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自助餐没落?四个做法让翻台率达到六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自助餐没落?四个做法让翻台率达到六次

每个自助餐企业,也需要从定位、客群、品类、出品、服务等多方面重新找到顾客的痛点,适时变革创新,自助餐依然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过去几年,诸多火爆一时的自助餐品牌逐步没落。

郑州的状元烤场是个特例,扩张、排队、翻台6次,它只是做到了这四件事:增加品类,提高食材质量,产品标准化,管理IT化。

王晓(化名)发现某自助餐厅的铂金卡里还有余额,立刻约了姐妹们到这个餐厅“腐败”。

这是11月22日晚八点。王晓和朋友们进入餐厅后发现,这个自助餐厅上座率仅有30%,餐厅服务员站在餐厅一角,若有所思。服务员也许想起了几年前,这个餐厅火爆的时光。

这个自助餐厅占据了北京中关村某购物中心6楼整层。大店面并未给食客们带来更良好的消费体验。王晓发现,食物品类比之前少了很多,刺身感觉不是特别新鲜,“甚至比不上7-11便利店的口味”。食物吃完,也不及时补。这次王晓的消费体验是“太差劲了”。

这或许是诸多火爆一时的自助餐厅没落的一个缩影。在过去三年内,不断有金钱豹、好伦哥、汉丽轩、金汉斯等自助餐厅店面关门,一些自助餐厅的老板称,他们的营业额下降,毛利降低,生意难以为继。

自助餐行业一片风声鹤唳。金百万营销总监裴成辉说,随着消费升级,“扶墙进,扶墙出”这种不健康的自助餐消费观念已经被大多消费者摒弃。人们的消费观念变了,但是很多自助餐厅却没有适时而变,不能解决消费者的新痛点,这些餐厅衰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但河南省郑州市的状元烤场是个特例。这个2011年开业,一开始只做烧烤的餐厅,目前已经在郑州开了7家店,每个店店面都在1000平米以上,可满足400人同时就餐,营业额每月都上百万。周六日和节假日,状元烤场都会排起长队,翻台率甚至达到6次。

相比于58元每人,以及二代店78元每人的价格,郑州有很多自助餐厅价格要低的多,显然,状元烤场并非以低价取胜。

张伟强是状元烤场的创始人之一,他敏锐的捕捉到了自助餐市场的消费动向,在自助餐消费观念悄然改变时,状元烤场也在不停的改变。在同品类品牌没落时,状元烤场的营业额却逆势上扬,张伟强做了以下四件事。

第一:增加品类,走精品化路线。

在很多餐厅在大力削减菜单,减少菜品的时候,状元烤场却在不断增加品类,来促进餐厅的迭代。

增加品类,重新装修这样的餐厅迭代,状元烤场目前做了三次。状元烤场第一家店在大学城的附近,装修环境和菜品设计,都不够精致。二代店的时候,张伟强把品类从11个增加到21个,每个品类更注重品质,价格提升到78元。第三代店,除了装修更加时尚之外,也增加了日料刺身,丰富了各种海鲜等。状元烤场增加品类的目的,不是堆砌菜品数量,而是完善品类,缩小品种中凑数的单品,走精品化路线。

张伟强认为,以前讲究吃饱,现在则注重吃好,消费者还要有文化、精神、视觉、口感上的享受,顾客对餐厅产品的品质、环境各方面的需求就越来越高。餐厅必须顺势而为。

这样做基本上解决了现在消费者的新痛点。举个例子,很多朋友聚餐,有人想吃日料,而有人想吃中餐,另外几个人想吃海鲜。他们对于食物品质的要求都不低,此时,来状元烤场基本上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第二,更加注重食材质量。

产品质量永远是一个餐厅的灵魂。在餐饮企业“三高一低”的压力下,很多餐厅为了节省成本,对食材的要求下降。状元烤场深知食材对出品的影响,于是严把进货关。

状元烤场确保供应商必须正规,证照必须齐全,产品必须检疫合格。每一批次的产品到店以后,要再次检验,不合格全部拒收。

确保进货渠道正规之后,状元烤场也力求用最优质的食材。比如三文鱼来自法罗群岛,质量比挪威的更好。

▲食材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

在确保食材的新鲜度上,状元烤场有自己独特的方式。目前状元烤场利用iPad开发出厨房专门用的报告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每天的要货、盘点、出品都一目了然,他们根据这个系统来判定每天需要准备多少食材,以及每天的配送数量。

他们要求,当天的食材必须消化完毕。以葡萄为例,今天进了一筐葡萄有剩余,那么下班前,葡萄要打成葡萄汁,这样更容易被消耗掉。

如果有一些产品适合存储,则要保鲜冷冻存贮,状元烤场有自己的冷库,这样门店不需要存货,可以控制总的成本。

张伟强认为,很多消费者去过很多餐厅,尝过很多食物,能分出来好坏,餐饮已经过了躺着赚钱的时代,真的优质才能获得顾客的认可。

第三,产品标准化。

状元烤场一直在学习郑州巴奴火锅节省成本的方式。巴奴在新乡有中央加工厂,所以他们在同品类的竞争中,能够最大的降低成本。状元烤场也建立了一个小型加工中心,目前,每个品类,包括西餐,都可以在中央加工中心加工以后再配送,并且能做到日配。

这样的标准化流程,确保了状元烤场产品口味的稳定性,也降低了成本,状元烤场在同品类的竞争中占据了成本优势。

第四,建立IT管理系统。

状元烤场的创始人之一张伟强是程序员出身,他发现,麦当劳和肯德基之所以能在全球扩张,原因之一在于,他们的管理系统非常先进。状元烤场如果想成为大品牌,也要用这样的管理系统。

市场上现有的众多管理系统,并不能满足状元烤场的需求。于是状元烤场投入几十万元,自己开发出前台收银系统、仓储系统、物流系统、人事系统、会员管理、供应链系统、客户信息化体验等系统,而且这些系统在内部都已经打通。

这几年状元烤场积淀了很多数据,通过IT系统收集、分析这些数据,来引导解决经营的问题,寻找管理上出现的漏洞,让企业更健康,做事更有方向,更能看到具体的效果。

▲状元烤场店面一角。

在张伟强看来,这些费用的投入是值得的,这些数据会像路标一样,标明路是怎么走的。

“这些IT管理系统的研发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一般的小型企业并不适用,企业要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工具,这样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在自助餐没落的背景下,一批大众自助餐品牌正在寻求不同形式的转型。比如比格披萨开始主要专注于比萨品类,提升品质和餐厅体验,努力在比萨产品上找到自己的品牌特色。金钱豹和许多高端自助餐品牌为了压低成本,采取单点式自助,下单之后厨房再制作,采用中央厨房的形式,大大缩减了多餐台的人力成本,自助餐的浪费问题也因采用单点式而被解决。

每个自助餐企业,也需要从定位、客群、品类、出品、服务等多方面重新找到顾客的痛点,适时变革创新,自助餐依然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餐饮公会原创,转载请提前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自助餐没落?四个做法让翻台率达到六次

每个自助餐企业,也需要从定位、客群、品类、出品、服务等多方面重新找到顾客的痛点,适时变革创新,自助餐依然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过去几年,诸多火爆一时的自助餐品牌逐步没落。

郑州的状元烤场是个特例,扩张、排队、翻台6次,它只是做到了这四件事:增加品类,提高食材质量,产品标准化,管理IT化。

王晓(化名)发现某自助餐厅的铂金卡里还有余额,立刻约了姐妹们到这个餐厅“腐败”。

这是11月22日晚八点。王晓和朋友们进入餐厅后发现,这个自助餐厅上座率仅有30%,餐厅服务员站在餐厅一角,若有所思。服务员也许想起了几年前,这个餐厅火爆的时光。

这个自助餐厅占据了北京中关村某购物中心6楼整层。大店面并未给食客们带来更良好的消费体验。王晓发现,食物品类比之前少了很多,刺身感觉不是特别新鲜,“甚至比不上7-11便利店的口味”。食物吃完,也不及时补。这次王晓的消费体验是“太差劲了”。

这或许是诸多火爆一时的自助餐厅没落的一个缩影。在过去三年内,不断有金钱豹、好伦哥、汉丽轩、金汉斯等自助餐厅店面关门,一些自助餐厅的老板称,他们的营业额下降,毛利降低,生意难以为继。

自助餐行业一片风声鹤唳。金百万营销总监裴成辉说,随着消费升级,“扶墙进,扶墙出”这种不健康的自助餐消费观念已经被大多消费者摒弃。人们的消费观念变了,但是很多自助餐厅却没有适时而变,不能解决消费者的新痛点,这些餐厅衰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但河南省郑州市的状元烤场是个特例。这个2011年开业,一开始只做烧烤的餐厅,目前已经在郑州开了7家店,每个店店面都在1000平米以上,可满足400人同时就餐,营业额每月都上百万。周六日和节假日,状元烤场都会排起长队,翻台率甚至达到6次。

相比于58元每人,以及二代店78元每人的价格,郑州有很多自助餐厅价格要低的多,显然,状元烤场并非以低价取胜。

张伟强是状元烤场的创始人之一,他敏锐的捕捉到了自助餐市场的消费动向,在自助餐消费观念悄然改变时,状元烤场也在不停的改变。在同品类品牌没落时,状元烤场的营业额却逆势上扬,张伟强做了以下四件事。

第一:增加品类,走精品化路线。

在很多餐厅在大力削减菜单,减少菜品的时候,状元烤场却在不断增加品类,来促进餐厅的迭代。

增加品类,重新装修这样的餐厅迭代,状元烤场目前做了三次。状元烤场第一家店在大学城的附近,装修环境和菜品设计,都不够精致。二代店的时候,张伟强把品类从11个增加到21个,每个品类更注重品质,价格提升到78元。第三代店,除了装修更加时尚之外,也增加了日料刺身,丰富了各种海鲜等。状元烤场增加品类的目的,不是堆砌菜品数量,而是完善品类,缩小品种中凑数的单品,走精品化路线。

张伟强认为,以前讲究吃饱,现在则注重吃好,消费者还要有文化、精神、视觉、口感上的享受,顾客对餐厅产品的品质、环境各方面的需求就越来越高。餐厅必须顺势而为。

这样做基本上解决了现在消费者的新痛点。举个例子,很多朋友聚餐,有人想吃日料,而有人想吃中餐,另外几个人想吃海鲜。他们对于食物品质的要求都不低,此时,来状元烤场基本上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第二,更加注重食材质量。

产品质量永远是一个餐厅的灵魂。在餐饮企业“三高一低”的压力下,很多餐厅为了节省成本,对食材的要求下降。状元烤场深知食材对出品的影响,于是严把进货关。

状元烤场确保供应商必须正规,证照必须齐全,产品必须检疫合格。每一批次的产品到店以后,要再次检验,不合格全部拒收。

确保进货渠道正规之后,状元烤场也力求用最优质的食材。比如三文鱼来自法罗群岛,质量比挪威的更好。

▲食材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

在确保食材的新鲜度上,状元烤场有自己独特的方式。目前状元烤场利用iPad开发出厨房专门用的报告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每天的要货、盘点、出品都一目了然,他们根据这个系统来判定每天需要准备多少食材,以及每天的配送数量。

他们要求,当天的食材必须消化完毕。以葡萄为例,今天进了一筐葡萄有剩余,那么下班前,葡萄要打成葡萄汁,这样更容易被消耗掉。

如果有一些产品适合存储,则要保鲜冷冻存贮,状元烤场有自己的冷库,这样门店不需要存货,可以控制总的成本。

张伟强认为,很多消费者去过很多餐厅,尝过很多食物,能分出来好坏,餐饮已经过了躺着赚钱的时代,真的优质才能获得顾客的认可。

第三,产品标准化。

状元烤场一直在学习郑州巴奴火锅节省成本的方式。巴奴在新乡有中央加工厂,所以他们在同品类的竞争中,能够最大的降低成本。状元烤场也建立了一个小型加工中心,目前,每个品类,包括西餐,都可以在中央加工中心加工以后再配送,并且能做到日配。

这样的标准化流程,确保了状元烤场产品口味的稳定性,也降低了成本,状元烤场在同品类的竞争中占据了成本优势。

第四,建立IT管理系统。

状元烤场的创始人之一张伟强是程序员出身,他发现,麦当劳和肯德基之所以能在全球扩张,原因之一在于,他们的管理系统非常先进。状元烤场如果想成为大品牌,也要用这样的管理系统。

市场上现有的众多管理系统,并不能满足状元烤场的需求。于是状元烤场投入几十万元,自己开发出前台收银系统、仓储系统、物流系统、人事系统、会员管理、供应链系统、客户信息化体验等系统,而且这些系统在内部都已经打通。

这几年状元烤场积淀了很多数据,通过IT系统收集、分析这些数据,来引导解决经营的问题,寻找管理上出现的漏洞,让企业更健康,做事更有方向,更能看到具体的效果。

▲状元烤场店面一角。

在张伟强看来,这些费用的投入是值得的,这些数据会像路标一样,标明路是怎么走的。

“这些IT管理系统的研发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一般的小型企业并不适用,企业要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工具,这样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在自助餐没落的背景下,一批大众自助餐品牌正在寻求不同形式的转型。比如比格披萨开始主要专注于比萨品类,提升品质和餐厅体验,努力在比萨产品上找到自己的品牌特色。金钱豹和许多高端自助餐品牌为了压低成本,采取单点式自助,下单之后厨房再制作,采用中央厨房的形式,大大缩减了多餐台的人力成本,自助餐的浪费问题也因采用单点式而被解决。

每个自助餐企业,也需要从定位、客群、品类、出品、服务等多方面重新找到顾客的痛点,适时变革创新,自助餐依然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餐饮公会原创,转载请提前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