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壳牌取消1亿美元碳汇年投资计划,中国区项目曾遭质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壳牌取消1亿美元碳汇年投资计划,中国区项目曾遭质疑

受舆论影响,碳抵消的市场空间暂时缩小,或是壳牌作出决策的重要原因。

图片来源:匡达/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见习记者 | 郁娟

石油巨头壳牌集团已经取消了旗下碳抵消业务每年1亿美元的投资计划。

日前,界面新闻记者分别从壳牌中国区新闻发言人和壳牌亚太地区新闻发言人处得到书面证实。

碳抵消通常指企业或个人通过开发或购买碳信用(Carbon Credit)来抵消自身产生的一部分温室气体排放量,一个碳信用相当于1吨二氧化碳当量。碳信用的来源包括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英文为Nature-based Solutions, 简称“NBS方案”)、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项目等。

所谓NBS方案,可理解为生态系统碳汇,即通过保护原本可能遭受破坏的森林,植树造林或修复已退化的森林、湿地等,增加自然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固定能力。

2021年2月,壳牌制定了名为“赋能进步”的业务转型战略,内容包括减少石油产量、扩大液化天然气(LNG)业务规模、投资可再生能源及其他能源解决方案等。

其中,每年向NBS方案投资约1亿美元,是“投资可再生能源及其他能源解决方案”中的一项子目标。

今年6月,上述1亿美元投资目标从该路线中消失。

壳牌作出的上述决策,并未在官网上明确披露。彭博社于今年8月31日首先公开报道了这一消息。

壳牌中国新闻发言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壳牌“赋能进步”的战略没有改变,但的确取消了和NBS方案有关的两个目标。

除了作为投资标的外,壳牌也曾将碳抵消用于自身减碳并设立目标:为实现2050年自身运营及能源产品净零排放的目标,壳牌曾计划于2021-2030年,每年通过NBS方案获得1.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的碳信用,十年可共计抵消12亿吨。

壳牌拒绝回应取消碳汇业务目标的原因,并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其已彻底放弃碳抵消。

壳牌亚太地区发言人对界面新闻表示:“碳信用仍然是壳牌战略组合中一个有价值的、额外的减排手段,包括来自NBS方案的碳信用。”

该发言人称,壳牌相信NBS方案在减排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其团队正在努力建立客户和消费者对其的信心。

壳牌的碳抵消业务

壳牌的碳抵消业务是其“能源转型产品组合”中的一个分支。

随着全球低碳进程的加快,油气企业的市场空间受到抑制,众多油气企业把目光投向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氢能等低碳业务,以寻求转型。

例如,英国石油公司(BP)的低碳业务版块涵盖光伏、海上及陆上风电、电力交易及碳捕集和封存(CCS)等,中石油也在财报中披露布局风光发电、地热供暖等业务。

壳牌的“能源转型产品组合”包括电动汽车充电桩、生物燃料、综合电力服务、碳信用、氢能。

壳牌碳信用来源分布(局部)。图片来源:Shell Global官网

根据壳牌官网披露,其通过与第三方企业合作运营或收购碳抵消项目,以开发、出售碳信用。截至2023年4月,壳牌参与运营的碳抵消项目包括四类:NBS方案、可再生能源项目、节能炉灶以及垃圾管理。

NBS方案在当前的碳信用开发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根据Ecosystem Marketplace报告,截至2021年,全球自愿性碳市场中接近67%的交易额都来自“林业与土地利用”类别。

根据壳牌官网提供的产品手册,目前其在全球四大洲开发NBS方案相关的项目,并在伦敦、上海、新加坡、圣地亚哥四地开设销售中心。

该公司网站显示,截至2023年4月,壳牌在中国大陆地区共运营15个植树造林类项目和1个草地恢复类项目。

《壳牌能源转型进展报告2022》显示,壳牌在2022年交付了11批碳中和液化天然气(LNG)产品,使用了碳信用来抵消这些LNG的碳排放。

该报告称,2022全年,壳牌共计580万个碳信用被注销,其中410万个用于壳牌出售的产品,170万个用于非能源类产品及员工商务差旅。

质量争议

近年来,以生态系统碳汇作为方法学的碳抵消项目受到诸多质疑,Gucci、雀巢等许多知名品牌宣布停用碳抵消手段,或是壳牌选择减轻投资力度的一大因素。

该类项目饱受争议的原因在于,相比干预前,这些项目在原本生态系统的基础上,避免了多少二氧化碳的产生或增加了多少二氧化碳固定量,在计算时容易被夸大或错误评估。

与此同时,这类项目由不同的机构审核、验证,没有统一的准入标准,也未受到统一的监管。

受舆论影响,碳抵消的市场空间暂时缩小,或是壳牌作出决策的重要原因。

今年3月,壳牌在中国运营的水稻种植类项目就曾先后遭受碳信用标准运营机构Verra的审查和报道平台Climate House News的调查

根据Climate House News的调查,壳牌自2018年起在中国安徽省东部运营着九个减少稻田甲烷排放的项目。

这类项目遵从的原理是,稻田内积水越多,越容易滋生细菌,后者分解腐烂植物,从而排放出更多的甲烷气体;如使用“干湿交替”法灌溉,可以减少甲烷的排放量。

壳牌假设,其与第三方合作管理农民灌溉稻田的方式,相比项目干预前,可减少一定量的甲烷排放。

但壳牌及其合作方疑似在方法学适用性上有造假嫌疑。

上述九个项目开发时都沿用CDM规则。该规则规定,年均减排量低于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项目都被定义为小规模项目,为了鼓励小农参与,小规模项目受到的检查相对更少。

根据Climate House News调查,壳牌九个项目平均每年减排量都非常接近6万吨,其中一项目的年均减排量为5.99万吨,逼近上述规则规定的开发门槛。

其次,Climate House News用卫星图像确定了上述九个项目对应的稻田的位置,结果显示不同项目对应的稻田距离很近,有的仅隔280多米。据此,Climate House News质疑壳牌及其合作商运用统计技巧将一大块水稻种植区域切分成了一个个更小的区块,从而避免了更严格的项目审查。

此外,该报道平台还援引学术研究和专家发言指出,即使没有壳牌项目的干预,2018年中国41%的稻田已经应用了上述更低碳的灌溉方法。因此,壳牌项目带来的减碳量是否是“额外”产生的,也受到质疑。

针对上述质疑,壳牌曾回应称正在内部调查中。

2023年3月,Verra宣布永久停用上述稻田减排项目方法学。目前,壳牌官网已将上述中国区水稻项目,从其中国区环境产品组合中删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壳牌

4k
  • 双碳晚报|壳牌公司约30吨油水混合物泄漏至新加坡海域 中石化投资全固态电池企业
  • 壳牌公司约30吨油水混合物泄漏至新加坡海域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壳牌取消1亿美元碳汇年投资计划,中国区项目曾遭质疑

受舆论影响,碳抵消的市场空间暂时缩小,或是壳牌作出决策的重要原因。

图片来源:匡达/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见习记者 | 郁娟

石油巨头壳牌集团已经取消了旗下碳抵消业务每年1亿美元的投资计划。

日前,界面新闻记者分别从壳牌中国区新闻发言人和壳牌亚太地区新闻发言人处得到书面证实。

碳抵消通常指企业或个人通过开发或购买碳信用(Carbon Credit)来抵消自身产生的一部分温室气体排放量,一个碳信用相当于1吨二氧化碳当量。碳信用的来源包括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英文为Nature-based Solutions, 简称“NBS方案”)、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项目等。

所谓NBS方案,可理解为生态系统碳汇,即通过保护原本可能遭受破坏的森林,植树造林或修复已退化的森林、湿地等,增加自然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固定能力。

2021年2月,壳牌制定了名为“赋能进步”的业务转型战略,内容包括减少石油产量、扩大液化天然气(LNG)业务规模、投资可再生能源及其他能源解决方案等。

其中,每年向NBS方案投资约1亿美元,是“投资可再生能源及其他能源解决方案”中的一项子目标。

今年6月,上述1亿美元投资目标从该路线中消失。

壳牌作出的上述决策,并未在官网上明确披露。彭博社于今年8月31日首先公开报道了这一消息。

壳牌中国新闻发言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壳牌“赋能进步”的战略没有改变,但的确取消了和NBS方案有关的两个目标。

除了作为投资标的外,壳牌也曾将碳抵消用于自身减碳并设立目标:为实现2050年自身运营及能源产品净零排放的目标,壳牌曾计划于2021-2030年,每年通过NBS方案获得1.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的碳信用,十年可共计抵消12亿吨。

壳牌拒绝回应取消碳汇业务目标的原因,并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其已彻底放弃碳抵消。

壳牌亚太地区发言人对界面新闻表示:“碳信用仍然是壳牌战略组合中一个有价值的、额外的减排手段,包括来自NBS方案的碳信用。”

该发言人称,壳牌相信NBS方案在减排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其团队正在努力建立客户和消费者对其的信心。

壳牌的碳抵消业务

壳牌的碳抵消业务是其“能源转型产品组合”中的一个分支。

随着全球低碳进程的加快,油气企业的市场空间受到抑制,众多油气企业把目光投向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氢能等低碳业务,以寻求转型。

例如,英国石油公司(BP)的低碳业务版块涵盖光伏、海上及陆上风电、电力交易及碳捕集和封存(CCS)等,中石油也在财报中披露布局风光发电、地热供暖等业务。

壳牌的“能源转型产品组合”包括电动汽车充电桩、生物燃料、综合电力服务、碳信用、氢能。

壳牌碳信用来源分布(局部)。图片来源:Shell Global官网

根据壳牌官网披露,其通过与第三方企业合作运营或收购碳抵消项目,以开发、出售碳信用。截至2023年4月,壳牌参与运营的碳抵消项目包括四类:NBS方案、可再生能源项目、节能炉灶以及垃圾管理。

NBS方案在当前的碳信用开发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根据Ecosystem Marketplace报告,截至2021年,全球自愿性碳市场中接近67%的交易额都来自“林业与土地利用”类别。

根据壳牌官网提供的产品手册,目前其在全球四大洲开发NBS方案相关的项目,并在伦敦、上海、新加坡、圣地亚哥四地开设销售中心。

该公司网站显示,截至2023年4月,壳牌在中国大陆地区共运营15个植树造林类项目和1个草地恢复类项目。

《壳牌能源转型进展报告2022》显示,壳牌在2022年交付了11批碳中和液化天然气(LNG)产品,使用了碳信用来抵消这些LNG的碳排放。

该报告称,2022全年,壳牌共计580万个碳信用被注销,其中410万个用于壳牌出售的产品,170万个用于非能源类产品及员工商务差旅。

质量争议

近年来,以生态系统碳汇作为方法学的碳抵消项目受到诸多质疑,Gucci、雀巢等许多知名品牌宣布停用碳抵消手段,或是壳牌选择减轻投资力度的一大因素。

该类项目饱受争议的原因在于,相比干预前,这些项目在原本生态系统的基础上,避免了多少二氧化碳的产生或增加了多少二氧化碳固定量,在计算时容易被夸大或错误评估。

与此同时,这类项目由不同的机构审核、验证,没有统一的准入标准,也未受到统一的监管。

受舆论影响,碳抵消的市场空间暂时缩小,或是壳牌作出决策的重要原因。

今年3月,壳牌在中国运营的水稻种植类项目就曾先后遭受碳信用标准运营机构Verra的审查和报道平台Climate House News的调查

根据Climate House News的调查,壳牌自2018年起在中国安徽省东部运营着九个减少稻田甲烷排放的项目。

这类项目遵从的原理是,稻田内积水越多,越容易滋生细菌,后者分解腐烂植物,从而排放出更多的甲烷气体;如使用“干湿交替”法灌溉,可以减少甲烷的排放量。

壳牌假设,其与第三方合作管理农民灌溉稻田的方式,相比项目干预前,可减少一定量的甲烷排放。

但壳牌及其合作方疑似在方法学适用性上有造假嫌疑。

上述九个项目开发时都沿用CDM规则。该规则规定,年均减排量低于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项目都被定义为小规模项目,为了鼓励小农参与,小规模项目受到的检查相对更少。

根据Climate House News调查,壳牌九个项目平均每年减排量都非常接近6万吨,其中一项目的年均减排量为5.99万吨,逼近上述规则规定的开发门槛。

其次,Climate House News用卫星图像确定了上述九个项目对应的稻田的位置,结果显示不同项目对应的稻田距离很近,有的仅隔280多米。据此,Climate House News质疑壳牌及其合作商运用统计技巧将一大块水稻种植区域切分成了一个个更小的区块,从而避免了更严格的项目审查。

此外,该报道平台还援引学术研究和专家发言指出,即使没有壳牌项目的干预,2018年中国41%的稻田已经应用了上述更低碳的灌溉方法。因此,壳牌项目带来的减碳量是否是“额外”产生的,也受到质疑。

针对上述质疑,壳牌曾回应称正在内部调查中。

2023年3月,Verra宣布永久停用上述稻田减排项目方法学。目前,壳牌官网已将上述中国区水稻项目,从其中国区环境产品组合中删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