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银监会彻查银行涉房业务 五大要点严防资金违规入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银监会彻查银行涉房业务 五大要点严防资金违规入市

银监会要求派出机构开始就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16个城市的银行金融机构涉房业务进行专项检查,严格打击“假按揭”、“零首付”等诸多房地产乱象,严查各路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10月初央行召开商业银行会议贯彻中央房地产调控精神之后,银监会也从监管角度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专项检查。

界面新闻记者获悉,近日,银监会下发《关于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相关业务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下称通知),对16个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热点城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专项检查。检查内容为截至2016年9月末与房地产有关业务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追溯或延伸。

本次专项检查主要有五大要点:第一,房地产贷款业务规制要求和调控政策的执行情况;第二,与房地产中介和房地产企业开展业务的管控情况;第三,涉及房地产业务相关贷款的管理情况;第四,理财资金投资管理情况;第五,房地产信托业务合规经营情况。

对于专项检查结果,通知要求“各银监局应于2016年12月5日前将专项检查报告报送银监会”。

通知中的检查关联方则包括了商业银行、房地产中介、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信托公司等,主要围绕资金方是否违规向个人以及房地产企业,从拿地到售卖等全过程不同环节进行资金输送。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居民个人住房贷款呈现高速增长,前九个月个人住房贷款为3.63万亿,同比多增1.8万亿。

对于个人住房贷款方面,首付贷以及申请人真实情况核查是否真实严格等均是检查要点。例如对房地产中介,如发现存在未购房者提供首付款支持,协助伪造收入证明等违规行为的房地产中介,银行业金融机构是否先中止合作,并认真纠正整改。一位市场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在十一之前,为了达到购房者购房的目的,北京市场中很多中介机构都会相应地给购房者提供工资流水证明、办公电话真实性证明等,根据不同银行的要求,把购房者不合格的资料变换为合格资料。”

除了中介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首付贷支持之外,此次通知还要求银监局严格检查商业银行是否加强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信用卡透支等业务的合规性以及资金流向管理。在消费者加杠杆购房之时,上述贷款业务正在源源不断地向投资者、投机者以及刚需购房者输送“真金白银”,也不断地累积房地产市场风险。

此外,通知中还将理财资金和房地产信托业务的情况作为检查要点。要求银监局检查利差资金是否严格执行投资非标资产的比例限制;是否比照自营贷款管理的要求,强化对投向房地产领域的监管以及是否存在违规理财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的问题。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显示,上半年投向房地产业的占比为13.06%,即共计有2.09万亿元流向房地产。而2015年末,理财资金投向房地产的余额为1.54万亿元。这也就意味着,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新增了5500亿元。

除了理财资金之外,信托即是各种资金通道,通过多层嵌套规避监管。通知在检查要点中也指出,要严格查看信托业务是否违规将资金向土地出让款、房地产企业流动资金、为个人提供首付款等领域输送。

一位银行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分析称,此次通知与央行先前会议精神一脉相承,均是贯彻中央房地产调控精神。而银监会则从监管的角度,增加先前各种规定的合规性检查力度,防止正常规定被低效执行,进而增加房地产市场的风险累积。

在银监会三季度分析报告会中,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要合理控制业务增速,有效缓释行业集中度偏高的风险,强化合规性管理。”并进一步阐述从五个方面来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而三季度分析报告会中的五个方面,也正是上述通知的主要检查精神的蓝底。

根据三季度分析报告会数据显示,9月末,房地产贷款余额25.3万亿元,同比增长25.2%,占人民币各项贷款的比重为24.3%。除了贷款急剧快速增加之外,在季度报告会中银监会也指出,“若加上其他以房地产为抵押的贷款、房地产上下游企业贷款、购买房企债券、以及其他投向房地产的表外资产,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资产的集中度将更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银监会彻查银行涉房业务 五大要点严防资金违规入市

银监会要求派出机构开始就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16个城市的银行金融机构涉房业务进行专项检查,严格打击“假按揭”、“零首付”等诸多房地产乱象,严查各路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10月初央行召开商业银行会议贯彻中央房地产调控精神之后,银监会也从监管角度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专项检查。

界面新闻记者获悉,近日,银监会下发《关于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相关业务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下称通知),对16个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热点城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专项检查。检查内容为截至2016年9月末与房地产有关业务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追溯或延伸。

本次专项检查主要有五大要点:第一,房地产贷款业务规制要求和调控政策的执行情况;第二,与房地产中介和房地产企业开展业务的管控情况;第三,涉及房地产业务相关贷款的管理情况;第四,理财资金投资管理情况;第五,房地产信托业务合规经营情况。

对于专项检查结果,通知要求“各银监局应于2016年12月5日前将专项检查报告报送银监会”。

通知中的检查关联方则包括了商业银行、房地产中介、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信托公司等,主要围绕资金方是否违规向个人以及房地产企业,从拿地到售卖等全过程不同环节进行资金输送。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居民个人住房贷款呈现高速增长,前九个月个人住房贷款为3.63万亿,同比多增1.8万亿。

对于个人住房贷款方面,首付贷以及申请人真实情况核查是否真实严格等均是检查要点。例如对房地产中介,如发现存在未购房者提供首付款支持,协助伪造收入证明等违规行为的房地产中介,银行业金融机构是否先中止合作,并认真纠正整改。一位市场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在十一之前,为了达到购房者购房的目的,北京市场中很多中介机构都会相应地给购房者提供工资流水证明、办公电话真实性证明等,根据不同银行的要求,把购房者不合格的资料变换为合格资料。”

除了中介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首付贷支持之外,此次通知还要求银监局严格检查商业银行是否加强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信用卡透支等业务的合规性以及资金流向管理。在消费者加杠杆购房之时,上述贷款业务正在源源不断地向投资者、投机者以及刚需购房者输送“真金白银”,也不断地累积房地产市场风险。

此外,通知中还将理财资金和房地产信托业务的情况作为检查要点。要求银监局检查利差资金是否严格执行投资非标资产的比例限制;是否比照自营贷款管理的要求,强化对投向房地产领域的监管以及是否存在违规理财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的问题。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显示,上半年投向房地产业的占比为13.06%,即共计有2.09万亿元流向房地产。而2015年末,理财资金投向房地产的余额为1.54万亿元。这也就意味着,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新增了5500亿元。

除了理财资金之外,信托即是各种资金通道,通过多层嵌套规避监管。通知在检查要点中也指出,要严格查看信托业务是否违规将资金向土地出让款、房地产企业流动资金、为个人提供首付款等领域输送。

一位银行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分析称,此次通知与央行先前会议精神一脉相承,均是贯彻中央房地产调控精神。而银监会则从监管的角度,增加先前各种规定的合规性检查力度,防止正常规定被低效执行,进而增加房地产市场的风险累积。

在银监会三季度分析报告会中,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要合理控制业务增速,有效缓释行业集中度偏高的风险,强化合规性管理。”并进一步阐述从五个方面来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而三季度分析报告会中的五个方面,也正是上述通知的主要检查精神的蓝底。

根据三季度分析报告会数据显示,9月末,房地产贷款余额25.3万亿元,同比增长25.2%,占人民币各项贷款的比重为24.3%。除了贷款急剧快速增加之外,在季度报告会中银监会也指出,“若加上其他以房地产为抵押的贷款、房地产上下游企业贷款、购买房企债券、以及其他投向房地产的表外资产,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资产的集中度将更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