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X转为付费App?马斯克要与机器人账户同归于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X转为付费App?马斯克要与机器人账户同归于尽

这招堪称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文|三易生活

日前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的相关报道显示,近日马斯克在与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的对话中公开表示,支付系统是对抗机器人的唯一办法,并且他还透露,“我们正在转向每月支付少量费用来使用该系统”。

据马斯克称,目前社交平台X(原推特)拥有5.5亿用户、每天发帖数达1亿到2亿条,使用付费订阅模式将使得在X上注册机器人账户变得“麻烦"、且在成本上“难以承受”。他还进一步解释到,机器人的运行成本非常低,但如果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那么机器人的运行成本就会非常高,并且他认为实际上这是抵御庞大机器人大军的唯一手段。

事实上,一直以来“机器人账户”无疑都是马斯克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要知道,去年他以4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推特时,就曾经因为机器人账户导致了此次收购差点夭折。彼时马斯克毫无征兆的宣布收购暂时搁置,原因就是他认为推特的机器人与虚假账户或达到了20%以上,与推特此前所称的5%相去甚远,而推特方面则认为马斯克是以此为借口来中止收购。

随即双方围绕机器人账户这个问题展开了唇枪舌剑,并最终闹上法庭,但最终的结果是没有后悔药可吃的马斯克,最终还是买下了推特。而自此之后,机器人账户就成为了他的“心病”。

那么,X上的机器人账户到底是什么水平呢?究竟是原推特方面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中,声称的每个季度可盈利用户中只有5%的机器人,还是马斯克认为的20%,又或者是以SparkToro为代表的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估算的10%。

在两个月多前,有一位极客对马斯克在X平台的1.53亿粉丝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了一个让人咋舌的结论。即有1350万用户在X上只关注了@Elon Musk,有41%的粉丝在该平台从未发表过内容,更是有42%的粉丝没有关注者。管中窥豹不难发现,即使是最好的情况下,X上的机器人账户规模可能也超过了10%。

为什么Social media bots(社交机器人)会如此泛滥?当然是因为有需求,自从互联网厂商发现了流量变现这个生意经后,流量在哪里,就意味着着大众的关注在哪里,同时市场就在哪里。自此之后,流量有价值这件事在消费互联网领域也成为了共识。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是,TikTok为何是当下互联网中最有商业价值的App,就是因为每天有超过10亿全球用户在TikTok上创作和消费内容,他们将大量的时间给予了TikTok。

同理,“日活跃用户数突破1亿大关”也是国内互联网行业中一个标志性的指标,并且拥有日活过亿产品的互联网厂商也拥有了一定的“江湖地位”。如今用户规模就是给产品估值的核心要素,既然用“好看的数据”能给自己的产品增色,主动生产机器人账户就成为了全球互联网行业创业者共同遵循的潜规则,而这套玩法在硅谷也被称之为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其实不仅仅是互联网厂商,有志于在互联网上掘金的个体、乃至第三方机构,同样也是购买机器人账户的主力军。诸如网红、YouTuber、UP主、达人等KOL在互联网上通过广告或直播带货等方式变现,衡量他们价值的就是粉丝规模,而粉丝量越高要价越贵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毕竟“粉丝=影响力”,更多的粉丝也就意味着他们能覆盖到更多的用户。

有了需求自然就会有供给,早在2018年《纽约时报》的调查报道就揭秘了美国的“僵尸粉制造工厂”。该报道以一家名为Devumi的公司为主角,其核心业务就是在社交媒体上生成僵尸粉,通过复制一批真实存在的用户的照片、资料和账户细节等,将它们重组成“机器人”,然后卖给想要在互联网上施加影响力的人。

如今在互联网上机器人软件是其实相当容易获得,我们随手通过搜索引擎就可以找到了一款价格为59美元的社交媒体机器人,它能提供自动批量登陆、批量关注、批量转发点赞、自动回复文字图片等等功能,甚至还可以自动监控X、Instagram、TikTok上的KOL是否有最新动态。如果检测到有新动态,它就会自动从数据库中生成评论。

如果说对于处于草创时期的互联网产品来说,机器人账户还是一个不甚光彩、但又不可或缺的灰色手段,那么对于已经成熟的互联网平台而言,机器人账户反过来就成为了毒瘤。比如在马斯克的眼中,规模庞大的机器人账号严重影响到了X的用户体验,并极大降低了平台的价值。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机器人账户毕竟是模仿人类、而非成为人类,它们也没有扮演消费者的能力,因此只能生产而不能消费。

这个问题就很严峻了,X作为一家商业企业的天职是盈利,为用户提供社交平台只是一个盈利的手段。机器人账户显然不能为平台共享任何价值,例如它们看了广告不会转化为消费者、也不会订阅Twitter Blue,反而还要消耗服务器资源,而且泛滥的机器人账户还会影响真实用户的体验,所以马斯克希望根除机器人账户也不难理解了。

然而目前包括朴素贝叶斯算法、K近邻算法、C4.5决策树、随机森林算法等业界用于识别机器人账户的技术手段,已经开始失灵了。因为在当下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加持下,机器人账号甚至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人类的语气,使得其与真实用户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也导致继续使用技术手段来清洗机器人账户会变得很容易伤及真实用户。

如此一来,马斯克直接在X上搞一刀切,反而就成了最有效的手段,毕竟机器人账户是以规模取胜,一个低廉的使用费如果乘以巨大的基数,对于运营机器人账号的实体来说必然会是个巨大的负担。只不过这招堪称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一款App从付费转向免费很容易,但从免费转为付费要付出的代价则是空前的,因为这就等于是在剥夺用户的使用权。

而作为社交平台、X显然并非唯一的选择,诸如Meta的Threads无疑就很乐于看到马斯克的X来一出玩火自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X转为付费App?马斯克要与机器人账户同归于尽

这招堪称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文|三易生活

日前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的相关报道显示,近日马斯克在与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的对话中公开表示,支付系统是对抗机器人的唯一办法,并且他还透露,“我们正在转向每月支付少量费用来使用该系统”。

据马斯克称,目前社交平台X(原推特)拥有5.5亿用户、每天发帖数达1亿到2亿条,使用付费订阅模式将使得在X上注册机器人账户变得“麻烦"、且在成本上“难以承受”。他还进一步解释到,机器人的运行成本非常低,但如果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那么机器人的运行成本就会非常高,并且他认为实际上这是抵御庞大机器人大军的唯一手段。

事实上,一直以来“机器人账户”无疑都是马斯克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要知道,去年他以4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推特时,就曾经因为机器人账户导致了此次收购差点夭折。彼时马斯克毫无征兆的宣布收购暂时搁置,原因就是他认为推特的机器人与虚假账户或达到了20%以上,与推特此前所称的5%相去甚远,而推特方面则认为马斯克是以此为借口来中止收购。

随即双方围绕机器人账户这个问题展开了唇枪舌剑,并最终闹上法庭,但最终的结果是没有后悔药可吃的马斯克,最终还是买下了推特。而自此之后,机器人账户就成为了他的“心病”。

那么,X上的机器人账户到底是什么水平呢?究竟是原推特方面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中,声称的每个季度可盈利用户中只有5%的机器人,还是马斯克认为的20%,又或者是以SparkToro为代表的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估算的10%。

在两个月多前,有一位极客对马斯克在X平台的1.53亿粉丝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了一个让人咋舌的结论。即有1350万用户在X上只关注了@Elon Musk,有41%的粉丝在该平台从未发表过内容,更是有42%的粉丝没有关注者。管中窥豹不难发现,即使是最好的情况下,X上的机器人账户规模可能也超过了10%。

为什么Social media bots(社交机器人)会如此泛滥?当然是因为有需求,自从互联网厂商发现了流量变现这个生意经后,流量在哪里,就意味着着大众的关注在哪里,同时市场就在哪里。自此之后,流量有价值这件事在消费互联网领域也成为了共识。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是,TikTok为何是当下互联网中最有商业价值的App,就是因为每天有超过10亿全球用户在TikTok上创作和消费内容,他们将大量的时间给予了TikTok。

同理,“日活跃用户数突破1亿大关”也是国内互联网行业中一个标志性的指标,并且拥有日活过亿产品的互联网厂商也拥有了一定的“江湖地位”。如今用户规模就是给产品估值的核心要素,既然用“好看的数据”能给自己的产品增色,主动生产机器人账户就成为了全球互联网行业创业者共同遵循的潜规则,而这套玩法在硅谷也被称之为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其实不仅仅是互联网厂商,有志于在互联网上掘金的个体、乃至第三方机构,同样也是购买机器人账户的主力军。诸如网红、YouTuber、UP主、达人等KOL在互联网上通过广告或直播带货等方式变现,衡量他们价值的就是粉丝规模,而粉丝量越高要价越贵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毕竟“粉丝=影响力”,更多的粉丝也就意味着他们能覆盖到更多的用户。

有了需求自然就会有供给,早在2018年《纽约时报》的调查报道就揭秘了美国的“僵尸粉制造工厂”。该报道以一家名为Devumi的公司为主角,其核心业务就是在社交媒体上生成僵尸粉,通过复制一批真实存在的用户的照片、资料和账户细节等,将它们重组成“机器人”,然后卖给想要在互联网上施加影响力的人。

如今在互联网上机器人软件是其实相当容易获得,我们随手通过搜索引擎就可以找到了一款价格为59美元的社交媒体机器人,它能提供自动批量登陆、批量关注、批量转发点赞、自动回复文字图片等等功能,甚至还可以自动监控X、Instagram、TikTok上的KOL是否有最新动态。如果检测到有新动态,它就会自动从数据库中生成评论。

如果说对于处于草创时期的互联网产品来说,机器人账户还是一个不甚光彩、但又不可或缺的灰色手段,那么对于已经成熟的互联网平台而言,机器人账户反过来就成为了毒瘤。比如在马斯克的眼中,规模庞大的机器人账号严重影响到了X的用户体验,并极大降低了平台的价值。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机器人账户毕竟是模仿人类、而非成为人类,它们也没有扮演消费者的能力,因此只能生产而不能消费。

这个问题就很严峻了,X作为一家商业企业的天职是盈利,为用户提供社交平台只是一个盈利的手段。机器人账户显然不能为平台共享任何价值,例如它们看了广告不会转化为消费者、也不会订阅Twitter Blue,反而还要消耗服务器资源,而且泛滥的机器人账户还会影响真实用户的体验,所以马斯克希望根除机器人账户也不难理解了。

然而目前包括朴素贝叶斯算法、K近邻算法、C4.5决策树、随机森林算法等业界用于识别机器人账户的技术手段,已经开始失灵了。因为在当下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加持下,机器人账号甚至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人类的语气,使得其与真实用户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也导致继续使用技术手段来清洗机器人账户会变得很容易伤及真实用户。

如此一来,马斯克直接在X上搞一刀切,反而就成了最有效的手段,毕竟机器人账户是以规模取胜,一个低廉的使用费如果乘以巨大的基数,对于运营机器人账号的实体来说必然会是个巨大的负担。只不过这招堪称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一款App从付费转向免费很容易,但从免费转为付费要付出的代价则是空前的,因为这就等于是在剥夺用户的使用权。

而作为社交平台、X显然并非唯一的选择,诸如Meta的Threads无疑就很乐于看到马斯克的X来一出玩火自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