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苹果还能这么火,在座友商都有责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苹果还能这么火,在座友商都有责任

英雄也难造时势。

界面新闻|范剑磊

文|科技新知

全系上岛、3nm、潜望式镜头、USB-C、甚至还去掉了祖传的拨片静音键,iPhone X之后库克再一次把牙膏挤爆。与其祈祷“大发明家”库克,倒不如期待“遥遥领先”的国产厂商,市场的压力才是产品创新的动力。

连续几代几乎一样的iPhone让人无聊,这次的15系列依然只有售价更高的“超大杯”才称得上奇迹。隔壁军备竞赛的安卓阵营,除了近几年打开的折叠屏市场,摄像头、屏幕、续航也一直是翻来覆去的所谓“颠覆”。

不能否认的是,看似创新不断的安卓厂商,无论热度还是销量,还是干不过花式炒冷饭的iPhone。纵观整个智能手机行业,苹果之所以还能引领高端,确实不能怪友商不够努力。

iPhone没有iPhone时刻

ChatGPT给不少行业带来了iPhone时刻,唯独少了iPhone自己。iPhone 15系列的产品创新点,基本上还是以一些细节、体验为主。上一代只在Pro版本上独享的灵动岛,成了全系配备,代表着苹果对这一设计的认可,也让多年的刘海屏走进历史。

但官方目前仍未对该功能全系覆盖提供用户使用时长、频次等数据支持,仅表示音乐控制、导航、外卖订单、登机状态等体验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接口的变化可以看作一次实用的升级,全系更换USB-C口,且通过双头数据线能够反向给AirPods充电。

不过罕见的诚意亦难逃刀法,由于A17 Pro芯片集成了USB控制器,iPhone 15 Pro Max的接口支持USB 3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Gb/s,而iPhone 15的标准版仅支持USB 2,速率最高为480Mb/s。诚意的本质更是一次妥协。此前苹果因充电接口问题与欧盟进行多轮博弈,最终收到巨额罚款和一纸禁售令,更换接口实为制裁所迫。

花里胡哨的材料升级总是让人意犹未尽。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的中框采用航空铝,融色磨砂玻璃后盖;iPhone 15 Pro和Pro Max采用了钛合金中框、哑光玻璃后盖。

然而这种行业领先并非代际差异,据悉即将提前到双十一前发布的小米14也将用上苹果15顶配版本的材料工艺。在「科技新知」看来,iPhone 15系列算得上突破性的升级还在A17 Pro芯片上,性能已接近部分桌面级处理器。虽然行业早有“性能过剩”的共识,但手持一部能玩《生化危机4》《刺客信条》的手机对于重度游戏用户来说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按照苹果的说法,将会有更多大型游戏移植到iOS生态当中,iPhone也顺势加入了对手柄的支持。当然,如此强劲的芯片还得售价更高的Pro版本才能享受。

另外,Pro版的超广角+主摄可以实现空间视频的拍摄,与Vison Pro梦幻联动,这是标准版所不具备的,也是有想象力的。只是现在Vison Pro能否按时量产发售都是疑问,就像是特斯拉的FSD,算是提前预支了这个功能。

整体来看,iPhone 15系列还是延续了库克式传统,创新力度不大、吐槽声音不小,不过出货影响依然不大。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研报预测称,首批苹果iPhone 15系列的备货量目前在大约8000万部,可能略低于8000万部。

然后苹果再根据10月或11月的销售情况来调整2024年一季度的生产计划。集邦咨询预估,iPhone15 Pro系列的产出占比有望拉升至六成以上。预估iPhone全年生产总数在2.2亿部至2.25亿部,同比下降也仅为5%左右。

过去三年,iPhone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逐步攀升,2020年-2022年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5.9%、17.3%、18.8%。苹果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十分巩固,尤其在750美元(约合人民币5000元)以上价格段,市场份额更是从2019年62.8%的低点,连续大幅跃升至2020年、2021年的68.2%、75.9%,并在2022年稳定在75.2%。

热度不减,全靠同行衬托?

2007年的苹果发布会上,乔布斯拿着初代iPhone用苹果地图给附近的Starbucks下单了4000杯拿铁,十分接地气地重新定义了手机。

时至今日,库克治下的苹果,上一个推出的计算平台还是2014年的Apple Watch,主导者是苹果前任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而称得上成功引领行业的创新产品只剩下耳机AirPods,因此长期被外界指责研发投入不足。

财报数据显示,苹果近5年时间的研发费率均在5%—6%左右徘徊,相比之下,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等科技巨头的研发费率都超过10%。库克这位职业经理人赢了经营却输了产品,iPhone 6和iPhone X系列至今都有大量“钉子户”就是很好的力证。

然而放到整个手机行业对比,iPhone的问题,其他品牌何尝不存在?2016年,行业从最高点开始走下坡路,各大厂商无不加大研发力度,几乎每家都有几个能叫得上号的“黑科技”。小米有面向充电的澎拜P1芯片,vivo有影像ISP芯片V1和V2,OPPO有自研影像NPU芯片马里亚纳 X。

此外,OS、续航、屏幕都是安卓阵营的内卷方向,但这些解决方案到头来只能是“锦上添花”,无法做到“雪中送炭”。在消费者眼里,手机厂商的努力习以为常,无法感知到新意。每当有新品推出,除了参数比较就是供应商感谢大会。

上游供应链愈发透明,各家都拉不开差距。旗舰芯片无非是前后脚的首发次发之争,新功能面世后可能一个OTA或者两三个月就能普及开来。

这与早年的PC市场何其相似。PC硬件的上游被英特尔、英伟达、AMD把控,手机厂商也要看高通、康宁、三星的眼色;软件上PC只有一个Windows,手机就是安卓,即便各家都在优化,但底层还是毫无差异。最后手机厂商只能卷工艺卷成本卷营销,直到把市场卷入利润率只有个位数的成熟阶段。

安卓阵营的玩家们基本都只能在一条道上削尖脑袋假装个性化,所以该有的早有了,该改的也早改了。对比之下,iPhone每年“挤牙膏”式的创新也算向对手看齐了。

“不管是苹果还是安卓,每一代新产品跟上一代产品并没有多大区别,都是一些比较常规的升级。产品的创新性不足,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有一定的下降。”IDC中国高级分析师郭天祥表示。

平庸的手机,躺赚的机器

并非对厂商们苛刻,而是相比曾经激动人心的智能手机进化史,现在的创新确实很难再打动人。1994年的IBM Simon作为最早的智能手机,设计非常超前,没有物理按键,手写笔和触控输入,第一次兼容应用程序。

虽然因为价格、适用性问题曲高和寡,毕竟让市场看到了前进的方向。2000年是大爆发的一年。摩托罗拉A6188上市,号称是“全球首款触屏智能手机”;爱立信R380首次搭载了Symbian OS系统;夏普则第一次把11万像素的摄像头搬上手机。

再后来,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黑莓开始争奇斗艳,各种产品上的创意层出不穷,每出一款主力机型,都是大家从未见过的版本,足够新鲜。

2007年,初代iPhone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第二年,谷歌“抄”出安卓,安卓祖师爷HTC Dream随之诞生。为此乔布斯还大发雷霆,谷歌CEO施密特当时还是苹果董事会成员,无奈之下灰溜溜走人。

2010年,iPhone 4惊艳上市,Retina显示屏、500万像素镜头,吊打昔日巨头诺基亚、摩托罗拉,以及初生的安卓阵营。同年首款第三方安卓系列智能机三星GalaxyS面世,随着开放大门打开,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对抗苹果的行列。

在那个黄金时代,大屏幕、高清摄像、4G、屏下指纹、伸缩摄像头、面容识别,无一不颠覆着人们的移动生活。

但在智能手机全民普及之后,消费者的换机周期越来越长。再加上市场格局已经成型,之前手机公司的竞争是为了更有竞争力的产品,现在的目标可能只是保证自己的份额,赢得更多利润。从商业的角度来说,身处红海市场如此这般也无可厚非。

渐渐地,手机市场的主角不再是手机产品,也不再是消费者,而是手机公司们,造车、机器人、玩生态,不亦乐乎。至于手机,确实很贵,也有科技含量,但作为消费品,和柴米油盐相似,已经不再是能让人们讨论惊叹的创新产物,平庸化可能才是主流。

复盘整个人类科技史,革命往往不是一蹴而就。那些引起行业深刻变革的重大技术成就,更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积累到临界点后才会出现颠覆性创新。

手机行业也是如此,从电话到大哥大,再到直板机、现在的智能手机,创新并未停滞,只是进入到了上一轮技术变革后的瓶颈期。

躺平不会是常态,只要上下游产业链仍然保持长期持续投入技术研发,市场就永远可以期待新产品、新概念的诞生,期待下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苹果

6.3k
  • 英国首相将会见库克,讨论苹果在英投资
  • 联发科或将首度打入苹果主力硬件产品供应链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苹果还能这么火,在座友商都有责任

英雄也难造时势。

界面新闻|范剑磊

文|科技新知

全系上岛、3nm、潜望式镜头、USB-C、甚至还去掉了祖传的拨片静音键,iPhone X之后库克再一次把牙膏挤爆。与其祈祷“大发明家”库克,倒不如期待“遥遥领先”的国产厂商,市场的压力才是产品创新的动力。

连续几代几乎一样的iPhone让人无聊,这次的15系列依然只有售价更高的“超大杯”才称得上奇迹。隔壁军备竞赛的安卓阵营,除了近几年打开的折叠屏市场,摄像头、屏幕、续航也一直是翻来覆去的所谓“颠覆”。

不能否认的是,看似创新不断的安卓厂商,无论热度还是销量,还是干不过花式炒冷饭的iPhone。纵观整个智能手机行业,苹果之所以还能引领高端,确实不能怪友商不够努力。

iPhone没有iPhone时刻

ChatGPT给不少行业带来了iPhone时刻,唯独少了iPhone自己。iPhone 15系列的产品创新点,基本上还是以一些细节、体验为主。上一代只在Pro版本上独享的灵动岛,成了全系配备,代表着苹果对这一设计的认可,也让多年的刘海屏走进历史。

但官方目前仍未对该功能全系覆盖提供用户使用时长、频次等数据支持,仅表示音乐控制、导航、外卖订单、登机状态等体验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接口的变化可以看作一次实用的升级,全系更换USB-C口,且通过双头数据线能够反向给AirPods充电。

不过罕见的诚意亦难逃刀法,由于A17 Pro芯片集成了USB控制器,iPhone 15 Pro Max的接口支持USB 3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Gb/s,而iPhone 15的标准版仅支持USB 2,速率最高为480Mb/s。诚意的本质更是一次妥协。此前苹果因充电接口问题与欧盟进行多轮博弈,最终收到巨额罚款和一纸禁售令,更换接口实为制裁所迫。

花里胡哨的材料升级总是让人意犹未尽。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的中框采用航空铝,融色磨砂玻璃后盖;iPhone 15 Pro和Pro Max采用了钛合金中框、哑光玻璃后盖。

然而这种行业领先并非代际差异,据悉即将提前到双十一前发布的小米14也将用上苹果15顶配版本的材料工艺。在「科技新知」看来,iPhone 15系列算得上突破性的升级还在A17 Pro芯片上,性能已接近部分桌面级处理器。虽然行业早有“性能过剩”的共识,但手持一部能玩《生化危机4》《刺客信条》的手机对于重度游戏用户来说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按照苹果的说法,将会有更多大型游戏移植到iOS生态当中,iPhone也顺势加入了对手柄的支持。当然,如此强劲的芯片还得售价更高的Pro版本才能享受。

另外,Pro版的超广角+主摄可以实现空间视频的拍摄,与Vison Pro梦幻联动,这是标准版所不具备的,也是有想象力的。只是现在Vison Pro能否按时量产发售都是疑问,就像是特斯拉的FSD,算是提前预支了这个功能。

整体来看,iPhone 15系列还是延续了库克式传统,创新力度不大、吐槽声音不小,不过出货影响依然不大。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研报预测称,首批苹果iPhone 15系列的备货量目前在大约8000万部,可能略低于8000万部。

然后苹果再根据10月或11月的销售情况来调整2024年一季度的生产计划。集邦咨询预估,iPhone15 Pro系列的产出占比有望拉升至六成以上。预估iPhone全年生产总数在2.2亿部至2.25亿部,同比下降也仅为5%左右。

过去三年,iPhone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逐步攀升,2020年-2022年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5.9%、17.3%、18.8%。苹果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十分巩固,尤其在750美元(约合人民币5000元)以上价格段,市场份额更是从2019年62.8%的低点,连续大幅跃升至2020年、2021年的68.2%、75.9%,并在2022年稳定在75.2%。

热度不减,全靠同行衬托?

2007年的苹果发布会上,乔布斯拿着初代iPhone用苹果地图给附近的Starbucks下单了4000杯拿铁,十分接地气地重新定义了手机。

时至今日,库克治下的苹果,上一个推出的计算平台还是2014年的Apple Watch,主导者是苹果前任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而称得上成功引领行业的创新产品只剩下耳机AirPods,因此长期被外界指责研发投入不足。

财报数据显示,苹果近5年时间的研发费率均在5%—6%左右徘徊,相比之下,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等科技巨头的研发费率都超过10%。库克这位职业经理人赢了经营却输了产品,iPhone 6和iPhone X系列至今都有大量“钉子户”就是很好的力证。

然而放到整个手机行业对比,iPhone的问题,其他品牌何尝不存在?2016年,行业从最高点开始走下坡路,各大厂商无不加大研发力度,几乎每家都有几个能叫得上号的“黑科技”。小米有面向充电的澎拜P1芯片,vivo有影像ISP芯片V1和V2,OPPO有自研影像NPU芯片马里亚纳 X。

此外,OS、续航、屏幕都是安卓阵营的内卷方向,但这些解决方案到头来只能是“锦上添花”,无法做到“雪中送炭”。在消费者眼里,手机厂商的努力习以为常,无法感知到新意。每当有新品推出,除了参数比较就是供应商感谢大会。

上游供应链愈发透明,各家都拉不开差距。旗舰芯片无非是前后脚的首发次发之争,新功能面世后可能一个OTA或者两三个月就能普及开来。

这与早年的PC市场何其相似。PC硬件的上游被英特尔、英伟达、AMD把控,手机厂商也要看高通、康宁、三星的眼色;软件上PC只有一个Windows,手机就是安卓,即便各家都在优化,但底层还是毫无差异。最后手机厂商只能卷工艺卷成本卷营销,直到把市场卷入利润率只有个位数的成熟阶段。

安卓阵营的玩家们基本都只能在一条道上削尖脑袋假装个性化,所以该有的早有了,该改的也早改了。对比之下,iPhone每年“挤牙膏”式的创新也算向对手看齐了。

“不管是苹果还是安卓,每一代新产品跟上一代产品并没有多大区别,都是一些比较常规的升级。产品的创新性不足,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有一定的下降。”IDC中国高级分析师郭天祥表示。

平庸的手机,躺赚的机器

并非对厂商们苛刻,而是相比曾经激动人心的智能手机进化史,现在的创新确实很难再打动人。1994年的IBM Simon作为最早的智能手机,设计非常超前,没有物理按键,手写笔和触控输入,第一次兼容应用程序。

虽然因为价格、适用性问题曲高和寡,毕竟让市场看到了前进的方向。2000年是大爆发的一年。摩托罗拉A6188上市,号称是“全球首款触屏智能手机”;爱立信R380首次搭载了Symbian OS系统;夏普则第一次把11万像素的摄像头搬上手机。

再后来,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黑莓开始争奇斗艳,各种产品上的创意层出不穷,每出一款主力机型,都是大家从未见过的版本,足够新鲜。

2007年,初代iPhone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第二年,谷歌“抄”出安卓,安卓祖师爷HTC Dream随之诞生。为此乔布斯还大发雷霆,谷歌CEO施密特当时还是苹果董事会成员,无奈之下灰溜溜走人。

2010年,iPhone 4惊艳上市,Retina显示屏、500万像素镜头,吊打昔日巨头诺基亚、摩托罗拉,以及初生的安卓阵营。同年首款第三方安卓系列智能机三星GalaxyS面世,随着开放大门打开,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对抗苹果的行列。

在那个黄金时代,大屏幕、高清摄像、4G、屏下指纹、伸缩摄像头、面容识别,无一不颠覆着人们的移动生活。

但在智能手机全民普及之后,消费者的换机周期越来越长。再加上市场格局已经成型,之前手机公司的竞争是为了更有竞争力的产品,现在的目标可能只是保证自己的份额,赢得更多利润。从商业的角度来说,身处红海市场如此这般也无可厚非。

渐渐地,手机市场的主角不再是手机产品,也不再是消费者,而是手机公司们,造车、机器人、玩生态,不亦乐乎。至于手机,确实很贵,也有科技含量,但作为消费品,和柴米油盐相似,已经不再是能让人们讨论惊叹的创新产物,平庸化可能才是主流。

复盘整个人类科技史,革命往往不是一蹴而就。那些引起行业深刻变革的重大技术成就,更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积累到临界点后才会出现颠覆性创新。

手机行业也是如此,从电话到大哥大,再到直板机、现在的智能手机,创新并未停滞,只是进入到了上一轮技术变革后的瓶颈期。

躺平不会是常态,只要上下游产业链仍然保持长期持续投入技术研发,市场就永远可以期待新产品、新概念的诞生,期待下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