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期中考试”成绩放榜 整体业绩有所改善

共10家券商营收突破百亿元大关,包括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中金公司等。

2023年中报季顺利收官,上市券商上半年业绩表现如何?

总体而言,上半年券商业绩相对平稳。有据可查的59家券商实现总营收2984.20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净利润929.14亿元,同比增13.6%。根据中证协数据,上半年整个证券业营收净利分别增长9%和5%。

其中,共10家券商营收突破百亿元大关,包括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中金公司等。此外,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国银河、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11家券商净利超过35亿元。具体业务来看,上半年,经纪投行普遍承压,业绩有所下滑;投资业务表现不错,部分券商增幅较大。

自营业务为券商上半年业绩“托底”,在自营业务去年同期盈利基础上增速为正的券商有40家;经纪业务受市场影响较大,整体业绩下滑,59家数据可比券商中55家增速为负值;投行业务收入小幅下滑,同时分化较为明显,25家增速为正、34家增速为负;资管业务同样受到市场影响,普遍下滑。

展望未来,有券商表示,资金端下行趋势、行业集约化经营以及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降本增效,有助于券商成本结构优化。长期而言,综合服务能力领先的头部券商及专业化水平突出的特色券商ROE水平有望持续提升。

10家营收超百亿

据choice金融终端,59家券商中,共10家营收突破百亿大关。其中,中信证券以315.00亿元的营收成绩一马当先。华泰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海通证券、中信建投、广发证券、中金公司、申万宏源以及招商证券9家营收均位于100亿到200亿之间。

从营收增速来看,排名靠前的10家券商中,有5家营收保持正增长,包括中金公司、海通证券等。上半年,海通证券营收增长了约40%。海通证券半年报显示,营收构成中,主要是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其他业务收入两项增幅较大,超过265%。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由去年同期的10亿元,增长到了今年的约38亿元。

另外,营收位于50亿元到100亿元之间的券商有9家,为浙商证券、国信证券、兴业证券、中泰证券、光大证券、平安证券、安信证券和东方证券、东吴证券。营收低于50亿的券商有40家。

此外,有16家券商营收是负增长,43家正增长。其中,万和证券(461.69%)、渤海证券(132.92%)营收增速超100%,天风证券营收增速达91.12%。对此,天风证券营收同比增长91%。天风证券在年报中解释营业收入变动原因,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0亿元,同比上涨91.12%,其中投资收益11.92亿元,同比上涨780.69%,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89亿元,较去年同期-1.00亿元增加5.89亿元。

上半年营收增速降幅较大的7家券商是粤开证券(-11.56%)、红塔证券(-12.27%)、东海证券(-19.25%)、上海证券(-23.87%)、长城国瑞证券(-24.67%)、平安证券(-27.23%)、华林证券(-30.47%)。

归母净利润方面,超35亿是头部券商的标配。2023上半年,共11家券商净利润超过35亿元,包括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中金公司等。再往后有所断档,排名12的光大证券实现净利润仅为23亿元。

净利润低于10亿元的券商有36家。

59家券商共实现净利润929.14亿元,包括、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在内的前11家头部券商实现净利568亿元,占比超七成。券商净利润的二八分化效应较为明显,目前来看,中小券商想要超车实属不易。

不少券商上半年净利润增速较快,11家券商净利增速超100%。其中,天风证券净利增幅967.87%最快,在榜单前列的还有 湘财证券(386.12%)、太平洋(369.65%)、 中原证券(233.35%)、 东方证券(193.72%)、 渤海证券(177.18%)、 粤开证券(175.08%)、 东北证券(164.48%)、 万和证券(150.05%)、 西南证券(137.08%)、 长城证券(105.04%)。

其中,太平洋证券实现了扭亏为盈,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983.32万元,较上年同期的-7781.65万元增加 28764.97万元。

此外,归母利润降速较大的有7家,分别是华安证券(-9.16%)、红塔证券(-9.61%)、国泰君安(-9.89%)、海通证券(-19.51%)、中航证券(-20.81%)、东海证券(-53.21%)、华林证券(-64.04%)。

经纪、投行收入普降

从券商的几大业务细分拆解来看,经纪业务、投行业务收入呈现普遍下降的态势。由于市场成交额小幅回落、金融产品代销仍有压力、行业佣金率边际下行,行业经纪业务收入同比有所下滑。上半年A股IPO融资规模同比减少16%至2187亿元、A股再融资规模同比减少10%至2409亿元、信用债规模同比增长3%至9.4万亿元,行业投行业务收入略有承压。

在经纪业务方面,中信证券经纪业务实现收入79.21 亿元居首。国泰君安、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中国银河、中信建投、东方财富、申万宏源、国信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均超20亿元。

在投行业务方面,上半年投行收入均较去年同期有一定程度的下滑。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三家分居前三位。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申万宏源、中泰证券、安信证券、东方证券列前十位。此外,还有19家券商投行业务收入不足1亿元。

在投行业务增速方面,万和证券(246.68%)、中银证券(168.26%)、东北证券(167.25%)、西部证券(100.92%)增速靠前。此外,长城国瑞、东海证券、渤海证券、兴业证券投行业务增长也超过两成。

上半年,有多家头部券商对投行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公司投资银行业务进一步深化事业部制改革,着力打造‘产业投行、综合投行、数字投行’。聚焦重点产业和重点业务,优化组织架构,新设财务顾问业务部、先进制造部和新能源二部等二级部门,加大重点产业覆盖,提升产业服务能力”。

自营扛起增收大旗

在经纪投行等业务表现不力的情况下,多家券商的自营业务表现亮点,对总体业务贡献很大。

整体而言,今年上半年股指表现好于去年同期、债指涨幅扩大。A股股票日均成交额9446亿元,融资融券期末余额较年初增长3%至1.6万亿元。在此背景下,证券行业投资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带动整体盈利实现增长。

在自营业务收入方面,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申万宏源、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中国银河、中信建投、招商证券、国信证券、海通证券均超30亿元,排名靠前。还有14家券商自营收入超10亿元,同时自营收入不足5亿元的还有首创证券、华安证券、国海证券、第一创业等19家券商。

自营收入增速方面,财通证券、万联证券、中金财富、天风证券、国金证券、东北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光大证券、东方证券、东吴证券、中原证券、国都证券涨超200%。

中泰证券、兴业证券、长城证券、安信证券、西南证券、国元证券、华西证券、东兴证券、上海证券、长江证券、万和证券、湘财证券12家券商扭亏为盈。

ESG融入公司治理和管理

ESG是关于环境、社会和治理如何协调发展的理念。通过半年报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上市券商在ESG治理方面逐渐发力,系统推进ESG管理,深化ESG整合。

在2023年半年报中,中信证券提到,公司将ESG因素逐步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基于全面风险管理架构,通过评估、计量、监控、应对和报告等环节,在公司及业务层面不断强化对ESG相关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和事后控制管理,以进一步提高公司在非财务风险控制上的有效性,促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中金公司表示,公司大力发展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积极布局ESG主题策略产品,助力实现“双碳”目标。2023年上半年,公司共助力发行42单绿色及ESG债券,规模超2800亿元。此外,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板块积极推动ESG投研体系建设,加强ESG投资实践,深化和完善涵盖多种资产类别的可持续投资策略和产品体系,满足不同投资者ESG投资需求。

海通证券表示,公司围绕国家“双碳”和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ESG风险管理、负责任投资等,将ESG理念全面融入发展战略和日常经营。为推进ESG管理系统化建设,公司搭建发展战略与ESG管理委员会、ESG建设领导小组及ESG工作小组三层管理架构,实现公司ESG管理工作的规范、有效推进。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ESG管理工作机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ESG工作小组的责任部门及分工进行动态调整,提升ESG管理架构与实际工作开展的匹配性。

8月29日,国际权威指数机构明晟(MSCI)公布最新年度ESG评级结果,海通证券MSCI ESG评级维持A级。海通证券已连续两年保持A级。

华泰证券在半年报中披露,2023年8月,公司制定并对外披露《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及数据保护声明》和《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检举及检举者保护相关制度》两份治理文件,分别阐述了公司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工作要求,以及公司在检举控告、检举者保护等方面的举措,旨在着力提升员工信息安全意识,更好地守护客户的隐私安全及合法权益,同时进一步构建合规、诚信、廉洁的企业文化氛围。

对于上市券商半年报的业绩展望,机构也普遍持看好态度。

国泰君安预计,上市券商2023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22.36%,受市场回暖带动的重资本业务增长是业绩上升主因,并建议增持机构业务具备竞争优势的头部券商。

开源证券同样认为,券商中报基本面同比改善,下半年增速有望扩张。其预计上市券商2023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40亿元,同比增长18%,受益于低基数,券商2023年下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有望进一步扩张。

与此同时,该机构还认为,券商板块估值和机构配置仍位于历史底部,尚未反映全年景气度改善,降费靴子基本落地,对“含基量”高的券商影响有限,关注底部机会。看好低估值、景气度相对占优且贝塔弹性较大的标的、受益标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华泰证券

5.6k
  • 华泰证券:房地产行业增量政策窗口逐步打开
  • 华泰证券:中期维持红利+内需+自主可控的哑铃组合,边际增配服务消费和科技中高性价比品种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券商“期中考试”成绩放榜 整体业绩有所改善

共10家券商营收突破百亿元大关,包括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中金公司等。

2023年中报季顺利收官,上市券商上半年业绩表现如何?

总体而言,上半年券商业绩相对平稳。有据可查的59家券商实现总营收2984.20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净利润929.14亿元,同比增13.6%。根据中证协数据,上半年整个证券业营收净利分别增长9%和5%。

其中,共10家券商营收突破百亿元大关,包括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中金公司等。此外,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国银河、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11家券商净利超过35亿元。具体业务来看,上半年,经纪投行普遍承压,业绩有所下滑;投资业务表现不错,部分券商增幅较大。

自营业务为券商上半年业绩“托底”,在自营业务去年同期盈利基础上增速为正的券商有40家;经纪业务受市场影响较大,整体业绩下滑,59家数据可比券商中55家增速为负值;投行业务收入小幅下滑,同时分化较为明显,25家增速为正、34家增速为负;资管业务同样受到市场影响,普遍下滑。

展望未来,有券商表示,资金端下行趋势、行业集约化经营以及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降本增效,有助于券商成本结构优化。长期而言,综合服务能力领先的头部券商及专业化水平突出的特色券商ROE水平有望持续提升。

10家营收超百亿

据choice金融终端,59家券商中,共10家营收突破百亿大关。其中,中信证券以315.00亿元的营收成绩一马当先。华泰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海通证券、中信建投、广发证券、中金公司、申万宏源以及招商证券9家营收均位于100亿到200亿之间。

从营收增速来看,排名靠前的10家券商中,有5家营收保持正增长,包括中金公司、海通证券等。上半年,海通证券营收增长了约40%。海通证券半年报显示,营收构成中,主要是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其他业务收入两项增幅较大,超过265%。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由去年同期的10亿元,增长到了今年的约38亿元。

另外,营收位于50亿元到100亿元之间的券商有9家,为浙商证券、国信证券、兴业证券、中泰证券、光大证券、平安证券、安信证券和东方证券、东吴证券。营收低于50亿的券商有40家。

此外,有16家券商营收是负增长,43家正增长。其中,万和证券(461.69%)、渤海证券(132.92%)营收增速超100%,天风证券营收增速达91.12%。对此,天风证券营收同比增长91%。天风证券在年报中解释营业收入变动原因,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0亿元,同比上涨91.12%,其中投资收益11.92亿元,同比上涨780.69%,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89亿元,较去年同期-1.00亿元增加5.89亿元。

上半年营收增速降幅较大的7家券商是粤开证券(-11.56%)、红塔证券(-12.27%)、东海证券(-19.25%)、上海证券(-23.87%)、长城国瑞证券(-24.67%)、平安证券(-27.23%)、华林证券(-30.47%)。

归母净利润方面,超35亿是头部券商的标配。2023上半年,共11家券商净利润超过35亿元,包括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中金公司等。再往后有所断档,排名12的光大证券实现净利润仅为23亿元。

净利润低于10亿元的券商有36家。

59家券商共实现净利润929.14亿元,包括、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在内的前11家头部券商实现净利568亿元,占比超七成。券商净利润的二八分化效应较为明显,目前来看,中小券商想要超车实属不易。

不少券商上半年净利润增速较快,11家券商净利增速超100%。其中,天风证券净利增幅967.87%最快,在榜单前列的还有 湘财证券(386.12%)、太平洋(369.65%)、 中原证券(233.35%)、 东方证券(193.72%)、 渤海证券(177.18%)、 粤开证券(175.08%)、 东北证券(164.48%)、 万和证券(150.05%)、 西南证券(137.08%)、 长城证券(105.04%)。

其中,太平洋证券实现了扭亏为盈,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983.32万元,较上年同期的-7781.65万元增加 28764.97万元。

此外,归母利润降速较大的有7家,分别是华安证券(-9.16%)、红塔证券(-9.61%)、国泰君安(-9.89%)、海通证券(-19.51%)、中航证券(-20.81%)、东海证券(-53.21%)、华林证券(-64.04%)。

经纪、投行收入普降

从券商的几大业务细分拆解来看,经纪业务、投行业务收入呈现普遍下降的态势。由于市场成交额小幅回落、金融产品代销仍有压力、行业佣金率边际下行,行业经纪业务收入同比有所下滑。上半年A股IPO融资规模同比减少16%至2187亿元、A股再融资规模同比减少10%至2409亿元、信用债规模同比增长3%至9.4万亿元,行业投行业务收入略有承压。

在经纪业务方面,中信证券经纪业务实现收入79.21 亿元居首。国泰君安、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中国银河、中信建投、东方财富、申万宏源、国信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均超20亿元。

在投行业务方面,上半年投行收入均较去年同期有一定程度的下滑。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三家分居前三位。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申万宏源、中泰证券、安信证券、东方证券列前十位。此外,还有19家券商投行业务收入不足1亿元。

在投行业务增速方面,万和证券(246.68%)、中银证券(168.26%)、东北证券(167.25%)、西部证券(100.92%)增速靠前。此外,长城国瑞、东海证券、渤海证券、兴业证券投行业务增长也超过两成。

上半年,有多家头部券商对投行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公司投资银行业务进一步深化事业部制改革,着力打造‘产业投行、综合投行、数字投行’。聚焦重点产业和重点业务,优化组织架构,新设财务顾问业务部、先进制造部和新能源二部等二级部门,加大重点产业覆盖,提升产业服务能力”。

自营扛起增收大旗

在经纪投行等业务表现不力的情况下,多家券商的自营业务表现亮点,对总体业务贡献很大。

整体而言,今年上半年股指表现好于去年同期、债指涨幅扩大。A股股票日均成交额9446亿元,融资融券期末余额较年初增长3%至1.6万亿元。在此背景下,证券行业投资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带动整体盈利实现增长。

在自营业务收入方面,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申万宏源、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中国银河、中信建投、招商证券、国信证券、海通证券均超30亿元,排名靠前。还有14家券商自营收入超10亿元,同时自营收入不足5亿元的还有首创证券、华安证券、国海证券、第一创业等19家券商。

自营收入增速方面,财通证券、万联证券、中金财富、天风证券、国金证券、东北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光大证券、东方证券、东吴证券、中原证券、国都证券涨超200%。

中泰证券、兴业证券、长城证券、安信证券、西南证券、国元证券、华西证券、东兴证券、上海证券、长江证券、万和证券、湘财证券12家券商扭亏为盈。

ESG融入公司治理和管理

ESG是关于环境、社会和治理如何协调发展的理念。通过半年报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上市券商在ESG治理方面逐渐发力,系统推进ESG管理,深化ESG整合。

在2023年半年报中,中信证券提到,公司将ESG因素逐步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基于全面风险管理架构,通过评估、计量、监控、应对和报告等环节,在公司及业务层面不断强化对ESG相关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和事后控制管理,以进一步提高公司在非财务风险控制上的有效性,促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中金公司表示,公司大力发展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积极布局ESG主题策略产品,助力实现“双碳”目标。2023年上半年,公司共助力发行42单绿色及ESG债券,规模超2800亿元。此外,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板块积极推动ESG投研体系建设,加强ESG投资实践,深化和完善涵盖多种资产类别的可持续投资策略和产品体系,满足不同投资者ESG投资需求。

海通证券表示,公司围绕国家“双碳”和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ESG风险管理、负责任投资等,将ESG理念全面融入发展战略和日常经营。为推进ESG管理系统化建设,公司搭建发展战略与ESG管理委员会、ESG建设领导小组及ESG工作小组三层管理架构,实现公司ESG管理工作的规范、有效推进。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ESG管理工作机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ESG工作小组的责任部门及分工进行动态调整,提升ESG管理架构与实际工作开展的匹配性。

8月29日,国际权威指数机构明晟(MSCI)公布最新年度ESG评级结果,海通证券MSCI ESG评级维持A级。海通证券已连续两年保持A级。

华泰证券在半年报中披露,2023年8月,公司制定并对外披露《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及数据保护声明》和《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检举及检举者保护相关制度》两份治理文件,分别阐述了公司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工作要求,以及公司在检举控告、检举者保护等方面的举措,旨在着力提升员工信息安全意识,更好地守护客户的隐私安全及合法权益,同时进一步构建合规、诚信、廉洁的企业文化氛围。

对于上市券商半年报的业绩展望,机构也普遍持看好态度。

国泰君安预计,上市券商2023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22.36%,受市场回暖带动的重资本业务增长是业绩上升主因,并建议增持机构业务具备竞争优势的头部券商。

开源证券同样认为,券商中报基本面同比改善,下半年增速有望扩张。其预计上市券商2023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40亿元,同比增长18%,受益于低基数,券商2023年下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有望进一步扩张。

与此同时,该机构还认为,券商板块估值和机构配置仍位于历史底部,尚未反映全年景气度改善,降费靴子基本落地,对“含基量”高的券商影响有限,关注底部机会。看好低估值、景气度相对占优且贝塔弹性较大的标的、受益标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