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抖音赌对了曹云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抖音赌对了曹云金?

还是曹云金赌对了抖音?

文 | 深瞳商业 河马君 楚青舟

最近,抖音整合直播节目、音乐、综艺、影视剧、明星等多项业务,成立抖音文娱部门。

在我看来,第一个获益者似乎就是曹云金。早在今年春天起,曹云金的“翻红”就时不时成为话题。

德云社“著名弃徒”曹云金开始在抖音、B站等平台固定更新以后,人气稳步提升,现在说他是相声直播的“一哥”已经没什么问题了。

不可否认,对曹云金的关注中有一部分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他与德云社撕破脸的故事人尽皆知。

现在他一场直播音浪3000万,动辄上亿点赞,不仅找回了人气和舆论支持,也反衬出长期作为相声厂牌旗舰的德云社发展疲软。

曹云金本人倒是还比较克制,除了采访时再次谈到“‘云’字不是郭德纲的”,他至少没有像郭德纲当初一样,反复去挑衅挖苦自己的“对家”……

本文也无意写成德云社恩仇录的续篇,而是认为在曹云金“复活”半年之际,或许是时候复盘分析曹云金和他的“云相声”,是如何乘着短视频直播风潮,实现逆袭的?

他作为一名艺人,在自己身上叠了很多buff:过硬的小众专业、自身的故事性、前期的流量基础、广泛的社交圈(其实更是有意识的圈层运营能力),以及十分不错的“网感”,都成为了翻红的基础。

实际上,他被德云社压制这一点,也成为了某种历史机遇。抖音并不是没有和德云社合作过,但据我观察,德云社的策略永远是狡兔三窟式的:

和抖音独家合作龙字科招生等内容;

和喜马拉雅长期合作,除了版权合作外,还专门定制“伴睡版”相声专辑等;

《德云斗笑社》等团综则和腾讯视频联合打造;

情景喜剧《瓦舍江湖》又放在了爱奇艺播出……

作为一个头部经纪公司(我一直认为德云社算是国内顶尖的经纪公司),德云社这种分摊风险的做法当然很合理。

只不过,分摊风险,自然也意味着分摊收益。

对抖音而言,投资德云社的收益需要细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既然德云社今年已和快手达成合作,抖音赌一赌曹云金很合理;

而曹云金想从“混口饭吃”的状态中解脱出来,真正出掉被压制的这口气,确实也是需要“资本加持”的,所以,这是一次双向“赌博”。

一、由“下沉”而翻转,曹云金走的正是郭德纲当年的路

至少有一点曹云金是赌对了的:要想翻转口碑,就要走上郭德纲当年的路。

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是,相声的“基因”里自带下沉属性。

说起来,这个观念还是由郭德纲推广开来的,早年他在小剧场时不时就提起相声的起源在天桥,前辈们的许多活路并不高雅。

当时,郭德纲面临来自主流相声关于“三俗”的围剿,相声起源论也算是他为自己正名的一种方式吧。

而郭德纲本人,确实也是凭借“下沉市场”翻的身。

在央视、地方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统渠道平台被“老艺术家们”把持的年代,郭德纲是靠小剧场的偷录,在社交媒体高速传播迅速占领了相声市场。

可以这么说,德云社的立身之本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但这里有个前提,首先你得被人民群众看到,才有资格谈“喜闻乐见”。

所以互联网对郭德纲、对德云社都是极端重要的,不仅是他们的创作素材库,也是他们触达观众最重要的媒介。

而当移动互联网进入到短视频、直播时代,德云社这艘艨艟巨舰并没有“拥抱”新版本(虽然日常的合作从来没有少)。

早年通过自然传播占领B站的郭德纲、于谦并没有深耕B站,这里面当然有很复杂的原因,比如郭班主本人创作高峰已经过去,比如德云社混沌不清的运营理念,但我们从结果上看,并没有区别:德云社把最先进的渠道拱手让人。

观众并没有变,他们依然为免费、便捷的内容买单。

当年德云社适应了这个需求,所以它兴起;今天它如果不去匹配这个需求,自然有愿意匹配的人来做同样的事。

这个人不一定是曹云金,只不过曹云金努力成为了这个人。

大概也会有人说:“你们这些自媒体现在帮曹云金说话,早干嘛去了?”

——其实曹云金的舆论反转是很符合传播逻辑的,因为媒介触达本身就意味着话语权。

当初,德云社小剧场无数返场加时的欢笑声里,郭德纲也是这样和观众面对面唠家常式地诉说德云社的不容易,讲自己如何整理传统相声段子,还用“咖啡高雅,大蒜低俗”消解主流舆论中的刻板印象,花式传播了自己的相声理念。

而彼时,批评德云社“三俗”的老艺术家们,在掌握了官方大话筒的同时,实际上也失去了很多把话说给“天桥”下普通人的机会。

所以老艺术家本人,未必在群众印象里那么不堪,只是德云社的话筒传播效率真的高太多而已。

现在我们可以看看,这个直面观众的机会在谁手里?

郭德纲已经是个“大人物”了,他说什么话,第二天媒体会把标题写成《郭德纲称XX》。

这其实也意味着,他与观众之间有了无形的障壁,现在触达底层的话语权,逐渐转移到“曹云金”们的手里,曹云金获得了零距离和观众沟通的机会,给自己扭转口碑。

当年德云社内部关门处理的事情,我们谁也不清楚,但现在曹云金有无数个机会,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长此以往,口碑翻转是一定的事。

一切恰如郭德纲当年,掌握了“下沉市场”的人,才有可能掌握整个行业。

二、社会情绪的转变,从“背叛师门”到“打工人涨工资无门”

曹云金人气口碑双双“翻转”的另一关键,或许则是当前舆论的整体环境。

当年“背叛师门”这样的指控让曹云金千夫所指,一方面当然是郭德纲的声音更大,另一方面则是舆论场因为对相声这个行业的固有印象,给了郭德纲一些特殊的理解。

师徒传承嘛,自然对有些规矩看得重一些,总的来说,群众会认为曹云金错得更多。

但在今天的经济环境下,人们对同样的事件有了新的理解。

好不容易找到工作的年轻人们未能整顿职场,积攒了对老板的诸多怨气,他们对曹云金事件有了新的定性:想涨工资引发的“大案”。

人们开始看到德云社风波中确实存在,却长期被掩盖的经济问题——它的分配制度可能是“合理”的,但在普通人看来绝对不“公平”。

曹云金、李菁、何云伟等人相继出走,根本在于未能共享德云社的发展红利。

郭德纲,他不就是个“资本家”吗?

这是曹云金舆论翻转的核心议题,当许多年轻人将郭德纲视为“资本家”而不再是艺人时,他就失去了与群众的情感联系,而作为他对立面的曹云金在团队帮助下,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

——不管一开始这个舆论是如何起来的,我认为团队都是有意识的利用了它,从大量评论区内容来看,隐隐还是能看出其痕迹。

前不久曹云金在线下演出中说了“‘云’字是属于人民群众的”,反响就很好。当初郭德纲说要收回曹云金艺名中的“云”字,曹云金不干,辨称云字是张文顺先生给的。

现在这种“反抗权威”的话语又升级了,我相信这个敏感点上的梗一定是团队研究过的,用“人民群众”来消解“云”字的赐予属性,正中当前网络情绪的靶心。

说明曹云金和他的团队,在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郭德纲与曹云金在舆论场攻守易势,当然也是德云社自己的发展出了问题(骂曹云金的仍不少,但至少已经对半开,甚至口碑更差的何云伟也同样扭转不少舆情)。

混多了娱乐圈,郭班主想搞搞粉丝经济,这可以理解。但是相声作为传统曲艺,基本盘究竟在哪里,是网络综艺吗?是打call应援的年轻女孩吗?是那些充其量只能算中规中矩的自制网综吗?

许多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不务正业的印象一旦形成,再想“回归本业”也没有那么容易。

德云社如果全力而为,当然还有可能拿回自己曾经赖以生存的“渠道优势”,但这之中需要的努力,并不是一条船掉头那么简单的。

在新领域发力但无所进展,也让德云社失去了“回归本业”的先机,云鹤九霄,不如一曹,这个“梗”一旦传播更广,观念一旦形成,对德云社的后续人才建设是很不利的。

郭德纲本人的专业能力当然没有问题,即使是创作高峰期过去,他依然是最能打的相声演员之一。

但“资本家”的人设形成以后,与观众之间的隔膜,最终会成为大问题,在“绝不与208共情”的大环境下,从前的许多段子都不再有效果了,观众非但不再特别理解郭德纲,反而可能分外苛刻。

后续德云社如何解决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三、抖音赌的,为什么是曹云金?

知乎上有不少人回答曹云金相关问题的时候,都会强调德云社的内生问题。我始终觉得,只谈这点是不太合理的。

德云社就算不行了,别的社团也没见起来啊,曹云金作为“抖选之人”,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比如他过硬的基本功,“云鹤九霄,不如一曹”说的就是这个事儿。甚至有人说,当初郭德纲忙于各处商演,云鹤两辈许多演员的相声,实际上是曹云金教会的……

我们先不论这说法到底几分真几分夸张,曹云金在各大卫视(包括央视)晚会的表现,实际上至少不比郭德纲和德云社的岳云鹏等人要差,业内口碑和网感也都在水准以上,这都成为了抖音选择的基础。

更重要的则是,云鹤九霄的背后都是郭德纲,德云社这个厂牌做大,决定了外来资本和它合作时束手束脚,很不痛快。

而且,功成名就的郭班主,也不可能像0405年时说相声那样,为了出好内容,为了合作“玩了命”地卖力气。

所以你能看到,如今的德云综艺也好,相声作品也好,都其乐融融,水准也在基准以上,但也真的很少有惊喜。

而曹云金呢,他背后“没有人”,这是说原本没有资本运作;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他背后有许多人,因为抖音这样的资本,可以通过他关联到相声乃至整个曲艺圈子。

纯从相声水平而言,曹云金不见得比李菁何云伟高峰强,而曹这个人的特点正是十分活络,混得开。

和同样朋友很多的于谦相比,曹云金还非常有意识地,把人脉资源变成直播间的运营策略。

早年被德云社压制的经历,其实更体现出他社交能力很强,背负着“郭德纲的凝视”这个社交负资产,曹依然和圈内圈外的许多人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近期就把青曲社苗阜、“废话文学”陈清泉都请到直播间。

在抖音的角度看,曹云金是有“生态”价值的,抖音文娱想要的不是单纯的直播大咖,而是自带“破圈”能力的新星,既能在专业领域站得住,也能在直播中打通“次元壁”,作出综艺效果的复合“物种”。

或者我们换个说法,抖音要的不是个单纯的相声直播间,而是可以作为融合战略示范点的直播间——这是他们选择曹云金的重要原因。

你看,抖音文娱所谓要融合直播节目、音乐、综艺、明星等……在曹云金的直播间,是不是已经用最小成本实现了一个DEMO形态?

而抖音也好,曹云金也罢,其实都只是典型案例,其背后体现出来的,还是直播形式对于“内容IP”的重塑价值。

举个例子,张大大原本的形象,是在综艺里讲话难听不讨喜的存在;但靠着直播间“我的娱乐圈人脉”人设,竟然也扭转了部分口碑,这是传统媒介时代难以想象的。

曹云金早年暴露在媒体端的记仇、固执、不易相处,现在可能都没有变,但直播这种媒介形态,的确可以展示他(以及团队)希望展示的“另一面”。

直播不仅仅是流量的中心、卖货的渠道,它实际上已经成为IP口碑打造的关键场域。

对于海量MCN、艺人明星而言,这恐怕是曹云金这个案例最有价值的启发。

来源:深瞳商业(ID:DEEP-FOCUS)

原标题:抖音赌对了曹云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抖音

6.9k
  • 机构:第三季度中国电子纸平板线上零售38.2万台,同比增长77.0%
  • 东北雨姐抖音账号被禁言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抖音赌对了曹云金?

还是曹云金赌对了抖音?

文 | 深瞳商业 河马君 楚青舟

最近,抖音整合直播节目、音乐、综艺、影视剧、明星等多项业务,成立抖音文娱部门。

在我看来,第一个获益者似乎就是曹云金。早在今年春天起,曹云金的“翻红”就时不时成为话题。

德云社“著名弃徒”曹云金开始在抖音、B站等平台固定更新以后,人气稳步提升,现在说他是相声直播的“一哥”已经没什么问题了。

不可否认,对曹云金的关注中有一部分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他与德云社撕破脸的故事人尽皆知。

现在他一场直播音浪3000万,动辄上亿点赞,不仅找回了人气和舆论支持,也反衬出长期作为相声厂牌旗舰的德云社发展疲软。

曹云金本人倒是还比较克制,除了采访时再次谈到“‘云’字不是郭德纲的”,他至少没有像郭德纲当初一样,反复去挑衅挖苦自己的“对家”……

本文也无意写成德云社恩仇录的续篇,而是认为在曹云金“复活”半年之际,或许是时候复盘分析曹云金和他的“云相声”,是如何乘着短视频直播风潮,实现逆袭的?

他作为一名艺人,在自己身上叠了很多buff:过硬的小众专业、自身的故事性、前期的流量基础、广泛的社交圈(其实更是有意识的圈层运营能力),以及十分不错的“网感”,都成为了翻红的基础。

实际上,他被德云社压制这一点,也成为了某种历史机遇。抖音并不是没有和德云社合作过,但据我观察,德云社的策略永远是狡兔三窟式的:

和抖音独家合作龙字科招生等内容;

和喜马拉雅长期合作,除了版权合作外,还专门定制“伴睡版”相声专辑等;

《德云斗笑社》等团综则和腾讯视频联合打造;

情景喜剧《瓦舍江湖》又放在了爱奇艺播出……

作为一个头部经纪公司(我一直认为德云社算是国内顶尖的经纪公司),德云社这种分摊风险的做法当然很合理。

只不过,分摊风险,自然也意味着分摊收益。

对抖音而言,投资德云社的收益需要细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既然德云社今年已和快手达成合作,抖音赌一赌曹云金很合理;

而曹云金想从“混口饭吃”的状态中解脱出来,真正出掉被压制的这口气,确实也是需要“资本加持”的,所以,这是一次双向“赌博”。

一、由“下沉”而翻转,曹云金走的正是郭德纲当年的路

至少有一点曹云金是赌对了的:要想翻转口碑,就要走上郭德纲当年的路。

一个有意思的观点是,相声的“基因”里自带下沉属性。

说起来,这个观念还是由郭德纲推广开来的,早年他在小剧场时不时就提起相声的起源在天桥,前辈们的许多活路并不高雅。

当时,郭德纲面临来自主流相声关于“三俗”的围剿,相声起源论也算是他为自己正名的一种方式吧。

而郭德纲本人,确实也是凭借“下沉市场”翻的身。

在央视、地方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传统渠道平台被“老艺术家们”把持的年代,郭德纲是靠小剧场的偷录,在社交媒体高速传播迅速占领了相声市场。

可以这么说,德云社的立身之本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但这里有个前提,首先你得被人民群众看到,才有资格谈“喜闻乐见”。

所以互联网对郭德纲、对德云社都是极端重要的,不仅是他们的创作素材库,也是他们触达观众最重要的媒介。

而当移动互联网进入到短视频、直播时代,德云社这艘艨艟巨舰并没有“拥抱”新版本(虽然日常的合作从来没有少)。

早年通过自然传播占领B站的郭德纲、于谦并没有深耕B站,这里面当然有很复杂的原因,比如郭班主本人创作高峰已经过去,比如德云社混沌不清的运营理念,但我们从结果上看,并没有区别:德云社把最先进的渠道拱手让人。

观众并没有变,他们依然为免费、便捷的内容买单。

当年德云社适应了这个需求,所以它兴起;今天它如果不去匹配这个需求,自然有愿意匹配的人来做同样的事。

这个人不一定是曹云金,只不过曹云金努力成为了这个人。

大概也会有人说:“你们这些自媒体现在帮曹云金说话,早干嘛去了?”

——其实曹云金的舆论反转是很符合传播逻辑的,因为媒介触达本身就意味着话语权。

当初,德云社小剧场无数返场加时的欢笑声里,郭德纲也是这样和观众面对面唠家常式地诉说德云社的不容易,讲自己如何整理传统相声段子,还用“咖啡高雅,大蒜低俗”消解主流舆论中的刻板印象,花式传播了自己的相声理念。

而彼时,批评德云社“三俗”的老艺术家们,在掌握了官方大话筒的同时,实际上也失去了很多把话说给“天桥”下普通人的机会。

所以老艺术家本人,未必在群众印象里那么不堪,只是德云社的话筒传播效率真的高太多而已。

现在我们可以看看,这个直面观众的机会在谁手里?

郭德纲已经是个“大人物”了,他说什么话,第二天媒体会把标题写成《郭德纲称XX》。

这其实也意味着,他与观众之间有了无形的障壁,现在触达底层的话语权,逐渐转移到“曹云金”们的手里,曹云金获得了零距离和观众沟通的机会,给自己扭转口碑。

当年德云社内部关门处理的事情,我们谁也不清楚,但现在曹云金有无数个机会,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长此以往,口碑翻转是一定的事。

一切恰如郭德纲当年,掌握了“下沉市场”的人,才有可能掌握整个行业。

二、社会情绪的转变,从“背叛师门”到“打工人涨工资无门”

曹云金人气口碑双双“翻转”的另一关键,或许则是当前舆论的整体环境。

当年“背叛师门”这样的指控让曹云金千夫所指,一方面当然是郭德纲的声音更大,另一方面则是舆论场因为对相声这个行业的固有印象,给了郭德纲一些特殊的理解。

师徒传承嘛,自然对有些规矩看得重一些,总的来说,群众会认为曹云金错得更多。

但在今天的经济环境下,人们对同样的事件有了新的理解。

好不容易找到工作的年轻人们未能整顿职场,积攒了对老板的诸多怨气,他们对曹云金事件有了新的定性:想涨工资引发的“大案”。

人们开始看到德云社风波中确实存在,却长期被掩盖的经济问题——它的分配制度可能是“合理”的,但在普通人看来绝对不“公平”。

曹云金、李菁、何云伟等人相继出走,根本在于未能共享德云社的发展红利。

郭德纲,他不就是个“资本家”吗?

这是曹云金舆论翻转的核心议题,当许多年轻人将郭德纲视为“资本家”而不再是艺人时,他就失去了与群众的情感联系,而作为他对立面的曹云金在团队帮助下,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

——不管一开始这个舆论是如何起来的,我认为团队都是有意识的利用了它,从大量评论区内容来看,隐隐还是能看出其痕迹。

前不久曹云金在线下演出中说了“‘云’字是属于人民群众的”,反响就很好。当初郭德纲说要收回曹云金艺名中的“云”字,曹云金不干,辨称云字是张文顺先生给的。

现在这种“反抗权威”的话语又升级了,我相信这个敏感点上的梗一定是团队研究过的,用“人民群众”来消解“云”字的赐予属性,正中当前网络情绪的靶心。

说明曹云金和他的团队,在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郭德纲与曹云金在舆论场攻守易势,当然也是德云社自己的发展出了问题(骂曹云金的仍不少,但至少已经对半开,甚至口碑更差的何云伟也同样扭转不少舆情)。

混多了娱乐圈,郭班主想搞搞粉丝经济,这可以理解。但是相声作为传统曲艺,基本盘究竟在哪里,是网络综艺吗?是打call应援的年轻女孩吗?是那些充其量只能算中规中矩的自制网综吗?

许多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不务正业的印象一旦形成,再想“回归本业”也没有那么容易。

德云社如果全力而为,当然还有可能拿回自己曾经赖以生存的“渠道优势”,但这之中需要的努力,并不是一条船掉头那么简单的。

在新领域发力但无所进展,也让德云社失去了“回归本业”的先机,云鹤九霄,不如一曹,这个“梗”一旦传播更广,观念一旦形成,对德云社的后续人才建设是很不利的。

郭德纲本人的专业能力当然没有问题,即使是创作高峰期过去,他依然是最能打的相声演员之一。

但“资本家”的人设形成以后,与观众之间的隔膜,最终会成为大问题,在“绝不与208共情”的大环境下,从前的许多段子都不再有效果了,观众非但不再特别理解郭德纲,反而可能分外苛刻。

后续德云社如何解决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三、抖音赌的,为什么是曹云金?

知乎上有不少人回答曹云金相关问题的时候,都会强调德云社的内生问题。我始终觉得,只谈这点是不太合理的。

德云社就算不行了,别的社团也没见起来啊,曹云金作为“抖选之人”,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比如他过硬的基本功,“云鹤九霄,不如一曹”说的就是这个事儿。甚至有人说,当初郭德纲忙于各处商演,云鹤两辈许多演员的相声,实际上是曹云金教会的……

我们先不论这说法到底几分真几分夸张,曹云金在各大卫视(包括央视)晚会的表现,实际上至少不比郭德纲和德云社的岳云鹏等人要差,业内口碑和网感也都在水准以上,这都成为了抖音选择的基础。

更重要的则是,云鹤九霄的背后都是郭德纲,德云社这个厂牌做大,决定了外来资本和它合作时束手束脚,很不痛快。

而且,功成名就的郭班主,也不可能像0405年时说相声那样,为了出好内容,为了合作“玩了命”地卖力气。

所以你能看到,如今的德云综艺也好,相声作品也好,都其乐融融,水准也在基准以上,但也真的很少有惊喜。

而曹云金呢,他背后“没有人”,这是说原本没有资本运作;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他背后有许多人,因为抖音这样的资本,可以通过他关联到相声乃至整个曲艺圈子。

纯从相声水平而言,曹云金不见得比李菁何云伟高峰强,而曹这个人的特点正是十分活络,混得开。

和同样朋友很多的于谦相比,曹云金还非常有意识地,把人脉资源变成直播间的运营策略。

早年被德云社压制的经历,其实更体现出他社交能力很强,背负着“郭德纲的凝视”这个社交负资产,曹依然和圈内圈外的许多人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近期就把青曲社苗阜、“废话文学”陈清泉都请到直播间。

在抖音的角度看,曹云金是有“生态”价值的,抖音文娱想要的不是单纯的直播大咖,而是自带“破圈”能力的新星,既能在专业领域站得住,也能在直播中打通“次元壁”,作出综艺效果的复合“物种”。

或者我们换个说法,抖音要的不是个单纯的相声直播间,而是可以作为融合战略示范点的直播间——这是他们选择曹云金的重要原因。

你看,抖音文娱所谓要融合直播节目、音乐、综艺、明星等……在曹云金的直播间,是不是已经用最小成本实现了一个DEMO形态?

而抖音也好,曹云金也罢,其实都只是典型案例,其背后体现出来的,还是直播形式对于“内容IP”的重塑价值。

举个例子,张大大原本的形象,是在综艺里讲话难听不讨喜的存在;但靠着直播间“我的娱乐圈人脉”人设,竟然也扭转了部分口碑,这是传统媒介时代难以想象的。

曹云金早年暴露在媒体端的记仇、固执、不易相处,现在可能都没有变,但直播这种媒介形态,的确可以展示他(以及团队)希望展示的“另一面”。

直播不仅仅是流量的中心、卖货的渠道,它实际上已经成为IP口碑打造的关键场域。

对于海量MCN、艺人明星而言,这恐怕是曹云金这个案例最有价值的启发。

来源:深瞳商业(ID:DEEP-FOCUS)

原标题:抖音赌对了曹云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