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远景田庆军:低价内卷加剧,储能度电成本1毛钱指日可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远景田庆军:低价内卷加剧,储能度电成本1毛钱指日可待

价格下行是行业大发展的条件之一。

田庆军。图片来源:中国国际光储充大会

界面新闻见习记者 | 高菁

“(储能)价格下行的曲线仍在路上,没有探底。电芯0.5元/Wh不会是分水岭,未来可能会比这个更低。”

在日前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光储充大会期间,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的采访时表示。

当前,储能行业低价内卷态势加剧。

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数据显示,以2小时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不含用户侧应用为例,7月中标均价1.1元/Wh,同比下降26%,环比下降3%,与今年1月相比下降27%。集采4小时储能系统的最低报价已跌破0.9元/Wh。

8月初,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宣布,为加速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产业规模化落地,到今年底,楚能新能源280 Ah储能锂电池将以不超过0.5元/Wh的价格(不含税)销售。“价格同比降本约40%,储能锂电池市场正式进入0.5元/Wh时代。”

在田庆军看来,这种态势仍将持续。他指出,价格下行对储能行业而言并非是坏事,反而是大发展的条件之一。

田庆军表示,近年风电、光伏行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正是因为成本急剧下降,让开发商、投资者赚到了钱,行业自然而然地被拉动起来。储能行业也是同样的道理。

田庆军还提到,随着储能装机规模在现有基础上呈几十倍式地增长,电力的峰谷价差将迅速缩小,届时储能若想盈利,则必须要降低一次性的投资成本。

峰谷差价套利为工商业储能主要收益模式之一,指在电价谷时从电网购买低价电为储能系统充电,电价峰时利用储能系统供给负载,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储能价格未来一定会继续下行,储能度电成本1毛钱指日可待。企业想存活下去,只能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去降低成本,没有别的办法。”田庆军说。

中国储能出海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据高工储能的消息,今年的德国慕尼黑Intersolar Europe 2023展会上,有上百家中国储能企业参与。远景在东南亚、欧洲等海外市场也连续斩获多个百兆瓦级项目

田庆军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内卷也开始从国内转向国外,叠加海外市场的交付风险,其情况未必好于国内。

“国内的竞争会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国外的竞争则完全不同,甚至可能会引起反制。所以中国企业出海的时候应该适当地做一些联合,相对地形成一些共识,不要卷得太厉害。”

近几年,中国储能产业新增入局者数量递增。据第一财经统计,2018年-2022年,新增注册储能相关企业数量分别是3631家、4509家、4006家、7088家和37045家。

赛道的火热也滋生出了潜在的风险。

田庆军表示,目前储能的门槛被严重看低了,“一个储能电站有几万甚至几十万块的电芯,每一块电芯出问题都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这其中的技术门槛非常高。”

在他看来,如今在资本的助推下,许多不具备相关能力的企业也开始做储能,为整个行业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据田庆军透露,目前很多开发商在选择企业的时候,只从价格和电芯品牌两个维度进行判断。他对此表示: “首先,价格并不是全部,还应关注合作伙伴在全过程的额外价值创造;其次,电芯不等于储能系统,一个好的系统离不开好的电芯,但好的电芯未必能做出好的系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远景田庆军:低价内卷加剧,储能度电成本1毛钱指日可待

价格下行是行业大发展的条件之一。

田庆军。图片来源:中国国际光储充大会

界面新闻见习记者 | 高菁

“(储能)价格下行的曲线仍在路上,没有探底。电芯0.5元/Wh不会是分水岭,未来可能会比这个更低。”

在日前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光储充大会期间,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的采访时表示。

当前,储能行业低价内卷态势加剧。

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数据显示,以2小时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不含用户侧应用为例,7月中标均价1.1元/Wh,同比下降26%,环比下降3%,与今年1月相比下降27%。集采4小时储能系统的最低报价已跌破0.9元/Wh。

8月初,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宣布,为加速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产业规模化落地,到今年底,楚能新能源280 Ah储能锂电池将以不超过0.5元/Wh的价格(不含税)销售。“价格同比降本约40%,储能锂电池市场正式进入0.5元/Wh时代。”

在田庆军看来,这种态势仍将持续。他指出,价格下行对储能行业而言并非是坏事,反而是大发展的条件之一。

田庆军表示,近年风电、光伏行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正是因为成本急剧下降,让开发商、投资者赚到了钱,行业自然而然地被拉动起来。储能行业也是同样的道理。

田庆军还提到,随着储能装机规模在现有基础上呈几十倍式地增长,电力的峰谷价差将迅速缩小,届时储能若想盈利,则必须要降低一次性的投资成本。

峰谷差价套利为工商业储能主要收益模式之一,指在电价谷时从电网购买低价电为储能系统充电,电价峰时利用储能系统供给负载,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储能价格未来一定会继续下行,储能度电成本1毛钱指日可待。企业想存活下去,只能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去降低成本,没有别的办法。”田庆军说。

中国储能出海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据高工储能的消息,今年的德国慕尼黑Intersolar Europe 2023展会上,有上百家中国储能企业参与。远景在东南亚、欧洲等海外市场也连续斩获多个百兆瓦级项目

田庆军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内卷也开始从国内转向国外,叠加海外市场的交付风险,其情况未必好于国内。

“国内的竞争会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国外的竞争则完全不同,甚至可能会引起反制。所以中国企业出海的时候应该适当地做一些联合,相对地形成一些共识,不要卷得太厉害。”

近几年,中国储能产业新增入局者数量递增。据第一财经统计,2018年-2022年,新增注册储能相关企业数量分别是3631家、4509家、4006家、7088家和37045家。

赛道的火热也滋生出了潜在的风险。

田庆军表示,目前储能的门槛被严重看低了,“一个储能电站有几万甚至几十万块的电芯,每一块电芯出问题都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这其中的技术门槛非常高。”

在他看来,如今在资本的助推下,许多不具备相关能力的企业也开始做储能,为整个行业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据田庆军透露,目前很多开发商在选择企业的时候,只从价格和电芯品牌两个维度进行判断。他对此表示: “首先,价格并不是全部,还应关注合作伙伴在全过程的额外价值创造;其次,电芯不等于储能系统,一个好的系统离不开好的电芯,但好的电芯未必能做出好的系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