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打造更多经济动力源,2023欧亚经济论坛企业家分会释放出这些信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打造更多经济动力源,2023欧亚经济论坛企业家分会释放出这些信号

创机遇、谋发展、享未来。

9月22日,2023欧亚经济论坛企业家分会在西安顺利召开。会议汇聚到来自国家部委及陕西省、西安市政府有关部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代表、国内外知名企业家及科研院所负责人、投资机构及创业者共300余人参会。

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是国际合作的中枢纽带,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众多中国企业迎来了全球化发展的政策机遇和环境基础。而随着“一带一路”共建国和欧亚经济带各经济体之间,互惠互利和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强,欧亚各国在政、商、产、学、研等各方面联系互动更加频繁深入,经济要素流动和企业往来合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时代通途和历史机遇。

作为2023年欧亚经济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本次企业家分会活动聚焦于“创机遇·谋发展·享未来”的主题,旨在通过欧亚各国家和地区间政商产学等各界的交流和对话,共谋高质量发展新机遇,凝聚发展合力形成发展共识,打造“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新高地。

2023年是 “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也是举办欧亚经济论坛的第10个年头,欧亚经济论坛企业家分会在这样的节点上举办,既是对国家外交战略的持续落实深入,同时具有积极而重要的经济意义。

创机遇:在互助协同中抢占商机

欧亚大陆民心相通,合作空间广阔。这是欧亚各国之间的普遍共识,已经连续举办十届的欧亚经济论坛,在搭建欧亚经济体对话交流平台的同时,向各国企业主体也提供了无限商机,加速了贸易、资本和人才等要素在欧亚大陆的自由流动,以此为纽带,协同发展的欧亚经济新格局正在形成。

在企业家分会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罗蓉,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IRIC)高级特聘顾问,CGTN首席新闻评论员杜甫等嘉宾,分别围绕“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参与欧亚经贸合作的机遇与挑战等话题,进行了主题分享。

通过中方专家学者的政策解读和趋势分析,通过外籍研究者和观察人员的数据展示和经历体会,我们不难发现,欧亚经济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广泛认同,而主动融入这种区域发展格局,既关系着民生福祉和现实需要,也是加快建设各国周边命运共同体,企业发展共同体的关键要义。

仅从陕西来说,多年以来,通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欧亚合作新格局,陕西实际使用外资和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量等方面都有较大增长。相比其他内陆省份,陕西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指标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而西安作为欧亚经济论坛的永久性会址,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点的千年古都城市,通过不断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和欧亚经济圈,西安在持续拉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架起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连心桥”,实现了在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等各方面的多赢并进。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品牌工程,一趟趟中欧班列“长安号”将“中国制造”运往中亚国家,同时将“欧洲品牌”带到了华夏各地,有力促进了中国对外开放和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贸往来,让各方企业得以“乘风出海”,让中欧各国的物流和贸易更加便捷通达。自2013年开行以来,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已开行19499列,占全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总量的四分之一。

除此之外,西安开通的43条全货运航线,其中国际航线24条、第五航权货运航线3条,也将产自哈萨克斯坦的蜂蜜、乌兹别克的车厘子等商品运来中国,把中国的二手车和小商品出口到了中亚国家......

谋发展:在政策机遇中乘势而上

让中国制造“通江达海”,让欧亚经济发展“永续流长”。欧亚各国之间不仅命运相连,而且在经济发展上互为补充,拥有无限广阔的合作机会。

正如陕西省领导在会上所言,陕西正在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本次分会为中国与欧亚各国在产业、经贸等领域的深化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将继续抢抓机遇,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探索寻求与“一带一路”共建国之间更广阔的合作机遇,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实际上不仅仅是陕西,搭载着“一带一路”的政策东风,通过各国各地政府的积极作为,欧亚经济纽带得以更加稳固的同时,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优良沃土,众多优秀企业和项目乘势而上,走向了国际化全球化的道路。

在企业家分会演讲中,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存增,以色列特维尔数字医疗公司创始人总裁米基·哈维夫,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融圣,土耳其对外经济委员会中国事务代表法陆克,绿野集团董事局主席、德国洪堡学者、资深投资银行家郑晓军等企业家代表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专家,就如何抢抓“一带一路”政策机遇,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主题演讲。

可以说,“一带一路”打通了欧亚乃至全球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联通了“人脉”也打通“商脉”。而欧亚各国之间的互利互信及互联互通,不仅实现了外资给本土企业的投资赋能,加深了各国企业和产业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关系,更带来了新技术、新理念和新商业模式的变革。

就比如说,在企业家分会活动当天举办的项目签约环节上,涉及到生物医疗、农业科技、国际花卉等多个重点项目,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非常可观的商业价值和投资价值。得益于“一带一路”政策红利,以及欧亚各国之间更加开放包容和创新的市场环境,这些项目必将为各国产业链升级和经济加速,输送强劲助力和持久动能。

享未来:站在时代风口与世界对话

在今年5月召开的中国-中亚峰会上,国家领导人分别从机制建设、经贸关系拓展、互联互通、能源合作及绿色创新等方面,就进一步强化中国与中亚、中国与世界各经济体之间的实践交流和战略对接,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期望和要求。

作为对中国-中亚峰会有关倡议和延续和落实,本次企业家分会还分别邀请到了来自学界、投资界和产业界的企业家、投资人等,围绕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的大背景,就如何持续加强国家之间友好合作,企业之间创造共赢,共同应对机遇和挑战等展开讨论。

从全球大环境来说,面对着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一带一路”共建国之间更需要在政策对接沟通、基础设施建设、贸易物流畅通、资金外汇融通等方面共同努力,共同对抗内外风险和危机。

根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先后为伙伴国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使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显示,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反观西安来说,数据显示,1-5月,西安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到484.4亿元,增长42.9%。在此基础上,西安的贸易结构也得以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556.5亿元,新增外贸市场主体243个,明显提升了民营企业的进出口份额。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得益于“一带一路”共建国不断利好的政策支持和日益广阔的市场需求,作为西安工业的重要支柱和硬科技产业的典型代表,西安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出口尤其表现抢眼,不仅助推了西安外贸的持续递增,而且还扩大了汽车国际贸易市场。

沿着“一带一路”战略步伐,作为内陆城市的西安一方面是“驾船出海”,另外一方面更是“开门纳客”。2020年以后,西安在外商引资方面成绩斐然,韩国三星项目二期、日本住友、韩国东进世美肯、德国bbs集团、宜家集团等来自欧亚国家的知名企业纷纷来此落地兴业。

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域,西安的成绩取得是相对典型,但绝不是个案孤例。无论是中国走出去,还是“一带一路”伙伴国走进来,中国与联盟国之间交往历史悠长,发展任务相似,命运紧密相连,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和欧亚经济论坛举办1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上,相信在“一带一路”的持久经济桥梁中,以各国企业家为载体,以组建欧亚各国经济共同体为目标,我们必将能够团结协作,携手开创亚欧合作的新局面。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打造更多经济动力源,2023欧亚经济论坛企业家分会释放出这些信号

创机遇、谋发展、享未来。

9月22日,2023欧亚经济论坛企业家分会在西安顺利召开。会议汇聚到来自国家部委及陕西省、西安市政府有关部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代表、国内外知名企业家及科研院所负责人、投资机构及创业者共300余人参会。

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是国际合作的中枢纽带,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众多中国企业迎来了全球化发展的政策机遇和环境基础。而随着“一带一路”共建国和欧亚经济带各经济体之间,互惠互利和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强,欧亚各国在政、商、产、学、研等各方面联系互动更加频繁深入,经济要素流动和企业往来合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时代通途和历史机遇。

作为2023年欧亚经济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本次企业家分会活动聚焦于“创机遇·谋发展·享未来”的主题,旨在通过欧亚各国家和地区间政商产学等各界的交流和对话,共谋高质量发展新机遇,凝聚发展合力形成发展共识,打造“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新高地。

2023年是 “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也是举办欧亚经济论坛的第10个年头,欧亚经济论坛企业家分会在这样的节点上举办,既是对国家外交战略的持续落实深入,同时具有积极而重要的经济意义。

创机遇:在互助协同中抢占商机

欧亚大陆民心相通,合作空间广阔。这是欧亚各国之间的普遍共识,已经连续举办十届的欧亚经济论坛,在搭建欧亚经济体对话交流平台的同时,向各国企业主体也提供了无限商机,加速了贸易、资本和人才等要素在欧亚大陆的自由流动,以此为纽带,协同发展的欧亚经济新格局正在形成。

在企业家分会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罗蓉,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IRIC)高级特聘顾问,CGTN首席新闻评论员杜甫等嘉宾,分别围绕“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参与欧亚经贸合作的机遇与挑战等话题,进行了主题分享。

通过中方专家学者的政策解读和趋势分析,通过外籍研究者和观察人员的数据展示和经历体会,我们不难发现,欧亚经济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广泛认同,而主动融入这种区域发展格局,既关系着民生福祉和现实需要,也是加快建设各国周边命运共同体,企业发展共同体的关键要义。

仅从陕西来说,多年以来,通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欧亚合作新格局,陕西实际使用外资和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量等方面都有较大增长。相比其他内陆省份,陕西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指标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而西安作为欧亚经济论坛的永久性会址,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点的千年古都城市,通过不断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和欧亚经济圈,西安在持续拉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架起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连心桥”,实现了在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等各方面的多赢并进。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品牌工程,一趟趟中欧班列“长安号”将“中国制造”运往中亚国家,同时将“欧洲品牌”带到了华夏各地,有力促进了中国对外开放和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贸往来,让各方企业得以“乘风出海”,让中欧各国的物流和贸易更加便捷通达。自2013年开行以来,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已开行19499列,占全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总量的四分之一。

除此之外,西安开通的43条全货运航线,其中国际航线24条、第五航权货运航线3条,也将产自哈萨克斯坦的蜂蜜、乌兹别克的车厘子等商品运来中国,把中国的二手车和小商品出口到了中亚国家......

谋发展:在政策机遇中乘势而上

让中国制造“通江达海”,让欧亚经济发展“永续流长”。欧亚各国之间不仅命运相连,而且在经济发展上互为补充,拥有无限广阔的合作机会。

正如陕西省领导在会上所言,陕西正在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本次分会为中国与欧亚各国在产业、经贸等领域的深化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将继续抢抓机遇,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探索寻求与“一带一路”共建国之间更广阔的合作机遇,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实际上不仅仅是陕西,搭载着“一带一路”的政策东风,通过各国各地政府的积极作为,欧亚经济纽带得以更加稳固的同时,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优良沃土,众多优秀企业和项目乘势而上,走向了国际化全球化的道路。

在企业家分会演讲中,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存增,以色列特维尔数字医疗公司创始人总裁米基·哈维夫,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融圣,土耳其对外经济委员会中国事务代表法陆克,绿野集团董事局主席、德国洪堡学者、资深投资银行家郑晓军等企业家代表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专家,就如何抢抓“一带一路”政策机遇,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主题演讲。

可以说,“一带一路”打通了欧亚乃至全球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联通了“人脉”也打通“商脉”。而欧亚各国之间的互利互信及互联互通,不仅实现了外资给本土企业的投资赋能,加深了各国企业和产业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关系,更带来了新技术、新理念和新商业模式的变革。

就比如说,在企业家分会活动当天举办的项目签约环节上,涉及到生物医疗、农业科技、国际花卉等多个重点项目,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非常可观的商业价值和投资价值。得益于“一带一路”政策红利,以及欧亚各国之间更加开放包容和创新的市场环境,这些项目必将为各国产业链升级和经济加速,输送强劲助力和持久动能。

享未来:站在时代风口与世界对话

在今年5月召开的中国-中亚峰会上,国家领导人分别从机制建设、经贸关系拓展、互联互通、能源合作及绿色创新等方面,就进一步强化中国与中亚、中国与世界各经济体之间的实践交流和战略对接,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期望和要求。

作为对中国-中亚峰会有关倡议和延续和落实,本次企业家分会还分别邀请到了来自学界、投资界和产业界的企业家、投资人等,围绕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的大背景,就如何持续加强国家之间友好合作,企业之间创造共赢,共同应对机遇和挑战等展开讨论。

从全球大环境来说,面对着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一带一路”共建国之间更需要在政策对接沟通、基础设施建设、贸易物流畅通、资金外汇融通等方面共同努力,共同对抗内外风险和危机。

根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先后为伙伴国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使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显示,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反观西安来说,数据显示,1-5月,西安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到484.4亿元,增长42.9%。在此基础上,西安的贸易结构也得以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556.5亿元,新增外贸市场主体243个,明显提升了民营企业的进出口份额。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得益于“一带一路”共建国不断利好的政策支持和日益广阔的市场需求,作为西安工业的重要支柱和硬科技产业的典型代表,西安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出口尤其表现抢眼,不仅助推了西安外贸的持续递增,而且还扩大了汽车国际贸易市场。

沿着“一带一路”战略步伐,作为内陆城市的西安一方面是“驾船出海”,另外一方面更是“开门纳客”。2020年以后,西安在外商引资方面成绩斐然,韩国三星项目二期、日本住友、韩国东进世美肯、德国bbs集团、宜家集团等来自欧亚国家的知名企业纷纷来此落地兴业。

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域,西安的成绩取得是相对典型,但绝不是个案孤例。无论是中国走出去,还是“一带一路”伙伴国走进来,中国与联盟国之间交往历史悠长,发展任务相似,命运紧密相连,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和欧亚经济论坛举办1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上,相信在“一带一路”的持久经济桥梁中,以各国企业家为载体,以组建欧亚各国经济共同体为目标,我们必将能够团结协作,携手开创亚欧合作的新局面。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