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8月新能源渗透率35%创新高,理想超吉利长安,埃安首破5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8月新能源渗透率35%创新高,理想超吉利长安,埃安首破5万

比亚迪份额31%,前十占七席。

文|车聚网

8月车市淡季不淡,新能源车销量创年内新高。

数据显示,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1.6%、环比提升11.7%,68.04万辆的总量创年内月度销量新高,同时在历史上排名第二高——仅次于2022年12月的70.81万辆。在当期乘用车市场中,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历史首次突破35%--高达35.4%。

政策利好、成都车展、临近开学,加上车企不断推新品及降价潮的持续,令本该淡季的8月走向了旺季。

丰收的8月,哪些新能源车销售最火?

先看企业。

第一的不用多说,还是比亚迪。其8月以21.26万辆的销量蝉联国内新能源车企冠军,连续4个月销量超20万辆;市占率达31.2%,意味着当期每销售的3辆新能源就约有1辆是比亚迪。

20万辆,是很多车企一年都难以达到的销量数据,自然令人羡慕不已,而除了销量以外,比亚迪更令人羡慕的可能是它的利润。在多数新能源车企思考如何“生存”之时,比亚迪却挣得盆满钵满。

8月29日,比亚迪公布了2023中期财报,财报显示,比亚迪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激增204.7%至109.54亿元,成为国内最挣钱的车企。同时,比亚迪的汽车及相关产品毛利率高达20.7%,超过了当期的特斯拉(汽车毛利率为20.1%)。

有着高利润、高毛利作为保障,难怪王传福在股东大会上表示:比亚迪打得起价格战,且有信心在未来3-5年获得更高市场份额。

特斯拉重返第二,8月销售6.50万辆,同比增长82.4%,环比提升98.8%。特斯拉同比、环比双增长的走势在预料之内,因为按其销量历来走势,季中销量远高于季首。不过,特斯拉6.50万辆的销量还是令人有些惊讶,因为这很接近其季末的水平。

特斯拉8月高销量的一大原因为:降价。

8月14日,特斯拉官降。Model Y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价格下调1.4万,分别为:29.99万、34.99万。同时,Model 3后轮驱动版现车可享限时保险补贴8000元。

从销量反馈看,降价效果确实不错。

“以价换量” 其实早有先兆。7月20日,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预计第三季度产能将会出现轻微下降,特斯拉仍将继续牺牲利润率以保证产量。如果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特斯拉不排除继续降价的可能。

它的固有挑战是:产品单一。相比产竞争对手的“群狼战术”,特斯拉旗下产品较少,主要依靠Model Y和Model 3两款车型。

好在9月1日发布新款model 3即将到店,外观酷似Model S受到好评;当然取消雷达、方向拨杆、换挡拨杆等设计也引来不少争议(详见:新款Model 3新奇设计惹争议,长按P挡还能紧急停车吗?| 聚焦),再加上新车25.99万元的起售价比现款提高了2.8万元,市场是否接受有待考验。

与此同时,在国内车企快速崛起的背景下,特斯拉曾经的优势如续航、性能、智能等已经被追上甚至超过。

续航不用多说,国内已出现续航过千的车型;性能方面,刚发布的新车极氪001 FR,性能参数已超Model S Plaid;智能方面,车聚君最近实测过小鹏G6、阿维塔11、问界M5等,领航辅助功能都有惊艳表现。不知FSD在国内落地后还有多少优势?

再加上特斯拉做工、服务等方面的短板,以及续航虚标、数据泄漏、频繁兴诉等新闻,中国消费者在持币待购时会更加理性。在国内车企不断内卷的竞争压力下,降价或许成为特斯拉提升销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只是在降价的同时,也要注意是否会引起新车主的不满,甚至维权。有消息说新款Model 3的价格可能只是“预售价”,10月交付时是否有变尚需观察。

广汽埃安虽然排名降至第三位,但其销量表现很不错。其8月销量同比增长125.8%,环比提升40.8%,销量达5.10万辆,这是它首次月销量突破5万辆,创历史月度新高。旗下主力AION Y和AION S销量均超2万辆,分别为2.65万辆和2.18万辆。

上汽通用五菱以3.63万辆排名第四位,环比增长4.5%,同比下滑1.2%。曾经的销冠,如今却表现的不温不火,不免令人唏嘘。

宏光MINII当月销售1.61万辆,仅约巅峰时4.77万辆的1/3,一代“神车”风光不再;五菱缤果销量迟迟未能突破1.5万辆,且当期的1.46万辆不及上市后首个完整月的1.48万辆。

上汽通用五菱市场销量表现不佳,其原因主要与消费升级、竞争增多有关。竞品有奇瑞冰淇淋、长安Lumin、熊猫MINI等,此外,还有比亚迪的产品下深带来的压力,如比亚迪海鸥。作为能盛产“神车”的五菱,后续能否再出“神车”呢?我们翘首以待。

理想排名第五,8月销售3.39万辆,稳居新势力第一。其它入榜的新势力还有蔚来(第9,1.88万辆)、小鹏(第10,1.39万辆)、零跑(第12,1.27万辆)、合众汽车(第14,1.12万辆)、极氪(第17,1.00万辆)。关于新势力的销量,车聚君此前有详细报道,此处不再赘述。

吉利、长安、长城依次位居第六至八位,8月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2.69万辆、2.36万辆、1.91万辆。2023成都车展上,它们分别亮相了新车银河L6、启源A07、坦克400等新车,后续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理想作为后起之秀,凭不被看好的增程技术像一匹黑马,快速超过吉利、长安、长城三个自主宿将,颇有“三英战不过吕布”的既视感。不过造车是一场马拉松,且行且看。

再简单看看车型。8月新能源销量Top10车型被比亚迪、特斯拉和广汽埃安“承包”。

特斯拉Model Y以5.10万辆位居榜首,同比增长60.2%,环比提升109.2%。不得不感叹特斯拉降价对销量提升的威力。Model 3虽未进入Top10——销量1.34万辆,排名第13位,但增长也显著,同比增长249.4%,环比增长67.4%。

比亚迪有7款车型入围Top10:秦PLUS(第2,3.67万辆)、海鸥(第3,3.28万辆)、宋PLUS(2.84万辆)、元PLUS(2.25万辆)、海豚(2.14万辆)、汉(1.76万辆)和宋Pro(1.62万辆)。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海鸥,4月底上市,售价7.38-8.98万元,一款全新车型仅用短短4个月销量就突破3万辆。看来,便宜的车就是好卖。同时,海鸥销量大获成功,说明比亚迪向下“回马枪”初获成功。

不知身在冷宫的黑猫、白猫,有何感想?

广汽埃安AION Y和AION S分别以2.65万辆和2.18万辆位居第五和第七位。埃安之所以成功,布局出行市场是很关键的因素,AION Y和AION S销量中,分别有35.5%和72.9%的销量贡献来自于“出租租赁”。

8月底,小鹏汽车与滴滴出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将推出项目代号“MONA”的A级智能电动汽车全新品牌,定价在15万元左右,预计于2024年开始量产。同时改款P5图片流出,取消了激光雷达,价格势必会更低。

王凤英挂帅营销的小鹏,会再次起飞么? 车聚小结

据应急管理部门统计,仅2023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自燃率上涨了32%,平均每天就有8辆新能源车发生火灾(含自燃)。

所以,一方面我们很高兴看到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首次突破35%大关,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警钟长鸣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安全问题。 希望它的火,只是一个形容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比亚迪

8.5k
  • 比亚迪与阿塞拜疆政府签署电动大巴项目实施协议
  • 广汽比亚迪新能源客车公司换帅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8月新能源渗透率35%创新高,理想超吉利长安,埃安首破5万

比亚迪份额31%,前十占七席。

文|车聚网

8月车市淡季不淡,新能源车销量创年内新高。

数据显示,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1.6%、环比提升11.7%,68.04万辆的总量创年内月度销量新高,同时在历史上排名第二高——仅次于2022年12月的70.81万辆。在当期乘用车市场中,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历史首次突破35%--高达35.4%。

政策利好、成都车展、临近开学,加上车企不断推新品及降价潮的持续,令本该淡季的8月走向了旺季。

丰收的8月,哪些新能源车销售最火?

先看企业。

第一的不用多说,还是比亚迪。其8月以21.26万辆的销量蝉联国内新能源车企冠军,连续4个月销量超20万辆;市占率达31.2%,意味着当期每销售的3辆新能源就约有1辆是比亚迪。

20万辆,是很多车企一年都难以达到的销量数据,自然令人羡慕不已,而除了销量以外,比亚迪更令人羡慕的可能是它的利润。在多数新能源车企思考如何“生存”之时,比亚迪却挣得盆满钵满。

8月29日,比亚迪公布了2023中期财报,财报显示,比亚迪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激增204.7%至109.54亿元,成为国内最挣钱的车企。同时,比亚迪的汽车及相关产品毛利率高达20.7%,超过了当期的特斯拉(汽车毛利率为20.1%)。

有着高利润、高毛利作为保障,难怪王传福在股东大会上表示:比亚迪打得起价格战,且有信心在未来3-5年获得更高市场份额。

特斯拉重返第二,8月销售6.50万辆,同比增长82.4%,环比提升98.8%。特斯拉同比、环比双增长的走势在预料之内,因为按其销量历来走势,季中销量远高于季首。不过,特斯拉6.50万辆的销量还是令人有些惊讶,因为这很接近其季末的水平。

特斯拉8月高销量的一大原因为:降价。

8月14日,特斯拉官降。Model Y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价格下调1.4万,分别为:29.99万、34.99万。同时,Model 3后轮驱动版现车可享限时保险补贴8000元。

从销量反馈看,降价效果确实不错。

“以价换量” 其实早有先兆。7月20日,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预计第三季度产能将会出现轻微下降,特斯拉仍将继续牺牲利润率以保证产量。如果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特斯拉不排除继续降价的可能。

它的固有挑战是:产品单一。相比产竞争对手的“群狼战术”,特斯拉旗下产品较少,主要依靠Model Y和Model 3两款车型。

好在9月1日发布新款model 3即将到店,外观酷似Model S受到好评;当然取消雷达、方向拨杆、换挡拨杆等设计也引来不少争议(详见:新款Model 3新奇设计惹争议,长按P挡还能紧急停车吗?| 聚焦),再加上新车25.99万元的起售价比现款提高了2.8万元,市场是否接受有待考验。

与此同时,在国内车企快速崛起的背景下,特斯拉曾经的优势如续航、性能、智能等已经被追上甚至超过。

续航不用多说,国内已出现续航过千的车型;性能方面,刚发布的新车极氪001 FR,性能参数已超Model S Plaid;智能方面,车聚君最近实测过小鹏G6、阿维塔11、问界M5等,领航辅助功能都有惊艳表现。不知FSD在国内落地后还有多少优势?

再加上特斯拉做工、服务等方面的短板,以及续航虚标、数据泄漏、频繁兴诉等新闻,中国消费者在持币待购时会更加理性。在国内车企不断内卷的竞争压力下,降价或许成为特斯拉提升销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只是在降价的同时,也要注意是否会引起新车主的不满,甚至维权。有消息说新款Model 3的价格可能只是“预售价”,10月交付时是否有变尚需观察。

广汽埃安虽然排名降至第三位,但其销量表现很不错。其8月销量同比增长125.8%,环比提升40.8%,销量达5.10万辆,这是它首次月销量突破5万辆,创历史月度新高。旗下主力AION Y和AION S销量均超2万辆,分别为2.65万辆和2.18万辆。

上汽通用五菱以3.63万辆排名第四位,环比增长4.5%,同比下滑1.2%。曾经的销冠,如今却表现的不温不火,不免令人唏嘘。

宏光MINII当月销售1.61万辆,仅约巅峰时4.77万辆的1/3,一代“神车”风光不再;五菱缤果销量迟迟未能突破1.5万辆,且当期的1.46万辆不及上市后首个完整月的1.48万辆。

上汽通用五菱市场销量表现不佳,其原因主要与消费升级、竞争增多有关。竞品有奇瑞冰淇淋、长安Lumin、熊猫MINI等,此外,还有比亚迪的产品下深带来的压力,如比亚迪海鸥。作为能盛产“神车”的五菱,后续能否再出“神车”呢?我们翘首以待。

理想排名第五,8月销售3.39万辆,稳居新势力第一。其它入榜的新势力还有蔚来(第9,1.88万辆)、小鹏(第10,1.39万辆)、零跑(第12,1.27万辆)、合众汽车(第14,1.12万辆)、极氪(第17,1.00万辆)。关于新势力的销量,车聚君此前有详细报道,此处不再赘述。

吉利、长安、长城依次位居第六至八位,8月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2.69万辆、2.36万辆、1.91万辆。2023成都车展上,它们分别亮相了新车银河L6、启源A07、坦克400等新车,后续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理想作为后起之秀,凭不被看好的增程技术像一匹黑马,快速超过吉利、长安、长城三个自主宿将,颇有“三英战不过吕布”的既视感。不过造车是一场马拉松,且行且看。

再简单看看车型。8月新能源销量Top10车型被比亚迪、特斯拉和广汽埃安“承包”。

特斯拉Model Y以5.10万辆位居榜首,同比增长60.2%,环比提升109.2%。不得不感叹特斯拉降价对销量提升的威力。Model 3虽未进入Top10——销量1.34万辆,排名第13位,但增长也显著,同比增长249.4%,环比增长67.4%。

比亚迪有7款车型入围Top10:秦PLUS(第2,3.67万辆)、海鸥(第3,3.28万辆)、宋PLUS(2.84万辆)、元PLUS(2.25万辆)、海豚(2.14万辆)、汉(1.76万辆)和宋Pro(1.62万辆)。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海鸥,4月底上市,售价7.38-8.98万元,一款全新车型仅用短短4个月销量就突破3万辆。看来,便宜的车就是好卖。同时,海鸥销量大获成功,说明比亚迪向下“回马枪”初获成功。

不知身在冷宫的黑猫、白猫,有何感想?

广汽埃安AION Y和AION S分别以2.65万辆和2.18万辆位居第五和第七位。埃安之所以成功,布局出行市场是很关键的因素,AION Y和AION S销量中,分别有35.5%和72.9%的销量贡献来自于“出租租赁”。

8月底,小鹏汽车与滴滴出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将推出项目代号“MONA”的A级智能电动汽车全新品牌,定价在15万元左右,预计于2024年开始量产。同时改款P5图片流出,取消了激光雷达,价格势必会更低。

王凤英挂帅营销的小鹏,会再次起飞么? 车聚小结

据应急管理部门统计,仅2023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自燃率上涨了32%,平均每天就有8辆新能源车发生火灾(含自燃)。

所以,一方面我们很高兴看到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首次突破35%大关,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警钟长鸣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安全问题。 希望它的火,只是一个形容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