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德里的古尔冈Masterpierce大楼里,一家仅有10名印度员工的团队在这驻扎,公司的雇主是来自深圳南山的一家叫LEOMASTER的科技公司。过去两年的时间,这家公司开发了一款名叫leo隐私卫士的应用锁软件,用于加密智能手机上的App。
就这样一款在国内用户看起来并不算太起眼的产品,已经有了1.5亿印度用户的使用。在印度工具类应用排行榜上,这款应用长期居于前十名。
虽然国内倡导的“双创”政策让深圳的创业者蜂拥而至,但由于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激烈的竞争,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不再过于留恋眼前的市场。自从今年1月份,印度提出而来“创业印度”的计划之后,中国的创业团队开始蠢蠢欲动。
现在还很难说中国创业团队在印度已经取得了一番成就,但起码在某些领域,来自中国的公司们已经虎视眈眈。比如UC浏览器已经在印度市场扎稳脚跟,猎豹也已经制定了产品全面进入印度的策略,深圳信息平台服务商英威诺将研发一款印度版的今日头条……
服务于印度创业团队的博雅公关StepUp印度地区负责人Piyal Banerjee对界面新闻记者说,他们已经见证了中国初创企业进入印度市场的热潮,任何一个进入印度市场的中国初创企业都需要能够提供“物超所值”的性价比和符合全球标准的产品质量。在这里中国初创公司可以大展拳脚的领域包括教育科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
在一定程度上,莫迪总理的上台让全球创业的焦点从中国和硅谷转移到了印度。2014年5月,莫迪就开始改革提出数字印度计划;随后在2015年,莫迪政府推出印度制造计划,包括富士康、一加、vivo、OPPO等中国公司先后在印度建厂。而在今年1月,莫迪正式宣布印度创业计划,并将投资15亿美元支持印度创业公司。
几年的时间,印度的创业配套相继有所完善。比如印度提出,创业公司成立后最初3年内无须交税并免受劳工法律的审查;印度政府还推出一款手机应用软件,创业企业可以借助该软件一天内完成公司注册;同时印度政府还缩短专利申请批复的时间,将申请费用降低80%等等。
奇葩的印度用户
“在具体的产品开发和推广方面,印度也比中国更有优势,”LEOMASTER产品副总裁王尧对界面新闻记者说,印度还没有诞生BAT这样的公司对创业团队产生威胁,安卓市场的渠道仅有Google Play相对简单。更重要的是,印度的人口红利远胜中国。
2014年,从迅雷离职的王尧加入了LEOMASTER公司,并开始拓展海外市场。正如外界所说,印度恶劣的基础设施让新进来的创业团队寸步难行。但经过几天的调研之后,王尧发现印度并不像想象中这么糟糕。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印度拥有足以媲美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根据印度互联网和移动协会(IAMAI)发布的《2015年印度互联网报告》显示,2015年印度网民数量快速发展到了4亿,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互联网大国。其中,87%为移动手机用户,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率达到恐怖的55%,除此之外,城市用户占比过高,农村用户增长迅速也是印度的一个特征。
然而另一个领域的数据则跟中国截然不同。在印度,2015年的每月人均收入水平仅为74美元,这个数字还差中国4倍之多。因此在智能手机爆发和人均收入低这矛盾的两者互相结合下,印度产生了许多在中国看起来的“奇葩”需求,而这也正是印度移动互联网独有的用户特征。
“智能手机需求量很大,但许多印度人并没有钱买,所以印度的普遍现象是一个家庭中共用一部手机,由于每个人在同一部手机上使用的应用都不一样,因此应用加密锁就是一款非常有需求的产品。”王尧说。
LEOMASTER的团队在调研中也发现,当时有一款叫AppLocK的应用长期居于印度和东南亚应用排行榜的前列,但这款应用体验非常糟糕,也并没有针对这些国家进行本地化的改进。同时在其他领域,除了像shareit、UC这样的工具类产品,很少有其他应用针对本地化的需求开发一些产品。
有一次,LEOMASTER在产品推进过程中,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印度本地学生的来信。信中,这位学生说,他正在使用姐姐的手机,但非常不想让姐姐看到这个应用,因此对公司开发的产品表示了强烈期待。
这样的诉求让王尧的产品团队高度重视。公司在做了一款隐私卫士的基础上,还根据多人使用手机的这个需求,开发了防盗,骚扰拦截,隐藏图片和视频,短信隐藏等功能,很快,这家公司在印度的用户开始破亿。
这看起来就是一个中国创业公司的典型案例。
COPY FROM CHINA
在发现一个市场空白点之后,迅速开发出产品并推向市场,在用户诉求没有转变之前,成功获取第一桶金。而这样的能力,也正是印度本土团队所不能及的。
“在2014年-2015年间,印度很盛行的一句话是,Copy from China。”王尧说。
虽然印度知名理工高校林立,班加罗尔有很多大型的软件公司,美国的大型科技公司高管已经被印度人所垄断,但这并不代表就能满足印度移动互联网的需求。
王尧说,具体到产品开发上,移动互联网需要的是安卓和iOS开发人才,而印度更多的是传统的软件行业,培养出来的是以JAVA语言、网页前端为主的传统技术人才,因此仅在这一个环节上,印度的团队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
在渠道上,中国团队在印度就更加得心应手。由于在国内安卓渠道众多,每一家都有不同的玩法和规则,而渠道推广费用也高居不下,颇让创业者们头疼。而在印度,渠道几乎只有Google Play和iOS两家,清晰明了的规则体系也让中国团队可以更潜行去研究应用市场的搜索优化。
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在中国的影响下,印度本土团队从今年开始有了很大的爆发。过去几年,印度诞生的“独角兽”企业共有八家,分布在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移动软件服务、互联网软件服务等领域,包括印度电商巨头Flipkart和Snapdeal、阿里巴巴注资的Paytm、印度版滴滴打车Ola等。
并不仅仅是产品,在市场环境上,这里也呈现出来像过去几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竞争态势。在被称为印度版大众点评的Zomato背后,已经有十几家印度公司同时进入了这个领域。
这些印度企业已在全世界形成了一定影响力,并正在主导最新一轮的投资并购热潮。从2010年到2014年,PE和VC在印度的投资从1300万美元增长到了18.18亿美元,天使投资在这期间也从420万美元增长到了3220万美元。数据显示,Tiger Global去年在印度创业领域共投资了4.22亿美元;DST Global去年在印度创业领域投资了3.52亿美元;日本软银2014年对印度的初创公司投资了2.82亿美元。
Piyal Banerjee说,在印度的天使投资网络已经得到极大地成熟完善。这确保了初创公司能够得到数量巨大的早期投资和完善的创业导师辅导。此外,接受过英文教育的技术劳动力和已经准备好接受新兴技术和流行趋势的庞大年轻人口都成为了在印度建立创业公司的优势。
不完美的印度
但对于中国创业团队来说,即便找到了印度这块移动互联网的处女地,在着手开发的时候,将会遇到的水土不服问题还真不算太少。
FT中文网曾经撰文指出,印度科技产业领域迎来新一轮资金潮,其巨大的上升空间和迅速的增长速度让投资者充满乐观。然而这种乐观情绪所依存的假设并不可靠。
报道称,印度与中国是不同的。印度经济规模较小(印度为2万亿美元,中国为10万亿美元),而且要穷得多。在印度做生意仍然很困难。亚马逊与Flipkart的效率是很高,但它们仍须面对陈旧的基础设施以及费解的规定。
LEOMASTER也正是受印度费解规定制约的其中一员。“外企在中国拿个牌照最多几个月,然而公司在印度拿牌照要花大半年的时间,而且公司还必须要挂一个印度法人,”王尧抱怨说,没有一个国家是这样对待外资企业的,除此之外,在印度需要三个月换一次签证,外资企业没有任何政策优待。
按照中国产品运营模式,公司在给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移动支付或者运营商代扣的方式完成付款,而在印度,这些曾经屡试不爽的妙招几乎都不太管用。
最让中国头疼的莫过于金融环境,这直接让产品无法通过线上支付进行变现。在印度近13亿的人口中,只有4亿张银行借记卡,2300万张信用卡,许多普通印度人,甚至从来没有进过银行,虽然这几年支付系统在不断完善,但这依旧不能让移动互联网公司解决燃眉之急。
混乱的运营商业也会让线上服务的变现难上加难。和中国的三大运营商体系不同,印度的运营商数量众多,除了大国有公司和私有公司外,还有多个小运营商,且市场份额相对平均。
“印度十几家运营商,我们找运营商进行代扣的成本很高,而在线支付也没有普及,所以在印度直接通过用户变现几乎不太可能。”王尧说。
但随着印度政府对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坚定推进,预计更多中国公司将加入印度创业大潮,而在与本土企业竞争的背后,巨头的觊觎也会让中国公司这场征途充满艰险。
根据《英途》的整理,目前进入到印度市场的公司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以谷歌、亚马逊、Facebook和苹果等为主的跨国互联网巨头,依托其全球网络和印度本身的英语普及优势,迅速在印度占山为王;第二类是中国BAT为首的互联网巨头,因为本身业务的关系,往往会投资能和自己对标的应用,并以此展开业务上的合作;最后一类,是以小米、APUS、UC浏览器和茄子快传等在中国二三线城市活跃的互联网应用,结合印度市场推出了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
“印度政府一方面在推进创业,另一方面也是印度的自我炒作,如今的印度已经在创业成本上明显增高,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渠道买量的价格已经是前几年的十倍。”王尧说,现在进入印度市场,需要深入印度本土的需求,针对这些人的生活和文化相关事情做一些创新。
Piyal Banerjee也称,随着竞争加剧,中国企业在印度的自身营销也随之重要起来。因此,引人注目的市场营销活动对品牌建设和客户获得都变得异常重要。
(文/界面新闻记者林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