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震惊了,深港通命运竟然掌握在他手中?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震惊了,深港通命运竟然掌握在他手中?

险资是否可以参与深港通,目前管理层尚未明确表态。

作者:刘信凤

12月5日,市场期待已久的深港通正式开通,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必将载入史册。但深港通开通首日交易平淡,官方称之为“较为平稳”,缘何如此?笔者带你一探究竟!

先来看一下深港通首日交易情况。据深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收盘,深股通方面买入26.69亿元,使用额度27.11亿元,标的股票中464只发生交易;港股通方面买入9.02亿港元,卖出0.21亿港元,使用额度8.5亿元,标的股票中348只发生交易。官方称深港通启动首日“运行顺畅”。

从深港通额度使用情况看,截至收盘,深股通每日130亿元人民币的额度还剩下102.89亿元,余额占比为79%。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105亿元人民币额度则剩下97.41亿元,官方称深港通启动首日总体成交“较为平稳”。

深港通本身无总额上限,相当于为内地投资资者投资港股铺设一条“快车道”,。对于深港通开通预期市场已经渲染良久,但是深港通开通首日交易平稳,并未出现大额成交情况。笔者探析发现,直接原因是之前潜伏进港股的资金考虑利好兑现打算退出,而新一轮考虑进入港股的资金尚未进入。另外,险资尚未获批进入港股市场或为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

深港通开通首日,恰逢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措辞严厉批评险资举牌之后的首个交易日。周一开盘后险资举牌股便全线重挫。可见,管理层从严监管险企投资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市场的风险偏好,导致险资举牌概念股出现回撤。

险资一向“财大气粗”,险资举牌行为明显影响相关概念股走向,导致市场对保险资金参与深港通同样寄予厚望。但是,据中国证券网从一线市场了解的情况来看,保险资金并未参与到深港通启动首日的交易当中,目前仍在备战阶段。

追究保险资金缺席深港通首日交易的背后真相,并非主观上谨慎观望,而是尚待保监部门发令枪响。据知情人士透露,尽管今年9月份管理层已放开限制允许险资参与沪港通。但是对于险资是否可以参与深港通,目前管理层尚未明确表态。

日前,保监会某管理层人士对险资举牌和收购企业发表个人观点,他认为管理层对举牌态度相对宽松,认可其存在具有合理性,同时要有一定的监管;对收购则进行严格监管。可见,无论证监会还是保监会,已经关注到险资举牌所引发的市场风险,也在积极探索解决办法。

可喜的是,从现实进度来看,近日中国太保旗下资管公司等已获得沪港通业务资格和深港通业务资格。因此,不少保险机构表示,保监部门放行险资参与深港通“也不会等太久”。

尽管当前管理层尚未明确表态,但是保险机构并未放松布局深港通的节奏。由于对放开港股通有所预期,从今年年初开始,一些保险机构已逐步通过QDII基金、港股通基金等形式,间接加大了港股配置和投资,并取得了一定的收益。这意味着,一旦保监会明确放行险资参与深港通,获得业务资格的保险机构即可正式投身其中。

目前险资青睐的港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人民币贬值受益股,优选主营业务收入以美元、港元等升值货币结算的公司,如香港本地的地产股、公共事业股等;

二是特色成长股,如科技股、教育股、博彩股等;

三是高股息率资产,特别是金融板块的股息率仍有5%左右,是目前港股通途径下的加仓方向之一;

四是精选符合内地资金偏好的中小盘绩优股,重点挖掘50亿至200亿港元市值的优质中小盘股。

一方面,险资举牌切实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利于缩减两地市场估值差异,另一方面,体量巨大的险资举牌行为,直接引导市场风险偏好发生变化,操作相关概念股走势,不利市场整体稳定运行。另据保监会某管理层人士透露,保监会拟于近期出台比较严格的政策制度,对一些险资举牌股票的投资行为进行约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震惊了,深港通命运竟然掌握在他手中?

险资是否可以参与深港通,目前管理层尚未明确表态。

作者:刘信凤

12月5日,市场期待已久的深港通正式开通,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必将载入史册。但深港通开通首日交易平淡,官方称之为“较为平稳”,缘何如此?笔者带你一探究竟!

先来看一下深港通首日交易情况。据深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收盘,深股通方面买入26.69亿元,使用额度27.11亿元,标的股票中464只发生交易;港股通方面买入9.02亿港元,卖出0.21亿港元,使用额度8.5亿元,标的股票中348只发生交易。官方称深港通启动首日“运行顺畅”。

从深港通额度使用情况看,截至收盘,深股通每日130亿元人民币的额度还剩下102.89亿元,余额占比为79%。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105亿元人民币额度则剩下97.41亿元,官方称深港通启动首日总体成交“较为平稳”。

深港通本身无总额上限,相当于为内地投资资者投资港股铺设一条“快车道”,。对于深港通开通预期市场已经渲染良久,但是深港通开通首日交易平稳,并未出现大额成交情况。笔者探析发现,直接原因是之前潜伏进港股的资金考虑利好兑现打算退出,而新一轮考虑进入港股的资金尚未进入。另外,险资尚未获批进入港股市场或为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

深港通开通首日,恰逢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措辞严厉批评险资举牌之后的首个交易日。周一开盘后险资举牌股便全线重挫。可见,管理层从严监管险企投资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市场的风险偏好,导致险资举牌概念股出现回撤。

险资一向“财大气粗”,险资举牌行为明显影响相关概念股走向,导致市场对保险资金参与深港通同样寄予厚望。但是,据中国证券网从一线市场了解的情况来看,保险资金并未参与到深港通启动首日的交易当中,目前仍在备战阶段。

追究保险资金缺席深港通首日交易的背后真相,并非主观上谨慎观望,而是尚待保监部门发令枪响。据知情人士透露,尽管今年9月份管理层已放开限制允许险资参与沪港通。但是对于险资是否可以参与深港通,目前管理层尚未明确表态。

日前,保监会某管理层人士对险资举牌和收购企业发表个人观点,他认为管理层对举牌态度相对宽松,认可其存在具有合理性,同时要有一定的监管;对收购则进行严格监管。可见,无论证监会还是保监会,已经关注到险资举牌所引发的市场风险,也在积极探索解决办法。

可喜的是,从现实进度来看,近日中国太保旗下资管公司等已获得沪港通业务资格和深港通业务资格。因此,不少保险机构表示,保监部门放行险资参与深港通“也不会等太久”。

尽管当前管理层尚未明确表态,但是保险机构并未放松布局深港通的节奏。由于对放开港股通有所预期,从今年年初开始,一些保险机构已逐步通过QDII基金、港股通基金等形式,间接加大了港股配置和投资,并取得了一定的收益。这意味着,一旦保监会明确放行险资参与深港通,获得业务资格的保险机构即可正式投身其中。

目前险资青睐的港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人民币贬值受益股,优选主营业务收入以美元、港元等升值货币结算的公司,如香港本地的地产股、公共事业股等;

二是特色成长股,如科技股、教育股、博彩股等;

三是高股息率资产,特别是金融板块的股息率仍有5%左右,是目前港股通途径下的加仓方向之一;

四是精选符合内地资金偏好的中小盘绩优股,重点挖掘50亿至200亿港元市值的优质中小盘股。

一方面,险资举牌切实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利于缩减两地市场估值差异,另一方面,体量巨大的险资举牌行为,直接引导市场风险偏好发生变化,操作相关概念股走势,不利市场整体稳定运行。另据保监会某管理层人士透露,保监会拟于近期出台比较严格的政策制度,对一些险资举牌股票的投资行为进行约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