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你好天府 木子
火车票难抢、酒店预定量暴涨……今年中秋、国庆双节连休8天的“超长黄金周”即将开启,旅游市场有望迎来近年来需求最集中释放的出游热潮。
在旅游大省四川的文旅版图格局中,天府旅游名县评比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近期,第五批天府旅游名县名单公示。崇州市、雅安市名山区、兴文县、南充市高坪区、万源市、射洪市、理塘县、绵阳市安州区等8个县市区榜上有名。
截至目前,全川已有47个县市区荣获“天府旅游名县”荣誉。作为当前四川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标杆与天府文旅融合超级IP,天府旅游名县建设如何助力四川文旅市场“火起来、旺起来”?如何让游玩四川获得更好的体验?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以名县评比为契机
为四川旅游画卷增色添彩
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一个充满了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地方。无论是高洁神秘的雪山,辽阔壮远的山间草原,还是神秘莫测的三星堆遗址,庄严肃穆的大佛石刻,天府之国各地都分布着许多历史瑰宝,是中国文化旅游大省。

为进一步推动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转变,强化全省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2019年2月,四川省公布《关于开展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经过5年努力,建成50个天府旅游名县,引领全省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创新发展,夯实全省经济发展基础。
创建成功的政策“福利”相当优厚——享受财政资金、项目、用地、融资、营销等多方面支持,其中包括四川省财政一次性给予命名县3000万元奖励;优先支持候选县申报国家和省级各类项目资金;优先对候选县的重大旅游项目实施财政贴息贷款扶持等。此外,在绩效考核、评优指标、人才培训等方面也将对命名县和候选县予以倾斜。
与此同时,创建条件也相当严苛——县域旅游经济规模、游客满意度等几十个指标逐条打分。既有业界现场检查,还有第三方评估。
评比通知一经发布便“一石激起千层浪”,四川各地县市区赶紧闻风而动行动起来。2019年,全省107个县申报天府旅游名县。91个县获得资格,再通过现场陈述、现场评分,确定峨眉山市等40个得分靠前的参选县为候选县,之后再经历严格评选程序从40到20,再到10,最终评出首批10个命名县。
据四川文化和旅游厅透露,2020年,全省申报天府旅游名县申报数量达140个,占我省183个县市区总量近8成。
“天府旅游名县不仅是一块牌子,更重要的是一个契机,以文旅产业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产业融合创新,共同促进县域经济提质增效,使其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抓手。”有文旅专家直言。
从实践来看,天府旅游名县引领发展的“领头羊”角色十分明显:
2019年,四川全省实现旅游收入11594亿元,增长14.7%,首批10个命名县30个候选县实现旅游收入4811.6亿元,占全省41.5%,接待游客3.83亿人次,占全省50.7%。2020年“五一”小长假,这40个县接待游客922万人次,约占全省44%,旅游总收入达68.8亿元,约占全省60%。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从全国范围来看,天府旅游名县展现了自身的“成色”与竞争力。在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名单中,四川共有十个区县入榜,皆为天府旅游名县,它们共同助力四川入选百强县数量高居中西部第一。

发挥名县示范引领作用
推动文旅发展实现新突破
在欢乐派海滩公园打卡海滩度假的嬉戏体验;在凤凰湖感受湖秀水美,古迹传奇;在移步换景的龙洄酒庄里,观览古老酿酒文明的历史变迁……这是今年五一假期,一位游客在泸州纳溪区的旅行印迹,“在每一处都感受到纳溪旅游的魅力,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让人舒适而惬意。”该游客表示。

去年,纳溪区成功入选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一年多年,不论是游客接待人数还是旅游综合收入都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对于纳西区而言,成功创建并强化打造“天府旅游名县”,既为文旅产业的发展加了一把火,也是助力全域旅游“旺”起来、开启全域旅游发展新篇章的重要手段。
据了解,“全域旅游”发展的重点,就是牢牢把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新历史机遇,实现“山里山外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的全域旅游城乡融合、均衡发展新局面。因而,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其加快丰富旅游产品、拓展全域旅游的有效抓手。
根据去年12月印发的《四川省乡村旅游提升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四川计划经过4年努力建设成为独具四川特色的全国知名乡村度假旅游目的地。截至目前,四川省有乡村旅游景点1363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55个,天府旅游名镇60个、名村60个,发展各类经营户5.3万余户,上百万名群众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受益,乡村旅游接待规模已占全省旅游市场规模的半壁江山。
借势乡村振兴东风,四川名镇、名村等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开展。9月12日,第三批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名单新鲜出炉。目前,以天府旅游名县建设为引领,天府旅游名镇、名村等名牌为补充的多层次天府旅游名县、名牌建设与评比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其一大目的是创新文旅发展新模式,激发各地旅游产业内生动力。
当游客走进巴中市平昌县双城村,油画《父亲》诞生地,“巴山美村”几个大字映入眼帘,沿着整洁宽阔的村道路前行,垃圾箱、路牌标志随处可见,一栋栋鳞次栉比的乡村民宿掩映在花草绿树当中。
据悉,近年来,以“巴山美村·父亲原乡”项目为核心,平昌将这个中国传统农村双城村打造成集民宿、艺术、民俗、美食、娱乐于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

双城村蜕变的背后,是平昌2021年8月成功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全面对标评选各项细则和要求,对全市“软硬”设施进行了全面提档升级,包括新建乡村道路2750公里、景区车行道和游步道220公里、改造提升景区厕所24座等。而立足现有文旅资源,放大油画《父亲》诞生地的影响力便是一项重要举措。
既耕种好各自县域的“一亩三分田”,还发展联盟抱团做大。2019年5月,首批10个天府旅游名县和30个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共同组建了“天府旅游名县文旅发展联盟”,成为引领全省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此外,由首批天府旅游名县长宁县发起成立的“大竹海”文旅发展联盟,通过编印“大竹海”文化旅游览胜书刊、互动举办竹工艺大赛等,“大竹海”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来自流经都江堰和东风堰两大灌区的37个县(市、区)成立的四川“大灌区”文旅发展联盟,重点打造水利文化体验、现代农业体验、康体养生等旅游产品,做大做强“大灌区”文旅品牌;不仅如此,“大峨眉”“大熊猫”等文旅发展联盟也通过文旅资源整合,开展景区互动、游客互送……

为充分发挥名县抱团优势,自2019年以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天府旅游名县联盟已多次策划组织四川“天府旅游名县”推介会,在北上广深等沿海多地推介展示特色文旅资源,并送上文旅大礼包,向全国游客发出了相聚四川、畅游名县的邀约,天府旅游名县正成为一张响亮的四川名片和超级文旅IP。
今年9月26日-28日,2023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将在宜宾市举行,届时,第五批天府旅游名县、第三批天府旅游名牌(名镇、名村、名宿、名导、名品)将获得正式命名授牌,也将吹响下一批次名县、名牌评比的冲锋号。而就在各地为评比全力PK、不断提升旅游魅力的同时,“游在四川”未来将获得愈加美好的体验。
来源:“你好天府”微信公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