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的今天有一位中国小伙把dota2天梯打到了世界第一,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ID。“我就是为了让全世界都知道,1937年12月13日日本在南京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日。2014年起,确立为国家公祭日。
中华民国曾经的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屠杀,尸体随处可见,穿过南京城的长江江面都被血染红。
▲图源:凤凰江苏
与日军有关的影视剧有很多,上周上映的好莱坞二战题材电影《血战钢铁岭》,口碑爆棚,豆瓣超过5万人评出了8.8分,IMDb上也有8.6的评分。
影片中,美国兵登陆日本冲绳,想要占据钢锯岭(一个100多米高)的峭壁。
钢锯岭一战在真实历史中比电影更惨烈,美国兵一直在反复登陆,反复撤退。
根据战报,日本人在山腹里构建了蜘蛛网一样的暗道和工事,算好时机,放美国人上来然后立刻发动。
健壮的美国兵大爬上钢锯岭还没站稳,就被日军打得溃不成军。上一秒还在跑,下一秒就被子弹打得脑浆飞溅。
然而在国内影视剧中呢?中国士兵在战壕里可以边打仗边聊天,聊累了,对着空气放两枪。
真实的战场上火炮连天,多少人被震聋炸瞎,战士根本没有时间叽叽歪歪。
一边是“国家公祭日”,一边是大范围的随意化和娱乐化。奇怪极了。
对于南京人来说,时光倒转80载,日军骑着战马走进这座城,带来了不可抹杀的罪恶。我们和这30万亡灵就曾踩在这座城市的同一片土地上。
然而现在看的影视作品越多,小十君(微信ID:dsfysweixin)对于这段历史就越是迷糊。
节节败退直到首都失守的惨况,在抗日片中,完全体现不出来。
外国人对德军的态度,其实和中国人看日本人完全不一样。
在《拯救大兵瑞恩》中,美军还没登上奥马哈滩头就被德军的子弹打趴下了,
水中子弹穿梭的这段镜头是所有战争电影中最经典、最克制又最刺激的。
你的敌人格外的强大,最后的胜利才难能可贵。丑化我们的敌人,只是更加表明我们的孱弱。
那些鬼子”专业户们
在小十君(微信ID:dsfysweixin)的记忆中,抗日片都是和父母一起看的,从《小兵张嘎》开始,抗日片始走喜剧路线,鬼子可以是被小孩子玩在手心的智障。
因为一部《小兵张嘎》,让大家记住了日本演员矢野浩二的脸。
在中国开始演“鬼子”生涯的初期,日本演员都极为珍惜手中的角色,导演怎么说就怎么演。“认认真真地演没有人性的恶魔。”矢野浩二说。
为了演好“鬼子”,矢野浩二开始大量观看中国经典抗战片,学习其中对日本人的表演。都看过一遍后,矢野浩二明白了,“原来他们希望要这种凶狠的鬼子”。
2012年由于钓鱼岛的形势问题,矢野浩二暂停了《天天向上》节目的录制工作。
以做“中日友好桥梁”为己任的矢野浩二,十多年来一直扎根在中国的土地上,乃至于在这里娶妻生子,并毅然的把自己女儿选择加入中国国籍。
这足以表明矢野浩二是一位呼唤和平的正义人士,是友好的日本朋友,是对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有着不可磨灭作用的友人。
▲然而网上这些传闻实在是让心寒。
还有这张脸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这个演员叫冢越博隆,1978年4月18日出生于日本新潟,日本男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在中国生活十多年,因为形象很符合要求,冢越博隆就被介绍到剧组做起了“鬼子专业户”。
演过的影视剧不下二十多个都是日本兵,只有2015年在《天使的城》中首次出演非军人角色,饰演逗趣的经纪人。
拍戏拍多了,博隆也会和导演交流对角色的看法。一次,他向导演建议,八路军是不是太强了,大家势均力敌影片会更有可看性。
结果男主走到博隆面前,看着他只说了五个字:“中国人,无敌。”
戏里的鬼子别说不像日本人,“连人都不像”。博隆曾经拍一场雪中行军的戏,导演要求博隆在村口看到一个女人后迅速从马上跳下去强奸她。
博隆不明白:“导演,这不太可能吧,这么冷的天,不会有人想干这种事吧。”
导演坚持:“你不懂,那个时候日本人就这样。”
正是隆冬,博隆裤子还没脱下来,屁股就冻僵了。但博隆只能硬着头皮演下去。
博隆有时还会成为人们发泄仇恨的对象。博隆在山西拍一场被村民俘获的戏,他躺在地上装昏,正等着导演喊卡。突然一个老太太冲出来死死掐住博隆的喉咙,大吼:“小日本鬼子!”
博隆说,“中国有典型的日本鬼子形象,比如很多刻意的动作,走路的样子不自然,甚至说话也要压低嗓音,甚至很多日语我都听不懂,太夸张了。”
别看在影视剧中凶狠残暴,冢越博隆在生活中就是个普通大叔,偶尔直直播,讲讲段子。
还有一个日本演员三浦研一也是“鬼子”专业户。
在演了几部抗日剧后,三浦研一感到很多中国导演并不需要他们演一个真正的日本人,“只要用日语把台词念出来就可以了”。
2005年,三浦研一在电视剧《我的母亲赵一曼》中饰演处死赵一曼的宪兵队长。接到宪兵队长的角色后,三浦研一参照着自己了解的杀人犯心理,在家中默默准备了两周。
第一次开拍,三浦把宪兵队长处刑前犹豫不决、内心挣扎的戏份演绎得淋漓尽致,不仅是台词,连面部表情都随着行刑过程不断变化。
没想到,导演不买账。“三浦,不要这么多,上去把电闸拉下来就可以了。”
2012年,三浦研一参演了一部由美国导演执导的二战题材电影,其中有一场戏是他饰演的日本兵去抢夺村民财产。美国导演告诉他的和中国导演说的不一样:“在杀村民的时候不要想着自己是日本兵,而要像一个强盗,就像所有的罪犯一样。”
有空的时候,四个“鬼子专业户”矢野浩二、三浦研一、涩谷天马、冢越博隆会在北京的饭馆偶尔小聚。一桌子的“鬼子”感慨着都不想再演恶魔一样的角色。
拍抗日剧的目的
介绍了这么多“鬼子”专业户,不禁想问一句:拍抗日剧的目的是什么?
这问题有点大,咱们先不急着回答。截几个网友对抗日剧的吐槽给大家看看:
这三段回复很有代表性,总结一下现在抗日剧的特点:把观众当智障;不尊重史实;太过意淫。
日本演员木幡龙,曾在《南京!南京!》里饰演冷漠残酷的日军高级军官伊田,他直接表示:拒绝接演“手撕鬼子”这样的神剧。
某八路军文化园长期表演情景剧《反扫荡》,参演人员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尽管自己也以出演抗日情景剧为生,但在看到有些抗日剧中的雷人情节时,他们也会发笑。
再回到今天的公祭日话题上来,抗日战争3500万士兵付出了生命,而一部部抗日剧中,各种雷人的剧情和赤裸裸的意淫,真的是对待血淋淋历史应有的态度么?
真要说优秀的抗日剧,首推姜文的《鬼子来了》,豆瓣评分9.1。
本片以黑白片的形式描述了中国农民与日军之间的不断交锋,凸显了战争中面临死亡时人性的裂变。
为了和谐社会地塑造,本片被禁了十几年,但小十君认为,《鬼子来了》直接回答了上文提出的问题:拍抗日剧的目的是什么?
1,告诉日本人:正视历史。
抗日剧首先是要告诉曾经的敌人:你们别想抹去犯过的错误。日本的教科书已经在各种粉饰自己的过错了,我们又在拍各种神剧,那么真实的历史谁来记录?
2,告诉国人:“爱国贼”比“卖国贼”更可恶。
如果日军毫无战力,为什么抗战还持续了八年?鲁迅先生一辈子都在批判国人的一个特点:麻木!很多高喊“爱国主义”的人,实际上是不愿意看到问题,看到问题也不愿意说的。
▲鲁迅《药》:中国人围观中国人被杀。
3,永远保持警惕性
承认曾经的耻辱并不难为情,可耻的是我们不敢去回眸正视曾经的耻辱。抗日剧应该告诉国人:我们曾经如何被践踏,如何被屠杀。意淫只能麻木神经,痛定思痛才能保持警惕,避免悲剧重演。
▲南京大屠杀
姜文曾在采访中说过这么一段话:
在与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年轻人的交往过程中我发现,日本右翼分子、反华势力、否认战争罪行的大有人在。不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等于没有正视日本这个强大的对手。
所以,我们永远要对日本朋友保有戒心。这种戒心不是打嘴仗,或者在影视剧中各种痛痛快快地打鬼子。
日本对我们示好,不要沾沾自喜;对我们挑衅,也别急着怼回去。
我们应该有一种真正的觉醒:哪天再欺负我们,从容不迫地给你打回去。
写到这里,小十君(微信ID:dsfysweixin)心情非常沉重。关于抗日剧,今天就和大家侃到这里啦,希望以后,能涌现出越来越多有诚意的抗日剧。
本文为第十放映室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ID:dsfysweixin
微信搜索关注:第十放映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