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姗姗来迟的领克08,能扛起增长的大旗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姗姗来迟的领克08,能扛起增长的大旗吗?

卷王才能活下来。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伯虎财经 番茄

这段时间,沉寂已久的手机圈难得的热闹起来。 

华为不按常规出牌,新手机不开发布会直接上架开卖,不光对手没想到,消费者们也没想到,一时间神州大地一机难求。9月初手机上架后,在9月12日的发布会上,华为卖起了和赛力斯联合打造的AITO问界品牌的新车。 

和华为相反的是,蔚来在今天科技日上正式公布了自己的手机NIO Phone。至此,蔚来成为了第三家能实现手机整个搬进中控屏的厂商。 

那还有一家是谁呢?是不久前刚刚正式发售新车领克08的领克。从发展历程来看,这个吉利旗下的品牌可谓命途多舛。作为吉利和沃尔沃共同创立的合资品牌,从出生就被外界打上“沃尔沃平替”的标签。2020年,领克首款纯电概念车——领克ZERO也让步于集团发展,回国内改名为了极氪001。

但最近领克有了峰回路转的趋势。根据市场消息,售价为20.08万-28.8万元的领克08大订破万。从亮相到上市,酝酿了近半年时间的领克08能成为领克的破局关键吗? 

01 吉利变奏

今年4月,在新车发布会上,沃尔沃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钦培吉公开放狠话: 

“新势力会的,我们3年就学会了;我们会的,新势力10年都学不会。” 

业界一片哗然。 

传统厂商发力新能源汽车在当下是一个热门话题。自主民营汽车三巨头之一的比亚迪率先转弯,果断全面转型。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卖了125.56万辆车,首次冲进了“全球前十大车企”的行列。 

同为自主民营汽车三巨头的吉利似乎也逐渐厘清了节奏。根据吉利今年的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营收731.8亿元,同比增长25.8%;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1.2%。 

吉利汽车CEO桂生悦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未来几年,我不会再像过去几年那样跟大家说对不起,以后的每年,我们都能给大家带来郑重的表现。” 

这样的底气或许来自新能源车型的增长。今年上半年吉利累计总销量69.4万辆,同比增长13.1%。包含了吉利、领克、极氪、睿蓝等在内新能源车型表现出色,卖了15.8万辆,同比增长43.9%,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也从由去年的17.9%提升至22.7%。 

虽然吉利的新能源转型计划开始很早,但并不算顺利。2015年,吉利发布了“蓝色吉利行动”,希望在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但到了2020年,吉利的新能源新车销量不足7万辆,占全年销量比例不足5%。 

随后在2021年,吉利又提出了“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方案”,简单来说就是混动、纯电都参与。原本主打燃油车型的领克在01、05、06、09四款车型上加推插混车型,极氪则主打主打高端智能化纯电。 

但彼时吉利显然对于各品牌的定位没有足够清晰的想法。以领克为例,2022年,领克发布了定位中高端的suv领克09,希望借此拉升品牌势能,摸上30万元的价位。 

但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迭代远超传统汽车。过去传统汽车但大多遵循“三年改款、六年换代”的节奏,新能源汽车厂商们则把迭代玩出了消费电子的特性。另一方面,领克09无论是在产品竞争力还是性价比,都不及比亚迪等竞争对手。上市以后,领克09最高的销量也不足3000辆。 

今年年初,吉利进一步明确了旗下各品牌的定价机制,实行错位竞争。吉利品牌主打10万-20万元的市场,领克负责20万-30万元的市场,极氪面对的是30万元以上的市场。同时也赋予了领克一个使命——担负起高端插电混动产品系列线的大梁。 

02 领克想通了

作为领克品牌首款新能源产品,领克08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我想明白了”的气质。 

混动市场的重要性在于,当下纯电车型仍然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动力电池的续航能力受温度影响比较明显,二是充电站的建设还远远不如加油站。这使得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出于更现实的考虑会选择混动。 

根据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新能源车累计销售了 374.7 万辆,其中纯电动车销售了 271.9 万辆,占比 73%;插混车型(含增程)销售了 102.5 万辆,占比 27%。虽然纯电仍然是主力,但是混动车 91.1%的增速远远高于纯电车的31.9%。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5-10 年内,插电混动(包括增程电动)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中的占比有望提升到 30%-40%。 

主流混动包括两种,一种是理想率先启用的增程,一种是插混。领克08搭载的EM-P超级 个高下以证明自己的技术路线。但在增程技术被大范围认可后,领克也心安理得的顺从,将其描述为超级增程电动方案。 

在定价和定位上也展现了足够的思考。20.88万-28.80万元的售价区间覆盖了几乎整个大众市场区间,但在配置上又给到了足够的诚意。 

除了EM-P超级增程外,考虑到国内用户大多是两代甚至三代同车的场景,领克08在此前一直秉持的安全和性能的主旨上做了调整,把目光从驾驶人扩大到了乘车人。最主要的改善就是大屏不再向驾驶员倾斜,并且配备了哈曼卡顿23扬声器豪华音响。 

针对领克此前车机疲软的问题,吉利把去年收购魅族的成果也首发在了领克08上。智能化的下半场,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构成了竞争的主要维度。国内大部分厂商的车机系统都是基于Android做定制化开发,而在这个层面,无论是对安卓的调校还是做适配,都是手机厂商们更适合。从市场的反馈来看,搭载了Flyme Auto的领克08正在把之前的短板变为长板。 

足够有竞争力的价格叠加足够有竞争力的产品,合在一起就是性价比。在20-30万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领克已经做好了准备去参与竞争。 

03 越来越卷的市场

今年上半年,领克的表现并不好。根据财报数据,领克销售新车82037辆,同比增长6.2%。但是由于价格战影响,单车均价有所降低,因而营收和去年持平。盈利也从去年同期2亿元转为亏损6.6亿元。

因此领克08大定破1万的消息对于领克而言无异于一针强心剂。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杭州亚运会,领克01、领克09被选为“亚运会官方指定用车”。 

不过领克到底能否凭借领克08一举完成触底反弹,还需要再观察一阵。无他,在20-30万这个价格区间实在太卷。 

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说,混动车型的优势在于续航。但现在纯电车型的续航也在不断提升,以同价位区间的小鹏G6为例,根据媒体实测实测,搭载了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并标配3C电芯的小鹏G6不仅续航里程能来到接近700KM,还能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300km”的高效效率。 

另一方面,这个价位竞争对手众多,混动车型例如岚图 free、深蓝S7等,再比如纯电的小鹏G6、小鹏G9等。 

此外,随着市场竞愈发激烈,各大品牌团队都相当舍得投入资源。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在微博分享,新岚图FREE为了能争取到上市价格内部做了激烈讨论和资源倾斜,中间的几次问题,团队都是快速沟通解决。无论是产品定义还是销售规划都针对市场做了及时跟进。 

《权力的游戏》一书中,被称为小指头的培提尔·贝里席伯爵有一句名言:“Chaos is a ladder”——“混乱是一座阶梯”。是否能迎头赶上,还看领克自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领克

3.1k
  • 上市10天,领克Z20迎来第10000台下线
  • 领克因服务器异常断网,客服:暂不确定恢复时间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姗姗来迟的领克08,能扛起增长的大旗吗?

卷王才能活下来。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伯虎财经 番茄

这段时间,沉寂已久的手机圈难得的热闹起来。 

华为不按常规出牌,新手机不开发布会直接上架开卖,不光对手没想到,消费者们也没想到,一时间神州大地一机难求。9月初手机上架后,在9月12日的发布会上,华为卖起了和赛力斯联合打造的AITO问界品牌的新车。 

和华为相反的是,蔚来在今天科技日上正式公布了自己的手机NIO Phone。至此,蔚来成为了第三家能实现手机整个搬进中控屏的厂商。 

那还有一家是谁呢?是不久前刚刚正式发售新车领克08的领克。从发展历程来看,这个吉利旗下的品牌可谓命途多舛。作为吉利和沃尔沃共同创立的合资品牌,从出生就被外界打上“沃尔沃平替”的标签。2020年,领克首款纯电概念车——领克ZERO也让步于集团发展,回国内改名为了极氪001。

但最近领克有了峰回路转的趋势。根据市场消息,售价为20.08万-28.8万元的领克08大订破万。从亮相到上市,酝酿了近半年时间的领克08能成为领克的破局关键吗? 

01 吉利变奏

今年4月,在新车发布会上,沃尔沃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钦培吉公开放狠话: 

“新势力会的,我们3年就学会了;我们会的,新势力10年都学不会。” 

业界一片哗然。 

传统厂商发力新能源汽车在当下是一个热门话题。自主民营汽车三巨头之一的比亚迪率先转弯,果断全面转型。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卖了125.56万辆车,首次冲进了“全球前十大车企”的行列。 

同为自主民营汽车三巨头的吉利似乎也逐渐厘清了节奏。根据吉利今年的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营收731.8亿元,同比增长25.8%;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1.2%。 

吉利汽车CEO桂生悦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未来几年,我不会再像过去几年那样跟大家说对不起,以后的每年,我们都能给大家带来郑重的表现。” 

这样的底气或许来自新能源车型的增长。今年上半年吉利累计总销量69.4万辆,同比增长13.1%。包含了吉利、领克、极氪、睿蓝等在内新能源车型表现出色,卖了15.8万辆,同比增长43.9%,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也从由去年的17.9%提升至22.7%。 

虽然吉利的新能源转型计划开始很早,但并不算顺利。2015年,吉利发布了“蓝色吉利行动”,希望在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但到了2020年,吉利的新能源新车销量不足7万辆,占全年销量比例不足5%。 

随后在2021年,吉利又提出了“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方案”,简单来说就是混动、纯电都参与。原本主打燃油车型的领克在01、05、06、09四款车型上加推插混车型,极氪则主打主打高端智能化纯电。 

但彼时吉利显然对于各品牌的定位没有足够清晰的想法。以领克为例,2022年,领克发布了定位中高端的suv领克09,希望借此拉升品牌势能,摸上30万元的价位。 

但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迭代远超传统汽车。过去传统汽车但大多遵循“三年改款、六年换代”的节奏,新能源汽车厂商们则把迭代玩出了消费电子的特性。另一方面,领克09无论是在产品竞争力还是性价比,都不及比亚迪等竞争对手。上市以后,领克09最高的销量也不足3000辆。 

今年年初,吉利进一步明确了旗下各品牌的定价机制,实行错位竞争。吉利品牌主打10万-20万元的市场,领克负责20万-30万元的市场,极氪面对的是30万元以上的市场。同时也赋予了领克一个使命——担负起高端插电混动产品系列线的大梁。 

02 领克想通了

作为领克品牌首款新能源产品,领克08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我想明白了”的气质。 

混动市场的重要性在于,当下纯电车型仍然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动力电池的续航能力受温度影响比较明显,二是充电站的建设还远远不如加油站。这使得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出于更现实的考虑会选择混动。 

根据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新能源车累计销售了 374.7 万辆,其中纯电动车销售了 271.9 万辆,占比 73%;插混车型(含增程)销售了 102.5 万辆,占比 27%。虽然纯电仍然是主力,但是混动车 91.1%的增速远远高于纯电车的31.9%。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5-10 年内,插电混动(包括增程电动)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中的占比有望提升到 30%-40%。 

主流混动包括两种,一种是理想率先启用的增程,一种是插混。领克08搭载的EM-P超级 个高下以证明自己的技术路线。但在增程技术被大范围认可后,领克也心安理得的顺从,将其描述为超级增程电动方案。 

在定价和定位上也展现了足够的思考。20.88万-28.80万元的售价区间覆盖了几乎整个大众市场区间,但在配置上又给到了足够的诚意。 

除了EM-P超级增程外,考虑到国内用户大多是两代甚至三代同车的场景,领克08在此前一直秉持的安全和性能的主旨上做了调整,把目光从驾驶人扩大到了乘车人。最主要的改善就是大屏不再向驾驶员倾斜,并且配备了哈曼卡顿23扬声器豪华音响。 

针对领克此前车机疲软的问题,吉利把去年收购魅族的成果也首发在了领克08上。智能化的下半场,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构成了竞争的主要维度。国内大部分厂商的车机系统都是基于Android做定制化开发,而在这个层面,无论是对安卓的调校还是做适配,都是手机厂商们更适合。从市场的反馈来看,搭载了Flyme Auto的领克08正在把之前的短板变为长板。 

足够有竞争力的价格叠加足够有竞争力的产品,合在一起就是性价比。在20-30万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领克已经做好了准备去参与竞争。 

03 越来越卷的市场

今年上半年,领克的表现并不好。根据财报数据,领克销售新车82037辆,同比增长6.2%。但是由于价格战影响,单车均价有所降低,因而营收和去年持平。盈利也从去年同期2亿元转为亏损6.6亿元。

因此领克08大定破1万的消息对于领克而言无异于一针强心剂。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杭州亚运会,领克01、领克09被选为“亚运会官方指定用车”。 

不过领克到底能否凭借领克08一举完成触底反弹,还需要再观察一阵。无他,在20-30万这个价格区间实在太卷。 

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说,混动车型的优势在于续航。但现在纯电车型的续航也在不断提升,以同价位区间的小鹏G6为例,根据媒体实测实测,搭载了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并标配3C电芯的小鹏G6不仅续航里程能来到接近700KM,还能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300km”的高效效率。 

另一方面,这个价位竞争对手众多,混动车型例如岚图 free、深蓝S7等,再比如纯电的小鹏G6、小鹏G9等。 

此外,随着市场竞愈发激烈,各大品牌团队都相当舍得投入资源。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在微博分享,新岚图FREE为了能争取到上市价格内部做了激烈讨论和资源倾斜,中间的几次问题,团队都是快速沟通解决。无论是产品定义还是销售规划都针对市场做了及时跟进。 

《权力的游戏》一书中,被称为小指头的培提尔·贝里席伯爵有一句名言:“Chaos is a ladder”——“混乱是一座阶梯”。是否能迎头赶上,还看领克自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