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让新造车运动再次升温的融资消息。
11月9日,奇点汽车宣布获得6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作为奇点汽车CEO,沈海寅告诉《中国企业家》,这一轮融资是股权加债权的混合式融资,“如果全是股权的话,对股份的稀释比较大”。投资人的结构也比较复杂,除了原来的参与者,也有新的投资机构、地方政府和几家银行。
公开资料显示,在这轮融资之前,奇点汽车还曾于2015年1月获得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壹号资本、东方网力和本见投资。2015年10月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投资,投资方英特尔投资、光信资本、本见投资。
除了宣布新一轮融资消息,奇点汽车还宣布了一揽子发展规划,如奇点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将落户安徽铜陵,总投资80亿元、年产能将达20万辆;奇点汽车联合李德毅院士一起开发、落地“驾驶脑”,为奇点汽车自主驾驶技术的提升做技术储备;携手东方网力及其全资子公司物灵科技建立人工智能研究院,进行包括车载机器人、车载智能交互在内的研发,同时加深在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方面的合作布局。
作为一家成立刚刚两年、且团队规模只有100多人的新公司,这些计划彰显了奇点汽车与其体量不太相称的野心。
沈海寅以往的职业生涯都是在互联网领域,他把创办奇点汽车称为“一次向雷军和周鸿祎致敬的创业”。跟2015年中旬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相比,沈海寅的一些思路已经发生了截然不同的转变。在他看来,企业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模式。
在获得巨额资本助力之后,奇点汽车能成为新造车运动最后的胜利者吗?
以下为《中国企业家》杂志对沈海寅的独家专访:
「 人才不求高大上 」
CE:一年前你曾说过,希望加快公司的人才引进,现在创始人级别有没有增加新的血液?
沈海寅:目前还没有。从创始人这个级别,我们未来也不太可能增加了。但是我们也会在短期内,春节前后吧,引入一些懂基地制造的人才、懂销售的人才。明年初,会把这部分的人才补充完整。
CE:这部分人才是不是不太好找?
沈海寅:你可以看我们人才的匹配,我们没有找特别高大上的,像某某车企副总这种,我们打法还是跟互联网公司一样的。像滴滴的程维,他原来也不是阿里的副总级别。
我们的销售反而不会用原来汽车公司的销售老总,因为打法完全不一样。反而更加年轻的人优势更大,更敢冲。
像优步当时在做的时候,整个中国的网络还是铺的比较好的,但是每个大区负责人的履历,其实都不是特别光鲜。所以我们不是非要找高大上的人,第一要有潜力,你给他很大的空间去做这个事情,他受原来经验的束缚会更小一些。
CE:那你们会从美团或者优步去找销售方面的人吗?
沈海寅:这个可能性会有吧……现在O2O销售人才既有线上经验又有线下经验,还是蛮匹配的。
CE:制造领域会找传统车企的人吗?
沈海寅:对。而且相对来讲年龄会大一些,经验更丰富。我们也有几个人在谈了。
「 为什么由轻变重 」
CE:一年多以前,奇点汽车还是一家轻资产的公司,现在变重了。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沈海寅:我们之所以建铜陵基地,是因为每一家企业在不同阶段是会有不同模式,像小米最早都是线上,现在开始跟vivo、OPPO竞争线下的市场。所以并不是我一开始想的方向不对,而是在不同阶段做不同的事情。
其实这次我们没有把建工厂变成一个特别着急的事。我们一开始的路线不是建工厂,第一辆车也绝对不是在自己工厂生产,一定是跟外面车企合作,还是我原来讲的模式。
为什么建工厂,是因为机缘巧合。就跟特斯拉一样,最早也是让别人帮他生产的,后来买下了丰田的工厂。所以因为外部因素的变化,把原来更晚要去做的事情提前了。
建工厂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客观方面,中国发改委和工信部要求,你要做自己品牌的车,必须要建工厂。这是我们国家政策没有与时俱进的地方。中国不断在说供给侧改革,但是这个方面还是个问题。像手机行业原来也是需要资质的,后来也是放开了。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个基地,大和小无所谓。
第二是主观方面,我们认为电动车对轻量化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原来汽油车重100公斤无所谓,只要把发动机加大一些就可以了,也花不了多少成本。但是对电动车来说,可能要多几千上万的成本。所以电动车对轻量化的需求就更加迫切。我们希望在汽车制造工艺上有突破,而不是原来那种完全用钢板的思路。
CE:这个突破特别难吧?
沈海寅:是的,我们经过研究后认为,未来铝合金和碳纤维综合下来的成本是逐渐降低的。碳纤维行业人士认为,到2020年,碳纤维成本会跟铝合金是一样的。目前中国很多厂商都在上碳纤维生产线。
原来碳纤维价格高有两个原因,一是工艺复杂,良品率低。其实碳纤维的原料成本不高,所以通过工艺改进有极大的降低成本的空间。二是原来因为价格昂贵,应用场景比较少,只能用在小众领域,比如高尔夫球杆、竞赛用的自行车、军工航天等。当大批量的碳纤维量产后,必须要往更大应用场景去走,像汽车行业,价格就会下来。
所以我们认为现在开始建一个复合型的、面向未来的工厂,是一个时机。等我们建完后,碳纤维的价格也下来了,而且整个工艺也成熟了。因为宝马已经把整个工艺都蹚了一遍。
CE:宝马蹚了一遍,后进入者就能避免很多弯路吗?
沈海寅:对。因为宝马的那些设备并不是它自己生产的,有供应商。后者不可能只做一单生意,我们可以去找宝马的供应商买他们的设备和解决方案。
CE:这个周期要等多久呢?
沈海寅:我们计划是2020年会把产能建设完,产能达到20万辆。具体生产多少要根据国内电动车市场上升的速度去调整。
很多工艺的研究需要有提前量的,如果你现在不去做,等时机成熟进入,就会有滞后期。
CE:在所有新进入的汽车公司中,奇点汽车在制造环节的做法是最创新的吗?
沈海寅:其他企业我不太清楚,我们还是按照我们对未来的判断去走。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是轻资产的公司,第一辆车是跟其他车企合作,并不是依赖我的工厂。像蔚来汽车跟江淮建新工厂,他的第一辆车是在新工厂出来的。新工厂的建设速度会影响车推出的速度。
我们是可以慢慢来的,第一辆车不依赖新工厂,就可以把新工厂设计的更加超前一些,自动化程度可以更高一些。
CE:第二辆车会在自己的工厂生产?
沈海寅:也没定,看具体进度吧。
「 不一样的打法 」
CE:3月9日亮相的样车为什么有两款车型?是不是公司内部对两款车型也很难取舍?
沈海寅:我们受其他行业影响比较大。比如在娱乐圈,原来一个明星往往由经纪公司挑选培训,亮相的时候已经打磨的很好了,粉丝只能接受或者不接受。现在像中国好歌声等,它是让粉丝看到一个歌手不成熟的状态,让粉丝有个判断和选择,看着偶像成长,这样用户的情感投入会更多一些。
我们做两个造型并不是我们对二者决定不了,而是希望建立用户跟品牌的联系,让用户关注我们,在不同阶段都有投票的权利,使得我们的成长跟他们是有关联的。
CE:这种跨行业的借鉴效果好吗?
沈海寅: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是不去做的话,你还是传统方式。你去做了,至少不会损失任何东西。
CE:怎么度过产品推出前的空窗期,你在内部和外部是不是也面临很大压力?
沈海寅:我觉得也还好,因为股东也没有讲说要怎么样怎么样,这个想法是我们自发的,我们必须得做些什么。
我们内部有两种人,一种人是来自于传统车企的,他们觉得只要每个节点都守住,不delay,就很正常。但对互联网公司的人来说,原来三个月就可以出产品,现在要三年,时间多了一个零,该怎么办?我们内部也有不同的版本迭代,基本保持互联网公司的节奏,他们也在想办法如何在产品推出之前,更大面积地收集用户对迭代产品的反应。不同团队的节奏不一样。
CE:第一款车本来计划在2015年底亮相,后来为什么推迟到2016年3月?
沈海寅:开始产品是延迟了一个月左右,后来就是春节了,所以考虑到发布会的时间点,春节前后很多媒体和供应商要放假,这个时间点效果不太好,就把发布会延到了3月初。
CE:一个全新团队做全新产品,未知挑战有很多。晚了一个月有哪些原因?
沈海寅:还是有些综合性原因。当时我们两辆车在做,哪辆完成什么样的功能,怎么实现,毕竟跟传统车做法不一样。传统车的样车一般不会动,我们的会动,而且要时速到100多公里,所以花的时间更长一些。
另外,我们两辆车发布是同一天,进度是会相互影响的。一辆车早出来没有用,要等到另一辆出来一起发布。
CE:你们团队不大,一开始要做两款车,这个决定是不是太大胆了?
沈海寅:目前回过头来看,做两款车的决定还是正确的,因为要和别人不一样。
CE:但是从资源使用的集中度来说,这个决定不是很好理解……
沈海寅:我们今天为止员工也才150个人,未来可能要2000个人。如果什么事情都自己做,有再多的资源也不够。要想怎么利用外部资源。中国有很多第三方的人才派遣公司,可以把他们人拿过来用。
你要做的必须得是有难度的事,才逼着大家去(挑战自我),这是对团队打鸡血最好的办法。说服大家去挑战有难度的事情,做到了以后,整个团队的精神面貌和自信心都会上一个台阶。
CE:你的意思是公司小,但是能动用的资源还是挺多的?
沈海寅:对,你要想办法去动用这些资源。美国有家公司,100个人造航天飞机,普通情况下是做不到的。要合理把外包的资源协作起来,会发现你能做的事情远远大于自己团队(能做的)。
「 如何把握节奏 」
CE:不同的创业公司会有长板和短板,奇点汽车的短板和长板是什么?
沈海寅:基本上是创始人也就是我的长板和短板吧。我在战略和方向上看得还好,至少也在逐步验证我们的看法。短板就是在制造业方面,我们现在要建基地,怎么把制造业这件事做起来,也是我们需要弥补的短板。
CE:感觉你现在构建的合作关系网非常大,铺的摊子很大,这跟你之前的设想是一致的吗?
沈海寅:我们选择落地在铜陵,建设这个产业园,其实是分好几期来做,不是一下铺开。我们会根据自己的节奏做这个事情。这也是我们跟政府打交道过程中,要让他们理解我们的节奏。过去我们的沟通都还是比较好的。
CE:其他互联网公司好像很少在一个地方拿一块地,建一个产业园吧?这个好像更像传统行业的做法?
沈海寅:对,是传统的做法,但是我没有说要快速做这个事情。
其实从之前你对我的采访你也应该能看出来,我不是那种好大喜功、喜欢吹泡泡的人。你可以期待两年三年后,这是一个长期的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