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别人家的随队记者 采访“四巨头”勇士是种怎样的体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别人家的随队记者 采访“四巨头”勇士是种怎样的体验?

在勇士,记者永远不愁素材。

上赛季一路追求常规赛73胜,让勇士逐渐成为NBA媒体世界最关注的球队。而随着杜兰特的加盟,这样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就像2010年夏天勒布朗加盟热火的效应一样,如今来到湾区的NBA记者,比去往联盟任何角落的都要多。

10月份的丹佛,两位首次跟队勇士的记者康纳·拉特纳(Connor Letourneau)和安东尼·斯拉特(Anthony Slater)来到勇士队的训练营里。在别的球队,这样的训练像例行公事。而在勇士,记者永远不愁素材。

彼时为《旧金山纪事报》工作的拉特纳说:“咱们跟追梦聊聊吧,不知道跟谁聊时,找他就对了。”训练后他跟斯拉特(效力于《湾区新闻集团》)都找到了格林。

格林已经听说了皮尔斯吐槽杜兰特签约勇士的事,都不用斯拉特提皮尔斯的名字,格林就开始了他的炮轰:

总有些不知所云的人出来逼逼,就像皮尔斯这样。根本没人在乎你说什么,消停点好吗?

有人离开苹果加盟谷歌,怎么就没人抱怨呢?他们不是竞争对手了吗?也没人会批评苹果CEO加盟谷歌。球员就是这项运动中的CEO,所以他去为别的球队打球,就像CEO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一样。

但现在联盟里有很多蠢货,他们就想不到这点。他们不能用商业的眼光思考问题,这个世界每天都发生这样的事。在篮球领域这样的事就成了问题。为苹果工作你就会失去好胜心?就不想干翻谷歌吗?那在球场上又有什么区别呢?

在这个推特时代,格林总会为记者提供充满话题性的谈资。大家都是喜新厌旧的,没人在乎一个8年前的冠军说了什么。格林的内容更容易触发大家的讨论和吐槽的欲望。

采访结束后,格林对记者说:“我给了你们一些很好的语录,对吧,我想看到它们不断发酵。”记者报道出去后,如他所愿。

跟了两个月勇士后,格林不再那么语不惊人死不休。拉特纳和斯拉特发现勇士的爆点一个接着一个:杜兰特和威斯布鲁克不合、格林下落踢到哈登的头部、科尔教练承认曾用过大麻;跟勇士这条线,新闻会自己蹦出来。

感恩节前一夜,我去甲骨文球馆探营,看看有什么好写的。勇士和湖人赛前的媒体室里,旧金山的老牌记者雷·拉托(Ray Ratto)跟我聊了聊跟勇士的心得:“现在这里成为马戏团,我问ESPN里的熟人是来跟湖人比赛的吗?他们回答我‘我也想啊,但我们(ESPN)太多人来这里了。’这还是赛季第15场。”

不是纽约也不是洛杉矶,而是奥克兰。这里已经成为世界篮球媒体的中心,主场比赛后,斯蒂芬·库里的更衣柜被围得水泄不通,库里和他的球星队友们会在一个讲台上轮番接受采访,这可是季后赛的配备。有太多大牌记者选择在勇士跟队,上赛季《纽约时报》的斯科特·卡西奥拉(Scott Cacciola)放弃了报道尼克斯,转去跟勇士。今年秋天,《华盛顿邮报》的NBA记者蒂姆·邦腾普斯(Tim Bontemps)也来到旧金山,把甲骨文球馆当成自己的报道前沿。博腾普斯说:“这里是篮球世界的中心,我觉得它的影响力会比过去的热火还要大。”

在勇士管理层任职的杰里·韦斯特说,现在勇士队的媒体阵仗比20世纪初OK时期的湖人还要大。更多的外国媒体,更多湾区意外的媒体。由于苹果手机等这些智能设备的盛行,记者们也在习惯边问边拍。

拉托说:“这支球队的魅力在哪?在于大家都在猜想,勇士能不能成为美国体育史上下一个伟大的纪录收集者。正因为这样蒂姆来了,斯科特去年就来了。”

“ESPN更是大张旗鼓,”他说:“因为他们是最积极的造势者,他让勇士的一举一动都在大家的眼里,现在他们就是焦点。”

在勇士之前,能引起这么大关注的湾区球队可能还是圣何塞鲨鱼队(NHL球队)。勇士曾经连续12个赛季(1994-2006)无缘季后赛,他们也曾门可罗雀,根本吸引不到像里克·布彻这样的大牌记者,像《水星新闻报》的Tim Kawakami可能也会对他们视而不见。但是Tim Kawakami说:“过去的球员来去自如,可能只有两三名记者。”

现在为《湾区新闻集团》写稿的马库斯·汤普森早在2004年就是勇士队的跟队记者,5年后他跟菜鸟赛季的斯蒂芬·库里交上朋友。当时库里还只能给埃希·劳打替补,他还不是那个万众瞩目的巨星。库里跟汤普森争了一个月,争丹泽尔·华盛顿在《埃利之书》中的角色是不是盲人。库里替补出场时,他会用余光找媒体席上的汤普森,跟他招手。

勇士球员和教练如今对待媒体都很友好,不过事情不总是如此。在加盟ESPN之前,伊堂·斯特劳斯为《勇士世界》网站写稿,他向马克·杰克逊教练提问时,对方回答问题的眼神都很空洞。

斯特劳斯说:“很多时候,这座球馆通常跟悲伤衰败联系起来。可能球馆本身就不那么豪华,内部也很破败。这样的景象很难让人给他好脸色。”

现在即使是周三面对一般般的对手,拉托和我的位子都是别人眼馋想得到的。球馆里到处都是衣着考究的人来看比赛,甚至还有穿西装来的。看勇士的比赛甚至成为社会精英的一种社交方式,拉托说:“这就有些让人不爽了,这是篮球比赛,又不是谈生意的地方。”

几分钟后,拉托带我去了史蒂夫·科尔赛前的发布会。我们在第三排坐下,科尔靠着发布台坐下双手交叉,他会跟拉托打招呼,后者则会回一句:“多谢接受采访呀。”

斯特劳斯曾说做跟队记者很难真的开心,但这些天跟勇士还是非常值得的。科尔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拉特纳说:“他可能是最平易近人的主教练,你甚至会忘记他是一支NBA球队的主教练。”

感恩节前夕,你会看到科尔在发布会上充满魅力的肢体语言。记者问他问题,不管是关于跟前助教卢克·沃顿的交情,或者他最喜欢的感恩节大餐,他都能侃侃而谈。记者问一个利文斯顿的问题,本来平淡无奇,科尔会向记者解释半天,李文在第二阵容串联者的角色已经被杜兰特分去大半,科尔会力挺赛季初期状态不佳的利文斯顿,又不说什么让他惹麻烦的话。这样的答案既能让记者填满版面,也没有假大空的套话。

NBA教练被刁难时会摆臭脸,但当记者丢给科尔一个刁钻的问题时,他会用幽默感化解。ESPN记者布莱恩·文霍斯特说:“他是心理学高手,但他这么回答又不会让人生气。”

科尔跟他的师父格雷格·波波维奇,对待媒体几乎是两个极端。科尔曾经跟斯特劳斯解释过这点,波波的军队出身让他常常显得神秘,而科尔的父亲是外交官。斯特劳斯说:“我猜那也是他很愿意解释问题的原因。”

这个赛季,科尔看上去对问题来者不拒。为什么他反对川普、支持卡波尼克,为什么他支持控枪。上周接受CSN湾区的Monte Poole采访时,科尔就承认曾用大麻减轻背部疼痛。记者们第二天又找到了猛料,科尔回应说:“如果我说我用的药是止疼片,可能就不会上头条了。”

科尔应付媒体的技巧在于他的方式方法,曾在KNBR.COM报道勇士,现在在福克斯体育效力的迪亚特·柯腾巴赫(Dieter Kurtenbach)说:“很快你就会发现,这不仅是见过最好的球队,这些球员也是最和善的人,他们都很信任。”

科尔的另外一个优点是自信,做教练当然需要这点。事实上很少有人在应付媒体时有这份自信,之前曾在TNT工作的科尔会开宗明义,不会跳进媒体挖的坑里。赛前发布会结束后,拉托跟我说:“走进媒体室你能感觉到他控制着这个房间的气场,他走时你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跑勇士的记者很多都是年轻人,斯特劳斯31岁,斯拉特和拉特纳只有26岁,这让34岁的ESPN记者克里斯·海恩斯(Chris Haynes,)感觉自己像个老家伙了。

斯特劳斯2010年就来湾区了,当时勇士队对采访申请来者不拒。2014年他投入了ESPN的怀抱,他会从球员的角度思考问题,斟酌下笔技巧,曾有NBA记者说他会停笔,一想就是10来分钟。斯特劳斯曾向前NBA教练凯斯·斯玛特提问,请教他的个人爱好。大家都笑话他,因为在更衣室里这个问题太笼统了。斯特劳斯学到了,自己必须调整沟通方式。这个说法还是很笼统,他说:“我知道。”

海恩斯之前跟的是骑士,今年也加入了报道勇士的行列。斯特劳斯知道自己必须写更长的人物稿了,他之前写过德雷蒙德·格林的稿子,他还在努力补足其中的缺憾:“你很痛恨客场,因为你就跟不到他们了。马库斯(汤普森)经历过这些,我猜我也会经历这些。”

马库斯·汤普森(Marcus Thompson)自小在东奥克兰长大,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他透露自己曾考虑放弃体育写作,因为这些东西太零碎了。媒体的力量在如今NBA里的体现就是时效性,发布会结束后就是记者的私人时间。感恩节前的发布会上,我就看到汤普森一直跟库里在走廊里聊,他一直有这样的特权。

当库里得知汤普森在写他的传记时,他并没有太开心,当然他也没打算阻止他,当汤普森打算亲自向他收集素材时,他眼睛都没眨。

布莱恩·文霍斯特(Brian Windhorst)称斯拉特是最好的NBA写手之一,甚至有这样的说法:当时为《俄克拉荷马人》报道雷霆的斯拉特,就像之于克利夫兰的文霍斯特。前者因为阿杜的原因前来湾区,就像之前文霍斯特跟着勒布朗的脚步去了迈阿密。

斯拉特的特长之一,是采访的同时拍摄视频,并第一时间发布在推特上。10月份,斯拉特和拉特纳有跟杜兰特和勇士老板拉克布,两人在斯坦福商学院参加一项颁奖典礼。这则新闻的第一个爆点出现在阿杜身上,他说希望勇士输掉总决赛抢七,这样他才能跟他们签约。而在斯拉特的版本出来后,记者们很快把焦点放在了杜兰特对新球队无私的称赞——很显然让人联想到他是暗指前雷霆队友。

雷蒙·莱德(Raymond Ridder)是勇士队的公关头子,他是少数有服务记者意识的球队高层。拉托说:“他是少数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服务大家的家伙,而不是一般的球队公关,做工作只为了保护球员和维护球队的形象。”

一位大牌NBA记者说:“我只需要给雷蒙发邮件,然后预约说我想采访斯蒂芬(库里)15分钟。如果我能准时赶到奥克兰,我就能采访斯蒂芬15分钟。他们跟雷霆是两个极端。”

哪些球队对待媒体的态度比较恶劣呢?海恩斯说:“你很容易找到球队公关和媒体交恶的例子,比如骑士的公关会经常打断采访,甚至要录音。而莱德和勇士队让他们单独采访球员。”

莱德1998年就来勇士了,当时球队处于烂队的泥潭中。生怕记者没东西写,莱德还会主动给记者提供话题。

曾为《湾区新闻集团》报道三个赛季的戴蒙·梁(diamond Leung)就说:“现在记者都来跟他攀关系,通常问我能跟斯蒂芬聊五分钟吗?而不是‘你能写写布莱恩·卡第纳尔’吗?”

尽管已经手握全NBA最大的新闻资源,但莱德还是会主动向记者爆料。比如10月份,莱德就曾主动给拉特纳打电话:“你想明天陪达米安·琼斯去买一套西装吗?”

琼斯是球队的新秀中锋,选秀前拉伤了胸部肌肉。莱德注意到琼斯坐在替补席末端,穿的是热身服,而不是西装,因为他当时还没有。

有莱德给料,拉特纳跟着琼斯去了一家男士时装店,还写了一篇稿。其他勇士记者恭喜他挖到了独家,但他把功劳归给勇士队的公关:“我也没想到啊,是爆料人给我的料。”

勇士队的训练馆坐落在奥克兰市中心,这里是NBA记者们垂涎的地方。球馆里,右边杜兰特在罚球线以上练习着跳投;左边,布鲁斯·弗雷泽教练在不断给左侧底角的库里喂球。更棒的是,这些球星都很好说话。杰里·韦斯特说:“他们太好亲近了,也很愿意花时间跟大家聊,连续主场是记者了解他们的好机会。”

德雷蒙德·格林跟媒体的关系就像他的右脚:他在场上的某些动作总是让人争论是故意还是刻意的。斯拉特说:“像凯文(杜兰特)这样的球员,会经常为自己说的话后悔。追梦则相反,他永远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知道自己说的话会在社交媒体上有什么反应。”比如2015年吐槽完快船队的唐泰·琼斯,他就跟斯特劳斯说:“瞧着吧。”

赛季之前斯特劳斯写下这则故事时,反响并不大。没人记得格林的反应,斯特劳斯已经感觉到这些天在更衣室里的些许不同,他找不到不问格林问题的理由了。

而在斯特劳斯眼中,斯蒂芬·库里是“德雷克·杰特型”的球员。他对问题来者不拒,内容永远政治正确。文霍斯特说:“我认为全美都没有斯蒂芬·库里这样好聊的球员,遇上不喜欢的问题,他通常会说‘恩有意思哟’。”

克莱·汤普森是勇士四巨头中最远离媒体的人,他曾抱怨记者就像漫画中的男人抱怨外婆一样唠唠叨叨。感恩节前夕的发布会上,汤普森回答完记者的问题后,如释重负。即使在打出一场好比赛后,克莱也是问一句答一句。斯特劳斯曾问克莱为什么,他摇摇头说:“我不擅长这些。”

2010年勒布朗·詹姆斯加盟热火后,ESPN会缩编在洛杉矶和其他地方的记者,来报道热火队。当埃里克·斯波尔斯特拉无意透露,他的球员赛后有在更衣室里落泪时,文霍斯特震惊了,这很快变成一则全国性的新闻。

这样的阵仗报道超级球队也有一些副作用,一是更多的记者会关注信息中细枝末节的内容,这通常会造成断章取义的东西出来,记者会揪住球员话中的某个单词不放,然后炮制成新闻。文霍斯特承认,自己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媒体数量的增加和浏览量的减少造成了这样的局面,我们也是迫于无奈。”

杜兰特在斯坦福商学院上的话就是个典型的例子,阿杜说:“我很感激能为这样一支球队打球,大家都很无私,都在享受比赛的乐趣。这支球队专注于球员,专注于球队环境,所以(加盟勇士)是个很容易做出来的决定。”

斯拉特和拉特纳都认为杜兰特并没有针对俄克拉荷马城的意思,斯特劳斯则说自己也不确定。但阿杜的这番话很快发酵,传到了威斯布鲁克的耳中。威少的回应则说:“我们只会担心现在这支球队(雷霆)会出现自私的家伙。”无事生非就是这样出来的。

另一个有趣的部分是,杜兰特在斯坦福说的话是记者们引诱他讲的。这是超级球队的另外一个负面效应:善意的言论在斯坦福这样的场合出现,或者说运动员的赞助商的好话,或者全国性的杂志上出现,总是容易变味。

2010年,热火扮演了恶棍的角色。勇士并不是,在格林右脚踢到哈登面部的第二天,格林又进行了回击:“我不觉得联盟办公室的人还懂人体力学,我不确定他们懂不懂运动医学。”

斯特劳斯指出,这不仅是因为勇士球员膨胀了。而且2010年后媒体也发生了变化,NBA记者和写手也变得更加年轻、更自由、更愿意畅所欲言。他们可能不喜欢杜兰特和库里联手,但他们也不觉得这是离经叛道的行为。

勇士记者起初还担心杜兰特如何适应勇士这样的环境,当马库斯·汤普森要求专访杜兰时,莱德都一度想到让他们聊什么。汤普森提到了自己的采访大纲:我最大的期待是,斯蒂芬能看到另外一种阿杜。即杜兰特会像跟威少相处一样,跟库里相处:他是一个不好接近、总在咆哮的巨星。

但杜兰特也暴露了他脆弱的时刻,10月末在新奥尔良,记者们围观阿杜训练后的投篮加练,阿杜一边投着底角三分,一边自言自语:“他们说我不够饥渴,他们叫我懦夫。”

斯拉特在俄克拉荷马看过很多阿杜这样的训练,但他从未听到阿杜这样的自言自语。事实证明阿杜有关注媒体对他的报道,记者怀疑他是不是借鉴了格林应付媒体的技巧,希望这段视频被大家看到。我希望看到这方面的报道。

海恩斯说:“我们聊了很多他如何跟媒体打交道的途径,他跟我说在俄城时他还没聊够,但情况就是那样。”

而据我感恩节的观察,杜兰特在早上的训练后跟记者闲聊了大概7分钟,双方交谈很友好而轻松。汤普森说:“你知道吗?我很少看到他在俄克拉荷马这样,他看起来打开了自己。”

比赛开始了,记者们被赶到了前排座位的顶端。(勇士跟其他球队一样,会让记者跟球场保持距离)勇士开始进三分了,库里直塞妙传篮下的利文斯顿,后者来了一记反身灌篮。半场比赛,勇士就得到了80分。

去年勇士就给了跟他们的记者一份大礼:追逐公牛的72胜,他们让常规赛都变得有意义。今年勇士已经完成了一些有趣的事:他们几乎每晚都在书写历史。

11月和鹈鹕的比赛,库里投中了13记三分球——《露天看台》的Erik Malinowski本来是来甲骨文看球放松一下的,也不自觉写起稿来;拉特纳跟我说,自从夏天跟上这条线后,没有休息过一天,更没有周末。周日海恩斯原本有一天的休息时间,他也要去采访NBA的运营副总裁奇奇·范德维奇,他刚刚宣布,联盟不会就追梦踢中哈登面部事件,对他特别处罚。

感恩节前夜,勇士队打破了球队保持35年的单场助攻纪录。科尔和明星球员们轮流进媒体室被拷问,采访完毕后顺便祝记者们感恩节快乐。拉托说:“这样的感觉很难被提到。”

来源:nba中文官网

原标题:专栏:采访四巨头勇士是种怎样的体验?

最新更新时间:12/18 10:42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别人家的随队记者 采访“四巨头”勇士是种怎样的体验?

在勇士,记者永远不愁素材。

上赛季一路追求常规赛73胜,让勇士逐渐成为NBA媒体世界最关注的球队。而随着杜兰特的加盟,这样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就像2010年夏天勒布朗加盟热火的效应一样,如今来到湾区的NBA记者,比去往联盟任何角落的都要多。

10月份的丹佛,两位首次跟队勇士的记者康纳·拉特纳(Connor Letourneau)和安东尼·斯拉特(Anthony Slater)来到勇士队的训练营里。在别的球队,这样的训练像例行公事。而在勇士,记者永远不愁素材。

彼时为《旧金山纪事报》工作的拉特纳说:“咱们跟追梦聊聊吧,不知道跟谁聊时,找他就对了。”训练后他跟斯拉特(效力于《湾区新闻集团》)都找到了格林。

格林已经听说了皮尔斯吐槽杜兰特签约勇士的事,都不用斯拉特提皮尔斯的名字,格林就开始了他的炮轰:

总有些不知所云的人出来逼逼,就像皮尔斯这样。根本没人在乎你说什么,消停点好吗?

有人离开苹果加盟谷歌,怎么就没人抱怨呢?他们不是竞争对手了吗?也没人会批评苹果CEO加盟谷歌。球员就是这项运动中的CEO,所以他去为别的球队打球,就像CEO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一样。

但现在联盟里有很多蠢货,他们就想不到这点。他们不能用商业的眼光思考问题,这个世界每天都发生这样的事。在篮球领域这样的事就成了问题。为苹果工作你就会失去好胜心?就不想干翻谷歌吗?那在球场上又有什么区别呢?

在这个推特时代,格林总会为记者提供充满话题性的谈资。大家都是喜新厌旧的,没人在乎一个8年前的冠军说了什么。格林的内容更容易触发大家的讨论和吐槽的欲望。

采访结束后,格林对记者说:“我给了你们一些很好的语录,对吧,我想看到它们不断发酵。”记者报道出去后,如他所愿。

跟了两个月勇士后,格林不再那么语不惊人死不休。拉特纳和斯拉特发现勇士的爆点一个接着一个:杜兰特和威斯布鲁克不合、格林下落踢到哈登的头部、科尔教练承认曾用过大麻;跟勇士这条线,新闻会自己蹦出来。

感恩节前一夜,我去甲骨文球馆探营,看看有什么好写的。勇士和湖人赛前的媒体室里,旧金山的老牌记者雷·拉托(Ray Ratto)跟我聊了聊跟勇士的心得:“现在这里成为马戏团,我问ESPN里的熟人是来跟湖人比赛的吗?他们回答我‘我也想啊,但我们(ESPN)太多人来这里了。’这还是赛季第15场。”

不是纽约也不是洛杉矶,而是奥克兰。这里已经成为世界篮球媒体的中心,主场比赛后,斯蒂芬·库里的更衣柜被围得水泄不通,库里和他的球星队友们会在一个讲台上轮番接受采访,这可是季后赛的配备。有太多大牌记者选择在勇士跟队,上赛季《纽约时报》的斯科特·卡西奥拉(Scott Cacciola)放弃了报道尼克斯,转去跟勇士。今年秋天,《华盛顿邮报》的NBA记者蒂姆·邦腾普斯(Tim Bontemps)也来到旧金山,把甲骨文球馆当成自己的报道前沿。博腾普斯说:“这里是篮球世界的中心,我觉得它的影响力会比过去的热火还要大。”

在勇士管理层任职的杰里·韦斯特说,现在勇士队的媒体阵仗比20世纪初OK时期的湖人还要大。更多的外国媒体,更多湾区意外的媒体。由于苹果手机等这些智能设备的盛行,记者们也在习惯边问边拍。

拉托说:“这支球队的魅力在哪?在于大家都在猜想,勇士能不能成为美国体育史上下一个伟大的纪录收集者。正因为这样蒂姆来了,斯科特去年就来了。”

“ESPN更是大张旗鼓,”他说:“因为他们是最积极的造势者,他让勇士的一举一动都在大家的眼里,现在他们就是焦点。”

在勇士之前,能引起这么大关注的湾区球队可能还是圣何塞鲨鱼队(NHL球队)。勇士曾经连续12个赛季(1994-2006)无缘季后赛,他们也曾门可罗雀,根本吸引不到像里克·布彻这样的大牌记者,像《水星新闻报》的Tim Kawakami可能也会对他们视而不见。但是Tim Kawakami说:“过去的球员来去自如,可能只有两三名记者。”

现在为《湾区新闻集团》写稿的马库斯·汤普森早在2004年就是勇士队的跟队记者,5年后他跟菜鸟赛季的斯蒂芬·库里交上朋友。当时库里还只能给埃希·劳打替补,他还不是那个万众瞩目的巨星。库里跟汤普森争了一个月,争丹泽尔·华盛顿在《埃利之书》中的角色是不是盲人。库里替补出场时,他会用余光找媒体席上的汤普森,跟他招手。

勇士球员和教练如今对待媒体都很友好,不过事情不总是如此。在加盟ESPN之前,伊堂·斯特劳斯为《勇士世界》网站写稿,他向马克·杰克逊教练提问时,对方回答问题的眼神都很空洞。

斯特劳斯说:“很多时候,这座球馆通常跟悲伤衰败联系起来。可能球馆本身就不那么豪华,内部也很破败。这样的景象很难让人给他好脸色。”

现在即使是周三面对一般般的对手,拉托和我的位子都是别人眼馋想得到的。球馆里到处都是衣着考究的人来看比赛,甚至还有穿西装来的。看勇士的比赛甚至成为社会精英的一种社交方式,拉托说:“这就有些让人不爽了,这是篮球比赛,又不是谈生意的地方。”

几分钟后,拉托带我去了史蒂夫·科尔赛前的发布会。我们在第三排坐下,科尔靠着发布台坐下双手交叉,他会跟拉托打招呼,后者则会回一句:“多谢接受采访呀。”

斯特劳斯曾说做跟队记者很难真的开心,但这些天跟勇士还是非常值得的。科尔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拉特纳说:“他可能是最平易近人的主教练,你甚至会忘记他是一支NBA球队的主教练。”

感恩节前夕,你会看到科尔在发布会上充满魅力的肢体语言。记者问他问题,不管是关于跟前助教卢克·沃顿的交情,或者他最喜欢的感恩节大餐,他都能侃侃而谈。记者问一个利文斯顿的问题,本来平淡无奇,科尔会向记者解释半天,李文在第二阵容串联者的角色已经被杜兰特分去大半,科尔会力挺赛季初期状态不佳的利文斯顿,又不说什么让他惹麻烦的话。这样的答案既能让记者填满版面,也没有假大空的套话。

NBA教练被刁难时会摆臭脸,但当记者丢给科尔一个刁钻的问题时,他会用幽默感化解。ESPN记者布莱恩·文霍斯特说:“他是心理学高手,但他这么回答又不会让人生气。”

科尔跟他的师父格雷格·波波维奇,对待媒体几乎是两个极端。科尔曾经跟斯特劳斯解释过这点,波波的军队出身让他常常显得神秘,而科尔的父亲是外交官。斯特劳斯说:“我猜那也是他很愿意解释问题的原因。”

这个赛季,科尔看上去对问题来者不拒。为什么他反对川普、支持卡波尼克,为什么他支持控枪。上周接受CSN湾区的Monte Poole采访时,科尔就承认曾用大麻减轻背部疼痛。记者们第二天又找到了猛料,科尔回应说:“如果我说我用的药是止疼片,可能就不会上头条了。”

科尔应付媒体的技巧在于他的方式方法,曾在KNBR.COM报道勇士,现在在福克斯体育效力的迪亚特·柯腾巴赫(Dieter Kurtenbach)说:“很快你就会发现,这不仅是见过最好的球队,这些球员也是最和善的人,他们都很信任。”

科尔的另外一个优点是自信,做教练当然需要这点。事实上很少有人在应付媒体时有这份自信,之前曾在TNT工作的科尔会开宗明义,不会跳进媒体挖的坑里。赛前发布会结束后,拉托跟我说:“走进媒体室你能感觉到他控制着这个房间的气场,他走时你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跑勇士的记者很多都是年轻人,斯特劳斯31岁,斯拉特和拉特纳只有26岁,这让34岁的ESPN记者克里斯·海恩斯(Chris Haynes,)感觉自己像个老家伙了。

斯特劳斯2010年就来湾区了,当时勇士队对采访申请来者不拒。2014年他投入了ESPN的怀抱,他会从球员的角度思考问题,斟酌下笔技巧,曾有NBA记者说他会停笔,一想就是10来分钟。斯特劳斯曾向前NBA教练凯斯·斯玛特提问,请教他的个人爱好。大家都笑话他,因为在更衣室里这个问题太笼统了。斯特劳斯学到了,自己必须调整沟通方式。这个说法还是很笼统,他说:“我知道。”

海恩斯之前跟的是骑士,今年也加入了报道勇士的行列。斯特劳斯知道自己必须写更长的人物稿了,他之前写过德雷蒙德·格林的稿子,他还在努力补足其中的缺憾:“你很痛恨客场,因为你就跟不到他们了。马库斯(汤普森)经历过这些,我猜我也会经历这些。”

马库斯·汤普森(Marcus Thompson)自小在东奥克兰长大,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他透露自己曾考虑放弃体育写作,因为这些东西太零碎了。媒体的力量在如今NBA里的体现就是时效性,发布会结束后就是记者的私人时间。感恩节前的发布会上,我就看到汤普森一直跟库里在走廊里聊,他一直有这样的特权。

当库里得知汤普森在写他的传记时,他并没有太开心,当然他也没打算阻止他,当汤普森打算亲自向他收集素材时,他眼睛都没眨。

布莱恩·文霍斯特(Brian Windhorst)称斯拉特是最好的NBA写手之一,甚至有这样的说法:当时为《俄克拉荷马人》报道雷霆的斯拉特,就像之于克利夫兰的文霍斯特。前者因为阿杜的原因前来湾区,就像之前文霍斯特跟着勒布朗的脚步去了迈阿密。

斯拉特的特长之一,是采访的同时拍摄视频,并第一时间发布在推特上。10月份,斯拉特和拉特纳有跟杜兰特和勇士老板拉克布,两人在斯坦福商学院参加一项颁奖典礼。这则新闻的第一个爆点出现在阿杜身上,他说希望勇士输掉总决赛抢七,这样他才能跟他们签约。而在斯拉特的版本出来后,记者们很快把焦点放在了杜兰特对新球队无私的称赞——很显然让人联想到他是暗指前雷霆队友。

雷蒙·莱德(Raymond Ridder)是勇士队的公关头子,他是少数有服务记者意识的球队高层。拉托说:“他是少数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服务大家的家伙,而不是一般的球队公关,做工作只为了保护球员和维护球队的形象。”

一位大牌NBA记者说:“我只需要给雷蒙发邮件,然后预约说我想采访斯蒂芬(库里)15分钟。如果我能准时赶到奥克兰,我就能采访斯蒂芬15分钟。他们跟雷霆是两个极端。”

哪些球队对待媒体的态度比较恶劣呢?海恩斯说:“你很容易找到球队公关和媒体交恶的例子,比如骑士的公关会经常打断采访,甚至要录音。而莱德和勇士队让他们单独采访球员。”

莱德1998年就来勇士了,当时球队处于烂队的泥潭中。生怕记者没东西写,莱德还会主动给记者提供话题。

曾为《湾区新闻集团》报道三个赛季的戴蒙·梁(diamond Leung)就说:“现在记者都来跟他攀关系,通常问我能跟斯蒂芬聊五分钟吗?而不是‘你能写写布莱恩·卡第纳尔’吗?”

尽管已经手握全NBA最大的新闻资源,但莱德还是会主动向记者爆料。比如10月份,莱德就曾主动给拉特纳打电话:“你想明天陪达米安·琼斯去买一套西装吗?”

琼斯是球队的新秀中锋,选秀前拉伤了胸部肌肉。莱德注意到琼斯坐在替补席末端,穿的是热身服,而不是西装,因为他当时还没有。

有莱德给料,拉特纳跟着琼斯去了一家男士时装店,还写了一篇稿。其他勇士记者恭喜他挖到了独家,但他把功劳归给勇士队的公关:“我也没想到啊,是爆料人给我的料。”

勇士队的训练馆坐落在奥克兰市中心,这里是NBA记者们垂涎的地方。球馆里,右边杜兰特在罚球线以上练习着跳投;左边,布鲁斯·弗雷泽教练在不断给左侧底角的库里喂球。更棒的是,这些球星都很好说话。杰里·韦斯特说:“他们太好亲近了,也很愿意花时间跟大家聊,连续主场是记者了解他们的好机会。”

德雷蒙德·格林跟媒体的关系就像他的右脚:他在场上的某些动作总是让人争论是故意还是刻意的。斯拉特说:“像凯文(杜兰特)这样的球员,会经常为自己说的话后悔。追梦则相反,他永远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知道自己说的话会在社交媒体上有什么反应。”比如2015年吐槽完快船队的唐泰·琼斯,他就跟斯特劳斯说:“瞧着吧。”

赛季之前斯特劳斯写下这则故事时,反响并不大。没人记得格林的反应,斯特劳斯已经感觉到这些天在更衣室里的些许不同,他找不到不问格林问题的理由了。

而在斯特劳斯眼中,斯蒂芬·库里是“德雷克·杰特型”的球员。他对问题来者不拒,内容永远政治正确。文霍斯特说:“我认为全美都没有斯蒂芬·库里这样好聊的球员,遇上不喜欢的问题,他通常会说‘恩有意思哟’。”

克莱·汤普森是勇士四巨头中最远离媒体的人,他曾抱怨记者就像漫画中的男人抱怨外婆一样唠唠叨叨。感恩节前夕的发布会上,汤普森回答完记者的问题后,如释重负。即使在打出一场好比赛后,克莱也是问一句答一句。斯特劳斯曾问克莱为什么,他摇摇头说:“我不擅长这些。”

2010年勒布朗·詹姆斯加盟热火后,ESPN会缩编在洛杉矶和其他地方的记者,来报道热火队。当埃里克·斯波尔斯特拉无意透露,他的球员赛后有在更衣室里落泪时,文霍斯特震惊了,这很快变成一则全国性的新闻。

这样的阵仗报道超级球队也有一些副作用,一是更多的记者会关注信息中细枝末节的内容,这通常会造成断章取义的东西出来,记者会揪住球员话中的某个单词不放,然后炮制成新闻。文霍斯特承认,自己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媒体数量的增加和浏览量的减少造成了这样的局面,我们也是迫于无奈。”

杜兰特在斯坦福商学院上的话就是个典型的例子,阿杜说:“我很感激能为这样一支球队打球,大家都很无私,都在享受比赛的乐趣。这支球队专注于球员,专注于球队环境,所以(加盟勇士)是个很容易做出来的决定。”

斯拉特和拉特纳都认为杜兰特并没有针对俄克拉荷马城的意思,斯特劳斯则说自己也不确定。但阿杜的这番话很快发酵,传到了威斯布鲁克的耳中。威少的回应则说:“我们只会担心现在这支球队(雷霆)会出现自私的家伙。”无事生非就是这样出来的。

另一个有趣的部分是,杜兰特在斯坦福说的话是记者们引诱他讲的。这是超级球队的另外一个负面效应:善意的言论在斯坦福这样的场合出现,或者说运动员的赞助商的好话,或者全国性的杂志上出现,总是容易变味。

2010年,热火扮演了恶棍的角色。勇士并不是,在格林右脚踢到哈登面部的第二天,格林又进行了回击:“我不觉得联盟办公室的人还懂人体力学,我不确定他们懂不懂运动医学。”

斯特劳斯指出,这不仅是因为勇士球员膨胀了。而且2010年后媒体也发生了变化,NBA记者和写手也变得更加年轻、更自由、更愿意畅所欲言。他们可能不喜欢杜兰特和库里联手,但他们也不觉得这是离经叛道的行为。

勇士记者起初还担心杜兰特如何适应勇士这样的环境,当马库斯·汤普森要求专访杜兰时,莱德都一度想到让他们聊什么。汤普森提到了自己的采访大纲:我最大的期待是,斯蒂芬能看到另外一种阿杜。即杜兰特会像跟威少相处一样,跟库里相处:他是一个不好接近、总在咆哮的巨星。

但杜兰特也暴露了他脆弱的时刻,10月末在新奥尔良,记者们围观阿杜训练后的投篮加练,阿杜一边投着底角三分,一边自言自语:“他们说我不够饥渴,他们叫我懦夫。”

斯拉特在俄克拉荷马看过很多阿杜这样的训练,但他从未听到阿杜这样的自言自语。事实证明阿杜有关注媒体对他的报道,记者怀疑他是不是借鉴了格林应付媒体的技巧,希望这段视频被大家看到。我希望看到这方面的报道。

海恩斯说:“我们聊了很多他如何跟媒体打交道的途径,他跟我说在俄城时他还没聊够,但情况就是那样。”

而据我感恩节的观察,杜兰特在早上的训练后跟记者闲聊了大概7分钟,双方交谈很友好而轻松。汤普森说:“你知道吗?我很少看到他在俄克拉荷马这样,他看起来打开了自己。”

比赛开始了,记者们被赶到了前排座位的顶端。(勇士跟其他球队一样,会让记者跟球场保持距离)勇士开始进三分了,库里直塞妙传篮下的利文斯顿,后者来了一记反身灌篮。半场比赛,勇士就得到了80分。

去年勇士就给了跟他们的记者一份大礼:追逐公牛的72胜,他们让常规赛都变得有意义。今年勇士已经完成了一些有趣的事:他们几乎每晚都在书写历史。

11月和鹈鹕的比赛,库里投中了13记三分球——《露天看台》的Erik Malinowski本来是来甲骨文看球放松一下的,也不自觉写起稿来;拉特纳跟我说,自从夏天跟上这条线后,没有休息过一天,更没有周末。周日海恩斯原本有一天的休息时间,他也要去采访NBA的运营副总裁奇奇·范德维奇,他刚刚宣布,联盟不会就追梦踢中哈登面部事件,对他特别处罚。

感恩节前夜,勇士队打破了球队保持35年的单场助攻纪录。科尔和明星球员们轮流进媒体室被拷问,采访完毕后顺便祝记者们感恩节快乐。拉托说:“这样的感觉很难被提到。”

来源:nba中文官网

原标题:专栏:采访四巨头勇士是种怎样的体验?

最新更新时间:12/18 10:42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