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手握国内TOP5保健品,益生菌拉动第二曲线,这个赛道内卷升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手握国内TOP5保健品,益生菌拉动第二曲线,这个赛道内卷升级

巨头和资本的加入,让益生菌被更多人认知到,但从概念到确有功能的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片来源:Unsplash-Daily Nouri

文|动脉网

9月5日,杭州的非处方药企民生健康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市值开盘大涨超过200%。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民生健康,却一定听过它旗下的核心单品——21金维他®。根据民生健康招股说明书,在2020年至2022年间,“21金维他”多维元素片(21)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96亿元、4.23亿元和4.39亿元,在民生健康同期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高达91.32%、86.70%和 80.46%。

2002年前后,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和明星代言,让21 金维他®迅速出圈。这种由21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的一种膳食补充剂,可以预防和治疗因维生素与矿物质缺乏所引起的各种疾病,受众群体相当广。在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剂领域,21 金维他®与善存、爱乐维、汤臣倍健等品牌产品齐名。在2021年度中国非处方药产品综合统计排名,21 金维他® 位列“维生素与矿物质品类”榜单的第 5 名。

然后,尽管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21 金维他®在度过本世纪初最辉煌的那几年后,销售数据再难有起色。民生健康一直在探索第二增长曲线,最后将目光落在了益生菌之上。2020年,民生健康完成对健康科技的收购,公司产品体系拓展至益生菌,相继推出了民生普瑞宝牌益生菌颗粒、民生感益宝牌益生菌粉(儿童型)、民生抗力宝益生菌固体饮料等益生菌相关产品。

近年来,益生菌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盯上,既有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跨界巨头,比如江中药业、中粮集团、华大基因,也有拿下顶级机构风险资金的新品牌,比如Woderlab、每日的菌、Biomed、未知君等。那么,被百试不爽的益生菌大法,是否一定就好?小小益生菌又为何总是被资金盯上?我们尝试分析背后的逻辑。

益生菌赛道挤满了巨头

大约4、5年前,成年人的益生菌产品还十分小众,主要集中在非处方药品领域,主打改善肠道功能。由此,益生菌粉、益生菌压片糖果向消费领域扩展后,几乎是一炮而红。

如今的益生菌产品市场,已然十分热闹。过去几年间,益生菌产品线被乳制品、保健品巨头寄予厚望,纷纷斥重金,通过产业并购、设立子公司等方式,闯入益生菌赛道。

由于益生菌产品的开发、生产,有其特殊性,商业化场景也往往不同于传统的药品、保健品,在最初的益生菌布局中,巨头们纷纷选择通过并购成熟的益生菌企业,来实现弯道超车。其中,汤臣倍健、澳优、均瑶健康等,陆续完成产业并购,也最先尝到了益生菌市场的甜头。

通过产业并购布局益生菌产品的,以保健品巨头为主。2018年8月,汤臣倍健以6.7亿澳元完成对Life Space品牌方澳洲益生菌企业LSG的收购。次年7月,澳优通过可换股债券间接收购丰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1%的权益,强化在益生菌领域的研发和供应基础。2020年12月,均瑶健康宣布与微康益生菌(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签订3年合作协议,推动微康益生菌产品在均瑶产品的应用,并在慢病健康管理应用开展合作。

当然,做非处方药的民生健康,也是通过并购,来快速获得益生菌产品线,只是还没有进入产生大量商业价值的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均瑶健康的益生菌业务在过去半年的表现十分亮眼,帮助企业实现了业绩的逆袭。2023年上半年,均瑶健康益生菌食品收入超7000万元,同比增长221%。

据了解,均瑶健康与江南大学等高校战略合作,通过破产重整均瑶润盈及泛缘供应链的业务接入,初步建立了“原料-产品-渠道”一体化生态链模型。2目前,均瑶健康的益生菌产品主要包括“青幽爽”及“畅饮爽”的益生菌乳酸菌饮品及益生菌咀嚼片系列产品、以黑巧及夹心饼干为主益生菌休闲零食系列产品、以“UE 君”及“纤美君”为主的益生菌固体饮料系列产品。

均瑶健康表示,已经储备了数十株独特功能性菌株,技术上形成较高的科技壁垒,并陆续成功研发了益生菌类健康食品,作为未来核心产品矩阵培育。随着下半年公司核心客户订单落地,推动匹配扩产计划将进一步提速,公司正在跟一些国际性的知名公司建立业务联系,计划提供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益生菌产品。

通过设立子公司或者自建产品线来布局益生菌产品的巨头,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乳制品企业和传统制药企业,他们往往通过与上游的益生菌原料供应商合作,来推出自己的益生菌品牌。这种方式在近年间出现比较多,比如,光明乳业跨界推出光明健能Jcan益生菌,蒙牛推出M8活性益生菌粉、蒙牛悠瑞益生菌固体饮料,华润江中则在2020年5月,将利活益生菌推向市场。

另一类企业则基于对益生菌株的基础研究能力,来构建益生菌产品线,更强调科技属性和功能性。2016年5月,华大精准营养正式登记成立。华大精准营养旗下的益生菌品牌优美达,在华大基因内部颇受重视,多次由CEO亲自出面推广。

据了解,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自建了样本量超过5万份的益生菌专用菌种库,在肠道菌群和健康关联性的研究成果和保藏量丰富,还构建了独有的菌株基因组功能筛选技术平台,可以结合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开发更适合国人体质的益生菌系列产品。

此外,据天眼查统计,现阶段,国内还有各类益生菌相关企业多达超过3000家,近一半在5年之内开办。从跨界巨头到新入局者,国内益生菌市场的内卷之争,一触即发。

火爆的千亿市场

在全球范围内,整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多年。

根据Statista和Grand View Research统计,2016年至2021年间,全球益生菌行业市场规模从428亿美元扩大到581.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7.6%。预计到2029年,这个市场将突破千亿大关。

这背后的底层逻辑,在于基础研究对益生菌群本身功能认知的加深,和以此为基础的产品开发的多元化,这满足了人们持续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

一方面,益生菌的功能性边界不断被突破。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益生菌,即是在足量服用时,能对机体产生有益影响的,活的微生物。

通常来讲,益生菌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丁酸梭菌等,目前最常用的益生菌,是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这两者安全性相对较高。此前的大量研究表明,益生菌能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结构,缓解多种肠道及其他疾病,颇具商业化应用价值。

除了益生菌产品在以往的宣传种常常提及的调节排便习惯、改善睡眠等功能外,益生菌在癌症、炎症性肠病、代谢性疾病、呼吸道疾病、肾脏疾病等方面的功能,也不断被验证和开发。

具体而言,在癌症方面,益生菌主要用于改善患者对免疫疗法的应答效果。而在在炎症性肠病、代谢性疾病方面,很多益生菌已经初步应用于临床。在肾脏疾病方面,2021年,中国科学家在《Cell Metabolism》上发表了干酪乳杆菌Zhang治疗肾病的研究,提供了一些临床证据。在这些基础研究的基础上,益生菌无疑可以为更多的疾病管理,转化新的应用。

另一方面,其次是益生菌下游产品的多元化,满足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现阶段,益生菌最早的载体,膳食补充剂,持续优化性能,实现保健功能的多元化,活菌数也不断提升。除了提供优化肠道的健康价值,基于对益生菌功能的研究,各大厂商还开发出了调节血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疾病,自闭症、焦虑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功能。尽管这些功能的有效性还有待验证,但益生菌基础研究的进步,正以更快的节奏,被产品端吸收。

除了早期的膳食补充剂之外,益生菌在乳制品、汽水,咖啡等跨界食品,甚至牙膏、洗面奶等日用品中,也越来越多被用到,为后者构建一定的差异化优势。这样的变化,让益生菌得以被更多不同类型的终端用户接受。比如,蒙牛就推出了乳酸菌气泡水新品“乳此汽质”,主打零糖零脂,特别添加了乳酸菌。毕竟科技感十足的白色粉末,对于老人、儿童而言,并不十分友好。而在竞争激烈的食品、饮品赛道,融入有益健康的新概念,已经成为打造爆品的重要逻辑。

益生菌大战走向何方?

当然,眼下的益生菌行业,能否充分满足人们健康消费升级的需求,仍然存疑。

首先,与益生菌作用机制相关的基础研究,还需要加深。现阶段,仍有很多益生菌的益生机制研究不够清晰,关键的有效作用物质不明确,这是制约益生菌产品功能的关键因素。但益生机制的研究并不容易。

背后的原因在于,益生菌的益生效果在极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人体自身的菌群,在错综复杂的人体微生态网络系统中,解析益生菌的真正益生物质,难度可想而知,这往往需要引入多组学、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对研究者的技术能力要求很高。

其次,益生菌株的开发、制备工艺还有待优化。一方面,新的益生菌株开发费时费力。现阶段,伴随生物技术进步,益生菌研究企业获得更好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从而缩短益生菌功能研究周期,压缩成本,一个益生菌株的开发成本往往仍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而一株优势功能益生菌从自然界中筛选、分离到通过安全评价、功能评价,直至应用开发成终端产品,耗时也很长。

另一方面,益生菌产业化还需在一些产业化关键应用技术上取得进一步突破,比如高密度培养技术、高活性制备、高稳定性保持技术等。有从业者表示,在实验室环境下真实全面模拟肠道环境,技术难度不小。尽管在益生菌产业化的某些应用技术上,国内企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仍有上升空间。这就需要国内科研机构及企业加强合作,快速提升我国益生菌产业化关键应用技术水平。

第三,相关的行业标准体系有待建立。目前,国内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益生菌行业国家标准。此前,为了规范企业使用益生菌,国内监管部门相继发布了《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真菌菌种名单》《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和《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等,规定了动物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等多个可用菌种。但对于益生菌终端产品的生产、制作,则缺少相关的标准体系。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益生菌产品行业的混乱。据媒体报道,有记者调研某网络平台发现,很多益生菌工厂都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任何益生菌产品,定价也很低。比如,国产肠道健康功能菌粉约6000元/公斤,进口的菌粉则为1万元至2万元每公斤不等,每盒成本仅5元上下,终端定价却达到几十上百元。

此外,适合中国人的原生益生菌菌株库,也还没有建立起来。益生菌产品主打健康功能,严格的验证和监管至关重要,数量充足、类型丰富的样本库是关键基础。当然,这是一个需要较长建设周期的过程。

巨头和资本的加入,让益生菌被更多人认知到,但从概念到确有功能的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手握国内TOP5保健品,益生菌拉动第二曲线,这个赛道内卷升级

巨头和资本的加入,让益生菌被更多人认知到,但从概念到确有功能的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片来源:Unsplash-Daily Nouri

文|动脉网

9月5日,杭州的非处方药企民生健康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市值开盘大涨超过200%。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民生健康,却一定听过它旗下的核心单品——21金维他®。根据民生健康招股说明书,在2020年至2022年间,“21金维他”多维元素片(21)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96亿元、4.23亿元和4.39亿元,在民生健康同期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高达91.32%、86.70%和 80.46%。

2002年前后,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和明星代言,让21 金维他®迅速出圈。这种由21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的一种膳食补充剂,可以预防和治疗因维生素与矿物质缺乏所引起的各种疾病,受众群体相当广。在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剂领域,21 金维他®与善存、爱乐维、汤臣倍健等品牌产品齐名。在2021年度中国非处方药产品综合统计排名,21 金维他® 位列“维生素与矿物质品类”榜单的第 5 名。

然后,尽管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21 金维他®在度过本世纪初最辉煌的那几年后,销售数据再难有起色。民生健康一直在探索第二增长曲线,最后将目光落在了益生菌之上。2020年,民生健康完成对健康科技的收购,公司产品体系拓展至益生菌,相继推出了民生普瑞宝牌益生菌颗粒、民生感益宝牌益生菌粉(儿童型)、民生抗力宝益生菌固体饮料等益生菌相关产品。

近年来,益生菌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盯上,既有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跨界巨头,比如江中药业、中粮集团、华大基因,也有拿下顶级机构风险资金的新品牌,比如Woderlab、每日的菌、Biomed、未知君等。那么,被百试不爽的益生菌大法,是否一定就好?小小益生菌又为何总是被资金盯上?我们尝试分析背后的逻辑。

益生菌赛道挤满了巨头

大约4、5年前,成年人的益生菌产品还十分小众,主要集中在非处方药品领域,主打改善肠道功能。由此,益生菌粉、益生菌压片糖果向消费领域扩展后,几乎是一炮而红。

如今的益生菌产品市场,已然十分热闹。过去几年间,益生菌产品线被乳制品、保健品巨头寄予厚望,纷纷斥重金,通过产业并购、设立子公司等方式,闯入益生菌赛道。

由于益生菌产品的开发、生产,有其特殊性,商业化场景也往往不同于传统的药品、保健品,在最初的益生菌布局中,巨头们纷纷选择通过并购成熟的益生菌企业,来实现弯道超车。其中,汤臣倍健、澳优、均瑶健康等,陆续完成产业并购,也最先尝到了益生菌市场的甜头。

通过产业并购布局益生菌产品的,以保健品巨头为主。2018年8月,汤臣倍健以6.7亿澳元完成对Life Space品牌方澳洲益生菌企业LSG的收购。次年7月,澳优通过可换股债券间接收购丰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1%的权益,强化在益生菌领域的研发和供应基础。2020年12月,均瑶健康宣布与微康益生菌(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签订3年合作协议,推动微康益生菌产品在均瑶产品的应用,并在慢病健康管理应用开展合作。

当然,做非处方药的民生健康,也是通过并购,来快速获得益生菌产品线,只是还没有进入产生大量商业价值的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均瑶健康的益生菌业务在过去半年的表现十分亮眼,帮助企业实现了业绩的逆袭。2023年上半年,均瑶健康益生菌食品收入超7000万元,同比增长221%。

据了解,均瑶健康与江南大学等高校战略合作,通过破产重整均瑶润盈及泛缘供应链的业务接入,初步建立了“原料-产品-渠道”一体化生态链模型。2目前,均瑶健康的益生菌产品主要包括“青幽爽”及“畅饮爽”的益生菌乳酸菌饮品及益生菌咀嚼片系列产品、以黑巧及夹心饼干为主益生菌休闲零食系列产品、以“UE 君”及“纤美君”为主的益生菌固体饮料系列产品。

均瑶健康表示,已经储备了数十株独特功能性菌株,技术上形成较高的科技壁垒,并陆续成功研发了益生菌类健康食品,作为未来核心产品矩阵培育。随着下半年公司核心客户订单落地,推动匹配扩产计划将进一步提速,公司正在跟一些国际性的知名公司建立业务联系,计划提供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益生菌产品。

通过设立子公司或者自建产品线来布局益生菌产品的巨头,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乳制品企业和传统制药企业,他们往往通过与上游的益生菌原料供应商合作,来推出自己的益生菌品牌。这种方式在近年间出现比较多,比如,光明乳业跨界推出光明健能Jcan益生菌,蒙牛推出M8活性益生菌粉、蒙牛悠瑞益生菌固体饮料,华润江中则在2020年5月,将利活益生菌推向市场。

另一类企业则基于对益生菌株的基础研究能力,来构建益生菌产品线,更强调科技属性和功能性。2016年5月,华大精准营养正式登记成立。华大精准营养旗下的益生菌品牌优美达,在华大基因内部颇受重视,多次由CEO亲自出面推广。

据了解,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自建了样本量超过5万份的益生菌专用菌种库,在肠道菌群和健康关联性的研究成果和保藏量丰富,还构建了独有的菌株基因组功能筛选技术平台,可以结合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开发更适合国人体质的益生菌系列产品。

此外,据天眼查统计,现阶段,国内还有各类益生菌相关企业多达超过3000家,近一半在5年之内开办。从跨界巨头到新入局者,国内益生菌市场的内卷之争,一触即发。

火爆的千亿市场

在全球范围内,整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多年。

根据Statista和Grand View Research统计,2016年至2021年间,全球益生菌行业市场规模从428亿美元扩大到581.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7.6%。预计到2029年,这个市场将突破千亿大关。

这背后的底层逻辑,在于基础研究对益生菌群本身功能认知的加深,和以此为基础的产品开发的多元化,这满足了人们持续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

一方面,益生菌的功能性边界不断被突破。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益生菌,即是在足量服用时,能对机体产生有益影响的,活的微生物。

通常来讲,益生菌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丁酸梭菌等,目前最常用的益生菌,是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这两者安全性相对较高。此前的大量研究表明,益生菌能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结构,缓解多种肠道及其他疾病,颇具商业化应用价值。

除了益生菌产品在以往的宣传种常常提及的调节排便习惯、改善睡眠等功能外,益生菌在癌症、炎症性肠病、代谢性疾病、呼吸道疾病、肾脏疾病等方面的功能,也不断被验证和开发。

具体而言,在癌症方面,益生菌主要用于改善患者对免疫疗法的应答效果。而在在炎症性肠病、代谢性疾病方面,很多益生菌已经初步应用于临床。在肾脏疾病方面,2021年,中国科学家在《Cell Metabolism》上发表了干酪乳杆菌Zhang治疗肾病的研究,提供了一些临床证据。在这些基础研究的基础上,益生菌无疑可以为更多的疾病管理,转化新的应用。

另一方面,其次是益生菌下游产品的多元化,满足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现阶段,益生菌最早的载体,膳食补充剂,持续优化性能,实现保健功能的多元化,活菌数也不断提升。除了提供优化肠道的健康价值,基于对益生菌功能的研究,各大厂商还开发出了调节血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疾病,自闭症、焦虑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功能。尽管这些功能的有效性还有待验证,但益生菌基础研究的进步,正以更快的节奏,被产品端吸收。

除了早期的膳食补充剂之外,益生菌在乳制品、汽水,咖啡等跨界食品,甚至牙膏、洗面奶等日用品中,也越来越多被用到,为后者构建一定的差异化优势。这样的变化,让益生菌得以被更多不同类型的终端用户接受。比如,蒙牛就推出了乳酸菌气泡水新品“乳此汽质”,主打零糖零脂,特别添加了乳酸菌。毕竟科技感十足的白色粉末,对于老人、儿童而言,并不十分友好。而在竞争激烈的食品、饮品赛道,融入有益健康的新概念,已经成为打造爆品的重要逻辑。

益生菌大战走向何方?

当然,眼下的益生菌行业,能否充分满足人们健康消费升级的需求,仍然存疑。

首先,与益生菌作用机制相关的基础研究,还需要加深。现阶段,仍有很多益生菌的益生机制研究不够清晰,关键的有效作用物质不明确,这是制约益生菌产品功能的关键因素。但益生机制的研究并不容易。

背后的原因在于,益生菌的益生效果在极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人体自身的菌群,在错综复杂的人体微生态网络系统中,解析益生菌的真正益生物质,难度可想而知,这往往需要引入多组学、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对研究者的技术能力要求很高。

其次,益生菌株的开发、制备工艺还有待优化。一方面,新的益生菌株开发费时费力。现阶段,伴随生物技术进步,益生菌研究企业获得更好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从而缩短益生菌功能研究周期,压缩成本,一个益生菌株的开发成本往往仍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而一株优势功能益生菌从自然界中筛选、分离到通过安全评价、功能评价,直至应用开发成终端产品,耗时也很长。

另一方面,益生菌产业化还需在一些产业化关键应用技术上取得进一步突破,比如高密度培养技术、高活性制备、高稳定性保持技术等。有从业者表示,在实验室环境下真实全面模拟肠道环境,技术难度不小。尽管在益生菌产业化的某些应用技术上,国内企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仍有上升空间。这就需要国内科研机构及企业加强合作,快速提升我国益生菌产业化关键应用技术水平。

第三,相关的行业标准体系有待建立。目前,国内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益生菌行业国家标准。此前,为了规范企业使用益生菌,国内监管部门相继发布了《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真菌菌种名单》《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和《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等,规定了动物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等多个可用菌种。但对于益生菌终端产品的生产、制作,则缺少相关的标准体系。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益生菌产品行业的混乱。据媒体报道,有记者调研某网络平台发现,很多益生菌工厂都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任何益生菌产品,定价也很低。比如,国产肠道健康功能菌粉约6000元/公斤,进口的菌粉则为1万元至2万元每公斤不等,每盒成本仅5元上下,终端定价却达到几十上百元。

此外,适合中国人的原生益生菌菌株库,也还没有建立起来。益生菌产品主打健康功能,严格的验证和监管至关重要,数量充足、类型丰富的样本库是关键基础。当然,这是一个需要较长建设周期的过程。

巨头和资本的加入,让益生菌被更多人认知到,但从概念到确有功能的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