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坚定守正创新,四川推动中医药文化焕发时代新活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坚定守正创新,四川推动中医药文化焕发时代新活力

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8月8日晚,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大运会”)在成都圆满闭幕。本届大运会,不仅是运动健儿展现竞技水平的赛场,也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医药文化的难得机遇。作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也这一在盛会上大放异彩。

本届大运会上,四川充分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做好赛事医疗服务保障与中医药文化传播交流。近日,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与中国网分享了大运会期间中医药元素频频“出圈”的精彩故事,讲述了四川推进中医药文化高地建设中的谋篇布局。

四川中医药人全程护航,助力运动健儿摘金夺银

本届大运会上,运动健儿挑战自我,突破极限,以拼搏姿态展现竞技之美;四川中医药专家驻队护航,为运动健儿缓旧疾、减新伤,助力他们以最佳状态攀登体育高峰。

7月31日,成都大运会柔道女子78公斤以上级决赛,中国选手贾春迪为中国柔道队夺得成都大运会首金。第一时间表达了对柔道队队医、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晋松的由衷感谢。

作为柔道队随队队医,晋松充分利用杵针、推拿、运动康复等中医特色疗法给予恰当的物理治疗,不断缓解运动员之前的旧疾,尽量减少运动新伤,同时还兼顾指导运动员进行功能锻炼,助柔道小将们“奋力一搏”。

中国艺术体操队在成都大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

7月31日,艺术体操各项赛事圆满结束,中国艺术体操队摘得2金1银,实现了中国艺术体操在大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这支艺术体操队队员来自成都体育学院。”李道丕介绍,因艺术体操运动员需自小开始训练,成都体育学院附属医院常年派驻专门人员作为学校艺术体操队队医,定期为队员进行伤病筛查和诊疗。从伤病前期的预防到伤病发生后的治疗康复,中医专家“无时无刻”陪伴在队员身边,见证了她们一路成长。

8月2日,由张博恒、邹敬园等组成的中国队力压日本队拿下成都大运会体操男子团体金牌。“夺金背后,是四川中医药专家的保驾护航。”李道丕说,2022年12月开始,四川省骨科医院主治中医师尉迎丽便开始对中国体操队进行全程驻队医疗保障服务。大运会前,部分运动员受伤病困扰,尉迎丽运用郑氏伤科手法、针灸等为其治疗,队员症状明显改善。体操全能王张博恒在她的全力悉心保障下,更是在两周时间内,从身体机能消耗低谷调整恢复到“状态拉满”,以最佳状态走上赛场,带领男团拿下金牌。

成都大运会中医药保障团队

服务大型体育赛事,四川中医药人从未缺席。这些“手握半块金牌”的人坚定地站在运动员身后,成为他们夺冠的坚实保障。在李道丕看来,中国代表团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样是对四川中医药人医疗保障工作的肯定,这是属于运动员们的光荣时刻,亦是属于四川中医药人的收获时刻。

据李道丕介绍,大运会期间,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充分发挥四川中医药资源优势和赛事保障优势,调派四川省骨科医院、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等单位的中医专家,担任国家队队医,承担成都大运村医疗保障等工作。同时,组织成都市区域内28家省、市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采用针灸、推拿、运动康复等,为大运会提供全方位中医特色医疗和中医保健服务,切实筑牢了医疗保障“大后方”。

借力大运会加强传播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医药文化魅力

除了做好常规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四川也充分“借台唱戏”,向世界全方位展示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7月26日上午,一场中西运动医学交流会在成都大运村举行,来自十余个国家的60余位代表参会。会上,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派驻大运村医疗保障团队负责人路怀民以“郑氏流派”为切入点,向与会专家作专题分享,详细介绍了针刺、推拿、拔罐、功法等中医特色治疗技术在运动伤病的应用案例。“这场中西运动医学交流会的举办,加深了国内外同道的学术交流,为运动医学专业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更对中医传统诊疗技术的宝贵经验融入现代运动医学领域起到了推动作用。”李道丕说。

与此同时,中医药文化主题宣传也在机场、地铁、高铁等场所同步铺开。随着赛事进行,整个城市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也越发浓厚,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工作人员通过成都大运会,充分感受着四川中医药的神奇魅力。

大运会上,大运村医疗中心和主媒体中心设立的中医药文化展示区、体验区、中医运动康复区成为了世界各地青年的“热门打卡点”,让李道丕记忆深刻。这些区域不仅提供中医诊脉、推拿体验、中医药治疗和保健等服务,还有专业人员带来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功法,吸引了国际大体联医疗委员会主席和来自德国、西班牙、荷兰、巴西、新加坡等众多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前来体验感受,大家纷纷点赞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斯里兰卡体育代表团的跳高运动员Dasun在成都大运村医疗中心接受拔罐、推拿等中医特色治疗

“我们的中医针灸、推拿等成为了大运村的‘明星项目’,在村里掀起一股‘中医热’,各国青年争相来此体验,被中医特色疗法的神奇功效深深折服!”李道丕说,办赛期间,四川中医药人的“独门绝技”在大运会的青春舞台上流行开来,不仅推广了中医药文化,也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搭建起桥梁。

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医药文化传播有声有色

四川是中医药大省,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是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的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李道丕表示,四川作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传承力量,将持续大力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把建成中医药文化高地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据李道丕介绍,四川在全国率先将中医药文化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联合省委宣传部、教育厅等10部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共同推进中医药文化高地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不断完善。

在持续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阐释上,承载了重大史料价值与医学价值的《天回医简》正式出版,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组织编撰《中医百部经典》《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等;成立全国首个省级非遗协会传统医药专委会,58个项目入选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举办全国首个省级中医药古籍文化展、传统医药文物展。

同样,中医药文化传播有声有色,先后建成国家级、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49个,常态化组织中医药文化“六进”活动2000余场次,举办“名中医川渝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基层等系列文化活动;全国首部中医药交响乐《本草》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创演国内首部中医药舞台剧《天回》,由四川出品的中医药电视剧《后浪》热播,让年轻观众爱上中医药。

2023川港中医药产业推介会在香港举行

随着一系列建设举措不断取得成效,中医药对外交流名片也越擦越亮:先后与中东欧、东南亚、俄罗斯等5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建成中医药海外中心8个、“天府云医·海外远程惠侨医疗站”5个,创新开展驻蓉使领馆走进中医药等活动;联合省侨办出访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开展中医海外巡诊,拓展中医惠侨行动,受到海外侨胞热烈欢迎;组团赴香港、澳门开展推介活动,川医川药引起广泛关注。

看向四川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路线图”,四川中医药文化传播稳步提质,在进一步加深对外中医药友好交流和产业推介中,也在不断向国际延伸,“四川中医药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李道丕说。

乘势而上,深入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和对外交流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借助大运会搭建的“文化展示窗口”,李道丕还讲述了四川在推进中医药文化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的深远布局。

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六进”活动,创新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基层等形式。借助成都国际非遗节,加大中医药文化宣传展示力度。开展首届川渝中医传统功法大赛。推出一批中医药题材舞台艺术作品以及纪录片、专题片、影视剧等,进一步浓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社会氛围。

中医药文化“六进”活动-进校园

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与康养、音乐、演艺、研学等有效融合的潜力,培育中医药文化旅游新场景。打造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文化广场、主题公园等沉浸式体验区。整合医疗机构、科研院所、文化企业中医药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等产品资源,开展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推广。

促进中医药文化海外交流。启动中医药海外传播行动,从能力培训、内容生产、矩阵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增强四川中医药国际传播,构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推出系列外宣精品。持续打造“外国领团走进四川中医药”等国际活动IP,建成四川省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心,加快海外中医药中心、海外惠侨远程医疗站布局。加强川港澳中医药合作,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中医药工作系列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借力借势本届大运会掀起的‘中医热’,趁热打铁、乘势而上,深入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和对外交流,加快建设中医药文化高地。以文化铸魂,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李道丕如是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坚定守正创新,四川推动中医药文化焕发时代新活力

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8月8日晚,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大运会”)在成都圆满闭幕。本届大运会,不仅是运动健儿展现竞技水平的赛场,也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医药文化的难得机遇。作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也这一在盛会上大放异彩。

本届大运会上,四川充分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做好赛事医疗服务保障与中医药文化传播交流。近日,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道丕与中国网分享了大运会期间中医药元素频频“出圈”的精彩故事,讲述了四川推进中医药文化高地建设中的谋篇布局。

四川中医药人全程护航,助力运动健儿摘金夺银

本届大运会上,运动健儿挑战自我,突破极限,以拼搏姿态展现竞技之美;四川中医药专家驻队护航,为运动健儿缓旧疾、减新伤,助力他们以最佳状态攀登体育高峰。

7月31日,成都大运会柔道女子78公斤以上级决赛,中国选手贾春迪为中国柔道队夺得成都大运会首金。第一时间表达了对柔道队队医、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晋松的由衷感谢。

作为柔道队随队队医,晋松充分利用杵针、推拿、运动康复等中医特色疗法给予恰当的物理治疗,不断缓解运动员之前的旧疾,尽量减少运动新伤,同时还兼顾指导运动员进行功能锻炼,助柔道小将们“奋力一搏”。

中国艺术体操队在成都大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

7月31日,艺术体操各项赛事圆满结束,中国艺术体操队摘得2金1银,实现了中国艺术体操在大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这支艺术体操队队员来自成都体育学院。”李道丕介绍,因艺术体操运动员需自小开始训练,成都体育学院附属医院常年派驻专门人员作为学校艺术体操队队医,定期为队员进行伤病筛查和诊疗。从伤病前期的预防到伤病发生后的治疗康复,中医专家“无时无刻”陪伴在队员身边,见证了她们一路成长。

8月2日,由张博恒、邹敬园等组成的中国队力压日本队拿下成都大运会体操男子团体金牌。“夺金背后,是四川中医药专家的保驾护航。”李道丕说,2022年12月开始,四川省骨科医院主治中医师尉迎丽便开始对中国体操队进行全程驻队医疗保障服务。大运会前,部分运动员受伤病困扰,尉迎丽运用郑氏伤科手法、针灸等为其治疗,队员症状明显改善。体操全能王张博恒在她的全力悉心保障下,更是在两周时间内,从身体机能消耗低谷调整恢复到“状态拉满”,以最佳状态走上赛场,带领男团拿下金牌。

成都大运会中医药保障团队

服务大型体育赛事,四川中医药人从未缺席。这些“手握半块金牌”的人坚定地站在运动员身后,成为他们夺冠的坚实保障。在李道丕看来,中国代表团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样是对四川中医药人医疗保障工作的肯定,这是属于运动员们的光荣时刻,亦是属于四川中医药人的收获时刻。

据李道丕介绍,大运会期间,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充分发挥四川中医药资源优势和赛事保障优势,调派四川省骨科医院、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等单位的中医专家,担任国家队队医,承担成都大运村医疗保障等工作。同时,组织成都市区域内28家省、市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采用针灸、推拿、运动康复等,为大运会提供全方位中医特色医疗和中医保健服务,切实筑牢了医疗保障“大后方”。

借力大运会加强传播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医药文化魅力

除了做好常规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四川也充分“借台唱戏”,向世界全方位展示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7月26日上午,一场中西运动医学交流会在成都大运村举行,来自十余个国家的60余位代表参会。会上,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派驻大运村医疗保障团队负责人路怀民以“郑氏流派”为切入点,向与会专家作专题分享,详细介绍了针刺、推拿、拔罐、功法等中医特色治疗技术在运动伤病的应用案例。“这场中西运动医学交流会的举办,加深了国内外同道的学术交流,为运动医学专业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更对中医传统诊疗技术的宝贵经验融入现代运动医学领域起到了推动作用。”李道丕说。

与此同时,中医药文化主题宣传也在机场、地铁、高铁等场所同步铺开。随着赛事进行,整个城市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也越发浓厚,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工作人员通过成都大运会,充分感受着四川中医药的神奇魅力。

大运会上,大运村医疗中心和主媒体中心设立的中医药文化展示区、体验区、中医运动康复区成为了世界各地青年的“热门打卡点”,让李道丕记忆深刻。这些区域不仅提供中医诊脉、推拿体验、中医药治疗和保健等服务,还有专业人员带来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功法,吸引了国际大体联医疗委员会主席和来自德国、西班牙、荷兰、巴西、新加坡等众多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前来体验感受,大家纷纷点赞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斯里兰卡体育代表团的跳高运动员Dasun在成都大运村医疗中心接受拔罐、推拿等中医特色治疗

“我们的中医针灸、推拿等成为了大运村的‘明星项目’,在村里掀起一股‘中医热’,各国青年争相来此体验,被中医特色疗法的神奇功效深深折服!”李道丕说,办赛期间,四川中医药人的“独门绝技”在大运会的青春舞台上流行开来,不仅推广了中医药文化,也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搭建起桥梁。

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医药文化传播有声有色

四川是中医药大省,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是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的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李道丕表示,四川作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传承力量,将持续大力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把建成中医药文化高地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据李道丕介绍,四川在全国率先将中医药文化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联合省委宣传部、教育厅等10部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共同推进中医药文化高地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不断完善。

在持续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阐释上,承载了重大史料价值与医学价值的《天回医简》正式出版,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组织编撰《中医百部经典》《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等;成立全国首个省级非遗协会传统医药专委会,58个项目入选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举办全国首个省级中医药古籍文化展、传统医药文物展。

同样,中医药文化传播有声有色,先后建成国家级、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49个,常态化组织中医药文化“六进”活动2000余场次,举办“名中医川渝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基层等系列文化活动;全国首部中医药交响乐《本草》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创演国内首部中医药舞台剧《天回》,由四川出品的中医药电视剧《后浪》热播,让年轻观众爱上中医药。

2023川港中医药产业推介会在香港举行

随着一系列建设举措不断取得成效,中医药对外交流名片也越擦越亮:先后与中东欧、东南亚、俄罗斯等5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建成中医药海外中心8个、“天府云医·海外远程惠侨医疗站”5个,创新开展驻蓉使领馆走进中医药等活动;联合省侨办出访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开展中医海外巡诊,拓展中医惠侨行动,受到海外侨胞热烈欢迎;组团赴香港、澳门开展推介活动,川医川药引起广泛关注。

看向四川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路线图”,四川中医药文化传播稳步提质,在进一步加深对外中医药友好交流和产业推介中,也在不断向国际延伸,“四川中医药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李道丕说。

乘势而上,深入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和对外交流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借助大运会搭建的“文化展示窗口”,李道丕还讲述了四川在推进中医药文化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的深远布局。

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六进”活动,创新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基层等形式。借助成都国际非遗节,加大中医药文化宣传展示力度。开展首届川渝中医传统功法大赛。推出一批中医药题材舞台艺术作品以及纪录片、专题片、影视剧等,进一步浓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社会氛围。

中医药文化“六进”活动-进校园

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与康养、音乐、演艺、研学等有效融合的潜力,培育中医药文化旅游新场景。打造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文化广场、主题公园等沉浸式体验区。整合医疗机构、科研院所、文化企业中医药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等产品资源,开展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推广。

促进中医药文化海外交流。启动中医药海外传播行动,从能力培训、内容生产、矩阵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增强四川中医药国际传播,构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推出系列外宣精品。持续打造“外国领团走进四川中医药”等国际活动IP,建成四川省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心,加快海外中医药中心、海外惠侨远程医疗站布局。加强川港澳中医药合作,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中医药工作系列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借力借势本届大运会掀起的‘中医热’,趁热打铁、乘势而上,深入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和对外交流,加快建设中医药文化高地。以文化铸魂,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李道丕如是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