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年产150亿支,一支粉笔卖到了70元,这个小村庄承包了全国85%的粉笔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年产150亿支,一支粉笔卖到了70元,这个小村庄承包了全国85%的粉笔

刘垸村,属实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粉笔第一村”。

文 | 深氪新消费 沐九九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在歌颂教师的诗歌中,粉笔似乎永不缺席。就文学形式而言,这叫“以物寓人”;就情感表达而言,这叫“以意传情”;然而就产业经济而言,一支支粉笔磨尽背后,承载着无数情谊的粉笔同样造就了上亿规模的生意。

藏在湖北应城的刘垸村,每年生产粉笔数量高达150亿支,这里占据了全国85%以上的市场份额,且产品远销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甚至还卖到了联合国。

刘垸村,属实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粉笔第一村”。

“膏都盐海”造出“粉笔王国”

20世纪50年代,刘垸村在农民协会的帮助下,成立了“文化扫盲工作组”,并办起了扫盲夜校,供全村少年少女、基干民兵们在此学习。

其时,教室里没有黑板和粉笔,大家只能用石膏制成白色的“浆把子”,再在涂满黑漆的木板上写字,不仅费时费力,操作过程也十分不便。

直至1958年,有位叫刘寿山的村民在去南京跑业务的途中,偶遇到将石膏制作成粉笔的全过程,突觉商机,而后才将粉笔制作工艺带回到刘垸村。

在刘垸村人看来,粉笔制作简直是送上门的生意。

一来,刘垸村在粉笔制作上具备天然的原料优势。

自古以来,应城有三宝:灵芝、温泉和石膏,而石膏恰恰又是制作粉笔的主要原料。

作为“膏都盐海”,应城有400多年的石膏开采历史,其石膏储量高达13亿吨。纤维石膏储量、品位更是居全国之冠,一级品纤维石膏占全国储量的82%以上,被誉为“亚洲纤维石膏王国”。

这些丰富的石膏资源给粉笔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给。

二来,粉笔制作并不复杂,极容易上手。

虽然粉笔制作过程可以细化到配料、点浆、搅拌、倒模、铸型、晾晒等多道程序,但整个过程十分迅速,且对技术考验十分低,稍加学习就能上手。

然而,虽然拥有原料优势且掌握了粉笔制作技巧,刘寿山在模具上还是犯了难。

由于当时国家明令禁止买卖“铜”,而制作粉笔的模具又是由铜制成,这意味着买模具就等于买铜,因此没有人敢卖给刘寿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刘寿山都苦于在市面上买不到粉笔模具。无奈之下,他还是自筹铜然后请模具师傅帮忙打造,这才解决了难题。

而在刘寿山的带动下,刘垸村也正式和粉笔制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起初,村里还只是少数胆大的人在跟随。直至改革开放以后,刘垸村的粉笔产业才彻底被激活。据当地人回忆,几乎一夜之间当地冒出了70多家粉笔生产专业户。

不过,由于技术有限,当时生产的粉笔颜色还是单一的白色。直到之后,刘垸村村民不断进行改革创新,这才将粉笔的颜色从白色变成五颜六色。与此同时,传统的105孔模具也逐渐被升级成360孔、500孔,甚至是1500孔,进一步提升了效率。

而在村民勤勤恳恳肩挑背扛四处找销路下,刘垸村的粉笔产业也愈发壮大。

在巅峰时期的九十年代,刘垸村1000多户村民中有超过80%的村民都在从事粉笔产业,且带动了周边村子超3000户村民参与进来。

即使到今天,整个村子仍有不少人在从事粉笔生产,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了粉笔厂、模具厂、纸箱厂、包装厂、印刷厂、运输公司等一系列粉笔产业链,实现了上亿规模的产业经济。

迈向电商,小小粉笔销往联合国

在粉笔产业壮大这条路上,并不是所有的都像刘垸村这么幸运。

比如同为粉笔村的西安鄠邑区双旗村,其制作粉笔的历史几乎和刘垸村不相上下,且当年还因“中国西部粉笔之乡”的美誉而一度在全国闻名。然而时至今日,双旗村里从事粉笔生产的人员寥寥无几,不过仅十几家,且大都以家庭作坊为主,难成规模。

而刘垸村之所以能绕过历史长河撑到现在,其根本在于当地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迎难而上且懂得抓住趋势的可贵品质。

由于粉笔制作门槛低且市场销量好,早期的时候便吸引了大批人入局,紧接着,国内粉笔数量出现大幅增长。而在需求未出现同等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粉笔生产企业在迈入新世纪后自然就开始遭遇供过于求的难题,甚至还一度出现滞销。

面对粉笔难销的困境,当时刘垸村村民们没少出主意,可最后都不了了之,解决不了根本。直到有位叫刘小锋的年轻人回乡,才将刘垸村成堆的粉笔一扫而空。

而这也让村民们见识到了电商的“魔力”。

其时,刘小锋在深圳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就职,当听说家乡粉笔产业遭遇的难题后,其毅然从公司离职,回到家乡创办了刘垸粉笔有限责任公司。

和长期扎根村里,只知道向周边城市销售粉笔的村民不同,由于接触过新兴技术,深知互联网的优势,这个年轻人在回村之后便打定主意做起了电商交易,一个在村民看来有点天方夜谭的途径。

据刘小锋回忆,当时自己每天要在网上工作近20个小时,在各种交易网站上发布刘垸粉笔的信息,而后给全国各地的客户聊产品、寄样品。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刘小锋的坚持下,公司收到了外省某教育局预定的10万元粉笔订单。在这之后,又有美国客商通过阿里巴巴网站预订了160万美元的鸡蛋型粉笔。

此后,刘小锋和村民合作,不仅如约完成了订单,还创新了“公司+产户”的新模式,解决了当地粉笔销售的一大难题。到今天,刘小锋公司的电商业务如火如荼,仅去年一年销售额就达到了1000多万元。

而在他的带动下,刘垸村的电商粉笔业务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据刘垸村党支部书记刘汉涛介绍,村里目前有180多家农户和4家企业生产粉笔,生产大户每年能生产20万箱粉笔,平均每户生产6万箱,年销量达200万元到600万元不等。

刘垸村的粉笔,不只卖到了沃尔玛,还卖给了联合国,简直堪称中国产业制造的优秀代表。

两条腿走路,刘垸村再谋变

时隔二十年后,粉笔产业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

现下,白板和电子投影仪等新技术出现,让粉笔的使用频率大幅下滑,并逐渐稀释了后者的市场份额。

但面对强劲对手的来临,颇有经验的刘垸村人丝毫没有表现出慌张,其不仅业绩没受影响,还实现了将小小一支粉笔卖出高价的愿望。

成绩斐然背后,是刘垸村人始终求变的完美一跃。

据湖北三戟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俊在介绍,早在2003年,在香港老板拿出一些造型粉笔后,他们团队便根据这些造型粉笔不断开发模具,时至今日,光粉笔产品就有几百种款式。

无独有偶,在不断改革求变中,刘垸村的粉笔已经不仅是五颜六色了,其类型也是多种多样,拥有智能玩具型、知识运用型、灭虫杀菌型、玩具卡通型、竞技运动型等多种类型。

更关键的是,这些粉笔的用途也早已不局限在教育行业,包括娱乐、工业等领域均有所涉猎。

比如李俊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原来公司每年的生产量90%都是国内教学粉笔,现在90%是出口粉笔,玩具粉笔,教学粉笔仅占十分之一。

而在产品赋能下,刘垸村的粉笔也由低价迈向了高端化、高溢价,扩大了盈利空间。

以刘小锋公司生产的碳酸钙无尘粉笔为例,据其介绍,该产品一盒能卖到10美元(约合人民币70元),利润是普通教学粉笔的10多倍;而湖北三戟文化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夜光粉笔也同样卖出了5美元的高价,工艺玩具粉笔更是成绩斐然。

此外,在电商带来的全球化优势下,刘垸村的粉笔销售对象也早已从初期临近的城市延伸到全国,再扩展到海外。比如在三戟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达1000万元的销售额中,其出口量就占到了近九成。

积极拥抱变化,积极创新,这些都是刘垸村历久弥新的主要原因。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唯一不变的是一直在变,而保持不变的核心或许就在于积极求变。

这,或许是刘垸村给双旗村的答案,也是给我们的答案。

参考资料:《湖北有个“中华粉笔第一村”,年产过亿箱粉笔俏销全球》

《一根粉笔养活了这个村几代人,联合国都是他们的客户》

《小粉笔“绘”出多彩大市场——“中华粉笔第一村”应城刘垸村的创新密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粉笔科技

  • 港股粉笔涨超17%
  • 2025国考报名人数或近340万人,最热岗竞争比高达16702:1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年产150亿支,一支粉笔卖到了70元,这个小村庄承包了全国85%的粉笔

刘垸村,属实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粉笔第一村”。

文 | 深氪新消费 沐九九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在歌颂教师的诗歌中,粉笔似乎永不缺席。就文学形式而言,这叫“以物寓人”;就情感表达而言,这叫“以意传情”;然而就产业经济而言,一支支粉笔磨尽背后,承载着无数情谊的粉笔同样造就了上亿规模的生意。

藏在湖北应城的刘垸村,每年生产粉笔数量高达150亿支,这里占据了全国85%以上的市场份额,且产品远销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甚至还卖到了联合国。

刘垸村,属实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粉笔第一村”。

“膏都盐海”造出“粉笔王国”

20世纪50年代,刘垸村在农民协会的帮助下,成立了“文化扫盲工作组”,并办起了扫盲夜校,供全村少年少女、基干民兵们在此学习。

其时,教室里没有黑板和粉笔,大家只能用石膏制成白色的“浆把子”,再在涂满黑漆的木板上写字,不仅费时费力,操作过程也十分不便。

直至1958年,有位叫刘寿山的村民在去南京跑业务的途中,偶遇到将石膏制作成粉笔的全过程,突觉商机,而后才将粉笔制作工艺带回到刘垸村。

在刘垸村人看来,粉笔制作简直是送上门的生意。

一来,刘垸村在粉笔制作上具备天然的原料优势。

自古以来,应城有三宝:灵芝、温泉和石膏,而石膏恰恰又是制作粉笔的主要原料。

作为“膏都盐海”,应城有400多年的石膏开采历史,其石膏储量高达13亿吨。纤维石膏储量、品位更是居全国之冠,一级品纤维石膏占全国储量的82%以上,被誉为“亚洲纤维石膏王国”。

这些丰富的石膏资源给粉笔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给。

二来,粉笔制作并不复杂,极容易上手。

虽然粉笔制作过程可以细化到配料、点浆、搅拌、倒模、铸型、晾晒等多道程序,但整个过程十分迅速,且对技术考验十分低,稍加学习就能上手。

然而,虽然拥有原料优势且掌握了粉笔制作技巧,刘寿山在模具上还是犯了难。

由于当时国家明令禁止买卖“铜”,而制作粉笔的模具又是由铜制成,这意味着买模具就等于买铜,因此没有人敢卖给刘寿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刘寿山都苦于在市面上买不到粉笔模具。无奈之下,他还是自筹铜然后请模具师傅帮忙打造,这才解决了难题。

而在刘寿山的带动下,刘垸村也正式和粉笔制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起初,村里还只是少数胆大的人在跟随。直至改革开放以后,刘垸村的粉笔产业才彻底被激活。据当地人回忆,几乎一夜之间当地冒出了70多家粉笔生产专业户。

不过,由于技术有限,当时生产的粉笔颜色还是单一的白色。直到之后,刘垸村村民不断进行改革创新,这才将粉笔的颜色从白色变成五颜六色。与此同时,传统的105孔模具也逐渐被升级成360孔、500孔,甚至是1500孔,进一步提升了效率。

而在村民勤勤恳恳肩挑背扛四处找销路下,刘垸村的粉笔产业也愈发壮大。

在巅峰时期的九十年代,刘垸村1000多户村民中有超过80%的村民都在从事粉笔产业,且带动了周边村子超3000户村民参与进来。

即使到今天,整个村子仍有不少人在从事粉笔生产,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了粉笔厂、模具厂、纸箱厂、包装厂、印刷厂、运输公司等一系列粉笔产业链,实现了上亿规模的产业经济。

迈向电商,小小粉笔销往联合国

在粉笔产业壮大这条路上,并不是所有的都像刘垸村这么幸运。

比如同为粉笔村的西安鄠邑区双旗村,其制作粉笔的历史几乎和刘垸村不相上下,且当年还因“中国西部粉笔之乡”的美誉而一度在全国闻名。然而时至今日,双旗村里从事粉笔生产的人员寥寥无几,不过仅十几家,且大都以家庭作坊为主,难成规模。

而刘垸村之所以能绕过历史长河撑到现在,其根本在于当地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迎难而上且懂得抓住趋势的可贵品质。

由于粉笔制作门槛低且市场销量好,早期的时候便吸引了大批人入局,紧接着,国内粉笔数量出现大幅增长。而在需求未出现同等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粉笔生产企业在迈入新世纪后自然就开始遭遇供过于求的难题,甚至还一度出现滞销。

面对粉笔难销的困境,当时刘垸村村民们没少出主意,可最后都不了了之,解决不了根本。直到有位叫刘小锋的年轻人回乡,才将刘垸村成堆的粉笔一扫而空。

而这也让村民们见识到了电商的“魔力”。

其时,刘小锋在深圳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就职,当听说家乡粉笔产业遭遇的难题后,其毅然从公司离职,回到家乡创办了刘垸粉笔有限责任公司。

和长期扎根村里,只知道向周边城市销售粉笔的村民不同,由于接触过新兴技术,深知互联网的优势,这个年轻人在回村之后便打定主意做起了电商交易,一个在村民看来有点天方夜谭的途径。

据刘小锋回忆,当时自己每天要在网上工作近20个小时,在各种交易网站上发布刘垸粉笔的信息,而后给全国各地的客户聊产品、寄样品。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刘小锋的坚持下,公司收到了外省某教育局预定的10万元粉笔订单。在这之后,又有美国客商通过阿里巴巴网站预订了160万美元的鸡蛋型粉笔。

此后,刘小锋和村民合作,不仅如约完成了订单,还创新了“公司+产户”的新模式,解决了当地粉笔销售的一大难题。到今天,刘小锋公司的电商业务如火如荼,仅去年一年销售额就达到了1000多万元。

而在他的带动下,刘垸村的电商粉笔业务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据刘垸村党支部书记刘汉涛介绍,村里目前有180多家农户和4家企业生产粉笔,生产大户每年能生产20万箱粉笔,平均每户生产6万箱,年销量达200万元到600万元不等。

刘垸村的粉笔,不只卖到了沃尔玛,还卖给了联合国,简直堪称中国产业制造的优秀代表。

两条腿走路,刘垸村再谋变

时隔二十年后,粉笔产业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

现下,白板和电子投影仪等新技术出现,让粉笔的使用频率大幅下滑,并逐渐稀释了后者的市场份额。

但面对强劲对手的来临,颇有经验的刘垸村人丝毫没有表现出慌张,其不仅业绩没受影响,还实现了将小小一支粉笔卖出高价的愿望。

成绩斐然背后,是刘垸村人始终求变的完美一跃。

据湖北三戟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俊在介绍,早在2003年,在香港老板拿出一些造型粉笔后,他们团队便根据这些造型粉笔不断开发模具,时至今日,光粉笔产品就有几百种款式。

无独有偶,在不断改革求变中,刘垸村的粉笔已经不仅是五颜六色了,其类型也是多种多样,拥有智能玩具型、知识运用型、灭虫杀菌型、玩具卡通型、竞技运动型等多种类型。

更关键的是,这些粉笔的用途也早已不局限在教育行业,包括娱乐、工业等领域均有所涉猎。

比如李俊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原来公司每年的生产量90%都是国内教学粉笔,现在90%是出口粉笔,玩具粉笔,教学粉笔仅占十分之一。

而在产品赋能下,刘垸村的粉笔也由低价迈向了高端化、高溢价,扩大了盈利空间。

以刘小锋公司生产的碳酸钙无尘粉笔为例,据其介绍,该产品一盒能卖到10美元(约合人民币70元),利润是普通教学粉笔的10多倍;而湖北三戟文化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夜光粉笔也同样卖出了5美元的高价,工艺玩具粉笔更是成绩斐然。

此外,在电商带来的全球化优势下,刘垸村的粉笔销售对象也早已从初期临近的城市延伸到全国,再扩展到海外。比如在三戟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达1000万元的销售额中,其出口量就占到了近九成。

积极拥抱变化,积极创新,这些都是刘垸村历久弥新的主要原因。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唯一不变的是一直在变,而保持不变的核心或许就在于积极求变。

这,或许是刘垸村给双旗村的答案,也是给我们的答案。

参考资料:《湖北有个“中华粉笔第一村”,年产过亿箱粉笔俏销全球》

《一根粉笔养活了这个村几代人,联合国都是他们的客户》

《小粉笔“绘”出多彩大市场——“中华粉笔第一村”应城刘垸村的创新密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