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千亿市值巨头营收大跌,中国市场成业绩晴雨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千亿市值巨头营收大跌,中国市场成业绩晴雨表

新时代环境下的“刚需”。

图片来源:pexels-Pixabay

文|动脉网

作为生命科学服务领域公认的龙头企业,赛默飞世尔和丹纳赫一直以来都保持着高速增长,他们的市值均在2000亿美元左右。尽管这是一条能诞生千亿市值的超级赛道,但国内本土企业的市值却相去甚远,如蓝晓科技市值约为300亿元、东富龙不到200亿。

就是在这样悬殊的体量对比之下,赛默飞世尔和丹纳赫都在2023年半年报中表示,受中国市场的影响,业绩分别下滑6%和7%。作为行业龙头,他们依靠强大的研发优势、齐全的产品布局以及全球化的经营网络,长期占据着市场的主要份额。如今,国内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他们的业绩双双下滑,这无疑值得关注。

中国市场是助推剂

随着2023上半年业绩的相继公布,中国市场呈现出复苏的态势,这一趋势也在很多企业的成绩单中得到了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跨国品牌开始意识到中国市场对其业绩的直接影响,并在财报中予以体现。以三大传统影像巨头“GPS”为例,他们在国内市场都有不少投资和布局,因此,中国市场的发展好坏决定了其业绩增长的高低。

GE医疗在2023年Q2营收48.17亿美元,同比增加约7%;在2023年H1实现营收95.24亿美元,同比增加约8%。GE预计其全年业绩同比增长范围在6%~8%之间。其中,中国市场业务增长显著。

细分来看,GE医疗Q2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为7.14亿美元,同比增长12%;整个2023H1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为13.86亿美元,同比增长15%。GE医疗今年1月作为一家独立的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独立后的GE医疗对于中国市场也愈加重视。

今年上半年,GE医疗在中国市场本土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中,与国药器械合作、国内精准医疗产业化基地的奠基、拓展高端核医学分子影像设备生产线以及针对基层及乡村医疗卫生领域解决方案的搭建,都是其深耕中国市场的例证。

飞利浦在2023年第二季度的财务业绩报告显示,该季度营收达到44.7亿欧元,同比增长9%。从地区来看,成熟地区如北美和西欧的营收同比增长8%,而新兴区域市场,尤其是中国,同比增长15%。从业务结构来看,飞利浦的业务由诊断与治疗、互联关护和个人健康三大业务板块构成。据财报显示,中国市场在这三大业务板块都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整体增速均高于成熟地区。

这样的成绩得益于飞利浦逐渐加码的“中国战略”。2022年,飞利浦在中国成立了三个创新中心,分别聚焦系统、产品和软件的创新,以更贴近本地客户的方式,布局研发、制造、市场通路等功能,并与本地生态系统紧密合作,旨在以更快的速度、更精准的视角、更优化的方式,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

此外,西门子医疗在2023年第三季度的业绩中,中国市场的增速达到了17%,超越传统EMEA市场的14%,成为西门子医疗全球市场增速最快区域。从整体来看,在EMEA市场和美国市场营收分别下降5%和8%的情况下,中国市场仍取得了11%的增速。

从去年10月开始,西门子医疗将其原亚太区划分为中国区和除中国以外的亚太区(含日本)两部分,并开始推动全产品线国产化。此外,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深圳市南山区建设全新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而西门子医疗亚太区首个诊断试剂生产研发基地——西门子实验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也在今年6月在浦东正式投产。

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复苏,器械巨头们迎来了一片上涨之势,可生命科学服务领域的两大巨头,市值约2000亿美元的赛默飞世尔和丹纳赫却迎来了业绩下滑,这预示着跨国巨头在中国市场无往不利的时代已经悄然过去。

中国市场也是滑铁卢

中国市场已经从“提款机”逐渐演变成“角斗场”。

赛默飞世尔和丹纳赫都在其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业绩下滑的因素有很大一部分是被中国市场营收降低所拖累,中国市场开始影响部分细分赛道龙头的业绩走势。

赛默飞世尔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总营收为213.97亿美元,同比降低6%。

四大业务部门中,实验室产品和生物制药服务部门的营收占比较大,达到54.2%,同比增加6%至115.94亿美元;生命科学解决方案部门的营收占比为23.7%,同比降低33%至50.75亿美元。分析仪器部门的营收占比为16.2%,同比增加11%至34.72亿美元。专业诊断部门的营收占比为10.4%,同比降低14%至22.17亿美元。

赛默飞世尔科技的董事长、总裁兼CEO Marc Casper在回顾公司第二季度财务业绩的电话会议上坦言,宏观经济环境的压力以及中国市场的下滑严重影响了公司的业绩。

首席财务官Stephen Williamson进一步透露,核心营收的变化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驱动力来自于中国市场的下滑,而其余部分则是由全球客户群体,特别是生物技术行业的谨慎支出所引发的。

按区域划分,赛默飞在北美的有机营收在第二季度经历了个位数的下降,在欧洲的有机营收增长了个位数。相比之下,亚太地区的有机营收同样下滑了几个百分点,而中国市场下滑的幅度甚至达到了两位数。从业务领域来看,生命科学解决方案业务在第二季度的营收同比下降了25%,与此同时,诊断和医疗保健市场的营收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20%。

鉴于上述情况,赛默飞已经将今年的收入目标调整为400亿美元至434亿美元,而此前的预期为453亿美元。同时,公司也将核心有机收入增长目标调整为0%~2%左右,而之前的预期为7%。

另一家公司丹纳赫2023年上半年的业绩显示,其总营收为143.24亿美元,同比下滑7%。

四大业务线中,诊断业务的营收占比32%,同比下滑11%至46.07亿美元;生物技术业务营收占比26%,同比下滑16%至37.49亿美元;生命科学和环境与应用分别占比24%和17%,但仅同比增长4%和3%。

和赛默飞一样,丹纳赫在其二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与疫情相关的收入降低,使得在发达地区的营收下降,中国市场则降低了约10%,而引起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生物制药市场的持续调整。

从订单数量来看,丹纳赫在中国市场的订单数量Q1下降了20%,Q2下降了40%,而6月份则下降了50%。从业务层面来看,2023H1生物技术业务收入37.49亿美元,同比减少约16.35%。

同时,丹纳赫在业绩电话会议中透露,2022年生物技术业务在中国营收超13亿美元,而今年下半年中国市场营收还将继续放缓,预计全年营收仅为8亿美元。同时,丹纳赫预计全年核心收入将出现高个位数到低两位数的下降。

不仅仅是赛默飞与丹纳赫,Illumina也在其二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中透露将大幅下调2023年的收入目标,并表示其中25%的削减来自中国市场的影响。而另一生命科学巨头安捷伦也表示,2023财年第三季度(截至2023年7月31日)在国内制药业务下滑30%,中国市场营收占比20%,本季同比降低19%。

可以看到,外资品牌对于中国市场予取予求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市场正在成为左右跨国巨头业绩的重要战场。

到底怎么了?

为何以往所向披靡的跨国巨头在中国市场放慢了步伐,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首先,国产替代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过往几年,医疗行业的一大主题就是国产替代,政策导向、资本加上高科技人才投身创新创业,在很多细分赛道上实现了国产替代,甚至在部分赛道上做到了国产引领。生命科学赛道同样如此。

在看清国产化这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后,很多跨国企业选择了本地化运营,在国内进行研发和生产以适应市场需求。如Qiagen NV就通过位于深圳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实现了产品本地化。同时,Qiagen NV也在其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在中国市场打造第二品牌,独立于现有品牌进行本地化运作。Illumina也宣布实现了数款产品在上海的生产组装,并已交付了首批客户。

其次,疫情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尽管疫情相关产品使得一些企业的营收暴涨,但疫情对他们的业务开展也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

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紧张,外资品牌供货周期延长,为国产替代创造了契机;另一方面,疫情带来的新增需求迫切,进一步加速了国内产品的替代进程。

以生物医药产业中最为关键的原材料培养基为例,这一市场主要被海外巨头赛默飞、丹纳赫、默克等所垄断。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0年,国内培养基市场国产化比例仅为22.8%。

赛默飞作为平台型公司,能够提供一整套核心产品打包方案,包括培养基、色谱树脂、生物反应器、微载体及滤器滤膜等。相比之下,国内企业更多的是提供单一产品,正常情况下,国内企业在面对外资品牌时缺乏足够的竞争力。然而,疫情的出现改变了一切。市场需求旺盛,跨国巨头的供货周期加长,给了国产产品机会。

最后,还要考虑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尽管疫情对真实世界的影响正在逐渐消散,但在商业世界中,它的影响还在继续发酵。

经济增长的放缓让金融活动的频率开始降低,融资环境也逐渐走弱,生物制药客户开始谨慎支出。另一方面,过去几年里,由于需求端的爆发,这些客户建立了大量的产能,特别是CDMO的产能。

在市场节奏放缓的前提下,客户既没有额外的需求还有大量的库存需要消化,在客观上造成了上游生命科学巨头营收的下滑。因此,多家企业在其业绩电话会议中都表示,帮助客户疏导清理库存,是接下来的任务。

具体到企业自身,赛默飞收入缩减主要体现在生命科学解决方案领域,其中大部分与核苷酸和酶相关的业务有关,其余小部分则是因为生物生产业务所引起的。

疫情的爆发带火了mRNA疫苗赛道,从长远发展来看,除了新冠疫苗,mRNA技术在肿瘤疫苗、基因编辑、CAR-T细胞治疗、蛋白替代疗法及其他传染病预防性疫苗领域都已经逐步应用,陆续有产品落地。无论是mRNA疫苗还是mRNA药物,其关键原材料都是核苷酸。赛默飞提供多种形式、配方和体积的高质量核苷酸,并可根据客户对于浓度或形式的需求提供更多的方便性和灵活性的解决方案。

赛默飞部分核苷酸产品品类,图源赛默飞官网

疫情期间,为了应对爆发的需求,赛默飞投入了大量资金加快产能的建设,如2021年投资25亿美元用于增加生物生产、酶和核苷酸及实验室产品的产能。如今,随着疫情的消退,经济增长的放缓,生物制药企业需求的减少,相关产品出现了销售回落。

酶也同样如此,作为在生化试剂、抗体、重组蛋白、PCR设备及耗材、细胞分析产品、免疫检测试剂、分子生物学试剂等多种产品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基础原料,在下游需求衰退后,业绩不可避免地出现下滑。

此外,由于疫情对于PCR仪器和试剂采购的透支,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产PCR仪器、测序以及试剂厂商的入局,也给跨国品牌带来了给多的竞争压力。

近几年,国内一大批试剂公司扎堆上市,如阿拉丁、优宁维、泰坦科技、百普赛斯、诺唯赞及义翘神州等。虽然国内企业所售产品品类还没有跨国巨头的全面,但已有部分试剂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未来随着国内企业的持续进步,还将与跨国企业进行持续地竞争。

问题还会继续多久?

短期来说,压力还将持续。长期来看,市场潜力依然乐观向上。

对于跨国巨头来说,中国是一个具有风险和挑战、但规模巨大的市场,虽然在这里的收入通常只占总收入的15%左右,但市场的波动对整体收益有重大影响,从而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因此,包括赛默飞、丹纳赫、Qiagen NV以及Illumina,在其第二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透露出的情绪都是偏谨慎的,并且对于2023H2以及2024Q1的预计也偏保守。然而,这种表达透露出的更多是一种短期情绪的释放。过去几年,他们扩张布局就没有停止过,而这些布局终将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发挥作用。

部分生命科学企业与CXO企业的互相布局渗透,据公开资料整理

回顾这几家生命科学巨头在过去几年的扩张可以看出,包括赛默飞、丹纳赫都花了上百亿美元来进军CXO行业,使得原本分属于生物医药产业链上游和中游的两类企业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

从业务层面来看,生命科学和CXO的客户都是生物医药企业,而全球医药研发外包的比例约为50%,而生产外包的比例近60%。也就是说,如果一家企业能为目标客户提供横跨生命科学和CXO服务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将极大增加客户黏性。

从成长性来看,CDMO业务本身的规模能够满足跨国巨头的要求。如细胞核基因治疗,ADC以及寡核苷酸等新一代药物的CDMO成长较快,能达到两位数的增速。此外,CDMO行业的利润率较为可观,如药明生物的净利润保持在30%左右。同时,CDMO业务周期较长,一旦签约有较长锁定期。

同时,国内CXO企业也在积极投入生命科学上游赛道。药明系花费了十亿元的资金来控股或投资国内的生命科学企业。泰格医药也在国内泛生物医药行业进行了广泛布局,包括生命科学企业如纳微科技、百普赛斯和景杰生物等。此外,国内几家专注培养基的生命科学公司如奥浦迈和澳斯康,也开始跨界CDMO业务。

由此可见,未来市场的竞争还将更加激烈,谁能给客户提供更具价值的解决方案才能在充满挑战的市场中抢得先机。对于外资品牌来说,如何更好地融入国内市场、提供适宜本地化的服务已经是跨国巨头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对于国内企业而言,这同样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伴随着创新的推进,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在加剧,如何在市场上占据话语权是企业们接下来的目标。

尽管全球经济在放缓,但放长远来看中国市场依然具有长期增长的潜力,企业们要将挑战转化为机遇,从产品到服务都做到适宜本土市场的需求,才能搭上中国市场这辆增长的快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千亿市值巨头营收大跌,中国市场成业绩晴雨表

新时代环境下的“刚需”。

图片来源:pexels-Pixabay

文|动脉网

作为生命科学服务领域公认的龙头企业,赛默飞世尔和丹纳赫一直以来都保持着高速增长,他们的市值均在2000亿美元左右。尽管这是一条能诞生千亿市值的超级赛道,但国内本土企业的市值却相去甚远,如蓝晓科技市值约为300亿元、东富龙不到200亿。

就是在这样悬殊的体量对比之下,赛默飞世尔和丹纳赫都在2023年半年报中表示,受中国市场的影响,业绩分别下滑6%和7%。作为行业龙头,他们依靠强大的研发优势、齐全的产品布局以及全球化的经营网络,长期占据着市场的主要份额。如今,国内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他们的业绩双双下滑,这无疑值得关注。

中国市场是助推剂

随着2023上半年业绩的相继公布,中国市场呈现出复苏的态势,这一趋势也在很多企业的成绩单中得到了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跨国品牌开始意识到中国市场对其业绩的直接影响,并在财报中予以体现。以三大传统影像巨头“GPS”为例,他们在国内市场都有不少投资和布局,因此,中国市场的发展好坏决定了其业绩增长的高低。

GE医疗在2023年Q2营收48.17亿美元,同比增加约7%;在2023年H1实现营收95.24亿美元,同比增加约8%。GE预计其全年业绩同比增长范围在6%~8%之间。其中,中国市场业务增长显著。

细分来看,GE医疗Q2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为7.14亿美元,同比增长12%;整个2023H1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为13.86亿美元,同比增长15%。GE医疗今年1月作为一家独立的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独立后的GE医疗对于中国市场也愈加重视。

今年上半年,GE医疗在中国市场本土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中,与国药器械合作、国内精准医疗产业化基地的奠基、拓展高端核医学分子影像设备生产线以及针对基层及乡村医疗卫生领域解决方案的搭建,都是其深耕中国市场的例证。

飞利浦在2023年第二季度的财务业绩报告显示,该季度营收达到44.7亿欧元,同比增长9%。从地区来看,成熟地区如北美和西欧的营收同比增长8%,而新兴区域市场,尤其是中国,同比增长15%。从业务结构来看,飞利浦的业务由诊断与治疗、互联关护和个人健康三大业务板块构成。据财报显示,中国市场在这三大业务板块都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整体增速均高于成熟地区。

这样的成绩得益于飞利浦逐渐加码的“中国战略”。2022年,飞利浦在中国成立了三个创新中心,分别聚焦系统、产品和软件的创新,以更贴近本地客户的方式,布局研发、制造、市场通路等功能,并与本地生态系统紧密合作,旨在以更快的速度、更精准的视角、更优化的方式,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

此外,西门子医疗在2023年第三季度的业绩中,中国市场的增速达到了17%,超越传统EMEA市场的14%,成为西门子医疗全球市场增速最快区域。从整体来看,在EMEA市场和美国市场营收分别下降5%和8%的情况下,中国市场仍取得了11%的增速。

从去年10月开始,西门子医疗将其原亚太区划分为中国区和除中国以外的亚太区(含日本)两部分,并开始推动全产品线国产化。此外,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深圳市南山区建设全新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而西门子医疗亚太区首个诊断试剂生产研发基地——西门子实验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也在今年6月在浦东正式投产。

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复苏,器械巨头们迎来了一片上涨之势,可生命科学服务领域的两大巨头,市值约2000亿美元的赛默飞世尔和丹纳赫却迎来了业绩下滑,这预示着跨国巨头在中国市场无往不利的时代已经悄然过去。

中国市场也是滑铁卢

中国市场已经从“提款机”逐渐演变成“角斗场”。

赛默飞世尔和丹纳赫都在其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业绩下滑的因素有很大一部分是被中国市场营收降低所拖累,中国市场开始影响部分细分赛道龙头的业绩走势。

赛默飞世尔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总营收为213.97亿美元,同比降低6%。

四大业务部门中,实验室产品和生物制药服务部门的营收占比较大,达到54.2%,同比增加6%至115.94亿美元;生命科学解决方案部门的营收占比为23.7%,同比降低33%至50.75亿美元。分析仪器部门的营收占比为16.2%,同比增加11%至34.72亿美元。专业诊断部门的营收占比为10.4%,同比降低14%至22.17亿美元。

赛默飞世尔科技的董事长、总裁兼CEO Marc Casper在回顾公司第二季度财务业绩的电话会议上坦言,宏观经济环境的压力以及中国市场的下滑严重影响了公司的业绩。

首席财务官Stephen Williamson进一步透露,核心营收的变化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驱动力来自于中国市场的下滑,而其余部分则是由全球客户群体,特别是生物技术行业的谨慎支出所引发的。

按区域划分,赛默飞在北美的有机营收在第二季度经历了个位数的下降,在欧洲的有机营收增长了个位数。相比之下,亚太地区的有机营收同样下滑了几个百分点,而中国市场下滑的幅度甚至达到了两位数。从业务领域来看,生命科学解决方案业务在第二季度的营收同比下降了25%,与此同时,诊断和医疗保健市场的营收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20%。

鉴于上述情况,赛默飞已经将今年的收入目标调整为400亿美元至434亿美元,而此前的预期为453亿美元。同时,公司也将核心有机收入增长目标调整为0%~2%左右,而之前的预期为7%。

另一家公司丹纳赫2023年上半年的业绩显示,其总营收为143.24亿美元,同比下滑7%。

四大业务线中,诊断业务的营收占比32%,同比下滑11%至46.07亿美元;生物技术业务营收占比26%,同比下滑16%至37.49亿美元;生命科学和环境与应用分别占比24%和17%,但仅同比增长4%和3%。

和赛默飞一样,丹纳赫在其二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与疫情相关的收入降低,使得在发达地区的营收下降,中国市场则降低了约10%,而引起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生物制药市场的持续调整。

从订单数量来看,丹纳赫在中国市场的订单数量Q1下降了20%,Q2下降了40%,而6月份则下降了50%。从业务层面来看,2023H1生物技术业务收入37.49亿美元,同比减少约16.35%。

同时,丹纳赫在业绩电话会议中透露,2022年生物技术业务在中国营收超13亿美元,而今年下半年中国市场营收还将继续放缓,预计全年营收仅为8亿美元。同时,丹纳赫预计全年核心收入将出现高个位数到低两位数的下降。

不仅仅是赛默飞与丹纳赫,Illumina也在其二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中透露将大幅下调2023年的收入目标,并表示其中25%的削减来自中国市场的影响。而另一生命科学巨头安捷伦也表示,2023财年第三季度(截至2023年7月31日)在国内制药业务下滑30%,中国市场营收占比20%,本季同比降低19%。

可以看到,外资品牌对于中国市场予取予求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市场正在成为左右跨国巨头业绩的重要战场。

到底怎么了?

为何以往所向披靡的跨国巨头在中国市场放慢了步伐,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首先,国产替代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过往几年,医疗行业的一大主题就是国产替代,政策导向、资本加上高科技人才投身创新创业,在很多细分赛道上实现了国产替代,甚至在部分赛道上做到了国产引领。生命科学赛道同样如此。

在看清国产化这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后,很多跨国企业选择了本地化运营,在国内进行研发和生产以适应市场需求。如Qiagen NV就通过位于深圳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实现了产品本地化。同时,Qiagen NV也在其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在中国市场打造第二品牌,独立于现有品牌进行本地化运作。Illumina也宣布实现了数款产品在上海的生产组装,并已交付了首批客户。

其次,疫情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尽管疫情相关产品使得一些企业的营收暴涨,但疫情对他们的业务开展也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

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紧张,外资品牌供货周期延长,为国产替代创造了契机;另一方面,疫情带来的新增需求迫切,进一步加速了国内产品的替代进程。

以生物医药产业中最为关键的原材料培养基为例,这一市场主要被海外巨头赛默飞、丹纳赫、默克等所垄断。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0年,国内培养基市场国产化比例仅为22.8%。

赛默飞作为平台型公司,能够提供一整套核心产品打包方案,包括培养基、色谱树脂、生物反应器、微载体及滤器滤膜等。相比之下,国内企业更多的是提供单一产品,正常情况下,国内企业在面对外资品牌时缺乏足够的竞争力。然而,疫情的出现改变了一切。市场需求旺盛,跨国巨头的供货周期加长,给了国产产品机会。

最后,还要考虑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尽管疫情对真实世界的影响正在逐渐消散,但在商业世界中,它的影响还在继续发酵。

经济增长的放缓让金融活动的频率开始降低,融资环境也逐渐走弱,生物制药客户开始谨慎支出。另一方面,过去几年里,由于需求端的爆发,这些客户建立了大量的产能,特别是CDMO的产能。

在市场节奏放缓的前提下,客户既没有额外的需求还有大量的库存需要消化,在客观上造成了上游生命科学巨头营收的下滑。因此,多家企业在其业绩电话会议中都表示,帮助客户疏导清理库存,是接下来的任务。

具体到企业自身,赛默飞收入缩减主要体现在生命科学解决方案领域,其中大部分与核苷酸和酶相关的业务有关,其余小部分则是因为生物生产业务所引起的。

疫情的爆发带火了mRNA疫苗赛道,从长远发展来看,除了新冠疫苗,mRNA技术在肿瘤疫苗、基因编辑、CAR-T细胞治疗、蛋白替代疗法及其他传染病预防性疫苗领域都已经逐步应用,陆续有产品落地。无论是mRNA疫苗还是mRNA药物,其关键原材料都是核苷酸。赛默飞提供多种形式、配方和体积的高质量核苷酸,并可根据客户对于浓度或形式的需求提供更多的方便性和灵活性的解决方案。

赛默飞部分核苷酸产品品类,图源赛默飞官网

疫情期间,为了应对爆发的需求,赛默飞投入了大量资金加快产能的建设,如2021年投资25亿美元用于增加生物生产、酶和核苷酸及实验室产品的产能。如今,随着疫情的消退,经济增长的放缓,生物制药企业需求的减少,相关产品出现了销售回落。

酶也同样如此,作为在生化试剂、抗体、重组蛋白、PCR设备及耗材、细胞分析产品、免疫检测试剂、分子生物学试剂等多种产品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基础原料,在下游需求衰退后,业绩不可避免地出现下滑。

此外,由于疫情对于PCR仪器和试剂采购的透支,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产PCR仪器、测序以及试剂厂商的入局,也给跨国品牌带来了给多的竞争压力。

近几年,国内一大批试剂公司扎堆上市,如阿拉丁、优宁维、泰坦科技、百普赛斯、诺唯赞及义翘神州等。虽然国内企业所售产品品类还没有跨国巨头的全面,但已有部分试剂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未来随着国内企业的持续进步,还将与跨国企业进行持续地竞争。

问题还会继续多久?

短期来说,压力还将持续。长期来看,市场潜力依然乐观向上。

对于跨国巨头来说,中国是一个具有风险和挑战、但规模巨大的市场,虽然在这里的收入通常只占总收入的15%左右,但市场的波动对整体收益有重大影响,从而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因此,包括赛默飞、丹纳赫、Qiagen NV以及Illumina,在其第二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透露出的情绪都是偏谨慎的,并且对于2023H2以及2024Q1的预计也偏保守。然而,这种表达透露出的更多是一种短期情绪的释放。过去几年,他们扩张布局就没有停止过,而这些布局终将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发挥作用。

部分生命科学企业与CXO企业的互相布局渗透,据公开资料整理

回顾这几家生命科学巨头在过去几年的扩张可以看出,包括赛默飞、丹纳赫都花了上百亿美元来进军CXO行业,使得原本分属于生物医药产业链上游和中游的两类企业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

从业务层面来看,生命科学和CXO的客户都是生物医药企业,而全球医药研发外包的比例约为50%,而生产外包的比例近60%。也就是说,如果一家企业能为目标客户提供横跨生命科学和CXO服务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将极大增加客户黏性。

从成长性来看,CDMO业务本身的规模能够满足跨国巨头的要求。如细胞核基因治疗,ADC以及寡核苷酸等新一代药物的CDMO成长较快,能达到两位数的增速。此外,CDMO行业的利润率较为可观,如药明生物的净利润保持在30%左右。同时,CDMO业务周期较长,一旦签约有较长锁定期。

同时,国内CXO企业也在积极投入生命科学上游赛道。药明系花费了十亿元的资金来控股或投资国内的生命科学企业。泰格医药也在国内泛生物医药行业进行了广泛布局,包括生命科学企业如纳微科技、百普赛斯和景杰生物等。此外,国内几家专注培养基的生命科学公司如奥浦迈和澳斯康,也开始跨界CDMO业务。

由此可见,未来市场的竞争还将更加激烈,谁能给客户提供更具价值的解决方案才能在充满挑战的市场中抢得先机。对于外资品牌来说,如何更好地融入国内市场、提供适宜本地化的服务已经是跨国巨头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对于国内企业而言,这同样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伴随着创新的推进,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在加剧,如何在市场上占据话语权是企业们接下来的目标。

尽管全球经济在放缓,但放长远来看中国市场依然具有长期增长的潜力,企业们要将挑战转化为机遇,从产品到服务都做到适宜本土市场的需求,才能搭上中国市场这辆增长的快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