钢股份A股股票。国新投资同为国资委直管央企。

在此之前,武钢集团还将5亿股(约占总股本的4.95%)武钢股份的股票无偿划转给另一家央企中远集团。多家央企相互交叉持股,被市场解读为“腾挪央企表决权”。由于宝武合并方案在提请股东大会表决时,大股东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均需要回避,而将这部分“话语权”交由其他央企代为行使,则巧妙地避开了这一难题,有助于重组方案通过。

三个月前,坊间议论已久的“中国神钢”合并传闻终于成真。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同时于6月27日起停牌至今。

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均属于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武钢集团位于武汉的生产基地于1955年开始建设,1958年建成投产,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首家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而宝钢集团在上海的工厂1978年才启动建设,1985年正式投产。

两者合并后,全球钢铁行业的公司座次将因此改写。2015年,宝钢集团的粗钢产量约为3493万吨,而武钢集团的粗钢产量为2577万吨,两者分别位居全球第五和第十一位。在这份全球钢铁公司产量排行榜上,安赛乐米塔尔和河钢集团以9713万吨及4774万吨位居前两位。

“宝武合并”后,去年新公司的粗钢总产量将达到6070万吨,成为仅次于安赛乐米塔尔的世界第二大钢铁厂,并毫无意外地问鼎中国第一大钢铁公司。相较于全国8.04亿吨的粗钢产量,其市场占有率将达到7.5%。

与2007年-2011年间的兼并重组潮类似,中国正希望再次通过这一方式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以从根本上化解国内产能过剩的难题。

去年,工信部发布的《钢铁产业调整政策(2015年修订)(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前十家钢铁企业(集团)粗钢产量(下称CR10)占全国比重不低于60%,形成三五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以及一批区域市场、细分市场的领先企业。”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9月1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经济每月谈”上透露,国务院近期发布了主要针对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46号文件——《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

这份文件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中国钢铁产业60%-70%的产量将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集团内,其中包括8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3家-4家、4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6家-8家,和一些专业化的钢铁集团,例如无缝钢管、不锈钢等专业化钢铁集团。

迟京东还透露,宝武之后,下一步的钢企重组将是鞍钢和本钢重组的实质性推进。这几乎推翻了市场此前猜测首钢与河钢合并为“北方钢铁集团”的可能性。

早在2005年8月16日,东北地区最大的两家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和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便宣布联合重组成立鞍本钢铁集团,并在沈阳举行了揭牌仪式。但并未真正落实。

“一直没有进展,鞍本虽同在辽宁,但鞍钢属于央企,本钢是国企,利益难以均衡,后来鞍钢重组了同是央企的攀钢。”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对界面新闻记者称,目前对于鞍本重组,还没有比较权威的消息。但她认为,“只要地方国资委和中央国资委达成共识,应该还有可能。”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