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韩剧市场危机四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韩剧市场危机四伏

韩国三大电视台接连陷入资金危机。

文 | 文化产业评论 春游

编辑 | 半岛

说出来或许有人不信,现在看起来蓬勃发展的韩剧,正在面临崩盘的危机。

如今的韩剧看似繁荣,仔细观察背后的播出平台就会发现,美资企业Netflix一家独大,韩剧最好的资源、最热门的IP不断流向这个流媒体寡头,长此以往,终会导致韩国文化产业的资本外流、知识产权外流、文化特色被稀释。

“崩盘危机”可不是笔者说的,是韩国最大的民营通讯社Newsis说的:

新闻界面

韩剧市场大危机

报道列举了一系列现象,包括顶级大咖参演的剧集被叫停、制作被取消。

比如金喜善主演的《煤气灯下》就已经暂停拍摄。李瑞镇主演的《我成为了高中黑帮》也面临着破产的危险。有官方人员解释说,“大部分工作人员和其他人都解散了”,“制作公司三号影业的财务状况不好。”而同时期拍摄、朴持厚主演的《灵魂手指》也一度中断(后重启)。

跟项目中断同样麻烦的是剧集拍完无法衔接到平台播放。

在韩国,这一程序叫“编成”。如今,100多部剧集面临编成危机:80多部韩剧没有编成,悬而未决,有50多部已经完成事前制作,有30多部现在正在制作但是没有编成。连大明星们主演的剧也状况不好。韩石圭的《长夜难明》、朴持厚的《超感警探》、车仁表的《青瓦台的人们》等杀青一年的电视剧最近都没有得到编成。

还有不少剧被传统三大台(KBS、SBS、MBC)和新兴电视台tvN、JTBC拒绝,只能去到小台播出,前几个月在社交网络上颇有声量、金泰熙、林智妍主演的《有院子的家》就是如此,这还是有知名明星参演的剧集。

麻烦的不只是内容制造者,平台的日子也不好过。

三大电视台接连陷入资金危机。

尤其是韩国三大台之一的KBS,不仅因无力承担巨额制作成本而在与流媒体的竞争中落败,而且因接收费和电费分开收取而遭受重创。去年净信贷额约为6200亿韩元,但如果进行单独征收,预计将大幅下降约1000亿韩元,一度传出KBS将撤销二台的传闻。

CJ 娱乐、迪士尼等流媒体大头也不好过,减少播出篇数、频繁中断项目。

带领着有线台tvN等的CJ 娱乐连续两季度亏损几百亿韩元(503亿、304亿);韩国迪士尼于六月解散了内容团队。相关人士表示,“韩国迪士尼内部存在挪用公款问题”,“我们也停止了新的原创内容的制作”。

本来韩国剧集市场就供大于求,如今平台和大制作公司的危机更加重了韩剧制作者的焦虑。

据韩媒报道,制作公司明年的电视剧制作篇数可能会缩小至今年的三分之一,也有选角公司称:靠演技吃饭的配角和群演都担心说这样下去工作都没了。

而因为编成状况不佳,制作公司也越来越不敢挖掘创新素材和启用新人。电视剧制作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每集制作费升至15亿,拍了电视剧也不能保障公开与否,所以不得不只拍罗曼史、惊悚等人气素材和依靠明星。”

所以,韩剧市场如此低迷,到明年这个时候,我们真的会没有韩剧看吗?

逆境中唯一的顺流

那造成如上种种市场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信有心人也看出来了,在韩媒的报道中,常常提到一个现状:制作费水涨船高。

按照业界说法,总的来说,电视剧制作费每年都在上涨。五六年前每集制作费平均是5、6亿韩元,现在平均每集达到15亿韩元,将近三倍了。演员片酬连年上涨,工作人员人工费也是一样,与此同时,收益构造却没有什么变化,并没有扩展到新渠道。

而造成制作费高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业界将原因归于OTT平台的发展。

某电视剧制作公司代表表示:

从OTT(可以理解为流媒体)到来的时候开始,业界就早早地出现了韩剧市场将会坍塌的说法。这一忧虑比想象中来的快,制作费太多的电视剧一次性倾洒而出是问题,OTT是事前制作,制作时间也会变长,制作费扶摇直上。因为作品数量变多,实力不行的演员也会成为主演提高身价。但是因为这些人不足的演技导致作品质量下降,最终收视率也出不来,就变成恶性循环。

也确实,OTT平台(就是我们常说的流媒体)这两年在韩国也成为发展大势。

疫情期间,不用出门的流媒体吸引大量用户,在影视产品上,韩国民众的消费模式发生转变。

而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和海外流媒体平台的大举入驻,韩国OTT市场的变化与增长日新月异。根据韩国通信委员会和通信政策研究所2020年做的一项“智能信息社会用户情况调查”(该调查对居住在全国17个省市的17至64岁的3753名男性和2227名女性进行,对象仅限于每天至少使用一次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用户)的报告显示,有56.3%受访者正在使用OTT等视频服务。

在那一年,占据绝对优势的是YouTube,仅一年,霸主地位就易主成Netflix,2021年,它以惊人的增速和庞大的付费用户数量在韩国OTT市场的竞争中遥遥领先,距离逐年拉大,韩国本土OTT平台难以望其项背。

根据韩国移动大数据公司IG Works发布的一份名为《国内OTT应用市场分析》的报告显示,2021年2月,Netflix的Android OS和iOS系统用户的总数已突破1000万,与2020年1月(470万)相比,增长了113%。报告分析称Netflix每次发布新的剧集作品时,都会迎来新一波用户入驻高潮。

Netflix的成功倒逼韩国影视行业不断内卷,制作公司也都铆足劲做爆款,即使面临高额制作费,也有更多人来想分一杯羹。可市面上除了Netflix,其他平台消化量有限,且面临越来越萎缩的境地,最终导致韩剧市场供大于求,百部剧集正在“漂泊”。

而在韩国,Netflix几乎成为OTT平台的代名词。

Netflix的强劲发展,迅速挤占了韩国本土OTT平台的市场空间。

其他排第二、三、四、五的本土OTT平台用户数,加起来才能勉强跟Netflix一战,而这数据还是在《黑暗荣耀》大爆之前,如今,本土OTT平台的体量早已不能跟Netflix同日而语。

另一流媒体巨头Disney+入局晚,也曾试图进入韩国市场,但折戟而归。

迪士尼韩国今年6月份就解散了内容团队。据韩媒it-Chosun报道,“15日,据业内人士透露,负责为迪士尼OTT“Disney Plus”发掘原创内容的迪士尼韩国OTT内容团队的15名成员已离职。业内也有传言称,Disney+的国内原创内容制作工作已暂时搁置。”

一说是因为迪士尼大裁员,且迪士尼入韩计划受挫,高投入、低回报,比如电视剧《赌场》的制作成本约为200亿韩元,最近播出的电视剧《超异能族》的制作成本高达约500亿韩元,与此同时,用户活跃数也不高。但也有相关人士称:“韩国迪士尼内部存在挪用公款问题”,“我们也停止了新的原创内容的制作”。

所以,如今在韩国提起OTT平台,几乎等同于Netflix。

不光是OTT平台,电视台的市场更是被挤占得几无发展空间。

那些没和Netflix合作的韩剧,遭遇了史上最低收视率。KBS、tvN相继宣布暂时停播2023年水木剧,而在周三周四播出的水木时段剧,一直是电视台播出大热剧的最强档期,连这种黄金时段,两大电视台都敢忍痛割弃,可见亏损之深。KBS就直说,停播原因是收视率低迷,而tvN停播原因则是母公司CJ ENM财务状况不佳以及广告收入大幅下滑。

掏空韩国文化产业

如果不在乎韩国影视界资本的死活的话,仅作为观众来说,有精彩剧集可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损失,可是,如果放大到整个韩国的文化产业来看,Netflix蓬勃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韩国文化产业的资本外流、知识产权外流、文化特色被稀释的过程。

首先,资本外流。

Netflix的大手笔带来了高收益。

《鱿鱼游戏》的成功全世界都看得见,2000万制作成本,为Netflix带来接近9亿的回报,全球新增付费用户达到438万,跟上一年同期数据相比翻了一番。

而这给韩国文化产业本身带来了多少收益呢?

有一笔经济账或许更加直观:

韩国国会文化体育观光委员会去年10月公开的一份资料显示,Netflix近三年在韩销售额为1.2万亿韩元,其中9591亿韩元以手续费名义流向美国总部,其在韩缴纳的法人税仅为58.6亿韩元,占销售总额的0.5%。

而过往案例的成功,让所有的好资源自然而然滑向Netflix。

连韩国电影届的人才都纷纷流向网剧届。

今年3月份,拍出《国际市场》《海云台》的韩国导演尹济均在接受采访时称,韩国电影正在面临系统系危机。

那投资者都去哪里了呢?

大多是投入收益更大的网剧。

毕竟电影市场实在是低迷,别看近几年韩国电影人在国际奖项上像是大放异彩,但在商业片领域真正能赚到钱的实在不多。

就比如今年,进入2023年韩国电影票房榜前十的本土电影仅4部,而它们的综合票房,加起来也不如一部《灌篮高手》,相比之下,好莱坞的《阿凡达:水之道》《壮志凌云2》《奇异博士2》《侏罗纪世界3》票房遥遥领先。

不光是投资者,韩影演员也纷纷跑去Netflix掘金。

有韩国导演抱怨,演员们现在都想拍Netflix的剧,“我把剧本给了巨星A,但他没有理我们。询问经纪公司才得知,他更想拍Netflix的作品”。

就连在“武忠路”驾马车的资深演员都“放下身段”。

“三驾马车”之一的薛景求、小影帝崔岷植、黄政民、戛纳影后全度妍、视后金惠秀,还有私德不行但演技颇受信赖的刘亚仁,纷纷转战小荧幕。

头部投资、头部演员、头部内容制作团队都滑向Netflix,长此以往,制作公司和演员跟着Netflix吃肉,其他平台甚至连汤都喝不到了。

不过,即使Netflix过大过强,也还仅是在资本商战的范围内,最多是个超级寡头,真正伤害韩国文化产业的是这一条:

IP外流。

2021年,中国台湾几个制作人参加一个创意大会时就警惕:留不住IP,“观众只能在国外平台上看我们自己制作的戏剧”。

这也道出了奈飞模式最大的隐患:IP外流、产业创新力外流。

Netflix进入中国台湾市场后,和在其他地区一样出手大方,很大程度缓解了制作团队的资金压力,但同时也有巨大的代价:把“全球版权”全部打包给Netflix买断,这就意味着,即使是要在台湾本土播放,也需要经过平台的同意,而这些IP的后续收益,都归平台。

这样的话,即使是政府出资补贴,IP也会落入海外,同样,本土平台、电视台的市场被挤兑,没有能力买到优质剧集,那“中国台湾平台的影响力就会不断变小、萎缩”。

这正是Netflix在韩国正在做的。

《王国》的编剧金银姬在一场直播会上一句奈飞“不提意见只给钱”的发言,她说:“Netflix给予了无限的创作自由,在内容和技术方面,根本没有说过‘要怎么做’”,这曾经馋死了多少国内影视工作者。

回头来看,让国内影视从业者艳羡的“不提要求,只给钱”,实质上是一颗糖衣炮弹。

一方面,大家或多或少知道其中的隐患,另一方面,影视从业者又无法抵挡奈飞给出的高额制作费和宽松的创作环境,由此进入恶性循环,用IP换创作,用IP换金钱。

这无疑是饮鸩止渴。

更严重的是,Netflix模式的大火,让韩剧越来越“美剧化”,稀释了韩国的文化特色。

Netflix最擅长的“大数据”+“大场面”模式,大大提高了观众对影视产品的快乐阈值。

据韩媒报道,有不少韩国观众感觉现在的韩剧内容越来越暴力、越来越血腥,如果不是这样,观众就会感觉“不够刺激”。

而“刺激”的带来,就必然依赖顶级内容团队、顶级效果制作和足够敏感的社会触觉,这些,全都需要钱。

Netflix自带厚血而来,最不缺的就是钱。

Netflix同样不缺的,还有技术。

不难发现,近期爆的韩剧和以往观众印象中的韩剧气质完全不同,暴力、复仇、人性,浓厚的美剧味儿。

这是源于Netflix的“本土文化背景+欧美热门元素”创作策略,而能支撑这一策略能持续产出爆款的,是它家的“个性化算法”技术。

2010年,Netflix就开始测试这一算法,2016年推出个性化推荐页面,如今,用户的喜好,能通过结合点赞和评分的方式精准推测,并且通过统计来判断当下观众最爱看哪种类型和题材,再往前推一步,就是有针对性地打造“热门剧集”。

也就是说,“Netflix只拍观众爱看的”。

另一方面,为了在国际市场获得好评,韩国的影视内容制作者和投资者,或多或少也会迎合一下欧美观众,毕竟在文化产业和艺术奖项方面,欧美才是有权威的“霸主”。

而Netflix,在进入韩国市场后,从一开始的组局者到掌控者,最终让韩国的影视行业几乎沦为奈飞的纯内容加工厂,逐渐掏空韩国的文化产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Netflix

4k
  • 美股收评:三大指数集体上涨,纳指涨2.45%,大型科技股走强
  • 美股收评:三大指数涨跌互现,大型科技股多数下挫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韩剧市场危机四伏

韩国三大电视台接连陷入资金危机。

文 | 文化产业评论 春游

编辑 | 半岛

说出来或许有人不信,现在看起来蓬勃发展的韩剧,正在面临崩盘的危机。

如今的韩剧看似繁荣,仔细观察背后的播出平台就会发现,美资企业Netflix一家独大,韩剧最好的资源、最热门的IP不断流向这个流媒体寡头,长此以往,终会导致韩国文化产业的资本外流、知识产权外流、文化特色被稀释。

“崩盘危机”可不是笔者说的,是韩国最大的民营通讯社Newsis说的:

新闻界面

韩剧市场大危机

报道列举了一系列现象,包括顶级大咖参演的剧集被叫停、制作被取消。

比如金喜善主演的《煤气灯下》就已经暂停拍摄。李瑞镇主演的《我成为了高中黑帮》也面临着破产的危险。有官方人员解释说,“大部分工作人员和其他人都解散了”,“制作公司三号影业的财务状况不好。”而同时期拍摄、朴持厚主演的《灵魂手指》也一度中断(后重启)。

跟项目中断同样麻烦的是剧集拍完无法衔接到平台播放。

在韩国,这一程序叫“编成”。如今,100多部剧集面临编成危机:80多部韩剧没有编成,悬而未决,有50多部已经完成事前制作,有30多部现在正在制作但是没有编成。连大明星们主演的剧也状况不好。韩石圭的《长夜难明》、朴持厚的《超感警探》、车仁表的《青瓦台的人们》等杀青一年的电视剧最近都没有得到编成。

还有不少剧被传统三大台(KBS、SBS、MBC)和新兴电视台tvN、JTBC拒绝,只能去到小台播出,前几个月在社交网络上颇有声量、金泰熙、林智妍主演的《有院子的家》就是如此,这还是有知名明星参演的剧集。

麻烦的不只是内容制造者,平台的日子也不好过。

三大电视台接连陷入资金危机。

尤其是韩国三大台之一的KBS,不仅因无力承担巨额制作成本而在与流媒体的竞争中落败,而且因接收费和电费分开收取而遭受重创。去年净信贷额约为6200亿韩元,但如果进行单独征收,预计将大幅下降约1000亿韩元,一度传出KBS将撤销二台的传闻。

CJ 娱乐、迪士尼等流媒体大头也不好过,减少播出篇数、频繁中断项目。

带领着有线台tvN等的CJ 娱乐连续两季度亏损几百亿韩元(503亿、304亿);韩国迪士尼于六月解散了内容团队。相关人士表示,“韩国迪士尼内部存在挪用公款问题”,“我们也停止了新的原创内容的制作”。

本来韩国剧集市场就供大于求,如今平台和大制作公司的危机更加重了韩剧制作者的焦虑。

据韩媒报道,制作公司明年的电视剧制作篇数可能会缩小至今年的三分之一,也有选角公司称:靠演技吃饭的配角和群演都担心说这样下去工作都没了。

而因为编成状况不佳,制作公司也越来越不敢挖掘创新素材和启用新人。电视剧制作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每集制作费升至15亿,拍了电视剧也不能保障公开与否,所以不得不只拍罗曼史、惊悚等人气素材和依靠明星。”

所以,韩剧市场如此低迷,到明年这个时候,我们真的会没有韩剧看吗?

逆境中唯一的顺流

那造成如上种种市场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信有心人也看出来了,在韩媒的报道中,常常提到一个现状:制作费水涨船高。

按照业界说法,总的来说,电视剧制作费每年都在上涨。五六年前每集制作费平均是5、6亿韩元,现在平均每集达到15亿韩元,将近三倍了。演员片酬连年上涨,工作人员人工费也是一样,与此同时,收益构造却没有什么变化,并没有扩展到新渠道。

而造成制作费高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业界将原因归于OTT平台的发展。

某电视剧制作公司代表表示:

从OTT(可以理解为流媒体)到来的时候开始,业界就早早地出现了韩剧市场将会坍塌的说法。这一忧虑比想象中来的快,制作费太多的电视剧一次性倾洒而出是问题,OTT是事前制作,制作时间也会变长,制作费扶摇直上。因为作品数量变多,实力不行的演员也会成为主演提高身价。但是因为这些人不足的演技导致作品质量下降,最终收视率也出不来,就变成恶性循环。

也确实,OTT平台(就是我们常说的流媒体)这两年在韩国也成为发展大势。

疫情期间,不用出门的流媒体吸引大量用户,在影视产品上,韩国民众的消费模式发生转变。

而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和海外流媒体平台的大举入驻,韩国OTT市场的变化与增长日新月异。根据韩国通信委员会和通信政策研究所2020年做的一项“智能信息社会用户情况调查”(该调查对居住在全国17个省市的17至64岁的3753名男性和2227名女性进行,对象仅限于每天至少使用一次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用户)的报告显示,有56.3%受访者正在使用OTT等视频服务。

在那一年,占据绝对优势的是YouTube,仅一年,霸主地位就易主成Netflix,2021年,它以惊人的增速和庞大的付费用户数量在韩国OTT市场的竞争中遥遥领先,距离逐年拉大,韩国本土OTT平台难以望其项背。

根据韩国移动大数据公司IG Works发布的一份名为《国内OTT应用市场分析》的报告显示,2021年2月,Netflix的Android OS和iOS系统用户的总数已突破1000万,与2020年1月(470万)相比,增长了113%。报告分析称Netflix每次发布新的剧集作品时,都会迎来新一波用户入驻高潮。

Netflix的成功倒逼韩国影视行业不断内卷,制作公司也都铆足劲做爆款,即使面临高额制作费,也有更多人来想分一杯羹。可市面上除了Netflix,其他平台消化量有限,且面临越来越萎缩的境地,最终导致韩剧市场供大于求,百部剧集正在“漂泊”。

而在韩国,Netflix几乎成为OTT平台的代名词。

Netflix的强劲发展,迅速挤占了韩国本土OTT平台的市场空间。

其他排第二、三、四、五的本土OTT平台用户数,加起来才能勉强跟Netflix一战,而这数据还是在《黑暗荣耀》大爆之前,如今,本土OTT平台的体量早已不能跟Netflix同日而语。

另一流媒体巨头Disney+入局晚,也曾试图进入韩国市场,但折戟而归。

迪士尼韩国今年6月份就解散了内容团队。据韩媒it-Chosun报道,“15日,据业内人士透露,负责为迪士尼OTT“Disney Plus”发掘原创内容的迪士尼韩国OTT内容团队的15名成员已离职。业内也有传言称,Disney+的国内原创内容制作工作已暂时搁置。”

一说是因为迪士尼大裁员,且迪士尼入韩计划受挫,高投入、低回报,比如电视剧《赌场》的制作成本约为200亿韩元,最近播出的电视剧《超异能族》的制作成本高达约500亿韩元,与此同时,用户活跃数也不高。但也有相关人士称:“韩国迪士尼内部存在挪用公款问题”,“我们也停止了新的原创内容的制作”。

所以,如今在韩国提起OTT平台,几乎等同于Netflix。

不光是OTT平台,电视台的市场更是被挤占得几无发展空间。

那些没和Netflix合作的韩剧,遭遇了史上最低收视率。KBS、tvN相继宣布暂时停播2023年水木剧,而在周三周四播出的水木时段剧,一直是电视台播出大热剧的最强档期,连这种黄金时段,两大电视台都敢忍痛割弃,可见亏损之深。KBS就直说,停播原因是收视率低迷,而tvN停播原因则是母公司CJ ENM财务状况不佳以及广告收入大幅下滑。

掏空韩国文化产业

如果不在乎韩国影视界资本的死活的话,仅作为观众来说,有精彩剧集可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损失,可是,如果放大到整个韩国的文化产业来看,Netflix蓬勃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韩国文化产业的资本外流、知识产权外流、文化特色被稀释的过程。

首先,资本外流。

Netflix的大手笔带来了高收益。

《鱿鱼游戏》的成功全世界都看得见,2000万制作成本,为Netflix带来接近9亿的回报,全球新增付费用户达到438万,跟上一年同期数据相比翻了一番。

而这给韩国文化产业本身带来了多少收益呢?

有一笔经济账或许更加直观:

韩国国会文化体育观光委员会去年10月公开的一份资料显示,Netflix近三年在韩销售额为1.2万亿韩元,其中9591亿韩元以手续费名义流向美国总部,其在韩缴纳的法人税仅为58.6亿韩元,占销售总额的0.5%。

而过往案例的成功,让所有的好资源自然而然滑向Netflix。

连韩国电影届的人才都纷纷流向网剧届。

今年3月份,拍出《国际市场》《海云台》的韩国导演尹济均在接受采访时称,韩国电影正在面临系统系危机。

那投资者都去哪里了呢?

大多是投入收益更大的网剧。

毕竟电影市场实在是低迷,别看近几年韩国电影人在国际奖项上像是大放异彩,但在商业片领域真正能赚到钱的实在不多。

就比如今年,进入2023年韩国电影票房榜前十的本土电影仅4部,而它们的综合票房,加起来也不如一部《灌篮高手》,相比之下,好莱坞的《阿凡达:水之道》《壮志凌云2》《奇异博士2》《侏罗纪世界3》票房遥遥领先。

不光是投资者,韩影演员也纷纷跑去Netflix掘金。

有韩国导演抱怨,演员们现在都想拍Netflix的剧,“我把剧本给了巨星A,但他没有理我们。询问经纪公司才得知,他更想拍Netflix的作品”。

就连在“武忠路”驾马车的资深演员都“放下身段”。

“三驾马车”之一的薛景求、小影帝崔岷植、黄政民、戛纳影后全度妍、视后金惠秀,还有私德不行但演技颇受信赖的刘亚仁,纷纷转战小荧幕。

头部投资、头部演员、头部内容制作团队都滑向Netflix,长此以往,制作公司和演员跟着Netflix吃肉,其他平台甚至连汤都喝不到了。

不过,即使Netflix过大过强,也还仅是在资本商战的范围内,最多是个超级寡头,真正伤害韩国文化产业的是这一条:

IP外流。

2021年,中国台湾几个制作人参加一个创意大会时就警惕:留不住IP,“观众只能在国外平台上看我们自己制作的戏剧”。

这也道出了奈飞模式最大的隐患:IP外流、产业创新力外流。

Netflix进入中国台湾市场后,和在其他地区一样出手大方,很大程度缓解了制作团队的资金压力,但同时也有巨大的代价:把“全球版权”全部打包给Netflix买断,这就意味着,即使是要在台湾本土播放,也需要经过平台的同意,而这些IP的后续收益,都归平台。

这样的话,即使是政府出资补贴,IP也会落入海外,同样,本土平台、电视台的市场被挤兑,没有能力买到优质剧集,那“中国台湾平台的影响力就会不断变小、萎缩”。

这正是Netflix在韩国正在做的。

《王国》的编剧金银姬在一场直播会上一句奈飞“不提意见只给钱”的发言,她说:“Netflix给予了无限的创作自由,在内容和技术方面,根本没有说过‘要怎么做’”,这曾经馋死了多少国内影视工作者。

回头来看,让国内影视从业者艳羡的“不提要求,只给钱”,实质上是一颗糖衣炮弹。

一方面,大家或多或少知道其中的隐患,另一方面,影视从业者又无法抵挡奈飞给出的高额制作费和宽松的创作环境,由此进入恶性循环,用IP换创作,用IP换金钱。

这无疑是饮鸩止渴。

更严重的是,Netflix模式的大火,让韩剧越来越“美剧化”,稀释了韩国的文化特色。

Netflix最擅长的“大数据”+“大场面”模式,大大提高了观众对影视产品的快乐阈值。

据韩媒报道,有不少韩国观众感觉现在的韩剧内容越来越暴力、越来越血腥,如果不是这样,观众就会感觉“不够刺激”。

而“刺激”的带来,就必然依赖顶级内容团队、顶级效果制作和足够敏感的社会触觉,这些,全都需要钱。

Netflix自带厚血而来,最不缺的就是钱。

Netflix同样不缺的,还有技术。

不难发现,近期爆的韩剧和以往观众印象中的韩剧气质完全不同,暴力、复仇、人性,浓厚的美剧味儿。

这是源于Netflix的“本土文化背景+欧美热门元素”创作策略,而能支撑这一策略能持续产出爆款的,是它家的“个性化算法”技术。

2010年,Netflix就开始测试这一算法,2016年推出个性化推荐页面,如今,用户的喜好,能通过结合点赞和评分的方式精准推测,并且通过统计来判断当下观众最爱看哪种类型和题材,再往前推一步,就是有针对性地打造“热门剧集”。

也就是说,“Netflix只拍观众爱看的”。

另一方面,为了在国际市场获得好评,韩国的影视内容制作者和投资者,或多或少也会迎合一下欧美观众,毕竟在文化产业和艺术奖项方面,欧美才是有权威的“霸主”。

而Netflix,在进入韩国市场后,从一开始的组局者到掌控者,最终让韩国的影视行业几乎沦为奈飞的纯内容加工厂,逐渐掏空韩国的文化产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