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市险企投资战绩:投资资产均增长,人保总投资收益率高达4.9%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市险企投资战绩:投资资产均增长,人保总投资收益率高达4.9%

上半年,中国人保总投资收益率达到4.9%,高居业内首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邹文榕

2023年上市险企半年报披露落下帷幕,手握万亿投资资产的险资又收获了怎样的投资战绩。

截至8月30日,中国人寿(601628.SH)、中国太保(601601.SH)、新华保险(601336.SH)、中国人保(601319.SH)、中国平安(601318.SH),以及港股上市险企中国太平(0966.HK)和阳光保险(6963.HK)均已披露2023年半年报。

从投资资产规模看,中国人寿5.42万亿投资资产高居榜首,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次之,分别为4.62万亿元、2.12万亿元,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和中国太平投资资产规模均在1万亿元之上。

此外,去年12月在港股上市的阳光保险为首次披露半年报,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投资资产规模4666亿元。

需说明的是,中国人寿财报注明,集团将持有子公司国寿安保基金、子公司国寿资产、子公司国寿财富发行并管理的部分基金、债权投资计划和资产管理产品、第三方发行并管理的部分信托计划和债权投资计划等纳入合并范围。而其余几家险企则将投资资产以及管理的第三方资产规模进行了分开统计。

若就集团管理的资产规模而言,据中国平安披露,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已超6万亿元;而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以及中国太平管理资产规模均超2万亿元。

中国平安、中国人保和中国太平管理的第三方资产规模均超1万亿元。其中,中国人保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为首次达到1万亿元,较期初增长33.9%。

2023年上半年上市险企管理资产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半年报、界面新闻整理

就各类资产的规模变动情况看,除阳光保险管理的第三方资产规模较2022年末出现下降外,其余险资管理资产规模均较年初实现增长。阳光保险半年报解释,在管第三方资产规模下降主要受主动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影响。

就投资业绩情况看,7家被统计上市险企中,仅中国太保投资收益率(已做年化处理,下同)同比实现提升,上半年总投资收益率和净投资收益率均为4%,其余各家则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

其中,投资收益率最高的中国人保上半年总投资收益率高达4.9%,净投资收益率也达到了4.4%,但较去年同期仍小幅下降0.4和0.2个百分点。新华保险、阳光保险和中国人寿的总投资收益率和净投资收益率则均较同期有所降低。

2023年上半年上市险企投资收益情况                                                                                   数据来源:半年报、界面新闻整理

投资收益金额方面,榜一和榜二依然分别由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所占据,截至2023年6月末,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分别实现净投资收益969.58亿元和852.17亿元,不过,二者的净投资收益均较去年同期出现微降。其中,中国人寿解释,公司上半年净投资收益下降主要受新增配置收益率及权益类品种分红下降影响。

投资组合方面,从各家半年报披露的情况看,在优质资产依然稀缺的市场环境下,为做好资产负债管理,各家上半年均不同程度的加大了长久期债券配置力度,同时在权益投资方面挖掘结构性机会。

以中国人保为例,据公司半年报称,2023年上半年,固定收益投资方面,面对债市利率下行的市场环境,集团积极配置优质非标金融产品;关注创新型品种的配置机会,布局资产支持计划、公募等品种,拓宽投资收益来源;持续优化存量资产信用结构,提升存量资产信用资质,信用溢价处于相对合理水平。

而展望下半年,在业绩发布会现场,太保资产总经理余荣权在业绩发布会上曾提到,股票市场具有长期配置的吸引力,政策面积极叠加低利率市场环境,现在是投资优质上市公司股票的时机,公司对此保持积极的态度。

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在公司业绩发布会上也认为,当前估值水平已经显著低于历史均值,下半年随着经济增长以及及活跃资本市场等相关政策出台,经济有望持续恢复,市场信心逐步改善,下半年A股市场整体机会大于风险,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固收市场方面,余荣权则表示,下半年要采取更加丰富的多元化策略,以应对低利率的挑战。一是利用灵活的交易策略把握市场波动的交易机会,增厚投资收益;二是加大对公募REITs、国债期货、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品种的投资比例。预计下半年长久期的地方债发行会加速,将积极关注国债、地方债的投资机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国人保

3.3k
  • 机构风向标 | 洁美科技(002859)2024年三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1.95个百分点
  • 机构风向标 | 中颖电子(300327)2024年三季度机构持仓风向标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市险企投资战绩:投资资产均增长,人保总投资收益率高达4.9%

上半年,中国人保总投资收益率达到4.9%,高居业内首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邹文榕

2023年上市险企半年报披露落下帷幕,手握万亿投资资产的险资又收获了怎样的投资战绩。

截至8月30日,中国人寿(601628.SH)、中国太保(601601.SH)、新华保险(601336.SH)、中国人保(601319.SH)、中国平安(601318.SH),以及港股上市险企中国太平(0966.HK)和阳光保险(6963.HK)均已披露2023年半年报。

从投资资产规模看,中国人寿5.42万亿投资资产高居榜首,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次之,分别为4.62万亿元、2.12万亿元,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和中国太平投资资产规模均在1万亿元之上。

此外,去年12月在港股上市的阳光保险为首次披露半年报,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投资资产规模4666亿元。

需说明的是,中国人寿财报注明,集团将持有子公司国寿安保基金、子公司国寿资产、子公司国寿财富发行并管理的部分基金、债权投资计划和资产管理产品、第三方发行并管理的部分信托计划和债权投资计划等纳入合并范围。而其余几家险企则将投资资产以及管理的第三方资产规模进行了分开统计。

若就集团管理的资产规模而言,据中国平安披露,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已超6万亿元;而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以及中国太平管理资产规模均超2万亿元。

中国平安、中国人保和中国太平管理的第三方资产规模均超1万亿元。其中,中国人保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为首次达到1万亿元,较期初增长33.9%。

2023年上半年上市险企管理资产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半年报、界面新闻整理

就各类资产的规模变动情况看,除阳光保险管理的第三方资产规模较2022年末出现下降外,其余险资管理资产规模均较年初实现增长。阳光保险半年报解释,在管第三方资产规模下降主要受主动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影响。

就投资业绩情况看,7家被统计上市险企中,仅中国太保投资收益率(已做年化处理,下同)同比实现提升,上半年总投资收益率和净投资收益率均为4%,其余各家则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

其中,投资收益率最高的中国人保上半年总投资收益率高达4.9%,净投资收益率也达到了4.4%,但较去年同期仍小幅下降0.4和0.2个百分点。新华保险、阳光保险和中国人寿的总投资收益率和净投资收益率则均较同期有所降低。

2023年上半年上市险企投资收益情况                                                                                   数据来源:半年报、界面新闻整理

投资收益金额方面,榜一和榜二依然分别由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所占据,截至2023年6月末,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分别实现净投资收益969.58亿元和852.17亿元,不过,二者的净投资收益均较去年同期出现微降。其中,中国人寿解释,公司上半年净投资收益下降主要受新增配置收益率及权益类品种分红下降影响。

投资组合方面,从各家半年报披露的情况看,在优质资产依然稀缺的市场环境下,为做好资产负债管理,各家上半年均不同程度的加大了长久期债券配置力度,同时在权益投资方面挖掘结构性机会。

以中国人保为例,据公司半年报称,2023年上半年,固定收益投资方面,面对债市利率下行的市场环境,集团积极配置优质非标金融产品;关注创新型品种的配置机会,布局资产支持计划、公募等品种,拓宽投资收益来源;持续优化存量资产信用结构,提升存量资产信用资质,信用溢价处于相对合理水平。

而展望下半年,在业绩发布会现场,太保资产总经理余荣权在业绩发布会上曾提到,股票市场具有长期配置的吸引力,政策面积极叠加低利率市场环境,现在是投资优质上市公司股票的时机,公司对此保持积极的态度。

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在公司业绩发布会上也认为,当前估值水平已经显著低于历史均值,下半年随着经济增长以及及活跃资本市场等相关政策出台,经济有望持续恢复,市场信心逐步改善,下半年A股市场整体机会大于风险,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固收市场方面,余荣权则表示,下半年要采取更加丰富的多元化策略,以应对低利率的挑战。一是利用灵活的交易策略把握市场波动的交易机会,增厚投资收益;二是加大对公募REITs、国债期货、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品种的投资比例。预计下半年长久期的地方债发行会加速,将积极关注国债、地方债的投资机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