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关键先生”高宇辞职,泰信基金超六成产品收益率为负、新人难当重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关键先生”高宇辞职,泰信基金超六成产品收益率为负、新人难当重任?

多重难题面前,泰信基金要如何“自救”?

摄影:界面新闻 匡达

文|拾盐士  多面金融工作组

8月以来,中小公募迎来高管换帅潮。

近日,泰信基金总经理高宇宣布离职,总经理之位由董事长李高峰暂代;中加基金发布公告称,由董事长夏远洋代理总经理。外资公募路博迈基金也在近期迎来赵大年履新。此外,东兴基金、京管泰富、富安达基金、太平基金、同泰基金等基金公司也先后迎来核心高管变动。

近年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公募基金“马太效应”也越发凸显。作为在老牌公募泰信基金发展壮大过程中功不可没的“关键先生”,高宇因“个人原因”离职的消息引发诸多关注。

近年来,泰信基金在高宇的管理下,走上了快速爬升之路,规模在短短三年间增长了十五倍。然而,高速增长背后泰信产品结构失衡的问题也日渐显著。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泰信基金旗下货币基金规模占基金总规模比例达71.58%,权益类产品占比则不到10%。如今得力干将高宇辞职,新锐基金经理表现不佳,公司股权结构变动也因监管问题不甚明朗。

多重难题面前,泰信基金要如何“自救”?

“关键先生”高宇辞职,任期内公募规模3年增长15倍

近日,泰信基金宣布了高宇因“个人原因”从公司离职的消息。在新任总经理履职前,由李高峰暂代总经理一职。

公开资料显示,泰信基金成立于2003年5月23日,股东均是其所在地的政府投资主体,投资重点为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年的历史,称得上是一家老牌公募公司。

虽然成立时间并不算短,但在2020年之前,泰信基金的发展只能用“不温不火”来形容。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2019年年末,泰信基金净资产仅为28.65亿元。直到2020年高宇加入泰信后,平淡的发展趋势才得以被打破。

个人履历信息显示,高宇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是上海财经大学专业硕士导师,被称为“中国债券市场第一代交易员”之一。曾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易中心(上海)副总经理,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金融市场部总监,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投资总部副总经理、金融市场总部总经理、金融市场总部董事总经理等,行业经验十分丰富。

2020年2月,高宇从光大证券离职,加入泰信基金。2020年4月起,高宇开始担任公司总经理。也正是从这时起,泰信基金的业绩一路走高。

2020年一季度末,泰信基金的管理规模为32.68亿元,在145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16位。高宇上任仅一年多后,2021年末泰信基金公募规模突破了300亿元,2022年三季度末其公募规模突破400亿元。

截止2023年6月,泰信基金期末净资产达到513.35亿元,较上年末351.82亿元上升45.91%。泰信基金也由此在众多公募公司中崭露头角。

对于近两年泰信基金发展迅猛的原因,高宇曾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这两年,我们在维持权益类产品原有优势的同时,大幅补上了固收类产品的短板。在零售渠道、机构销售方面,对原有体系重新架构,这对我们业绩提升帮助很大。”

高宇在任的短短三年时间,泰信基金规模达到了十五倍的增长水平,说高宇是泰信基金发展的“关键先生”亦不为过。

多位新锐操盘手业绩“垫底”,32只产品21只收益率为负

虽然高宇带领泰信基金规模坐“火箭”,但事实上,泰信基金旗下诸多产品收益率却并不尽如人意。

截至目前,泰信基金11位基金经理管理着32只产品(A、C类合并计算),其中混合型19只、债券型11只,股票与货币型基金各一只。从业绩表现看,截至2023年9月3日,近一年以来该公司收益率为负的产品有21只,其中收益率下跌超过30%的产品有4只。

老将卸任之后,能够扛起重担的“后起之秀”似乎难寻。

截至目前,泰信基金业绩垫底的几只产品为泰新发展主题混合、泰新现代服务业混合、泰信低碳经济混合发起式C。其中两只股票均由基金经理黄潜轶管理,剩下一只负责人为吴秉韬。

图源天天基金网

经查询,基金经理黄潜轶2021年2月起开始负责泰信现代服务业混合基金,同年8月又担任泰信发展主题混合基金经理。截至目前,两只产品的任职回报分别为-52.89%,-27.42%,近一年内跌幅超40%。

图源天天基金网

两只产品各自不小的跌幅,也引来了基民对这位基金经理管理水平与能力的质疑。在“泰信发展主题混合基金吧”,时常有股民发帖询问“请问一下经理,这两年你都在干啥,赔了这么多?”,也有人直接提出自己的要求“换经理吧”“简直拿我们的钱在练手”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民对这位基金经理的不满。

除此之外,泰信基金自主培养的几位新生代基金经理,如张安格、吴秉韬、董季周等,业绩表现也并不理想。张安格管理的泰信鑫利混合A、C表现较同类产品还有15%左右的差距,吴秉韬目前所持的五只基金与董季周现任三只基金近一年收益均呈负值。

拾盐士注意到,目前泰信基金表现最好的两只基金均由董山青管理。这位2004年加入、陪伴泰信近20年的老将依旧一马当先,旗下产品泰信精选行业混合A、C近一年收益提升超50%,规模分别为1.88亿元、3.24亿元。

股权变更悬而未决,产品结构失衡或致业绩波动

除老将卸任之外,泰信基金股权结构问题也引发业内和监管关注。

企查查显示,泰信基金是监管获准筹建的第一家以信托公司为主发起人的公募基金。2021年9月初,山东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山东信托”)将其持有的45%股权转让给了目前的大股东鲁信集团后,公司的股权构一直由鲁信集团持股45%,江苏省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国信实业有限公司(下称“青岛国信”)分别持股30%、25%,这样的股权结构一直维持至今。

6月9日,监管部门披露了对“泰信基金变更股东申请”的反馈意见。

对于泰信基金此次变更股东的申请,监管直指核心,提出七个问题,其中关于两个股东是否具备主要股东资质的“提问”尤其关键。

反馈意见中,监管就鲁信集团的“权益性投资余额”提出要求:结合2022年度经审计合并口径财务数据,论证其符合《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中关于控股股东“权益性投资余额不超过本企业净资产的40%”的要求。

除此之外,央行曾发布的《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指出,非金融企业、自然人以及经认可的法人控股或者实际控制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应当向央行提出申请,经批准设立金融控股公司。鲁信集团在此之前已控股信托公司,如若再控股泰信基金,那是否应申请金融控股公司也成为另一个问题。

至于青岛国信,反馈意见中写道,因其本身不经营金融业务,亦未控制持牌金融机构,因此要求青岛国信就是否符合《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关于主要股东“应当为依法经营金融业务的机构或者管理金融机构的机构”的条件进行论证。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融证券控股股东的北京长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曾尝试向青岛国信以68亿元出售其国融证券牌照,但经历9个月的波折后,最终因国资审批原因未能成行。

从目前的持股结构来看,泰信基金的股权结构依然“悬而未决”,连同未来总经理的人选一起,隐匿在迷雾中。

此外,通过观察泰信基金的规模结构可以发现,货币基金规模占比超七成,公司产品结构依然存在失衡现象。

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泰信基金公募管理规模为513.35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规模仅0.05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为47.77亿元,债券型基金规模为98.05亿元,货币型基金规模为367.48亿元;权益类产品(股票型和混合型)规模为47.82亿元,占总规模比为9.32%,货币型基金规模占总规模比达71.58%。2023年二季度,泰信基金公募规模增长了115.37亿元,货币基金则以94.23亿元的增长成为公司主力。

对于泰信基金产品结构失衡问题,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指出,过小的权益类基金占比,可能会对泰信基金的整体发展和业绩提升产生不利影响。泰信基金的货币基金规模占比过高,这意味着公司可能会更加关注短期稳定收益的投资机会,而非长期成长型的权益类投资。这可能会限制公司的投资策略和收益潜力。同时,过小的权益类基金占比,可能会导致公司的业绩波动较大。

“股票市场可能会出现大幅度波动,如果公司的投资组合过度集中在货币基金等低风险资产上,可能会使得公司在股票市场上涨时错失良机,同时在股票市场下跌时受到更大的冲击。”柏文喜表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关键先生”高宇辞职,泰信基金超六成产品收益率为负、新人难当重任?

多重难题面前,泰信基金要如何“自救”?

摄影:界面新闻 匡达

文|拾盐士  多面金融工作组

8月以来,中小公募迎来高管换帅潮。

近日,泰信基金总经理高宇宣布离职,总经理之位由董事长李高峰暂代;中加基金发布公告称,由董事长夏远洋代理总经理。外资公募路博迈基金也在近期迎来赵大年履新。此外,东兴基金、京管泰富、富安达基金、太平基金、同泰基金等基金公司也先后迎来核心高管变动。

近年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公募基金“马太效应”也越发凸显。作为在老牌公募泰信基金发展壮大过程中功不可没的“关键先生”,高宇因“个人原因”离职的消息引发诸多关注。

近年来,泰信基金在高宇的管理下,走上了快速爬升之路,规模在短短三年间增长了十五倍。然而,高速增长背后泰信产品结构失衡的问题也日渐显著。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泰信基金旗下货币基金规模占基金总规模比例达71.58%,权益类产品占比则不到10%。如今得力干将高宇辞职,新锐基金经理表现不佳,公司股权结构变动也因监管问题不甚明朗。

多重难题面前,泰信基金要如何“自救”?

“关键先生”高宇辞职,任期内公募规模3年增长15倍

近日,泰信基金宣布了高宇因“个人原因”从公司离职的消息。在新任总经理履职前,由李高峰暂代总经理一职。

公开资料显示,泰信基金成立于2003年5月23日,股东均是其所在地的政府投资主体,投资重点为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年的历史,称得上是一家老牌公募公司。

虽然成立时间并不算短,但在2020年之前,泰信基金的发展只能用“不温不火”来形容。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2019年年末,泰信基金净资产仅为28.65亿元。直到2020年高宇加入泰信后,平淡的发展趋势才得以被打破。

个人履历信息显示,高宇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是上海财经大学专业硕士导师,被称为“中国债券市场第一代交易员”之一。曾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易中心(上海)副总经理,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金融市场部总监,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投资总部副总经理、金融市场总部总经理、金融市场总部董事总经理等,行业经验十分丰富。

2020年2月,高宇从光大证券离职,加入泰信基金。2020年4月起,高宇开始担任公司总经理。也正是从这时起,泰信基金的业绩一路走高。

2020年一季度末,泰信基金的管理规模为32.68亿元,在145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16位。高宇上任仅一年多后,2021年末泰信基金公募规模突破了300亿元,2022年三季度末其公募规模突破400亿元。

截止2023年6月,泰信基金期末净资产达到513.35亿元,较上年末351.82亿元上升45.91%。泰信基金也由此在众多公募公司中崭露头角。

对于近两年泰信基金发展迅猛的原因,高宇曾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这两年,我们在维持权益类产品原有优势的同时,大幅补上了固收类产品的短板。在零售渠道、机构销售方面,对原有体系重新架构,这对我们业绩提升帮助很大。”

高宇在任的短短三年时间,泰信基金规模达到了十五倍的增长水平,说高宇是泰信基金发展的“关键先生”亦不为过。

多位新锐操盘手业绩“垫底”,32只产品21只收益率为负

虽然高宇带领泰信基金规模坐“火箭”,但事实上,泰信基金旗下诸多产品收益率却并不尽如人意。

截至目前,泰信基金11位基金经理管理着32只产品(A、C类合并计算),其中混合型19只、债券型11只,股票与货币型基金各一只。从业绩表现看,截至2023年9月3日,近一年以来该公司收益率为负的产品有21只,其中收益率下跌超过30%的产品有4只。

老将卸任之后,能够扛起重担的“后起之秀”似乎难寻。

截至目前,泰信基金业绩垫底的几只产品为泰新发展主题混合、泰新现代服务业混合、泰信低碳经济混合发起式C。其中两只股票均由基金经理黄潜轶管理,剩下一只负责人为吴秉韬。

图源天天基金网

经查询,基金经理黄潜轶2021年2月起开始负责泰信现代服务业混合基金,同年8月又担任泰信发展主题混合基金经理。截至目前,两只产品的任职回报分别为-52.89%,-27.42%,近一年内跌幅超40%。

图源天天基金网

两只产品各自不小的跌幅,也引来了基民对这位基金经理管理水平与能力的质疑。在“泰信发展主题混合基金吧”,时常有股民发帖询问“请问一下经理,这两年你都在干啥,赔了这么多?”,也有人直接提出自己的要求“换经理吧”“简直拿我们的钱在练手”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民对这位基金经理的不满。

除此之外,泰信基金自主培养的几位新生代基金经理,如张安格、吴秉韬、董季周等,业绩表现也并不理想。张安格管理的泰信鑫利混合A、C表现较同类产品还有15%左右的差距,吴秉韬目前所持的五只基金与董季周现任三只基金近一年收益均呈负值。

拾盐士注意到,目前泰信基金表现最好的两只基金均由董山青管理。这位2004年加入、陪伴泰信近20年的老将依旧一马当先,旗下产品泰信精选行业混合A、C近一年收益提升超50%,规模分别为1.88亿元、3.24亿元。

股权变更悬而未决,产品结构失衡或致业绩波动

除老将卸任之外,泰信基金股权结构问题也引发业内和监管关注。

企查查显示,泰信基金是监管获准筹建的第一家以信托公司为主发起人的公募基金。2021年9月初,山东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山东信托”)将其持有的45%股权转让给了目前的大股东鲁信集团后,公司的股权构一直由鲁信集团持股45%,江苏省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国信实业有限公司(下称“青岛国信”)分别持股30%、25%,这样的股权结构一直维持至今。

6月9日,监管部门披露了对“泰信基金变更股东申请”的反馈意见。

对于泰信基金此次变更股东的申请,监管直指核心,提出七个问题,其中关于两个股东是否具备主要股东资质的“提问”尤其关键。

反馈意见中,监管就鲁信集团的“权益性投资余额”提出要求:结合2022年度经审计合并口径财务数据,论证其符合《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中关于控股股东“权益性投资余额不超过本企业净资产的40%”的要求。

除此之外,央行曾发布的《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指出,非金融企业、自然人以及经认可的法人控股或者实际控制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应当向央行提出申请,经批准设立金融控股公司。鲁信集团在此之前已控股信托公司,如若再控股泰信基金,那是否应申请金融控股公司也成为另一个问题。

至于青岛国信,反馈意见中写道,因其本身不经营金融业务,亦未控制持牌金融机构,因此要求青岛国信就是否符合《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关于主要股东“应当为依法经营金融业务的机构或者管理金融机构的机构”的条件进行论证。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融证券控股股东的北京长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曾尝试向青岛国信以68亿元出售其国融证券牌照,但经历9个月的波折后,最终因国资审批原因未能成行。

从目前的持股结构来看,泰信基金的股权结构依然“悬而未决”,连同未来总经理的人选一起,隐匿在迷雾中。

此外,通过观察泰信基金的规模结构可以发现,货币基金规模占比超七成,公司产品结构依然存在失衡现象。

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泰信基金公募管理规模为513.35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规模仅0.05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为47.77亿元,债券型基金规模为98.05亿元,货币型基金规模为367.48亿元;权益类产品(股票型和混合型)规模为47.82亿元,占总规模比为9.32%,货币型基金规模占总规模比达71.58%。2023年二季度,泰信基金公募规模增长了115.37亿元,货币基金则以94.23亿元的增长成为公司主力。

对于泰信基金产品结构失衡问题,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指出,过小的权益类基金占比,可能会对泰信基金的整体发展和业绩提升产生不利影响。泰信基金的货币基金规模占比过高,这意味着公司可能会更加关注短期稳定收益的投资机会,而非长期成长型的权益类投资。这可能会限制公司的投资策略和收益潜力。同时,过小的权益类基金占比,可能会导致公司的业绩波动较大。

“股票市场可能会出现大幅度波动,如果公司的投资组合过度集中在货币基金等低风险资产上,可能会使得公司在股票市场上涨时错失良机,同时在股票市场下跌时受到更大的冲击。”柏文喜表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